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勒克县常规灌溉冬小麦栽培技术

2023-12-17 12:18何晓慧
新疆农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尼勒克县悬浮剂麦田

何晓慧

尼勒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伊犁 835700

尼勒克县地处新疆北部天山西段,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县域内草原辽阔,水草丰茂,农区土壤多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海拔800~4 590 m,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为尼勒克县冬小麦实现绿色高效高产,积极组织小麦绿色高效高产创建活动,科学管理、分类指导,保证施肥科学,做到节种、节水、节肥以及节药的高效安全产生,优化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使冬小麦能够实现增产增收、绿色高效[1]。

1 播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好、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的品种,主推品种石冬0358、九盛禾D1508、新冬52 号、新冬53 号等。

1.2 土壤选择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层深厚、结构良好、地面平整、排灌良好,有机质含量≥2%,碱解氮含量≥60 mg/kg,速效磷含量≥6 mg/kg 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1.3 灌底墒水

灌水量为80~100 m3/666.7m2。灌水均匀,不重不漏,保证灌水质量。

1.4 施底肥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3 t/666.7m2、尿素13~15 kg/666.7m2、磷酸二铵25~30 kg/666.7m2、硫酸钾8~10 kg/666.7m2,有机肥与化肥翻混施,翻地前均匀地撒于地面,若施用生物菌肥,化肥总量应减少10%~15%。

1.5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耕深25 cm 以上,秋翻地用旋耕机整地即可,深度以20 cm 为宜。播种前灌足灌匀底墒水,除滴灌外灌水量不得少于80 m3/666.7m2,保证全田墒度均匀。整地质量要达到“平、松、碎、齐、净、墒”六字标准。

1.6 种子处理

选用2%敌萎丹(咯菌腈)或9%氟环·咯·苯甲(健壮)悬浮种衣剂180~200 mL 或戊唑醇150~200 g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 g拌100 kg 种子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雪腐病、雪霉病、根腐病;选用30%噻虫嗪200 mL 或48%苯甲·吡虫啉悬浮剂300~400 g 拌100 kg 种子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拌后闷种4~6 h,现拌现用。

2 播种

2.1 适期播种

尼勒克县适播期9 月20 日-10 月10 日。

2.2 播种量

播种量22~28 kg/666.7m2,晚播可按照每晚一天增加0.5 kg 播量计算,总播量不得超过30 kg/666.7m2。

2.3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沟播,行距15 cm,播深3~4 cm。

2.4 带肥下种

结合播种带种肥磷酸二铵5~8 kg/666.7m2,肥、种分箱分施,肥与种子不得混合。

2.5 播种质量

达到播深一致、下种均匀、播行端直、覆土严密、镇压严实。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种

小麦齐苗后,及时查缺补漏,在缺行断垄和漏播处补种,补种时须用浸水一昼夜的种子,以缩小田间苗龄差距。

3.2 冬前管理

化控,对生长过旺的麦田,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 mL/666.7m2,兑水30 kg 喷雾。严禁牲畜在麦田啃青。

3.3 返青至拔节期管理

小麦进入返青期时,一般在3 月中旬,此时应及时春耙,耙深4~6 cm。返青期因苗追肥,对冬前总茎数不足40 万株/666.7m2、麦苗长势弱的麦田和晚播麦田,结合灌水,追施尿素5~8 kg/666.7m2,在返青至拔节前,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 mL/666.7m2,兑水30 kg 喷雾,防止旺长麦田后期倒伏。在4 月中旬当日平均温度稳定达到10℃以上时,小麦进入拔节期。此时所有麦田及时浇灌第一水,灌水量60~70 m3/666.7m2。结合小麦头水,追施尿素10 kg/666.7m2。

3.4 孕穗至抽穗期管理

在孕穗期灌第二次水,灌水量为60~70 m3/666.7m2。结合二水,追施尿素5 kg/666.7m2。叶面喷施95%磷酸二氢钾50~80 g/666.7m2,兑水30 kg 喷雾。

3.5 扬花至成熟期管理

在扬花后12~15 d,灌第三次水,灌水量为60~80 m3/666.7m2。要及时进行人工拔除大草和去杂去劣工作,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在灌浆初期,喷施95%磷酸二氢钾60~90 g/666.7m2,兑水30 kg 喷雾。在成熟前10~15 d 灌麦黄水,灌水量为70~80 m3/666.7m2。

4 病虫草害防治

4.1 杂草防治

小麦拔节前,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0~40 g 或5%唑啉·炔草酯乳油60~80 mL/666.7m2,或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60~80 mL/666.7m2,兑水30 kg 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选用75%杜邦巨星1.2~1.5 g,或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5~7 g,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66 mL,兑水30 kg 喷雾防除阔叶杂草;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4~12.5 g+4%啶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 mL,或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5~7 g 或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50~80 g,兑水30 kg 喷雾禾本科与阔叶杂草[2]。

4.2 病虫害防治

4.2.1 雪腐病、雪霉病

没有进行种子处理的地块,在10 月底入冬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或20%三唑酮乳油50 mL、或2.5%咯菌清100 mL 喷雾防治。积雪厚度达到30 cm 的区域,春季提前采取机械或人工破雪,撒施农家肥、炉渣、草木灰、沙士等加速积雪融化,做好麦田融雪期间田间排水措施,降低田间湿度。

4.2.2 锈病、白粉病

坚持“发现一点,控治一片”的防治策略,防止锈病扩散蔓延。在小麦锈病、白粉病发病初期进行防治,用25%丙环唑10 mL+6%嘧菌脂10 mL或15%戊唑醇10 mL+8%嘧菌脂10 mL/666.7m2,兑水30 kg 喷雾防治。

4.2.3 蚜虫

小麦孕穗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平均蚜量500 头时进行防治。用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 g 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 g/666.7m2,兑水30 kg 喷雾防治。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增加粒重的目的[3]。

4.2.4 赤霉病

坚持“见花打药、适期防治”。在小麦齐穗至开花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若抽穗开花期遇连阴雨天气,或抽穗不整齐生育期不一致的,在第一次喷药5~7 d 后再喷1 次,以加强药剂防治效果。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 mL 或40%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25 g/666.7m2,兑水30 kg 喷雾防治。

5 收获

在小麦腊熟期,颖壳变黄、变干时,及时收获、归仓。如品种不同,应做到单收、单晒、单贮。

猜你喜欢
尼勒克县悬浮剂麦田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不关我的事
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墓地和遗址
别人做不到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
My Short View o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