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实践样态与战略意义

2023-12-28 19:45徐晶晶
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

摘要: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粮食安全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粮食安全论述,探讨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国际形势与国内背景。通过兼顾粮食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保障粮食自主安全与合作安全;统筹粮食生产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实践样态,对新时代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我国新发展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粮食安全 大食物观 新安全格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益严峻和我国迈上民族复兴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形成背景

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粮食安全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粮食安全论述,立足于全球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客观形势,回应了我国粮食安全工作的时代关切。

(一)理论背景: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理论依据

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粮食安全论述出发,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粮食安全思想,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大以后不断丰富完善形成,其理论逻辑一脉相承。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粮食安全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与安全,他们的诸多著作中涉及粮食安全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1],认为粮食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认为粮食充足安全是人们获得解放的重要基础。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粮食安全思想。中华民族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引领者,纵观历史发展,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将粮食作为重要的国家物资,摆在治国安邦的最重要位置。从粮食生产角度,孔子要求統治者“使民以时”,荀子认为圣王之道应该顺天时得地利,做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管子》认为:“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充分重视粮食生产和储备的重要性。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为核心战略思想的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可控,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重要意义,是对新时代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回应。

(二)国际背景: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客观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局势。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的频发、突发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国际粮食产业链风险的增加都是全球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客观形势。

1. 气候变化为粮食生产带来压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业生产仍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自然因素仍然是诱发世界粮食危机的直接原因。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引起的气象灾害频率越来越高,降水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更加不均匀,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给全球粮食生产带来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毛留喜认为,“十四五”时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体弊大于利。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和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

2. 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国际粮食贸易。俄乌冲突等国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全球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产生消极影响。在生产环节,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限制了劳动力和农资的投入,直接对粮食的生产环节产生了制约;在消费环节,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往往会导致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削弱了人们的粮食购买和消费能力;在流通环节,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导致国内粮食运输受阻,以及国际贸易中断,阻碍了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剧粮食危机爆发的风险。

3. 国际粮食产业链风险持续增加。面对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以及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的现状,中国粮食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国际粮食产业链的稳定性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国际粮食产业链受到地缘政治、自然灾害和贸易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中美持续贸易战、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复杂国际背景下,国际粮食产业链风险持续增加,我国需要提升对进口粮食的自主管控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粮食安全治理,降低国际粮食供给输入性风险,全方位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

(三)国内背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现实困境

从规模和数量上看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从效率和质量层面来看农业大国与农业强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农业现代化短板突出。大国小农的分散经营格局,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餐饮浪费和粮食产后损失都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现实困境。

1. 大国小农的分散经营格局困境。中国大国小农的分散经营格局可以追溯到铁犁牛耕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从组织形态和经营模式上再次使得小农成为我国最基本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新时期农业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但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制约因素。细碎化的土地生产经营,使得我国粮食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小农生产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大多以短期获利为前提,以提高产量为目标,在农业生产方面科学技术的投入动力不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存在矛盾,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粮食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

2. 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加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3]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关系不断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从现实来看,受到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城乡治理体制的差别化等因素的影响,土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更多地呈现出向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乡村社会粮食生产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 餐饮浪费和粮食产后损失严重。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生存,节粮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餐饮浪费现象开始抬头,“大胃王”“吃播”等不良社会风气扭曲餐饮文化,造成“舌尖上的浪费”。除了餐饮环节的浪费外,在粮食存储、流通、加工环节也存在着大量的粮食损耗。依靠科技创新、健全监管体系,实现粮食全链条减少损失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资源环境和促进公共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实践样态

坚持人民至上,兼顾粮食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坚持自立自信,保障粮食的自主安全与合作安全,坚持胸怀天下,统筹粮食的生产安全与生态安全,是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人民至上,兼顾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4]大食物观既指食物的数量众多、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又指食物品质优良、营养健康、绿色环保,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基本维度展开,构建多元化的食物生产结构,做好食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多样化食物消费结构。

1. 粮食安全从数量安全维度来看,是以粮食生產数量为追求目标,以谷物生产为重点内容,以解决人民“吃饱饭”为核心任务。粮食安全不仅强调产量也强调产能,粮食生产数量的提高需要具备丰富的粮食生产资源、高产的粮食生产技术的推广、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来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949—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13亿吨增长到6.87亿吨,自2013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粮食生产与供应数量持续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贡献了世界25%的粮食产量,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零饥饿”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2. 粮食安全从质量安全维度来看,是以粮食生产质量为追求目标,推动食物系统向营养健康转型为重点内容,保障人民“吃好饭”为核心任务。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观念的养成,人们所需要的食物类别更加丰富、食物结构更加优化、食物品质更加优良。践行大食物观就要回应民众的营养需求,提供安全有保障、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识的优质食物。大食物观反映着中国居民膳食消费水平正在由温饱向全面小康转变,人们的食物消费理念从“吃得饱”向“吃得健康”转变,实现了食物安全与营养健康的有效结合。大食物观进一步拓宽了粮食安全边界,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国家食物安全体系开辟了新的战略路径。

(二)坚持胸怀天下,保障自主安全与合作安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以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水土资源保障了高于世界人均水平的食物消费能力。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一方面归功于中国聚焦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国内粮食自主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平衡利用好国内国际粮食市场,加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建设。“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在保障国内粮食自主安全的同时,致力于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粮食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自主安全与合作安全的统一。

