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法西斯话语体系建构

2023-12-17 01:28高昶唐国平
新闻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反法西斯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

高昶 唐国平

【内容提要】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在中央苏区一边抵抗国民党的“围剿”,一边呼吁全民族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为了与军事斗争相配合,中共建构起一套反法西斯话语,揭露国民党政权的法西斯化,呼吁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际法西斯主义对世界人民的迫害。这套话语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国际主义为理论基础,从反国民党法西斯、反日本法西斯和反世界法西斯主义三个方面展开表述。中共构建的反法西斯话语体系整合了反帝国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目标;沟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铺垫了后续全面抗战的反法西斯斗争。

【关键词】中央苏区时期  中国共产党  反法西斯  话语体系

20世纪20-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和国际法西斯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德国和意大利率先建立了法西斯主义政权。欧洲法西斯主义运动对于日本的法西斯军国主义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和全民族共同要求,可是蒋介石集团却违背全民族意志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同时加紧集中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剿共”的反革命内战。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反“围剿”状况下的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武装抗日,同时着手构建起一套反法西斯的话语宣传体系,力图揭穿蒋介石集团的阴谋,动员全民族抗战,并且有力地声援了世界无产阶级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抗。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最早的机关报,于1931年12月11日创刊,肩负着“加强红军里的一切政治工作(党的,战斗员群众的,地方工农的)提高红军政治水平线,文化水平线,实现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大会的决议,完成使红军成为铁军”[1]的重大任务,深受红军士兵的欢迎。本文以《红星报》为考察对象,深入探析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反法西斯话语体系建构,以丰富中共党报党刊史。

一、理论基础和历史特点

上世纪30年代,国际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各种矛盾尖锐化,为了摆脱困境,一些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在国内,国民党的统治导致中国陷入了浩劫,帝国主义公开瓜分中国,使中国走向殖民地化,这为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的出现提供了土壤。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国情,积极领导人民开展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并构建了一套反法西斯话语体系。中共反法西斯话语体系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独特的历史特點。

(一)理论基础

中共反法西斯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理论。

首先,阶级斗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中共自建立之初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强调,中共“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中共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领导中国的工农阶级反抗以国民党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日本法西斯。正因如此,中共反法西斯话语体系主要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压迫,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和法西斯政权。

其次,民族解放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置于优先的地位,例如在波兰问题上,恩格斯认为波兰社会主义者要把解放国家放在其纲领的首位,“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3]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比当时的波兰好多少,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1931年张闻天指出:“必须更大胆地广泛地提出中国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口号。”[4]因此,中共反法西斯话语体系主张解放中国人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尊严。

(二)历史特点

1.受共产国际影响深

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共在许多重大问题方面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和监督,在中共反法西斯话语体系的建构上,共产国际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接受共产国际的理论指导。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共产国际发出反法西斯的号召。3月5日,共产国际发出了呼吁书指出:“号召所有共产党尝试同广大社会民主党工人建立统一战线。”[5]在此之后,中共根据共产国际的反法西斯理论,号召全体工农群众联合起来完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其次,遵循共产国际的指示。1928年9 月,共产国际“六大”召开,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指示各支部组织国际斗争,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保卫苏联。1929年8月,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关于中国开展八一国际红色日的决议》中,要求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国民党政权,保卫苏联”[6]。1933年的《红星报》第六期指出:“争取今后红军中反帝拥苏全部工作的彻底的转变!”[7]这表明中共完全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将武装保卫苏联融入自己的反法西斯话语体系中。

2.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中共反法西斯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了其话语体系的国际主义精神。其一,全力支持国际反帝非战大会,“苏区各革命团体热烈的拥护国际反帝非战大会。”[8]当时中央苏区正面临第五次反“围剿”的严峻形势,但还是全力支持国际反帝非战大会在上海开幕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次大会推动了中国反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运动。其二,声援其他国家无产阶级反抗法西斯。“向正在与法西斯蒂艰苦的英勇的斗争的德国无产阶级及其领袖——德国共产党一致热烈的敬意,募捐援助关在牢狱中的德国同志。”[9]

1848年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失败中得出结论:“只要工人还是奴隶,匈牙利人、波兰人或意大利人都不会获得自由!”[10]无产阶级必须同被压迫民族结成同盟,才能取得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同时胜利,中国共产党对德国共产党的声援充分体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最具国际主义精神的口号和原则。

