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的双重困境及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基于角色塑造的分析视角

2023-12-10 13:24张峻豪卞冬青郭永琪
关键词:困境课程体系价值观

张峻豪, 卞冬青, 郭永琪

(1.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武汉 430070;2.武汉理工大学 人事处,武汉 430070)

社会工作专业不但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也已经成为法学大类下的一级学科。尽管作为专业,社会工作已在高等教育中发展了三十多年,但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因面临双重困境而受到诟病。学者对双重困境的表现和产生进行了研究,指出双重困境包括能力培养困境(即如何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学生的问题)和就业对口选择困境(即极少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会对口就业)。对于双重困境产生的原因,学者们大部分使用了专业认同视角进行分析[1]。就第一个困境来说,学者们认为专业认同与专业能力相关联,前者不足会引致后者的不足。可以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学习者的专业认同和改善能力培养条件,从而有效解决能力培养困境[2]。至于第二个困境,学者们指出存在一个“高认同、低选择”的悖论[3],即只能将该困境产生的原因推到外部因素对专业认同的影响上,如此一来,专业认同便很难对双重困境的原因进行统一解释。同时,基于目前大量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大量从事社会工作的事实,研究者又需要使用同一理论视角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统一研究。因此,研究者有必要从专业认同视角寻找更具解释力的理论视角,并以此讨论专业认同、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安排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分析,试图使用角色塑造作为分析视角来解释专业教育中的双重困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社会工作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一、 角色塑造的适切性

专业认同是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社会工作教育的人才培育效果时,普遍使用的一个理论视角。根据学者们都比较认可的定义,专业认同被看作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4]。可以看出,该定义认为专业认同是基于“内在心理—外在行动”分析框架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能力培养困境,实际上需要回答的是学生何以能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内在态度和外在条件两个因素,其中内在因素是外在因素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从专业认同的视角分析,能力培养困境体现的是专业认同与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专业认同是专业能力学习的前提,两者呈现出了一种互促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一定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比如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有时不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降低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3]。学者据此指出,课程改革可以通过提升专业认同来有效改善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5]。

尽管在能力培养困境方面专业认同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但在就业对口选择困境方面,专业认同无法有效提供解释,这是因为中国高校的社会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对口选择不足的问题,而学者在研究中却发现即使那些毕业后不选择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其专业认同也可能较高,于是就出现了“高专业认同、低专业选择”的悖论。有学者认为,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在于社会工作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学生作出选择的主要因素,但是这一说法又无法解释非专业学生为何会从事社会工作。本文认为,专业认同视角之所以表现出解释力不够的原因在于,学者们可能忽视了学生的角色定位问题。而这个问题来自于对学生专业志愿的关注。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社会工作在招生时,学生一般都是作为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这些一级学科的学生录取,然后再进行专业分流。为了保障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在专业分流时,学院一般都会采取自愿和非自愿相结合的筛选方式,这就导致那些最终留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非自愿选择的。非自愿态度意味着专业认同低,学者并非没有注意学生专业志愿问题,而只是认为,随着专业认同的提升,非自愿会转向自愿,但却不一定会如此。如果采用二项分类法,以自愿的为Y轴,0点以下成为非自愿,0点以上成为自愿,以认同度为X轴,便会出现非自愿度及认同度高的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旁观者认同”,即指学生更多以旁观者的角色定位而不是扮演者的角色定位,来审视社会工作专业,于是就出现了看起来很认同这个专业,也愿意学习专业知识,但却不会从事这个职业的情况①。“旁观者认同”的提出是对专业认同视角的一种深化,其是将角色扮演融合进“内在心理—外在行动”框架后,使该框架产生了二元化的结果取向,即旁观者“内在心理—外在行动”的虚假认同取向,和扮演者“内在心理—外在行动”的真实认同取向。

上述分析可见,只有在考虑了角色这一因素后,才能真正将情感和责任纳入专业认同分析之中[6],随之才能够对双重困境给出一致性及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在使用专业认同视角时,如果剔除掉旁观者虚假认同的情况,那么专业认同实际上就表现为一个以角色塑造来推进真实认同的进路,因此,在双重困境的解释和作出应对上,应该直接使用角色塑造的视角,而这一视角恰恰是对专业认同视角的深化。