1. 聚焦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巩固粮食自主安全支撑力。“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5]农业科技进步是粮食持续增产和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保障。种优则粮丰,提高我国粮食的单产水平,需要加大对优质种子的科技研发力度。攻关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出高产、优质、绿色的优异品种,让老百姓的饭碗端更营养健康。科技创新能够赋能农业生产要素,提升农业生产工具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的进步能够为我国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小农分散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形式,扩大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范围需要加大农业服务体系,加大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力度,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2. 平衡利用好国际国内粮食市场,把握粮食合作安全主动权。中国粮食安全与世界粮食安全紧密相连,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的多重挑战将内化为中国粮食安全治理挑战,国际市场风险波动的持续加剧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夯实粮食产能基础的同时,拓宽粮食进口来源渠道,促进粮食进口来源、渠道和结构的多元化,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积极展示开放和合作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以推动国际粮食安全治理为抓手,携手应对日趋严峻的粮食危机。以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为底线目标,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目标,以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发展目标,切实提高中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共同实现全球粮食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我国大国责任与担当的体现。

(三)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生产安全与生态安全

粮食生产安全与生态安全相辅相成,生产安全理念蕴含着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理念,生态安全又为粮食高质量生产提供生态保障,二者统一于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6]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统筹生产安全与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1. 生产安全理念蕴含着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认为“绿水青山”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自然价值,科学合理的开发能够使其转化为“金山银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超越了传统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二元对立状态。秉持生产安全理念,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美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是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生产能够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用绿水青山作为生产安全理念来发展经济,提升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生态效率,以绿色产品和绿色环境赢得金山银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产品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经济发展中保护自然环境,在保护自然环境中发展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 生态安全为粮食高质量生产提供着生态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粮食产量的有效供给,粮食产量受到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耕地资源作为粮食生产不可替代的载体,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障,也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粮食产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粮食及重要农产品长期稳定安全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升粮食生产环境的健康水平,需要建立耕地分级保护机制,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地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探索节肥节水新路径,形成可复制的耕地质量提升模式,全面增强单位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降低粮食在收获、加工、流通、储藏、消费过程中的折损率,引导居民建立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倡导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提高粮食的有效利用率。

三、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

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论述全面回答了粮食安全战略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安全问题和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粮食安全问题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坚持大食物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食物观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农业生产成本上涨、水土资源约束加剧,人们消费需求提升、饮食结构变化,国际形势多变、贸易壁垒加剧等问题,而做出的具有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粮食发展战略布局,是党中央对传统粮食安全观的发展和完善。

1. 大食物观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将食物供给从“粮食”拓展到“食物”。食物供给不仅包括小麦、稻米和玉米等谷物粮食供给,还需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在保障粮食产量增收的同时丰富食物品种,提升食物品质,实现各类食物的供求平衡。大食物观体现了粮食安全从保障人们温饱的基本需求向保障全体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体现了国家农业发展目标从侧重粮食数量安全向粮食数量安全、质量提升、营养健康、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元目标转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需要。

2. 大食物观同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多途径拓宽生产空间,将生产资源路径从“耕地资源”拓展到“整个国土资源”。中国地域广阔、地势复杂,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交错分布,自然资源多样性为塑造“大食物观”奠定了客观基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7]大食物观突破了食物主要来源于耕地的传统农业思维模式,将有限的耕地资源拓展到广阔的山林湖海上,结合环境承载力深度挖掘食物开发潜力,全方位利用国土资源,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8]。

(二)维护国家安全,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诉求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黨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解决好人民吃得饱、吃得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业发展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国家整体安全的政治问题。粮食安全成为国家整体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

1. 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在体制机制上,压实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力。从田园到餐桌粮食系统涵盖了多个环节,涉及了数量安全、营养保障、资源环境等重大命题,需要农业生产、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商务合作、卫生健康等多个部门协调推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确保国家食物安全需要国内国际双向发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妥善处理国际贸易与我国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提升粮食安全国际治理和制度创新的话语权,营造健康的外部市场环境。

2. 建设现代化粮食生产体系,构建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在科技支撑上,农业科技创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业化、装备化水平,利用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率,延伸产业链,提升粮食在烘干仓储、冷链保鲜等方面的科技水平,推动粮食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种业发展上,推动种业振兴,打造粮食生产芯片,加大对种业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种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粮食供应链上,推动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业科技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优化区域农业资源配比。加快农产品跨区域调运和储备效率,形成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化粮食供应体系,筑牢国内粮食稳产保供根基,构建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

(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主张人类应该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理清粮食安全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联系,对于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传承优秀农耕文明,彰显粮食生产的绿色发展理念。中国是农业古国,几千年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传统农耕文明强调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为确保粮食收成,农业生产讲求“天时”“地利”,顺应四时变化,农民需“以时入山林”,统治者需“以时使民”。同时重视生态平衡,《孟子》中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合理有序地开发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嵌在传统农耕文化内涵之中,新时期筑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方位保障食物的有效供给,需要传承优秀农耕文明。

2.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的底色是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战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对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的需要,还包括对优质生态产品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实现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要协调粮食产业发展与乡村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优质、绿色、营养的农产品需求不断提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粮食生产的绿色转型,保障粮食品质安全的同时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1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0.

[4]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N].人民日报,2022-03-07(01).

[5]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43.

[6]高举中共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0.

[7]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

[8]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88.

(作者单位:中共郎溪县委党校)

基金项目:2023年度宣城市党校系统课题“习近平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XCDXQT2301)。

作者简介:徐晶晶(1993-),女,安徽宣城人,中共郎溪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文化。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
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对策探讨
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对策探讨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农村科学储粮与粮食安全研究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中国农业需避免落入产业化陷阱
云南省粮食安全视角下马铃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