二、反法西斯话语体系主要内容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内有国民党逐渐法西斯化,外有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和国际法西斯主义虎视眈眈。身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反抗国民党“围剿”和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逐步构建起一套反法西斯话语体系,揭示国民党政权的法西斯化,号召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同時声援世界无产阶级对国际法西斯的斗争。

(一)揭示国民党政权的法西斯化

国民党政权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生产关系的代表,是中国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支柱。他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不外乎“投降帝国主义,反对苏联,准备帝国主义强盗战争,实行白色恐怖的法西斯蒂专政,镇压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一切革命运动”[11]等。为带领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展开了对国民党法西斯的斗争。

1.投降帝国主义与出卖民族利益

九一八事变后,在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拱手将东北三省和河北的大部分奉送给了日本法西斯,同时用一切方法镇压国内的反帝运动,尤其是“围剿”彻底抗日的中共和革命根据地,“给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当清道夫”[12]。

蒋介石在国民党第四大就指出,“党要立志救国,先要统一国家力量”[13],首先解决内部因素,谁敢说抗日就杀头,在龙岩“屠杀抗日士兵”[14]六七千人。1933年1月,日本又进犯热河和长城各口及其以南地区。随后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此时国民党仍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国内,国民党政权一面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视为主要威胁,加大军事力量对苏区进行 “围剿”,一面对日本法西斯步步退让,出卖了东三省,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公开投降帝国主义;在国际上,国民党政权“在各帝国主义国家面前叫卖中国,从帝国主义国家方面得到了出卖中国的许多代价”[15],大肆贷款购置武器用以“围剿”苏区,赤裸裸的用出卖民族利益换取统治阶级的利益。

《红星报》对国民党政权的消极抗日、积极“剿共”和出卖民族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揭露,让广大工农群众看清了蒋介石的法西斯主义真面目,赢得了人民对中共的支持和认可。

2.采取疯狂白色恐怖反对中共和革命群众

国民党实行法西斯统治的特务组织主要是效法德国法西斯的“蓝衣社”和“CC社”,他们的全部活动完全取决于蒋介石的行动和意志,他们的纪律是“盲目的绝对的服从”,他们的基本政策是实行白色恐怖的法西斯专政,镇压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一切革命运动,对国民党内左派和大批革命群众进行迫害。1933年,国民党庐山会议中“每团派已受蓝衫团训练的法西斯蒂两人为政训处工作人员”[16]。蒋介石还从德国请来大批军事顾问帮助国民党军队实行法西斯统治,在乌江战役中被俘白军士兵供述“有六七个德国顾问”。[17]国民党对苏区人民也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例如,把毒药装进纸烟,使群众“瘟闷毒死”[18]、对苏区群众“用机关枪扫射”[19]等等罪恶。

《红星报》报道了国民党从特务组织到军队的法西斯化,并揭露出国民党法西斯对群众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号召人民群众在中共的领导下武装起来反对国民党法西斯,为苏维埃而斗争。

3.扩充军事力量“围剿”苏区和红军

中央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也是全国反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中心。正因如此,国民党法西斯在帝国主义的直接帮助下发动对中央苏区多次“围剿”,企图将中国的苏维埃道路堵死。1933年5月,蒋介石在南昌亲自组织第五次“围剿”。为了确保成功,一是扩充兵员,“招募新兵三十五万人”,“绝对服从蓝衫社的纪律,和蒋介石的命令”,在第五次“围剿”中投入100万军队进攻苏区;二是学习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军队模式,“赴意大利,研究法西斯蒂”“德国南京派有军事顾问十三人”[20]企图彻底消灭红军。

面对国民党第五次“围剿”,1933年8月6日的《红星报》报道:“在各帝国主义面前叫卖中国”“从美国获取了二万万元的信款”“用来购买飞机枪炮”揭露了国民党这一“围剿”是在国民党从各帝国主义国家取得了财力武器的帮助后开始的,揭露了国民党拼命扩充军事力量“围剿”苏区和红军就是在为帝国主义完全瓜分中国作清道夫,号召中国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争取苏维埃道路。

(二)反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

日本早在明治中期,就形成了以中国为主要扩张目标的大陆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妄图把东北变成殖民地。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共首先扛起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大旗。