二、 双重困境的解释

(一) 角色塑造的构成

1.角色塑造的三方面呈现

根据角色理论,角色是身份及身份被规定具备的行为规范和模式的总和。个体或群体与角色的关联之处在于,个体或群体总是需要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才能进入某个角色之中,而这种进入角色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角色塑造的过程。角色塑造来源于影视戏剧专用词汇,是指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及由演员扮演的舞台人物形象[7]。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学生对专业从悬浮到嵌入状态的过程,本文认为这就是一个角色塑造的过程。一般来说,角色塑造指主体进入角色时,需带有该角色的总体特征。这就意味着,在角色扮演中,角色将能得到由虚到实的塑造,而根据社会工作从价值观到实践能力的专业特征,专业角色塑造既包括心理模式的塑造,也包括行为模式的塑造,这种模式塑造类似于布迪厄的惯习的形成,如此才能推进真实的专业认同。

综合我国主要高校社会工作本科的培养目标②,发现一般都以培养具有专业价值观和证据为本的科学精神,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伦理、方法与技巧,熟悉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策划、执行、评估、研究能力,胜任社会服务管理和自主创业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从这个培养目标可以概括出,社会工作专业的角色塑造主要包括:专业价值观内化、社会工作思维习惯化、认同和掌握专业伦理、把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等几个方面。

从类型上看,社会工作角色塑造包括三大类,即价值观塑造、思维塑造和能力塑造。价值观塑造是指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的内化;思维塑造指能自觉使用社会工作的思维来看待和解释各种事务③;能力塑造指熟练使用社会工作各种工作方式提供服务的能力形成④。思维塑造和能力塑造都基于社会工作理论、职业伦理、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及实践的培养,只是前者偏重于思维方式,后者偏重于实践能力。

2.角色塑造的三方面关系

价值观、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三者的塑造构成了角色塑造的全部内容,同时三者在塑造中呈现出互动互促的关系。首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具有引领性,这导致整个角色塑造过程一定是以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为前提的。在专业培养中,学生需要能够认同或内化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如果不能做好价值观的内化,那么学生就难以形成对专业的初步认同,基于此的专业课程学习,可能会伴随对专业知识的排斥,专业思维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其次,专业角色塑造离不开专业思维的形成,其是基于对社会工作的理论、职业伦理和实务方法的学习,由于社会工作的实践性,社会工作专业思维既包括了社会工作理论的想象力,又包括了对工作方式的思考。由于专业思维的形成基于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模式,因此其也是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基础。思维不同于技术,但缺乏思维的技术,就会缺乏创新性,也就难以成为能力[8]。但若具备较好的专业思维,不但会更加认同专业价值观,也会因为思维内化所形成的惯习,让专业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最后,专业能力是社会工作角色塑造的结果呈现,是这个专业培养过程中最容易被测量到,但也最容易被忽视其与价值观和思维关系的部分。根据社会工作培养目标,其专业能力实际上包括了为个体或群体提供服务和进行组织管理等不同类型的实践能力,这里的能力表达与技术有所区别,区别点在于是否具有创新性,技术加创新才表现为能力,而创新则需要专业思维的匹配。

(二) 双重困境的形成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教育中的双重困境,即能力培育困境和就业选择对口困境,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因为专业角色塑造中价值观、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三者的塑造中个体和相关关系发生了阻碍而导致的。

1.能力培育困境分析

能力培育困境是指存在学生的专业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培养的问题。从角色塑造的角度看,能力培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学习者的角色扮演过程,这个过程中价值观被认同与内化、专业思维形成和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扮演者逐渐将该角色的行为模式融入自身日常生活之中。角色塑造以合格的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则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2.就业选择对口困境分析

就业选择对口困境虽然表现为一种进出口的差异性,但仍然是由于角色塑造不足导致的。实际上,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是基于理性选择的,即选择未来收益期待更大的工作。这里其实可能还暗含着一个假设,那就是学生认为不同工作间的异质性不大,在成本差异不大时,选择收益更高的工作是必然选择。从交易成本角度看,时间、精力、信息也是成本的一部分。实际上,特定的选择偏好和更熟悉的行为模式会带来更低的成本。这其实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有价值偏好的非社会工作专业者,会进入社会工作职业领域,而有价值偏好的社会工作专业者,则在本领域坚持得更久。

上述从角色塑造视角出发,对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双重困境的分析表明,困境的存在意味着学生在专业角色塑造过程中受到阻碍,其结果是专业角色塑造无法有效地达到塑造目标。这也代表着价值观、专业思维、专业能力三者的塑造,由于阻碍因素的存在,在各自及相互之间都受到了影响。如若能有效解决角色塑造中遇到的问题,那么也就能有效解决双重困境,将学生培养为既拥有合格专业能力,又愿意选择社工从业的行业人才。

