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诗歌赏析的实践策略

2023-12-18 12:02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公共教学部语文教研室马聪聪
成才 2023年18期
关键词:赏析诗歌中职

■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公共教学部语文教研室 马聪聪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诗歌赏析必须符合中职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中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应遵循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这一原则,厘清诗歌赏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诗歌赏析中学到有助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知识。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诗歌赏析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是实践的前提,创造是成功的根本。对中职生而言,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远比知识教育更加重要。诗歌鉴赏有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如《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了夸张手法,在想象中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境况。在鉴赏此类诗歌时,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启发,进而在浮想联翩中展开创造。

(二)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通常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深邃,富有韵律美。在赏析诗歌的同时,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受到艺术的熏陶而逐步提升。如《琵琶行》中用八句诗点明了琵琶女的出场,从“忽闻水上琵琶声”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千呼万唤”,由此可见琵琶女对自己的不自信,或对容貌的不自信,或对琵琶技艺的不自信。在赏析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含蓄、委婉这一表达技巧。

(三)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诗歌赏析是学生以现实看待意境,以意境诠释现实。在赏析过程中,学生需要开启思维空间,结合自己的观点与理解对其中内容做出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做到了由虚到实,由实到虚,在虚实转换中,学生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潜移默化地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诗歌赏析的实践策略

(一)立足学生兴趣,引导诗歌赏析

学生的兴趣是诗歌赏析有效进行的主线索,只有围绕学生的兴趣施教,才能促使诗歌鉴赏获得良好的成果,同时发挥诗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在古今中外的诗歌鉴赏中,教师应结合诗歌意境创设教学模式,营造生动形象的教育场景,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鉴赏诗歌。

例如,在教学《离骚》时,教师可借助其中内容创设学习意境,以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赏析。在解读中体会诗歌的艺术特征与创作风格是赏析的根本,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情感体验、视频领读、以身示范、对比阅读、探究学习等方案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赏析欲望。为渲染教学氛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关于“爱国”题材的歌曲或相关影视剧、MV等,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充分营造积极和谐的赏析环境,促使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中更好地融入情境之中。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综合其他诗歌内容实施教学,如《山鬼》《橘颂》《九歌》等,让学生在对比赏析中体会《离骚》的艺术风格,学习屈原身上的爱国精神。在赏析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以“爱国”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诗歌做出点评,使整个赏析过程更具趣味性与教育性。

(二)仿写诗歌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仿写诗歌内容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在仿写中正确认识诗歌,在认识中赏析,在赏析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仿写诗歌必须在反复诵读中完成,在诵读中学生的情感将油然而生,长此以往,学生的诗歌赏析与创作能力将逐步提升。仿写是促使学生赏析与创作的主要途径,结合中职教育现状,仿写应从下述三方面展开:

第一,仿写经典诗句,掌握创作技巧。学习创作技巧是赏析诗歌的重要环节,而创作技巧需要学生在创编中总结。经典诗句就是诗歌中广为流传的句子,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即使难以牢记全文内容,经典诗句却永远留在心田,如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对诗歌创编能力不足的学生而言,仿写经典诗句无疑降低了创编难度。在诗歌仿写中,学生观察经典诗句的平韵仄韵,并结合韵脚展开创作。仿写有助于学生在赏析中体会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进而掌握对仗、对偶、比兴等艺术手法。

第二,挖掘生活资源,拓展创作空间。生活是一个大的教育舞台,在生活中汲取资源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生活资源包括人事景物,社会热点话题等。例如,赏析《雨巷》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文章中的三个意象,尝试带入生活资源,重新创作一首诗歌。其中“我”“丁香一样的姑娘”“悠长的雨巷”各代表了作者、理想生活、阴郁沉寂的环境。在创作中,可以借助这一结构,重新设立三个意象,以读书为例,“我”代表处于读书阶段的自己,同时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为理想生活设计一个意象,再为漫长的读书路设计一个意象。

第三,自主创作诗歌,相互鼓励评价。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学生的仿写能力将会逐步提升,此时教师鼓励学生也可以自主创作诗歌,通篇以自己的情感为主。结合学生创作的诗歌做出点评,即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自评与互评,在多元评价中学生获得公正客观的结果。评价是促进学生创作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创作能力的提升正是学生赏析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三)组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想象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料,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培育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在大胆想象中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其中情感。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资源创新教学形式,打开学生想象之门。如结合“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游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花”为例,包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诗词飞花令中,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储备,还能在新颖的教学模式中提高文化自信。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活动,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给予其充分的想象余地。

三、结语

诗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鉴赏诗歌从古至今已成为一种习惯,将其融入教育无疑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延绵的必由之路。中职学校作为教学主要基地,将诗词鉴赏融入语文教学势在必行。为提高现阶段中职教师的诗词鉴赏意识,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详细论述了诗歌赏析实践策略,但是在教学中还远远不够,需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实效性更强的教学模式,最大化发挥诗歌赏析对学生自身成长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赏析诗歌中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步辇图赏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