1.深刻揭露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丑陋行径

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是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华文明的迫害。他们野蛮地杀戮、掠夺和奸淫,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构成了威胁。民族危亡时刻,中共首先举起了抗日大旗,在1931年9月20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呼吁“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21],从一开始就揭露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侵略的实质。同时报道日本法西斯侵略进展,在1931年12月25日的《红星报》中,报道了日本占领了黑龙江省城,[22]至此历时四个月零十八天,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此外,继东北三省之后,华北和热河成为日本法西斯新的觊觎对象。张闻天在《为苏维埃的中国而斗争》中强烈谴责“签订华北停战协议,与满洲国的外交官握手言欢”[23]等行为,一方面谴责国民党出卖民族利益,另一方面对日本法西斯成立伪满洲国和占领华北的行为表示强烈反对。1933年8月27日,《红星报》又刊登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创造大蒙古国”[24],揭露日本法西斯想继续制造大蒙古国蚕食我国领土的丑陋行径。

《红星报》对日本法西斯逐步侵略我国的一系列报道,让广大红军士兵及时了解到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极为严重的民族危机,认清国民党虚假抗日的真面目,看清日本法西斯的丑陋侵略行径,号召全军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实行坚决的斗争解放中国。

2.广泛宣传中华民族的抗日浪潮

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25]在日寇铁蹄践踏着广袤的国土的关键时刻,《红星报》主动吹响抗日号角,广泛报道中华民族不断高涨的抗日浪潮,动员全国民众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为视而不见,反而集中兵力进攻苏区和共产党,首先就引起了学生的不满,四万学生到南京政府抗议日本占领东三省。[26]不仅学生的抗日意愿强烈,连国民党士兵都不愿打红军,在连城莒溪战役时有许多国民党士兵乘机投诚红军,他们说“大家都是英勇抗日,而不顾攻打红军”[27]。《红星报》对革命学生罢课和爱国白军士兵投诚的报道宣传了抗日思想,激发了人民的反法西斯意识,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3.呼吁全民族抗战

中共最早发起全民族抗战的呼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9月20日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为日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这些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爭得民族的解放与独立。在此过程中,《红星报》发出了号召全民族抗战的声音。1932年上海事变后,《红星报》报道了中共“号召反对帝国主义第二次大战”[28]。在1934年8月1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号召全中国民众反对日本的侵略,对日宣战,准备直接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战。[29]

中共呼吁全民族抗战,不仅起到了团结全国人民的作用,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种号召不仅是对国家的一个紧急呼吁,更是对全民族的一个动员和召集。中国共产党的呼吁,让人民认识到了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反对国际法西斯主义对无产阶级的压迫

法西斯主义,无论在其发源地德意,还是经传播而影响所及的地方,都是以反对和迫害人民群众的面孔出现。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列主义政党,表达了对其他国家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支持。《红星报》时刻关注和支持其他国家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对法西斯的斗争,为构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支持其他国家共产党对法西斯的斗争

中共在对法西斯主义的坚决斗争中,也不忘支持其他国家共产党反法西斯的斗争。如,1933年8月13日《红星报》报道希特勒上台后对共产党员大肆迫害,[30]向德国共产党致敬。同时号召募捐援助德国的革命群众与共产党员,1933年9月10日的《红星报》报道苏区军民踊跃捐款的场面。[31]在这种困难时刻,中共为德国的共产党提供了支持和援助,中国共产党与德国共产党的这种紧密合作不仅有助于推翻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也对两个国家的人民友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32]中共声援其他国家共产党对抗法西斯的斗争,不仅展现出了中共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展现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和力量。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共与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合作,为后来中国的抗战胜利和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号召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战争

中共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这一立场反映了中共的国际主义精神,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追求。在1933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就发出了《中央关于筹备世界反帝非战大会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与反对法西主义紧密的联系起来”[33],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共深知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和危害,法西斯的扩张和侵略不仅破坏了其他国家的主权,更造成了数亿人民的悲惨流离。1933年10月15日《红星报》报道了国际反帝非战大会在上海取得完满成功,大会指出全世界工人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34]这表明中共认为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三、中央苏区时期建构反法西斯话语体系的意义

对于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共而言,反法西斯话语体系的建构带来了至少四个方面的革命话语优势,帮助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是世界反法西斯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整合了反帝国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目标