三、 双重困境的应对

(一) 角色塑造中的阻碍

价值观塑造、思维塑造和能力塑造三者可以共同塑造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偏好和专业行为模式,以此来解决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双重困境。因此,需要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大力促进这三方面塑造的进程。但实际中,专业角色塑造是面临阻碍的。

1.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阻碍

价值观塑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内化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秉承着“助人自助”和“以人为本”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看起来很简单,但要操作化及内化却不容易,需要首先让教师在课程教授中,能够将这些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浸润到学生的心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大一的《专业导论》开始,到所有专业课程中,都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其次,价值观的内化还需要学生自己去践行,在助人和被助中,完成接受、认同和内化的过程。实际上,接受过公益帮助和进行过志愿服务的学生,更容易认同和希望践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知行合一是价值观塑造的要点,因此这个过程中的阻碍存在于:(1)知的阻碍,表现为课程设计中的价值观感染方式方法不足;(2)行的阻碍,表现为课程设计和实习设计及执行中,价值观实践的不足及负效应。

2.思维塑造方面的阻碍

思维塑造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具有实践特征的专业想象力,该想象力包括对实然的分析及如何做的把握。专业想象力的形成,是建立在价值观认同和专业方法、理论和工作方法的掌握上的。专业思维形成是专业行为模式的前提,而其形成的阻碍包括:(1)专业知识获取的可及性;(2)研究方法获取的可及性;(3)通识知识获取的可及性;(4)实习实践达成的可及性。

3.能力塑造方面的阻碍

能力塑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能力体系中的各种能力。能力塑造更多偏向于实践,当然前提也是基于价值观、伦理、方法和工作方式,其阻碍包括:(1)能力体系的确定;(2)专业知识获取的可及性;(3)研究方法获取的可及性;(4)通识知识获取的可及性;(5)实习实践达成的可及性。

从上文论述可知,从价值观塑造、思维塑造和能力塑造三方面的阻碍中可以看到,关键的影响因素来源于专业教育中,课程体系在整体结构设计中存在不足,单一课程的内容设计上也存在不足,这些不足涉及教学方式、课程安排、课程体系等因素,但这些因素一般都被统合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规划之中。如果需要让社会工作专业角色塑造更有成效,就需要对社会工作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此外,价值观塑造、思维塑造和能力塑造三方面存在关联性,因此,它们的塑造阻碍也存在重叠。

(二) 改革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课程体系改革可以在三个方面发生,分别是结构、内容和方式及特色化。首先,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结构,在培养方案中,课程被分为公共课、通识课、专业课、实习实践等,而专业课又分为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每门课又分为了理论与实验课。这些课程各有学分安排,并按一定的次序分布在四年的每个学期里面,由于大学是学分制,因此,除了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外,其他课程学生可以按兴趣和开课条件在培养方案呈现的课程体系中进行选择。其次,内容和方式是指单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安排、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教师授课理念、目标,以及价值观传导、知识要点传授、实践能力培养等的可及性,都依赖于教学内容和方式并呈现在教学大纲和教案之中。因此,高校教务部门也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结构的方式来推进教学改革。再次,特色化是指专业发展的特色道路,比如社会工作中的某一专业领域,许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就偏向于某一特色领域,如农村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金融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特色化的目的在于能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且具备领域能力的人才,其对课程体系在结构上造成影响。

为了尽量消除社会工作专业角色塑造过程中的阻碍,课程体系急需要从结构、内容和方式及特色化三个方面发生改变,基于以上价值观塑造、思维塑造和能力塑造中的阻碍内容,本文就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提出如下改革思路(如表1所示)。

表1 角色塑造视角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1.课程体系结构方面的改革思路。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就是一个课程如何设置的问题,而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保障专业能力的培养。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者们都认可将能力培养需要与课程设置相匹配的观点,比如研究者提出要从胜任力视角看待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9],并指出合理的课程设置才有利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10]。因此,为消解专业角色塑造时的阻碍,课程结构体系就需要发生变革。具体来看,综合促进角色塑造三个方面效果的需求,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实习课程的合理规划。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浸润,不但需要课堂上的师生感染,还需要在实习中进行建构、内化和固化,而专业能力的形成也需要相应的实习作为基础。于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习课程的类型、每种类型实习的时间以及学期安排,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实习类型一般分为认知实习与专业实习两类,前者锻炼的是学生专业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能力,而后者则是锻炼学生在机构中的工作方法的应用能力。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能力的全面化,两大类实习类型也需要进行细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需要配合学期课程安排,在不同学期逐层深入地安排各类实习,且每类实习要根据特点安排合理的时间。这样的实习过程才能有效促进价值观、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塑造。