中共对反法西斯和反帝斗争的整合经历了一定的过程。中共认为,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个阻碍苏维埃革命的联盟,因此反法西斯和反帝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在1933年9月1日的《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国法西斯蒂的提纲》中指出,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反动统治的法西斯主义,在‘民族主义的幌子之下实行出卖民族利益和替帝国主义作清道夫” [35],这表明了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对中共和苏维埃的仇视和进攻。因此,中共提出了反法西斯话语体系整合反帝国主义目标,以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沟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中央苏区时期建构反法西斯话语体系的意义不仅在于整合了反帝国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目标,同时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反法西斯话语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它强调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互相联系性和相互支援性。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道:“在世界反法西斯高潮中,义战都是互相援助的。”[36]中共建构的反法西斯话语体系,通过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分析和总结,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强调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是相互关联的,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启示。

(三)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建构了一套严密的话语体系,以宣传教育和组织动员全民抗日救亡。首先,中共最早对日宣战,1932年发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号召“全国工农兵及一切劳苦群众,积极的参加和进行革命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首次以政府的名义向日本帝国主义宣战,表明了中共的抗日主张和强硬立场,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得到了最广大群众的支持,鼓舞了广大民众的抗战意志,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潮流的形成和壮大。其次,中共在中央苏区建立了以红军为核心的抗日武装力量。中共中央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将红七军团改编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冲破国民党的封锁,到抗日前线去。此外,中共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和领导了一系列抗日救亡团体和群众运动,以上海为例,有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中国文化界反帝抗日联盟、上海各界反帝联合会等。

(四)铺垫了后续全面抗战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央苏区时期建构反法西斯话语体系的意义,还在于为后续全面抗战的反法西斯斗争铺垫了思想基础。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名义号召:“苏联和全世界无产阶级一切被压迫民族”“希望日本的工人农民士兵弟兄们,和我们一致来推翻日本帝国主义”[37]。在这个时期,中共强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共享反法西斯的目标且彼此相辅相成。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全面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全面抗戰期间,中国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了全民族的共同责任。而中央苏区时期建构的反法西斯话语体系,则成为了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反法西斯斗争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这个话语体系帮助中共在全面抗战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动员作用,同时也在国内和国际上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影响作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到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凝聚了全民族的反法西斯意志,为全面抗战胜利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治理体系研究”(批准号:20BDJ04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见面话[N].红星,1931-12-11(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1.

[4]张闻天.张闻天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241.

[5]王学东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第56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3-44.

[6]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3卷)[M]. 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2:150.

[7]红军反帝拥苏代表大会的经过[N].红星,1933-09-10(4).

[8]拥护国际反帝非战大会[N].红星,1933-08-13(1).

[9]反对法西斯蒂的白色恐怖[N].红星,1933-08-13(1).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4.

[11]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第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2795.

[12]为苏维埃的中国而斗争[N].红星,1933-08-06(1).

[13]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三) [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32.

[14]与十九路军士兵的谈话[N].红星,1933-08-19(4).

[15]为苏维埃的中国而斗争[N].红星,1933-08-06(1).

[16] 巩固蓝衫社在白军中的势力[N].红星,1933-08-27(4).

[17]乌江战役中被俘之庐山白军军官训练团学生的自供[N].红星,1933-09-24(2).

[18]实行戒吸纸烟活动[N].红星,1932-03-11(4).

[19]大烧大杀大抢[N].红星,1933-08-19(4).

[20]国民党出卖中国进行绝望的五次围剿[N].红星,1933-08-06(1).

[2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0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98.

[22]日本占了黑龙江省城[N].红星,1931-12-25(2).

[23]为苏维埃的中国而斗争[N].红星,1933-08-06(1).

[24]日本企图创造大蒙古国[N].红星,1933-08-27(4).

[2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26]上海六万学生罢课[N].红星,1931-12-25(1).

[27]与十九路军士兵的谈话[N].红星,1933-08-19(4).

[28]以革命战争消除帝国主义第二次大战[N].红星,1932-02-04(1).

[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N].红星,1934-08-01(2).

[30] 反对法西斯蒂的白色恐怖[N].红星,1933-08-13(1).

[31]募捐援助德国被难同志[N].红星,1933-09-10(6).

[3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6.

[3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09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10.

[34]国际反帝非战大会取得完满成功[N].红星, 1933-10-15(2).

[35]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 (第4卷)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2794.

[3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37]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244-247.

作者简介:高昶,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唐国平,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反法西斯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失落的国军
论将西班牙内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合理性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