(2) 课程的合理调整。价值观塑造不但体现在课程内容促进方面,也体现在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设置上,如自我成长与公益类课程,这些课程天然带有培育助人价值观的因子。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课程的设置,可以将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与方法链接起来,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是什么”和“怎么办”问题,促进专业思维的塑造。此外,专业能力培育目标也通过各种课程的组合表达出来,随着能力培养的调整及与实际社会工作需求接轨,课程也会发生增减的变化。一般来说,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分为与人相关的行动能力和与组织相关的行动能力[11],从目前来看,在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培养上,根据社会需要,一是需要深化与人相关的行动能力培养,这就需要在专业课方面增加新的工作方法类课程;二是需要更多与组织相关的行动能力的课程,例如管理和品牌发展类课程;三是需要更为匹配的理论和通识课程,例如社会学理论和社区、文化类课程[12]。第二种情况是打破课程之间的边界,对有相互关联的课程进行合并。国外的社会工作方法课,基本不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而是分为《社会工作方法I》和《社会工作方法II》,并将实习实践与这两个方法课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实习实践课程模块。目前研究者提出的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的建构[13],就带有整合的思路。此外,课时也可以进行调整,如社会工作方法类课程,增加新的内容,则相应增加学时和学分。

2.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思路。该方面的改革实际上包括了四个方面:(1)基于思政—情感结合的课程内容价值观引导设计。课程思政深入高校课程教育之中,而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与课程思政中“家国情怀”等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完全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而这一设计思路,也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专业的情感,从而内化和固化专业价值观。(2)授课方式的改变。从形式上看,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需要向更加多样性和互动性的授课方式转变,而线下授课方式也需要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方式,课程考核评估方式也应该多元化。从授课思路上看,应给予本科生更多的研究性训练,而非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讨论,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问题分析及设计完整的服务方案,或基于问题分析提供机构发展策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导向和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社会工作的实践性专业思维。(3)实习—实践中的引导。实习是指专门的实习课程,而实践是理论课程中的实践部分。实习—实践部分,极为需要在课程内容上进行精心设计,在课程实施中进行精心引导,因为这有助于价值观、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形成,如果不能有效实施,则可能适得其反,会产生角色塑造的负效果。许多学者关于专业实习与专业认同的研究都指出过这一点[14]。(4)从内容上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确定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合理定位[15]。

3.特色化方面的改革思路。从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社会工作本科培养方案看,可以发现不少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或多或少都有所偏重,尽管这些高校都有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但许多高校会让本专业更偏向于某一个特定的社会工作领域,而这种偏向导致课程体系中就会出现一些特色课程,而这些课程可以让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特色知识体系下的思维及某领域更丰富的实践能力。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国高校本科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出现非常鲜明的领域特征,而这一特征是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才出现。而国外高校中则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更久,已经在本科阶段形成了专门领域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比如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专门教育[2]。当然,除了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也是需要被考虑的方向[16]。

综上,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中的双重困难入手,将其转化为角色塑造问题,并探讨了基于角色塑造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尽管本文从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及特色化方面,探讨了三方面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进行价值观塑造、专业思维塑造及专业能力塑造的思路,但考虑到专业角色塑造和课程改革均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本文不可能给出面面俱到的分析,但愿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提出的改革思路能给予相关研究者以一定的启发。

注释:

① 这种情况类似于,很认同别人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的行为,而自己却不一定会这么做。旁观者视角是虚假认同,由于专业认同量表测量的是主观感受,因此无法剔除掉虚假认同的情况。

② 依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相关文件。

③ 培养社会工作思维就如同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一样,所不同的是,社会工作思维更具有实务特征。

④ 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同学者观点不同,有学者将价值观、理论、技巧等都统合为能力,而有的学者则将这些方面分开。而有相关机构也会对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给出标准,例如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CSWE)就有相应的认证标准。本文为了清晰论述,采用将价值观与能力分开的方式。

猜你喜欢
困境课程体系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困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