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阈下旅游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024-01-02 02:23袁子薇华路宏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协同

袁子薇,华路宏

(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杭州 31000; 2.又松大学,韩国 大田 34606)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教育,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再次明确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当前高职院校在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之际,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旋律[2],如何通过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教育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职业教育招生“量”的扩张也带来了对“质”的担忧,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是扩大优质职业教育供给、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3]。

一、问题的提出

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企业深度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是时代所需,而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由模式框架体系的构建向内部功能提升与完善转变,校企合作实现多主体共赢发展[4]。旅游行业实践性非常强,真正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生职业成功的关键。因此通过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产教融合空间、时间、技术、制度四个思维角度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系统升级[5],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真实情境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产教融合能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学校可以借助旅游企业的资源和支持,拓展实践教学的范围和深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构建“课岗证创赛”融合育人模式[6]。通过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可以提升旅游类高职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对不断迭代就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旅游类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可以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内因主要指学生个人特质如学习态度、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7],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外因则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等与学生自身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产教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主要表现在参与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优化,通过派出资深从业人员参与教师队伍建设,共同建设教学及实训基地等场所,提供实习、实训、就业机会,参与实习、实践组织及管理等。由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核心环节,是学生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关键环节,贯穿了整个教学进程,从进校的始业教育到认知实践,从认识实习到岗位实习。校企协同机制贯穿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8]。基于现阶段旅游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校企和而不融、实践教学资源来源单一、旅游行业经验丰富的教师数量缺乏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外因对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问卷分析等方式对旅游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旅游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为旅游类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一)探索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关系

学生刚入校时对专业认知不深,对课程设置没有系统的评价,在长期的学习中,才会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有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受国内高职学生选拔机制影响,其综合素质、自律性及自学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对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或精准性认识也不够全面,因此各类课程的形式、比重等设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以及师生互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效果[9][10]。同时,在旅游专业领域,校企合作可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旅游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了解当前旅游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旅游行业的就业趋势,从而科学地设计课程,培养学生所需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二)探索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之路的引路人[11],学生在校学习,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大都受专兼职教师团队的影响。在校期间,与他们长期接触的就是教师在课上授课与平时课下的沟通管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自身的专业功底、社会服务能力、行业知名度、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乃至毕业后工作的指引,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专职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他们能够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并提供系统性的教学指导。兼职教师则是来自行业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能够将实际工作经验和案例带入教学,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与职业实践相联系的学习认知。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5]

(三)探索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与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关系

师资团队是整个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具有主导地位与作用的核心利益主体,是高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者、全过程教学的实施者。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提供了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促进了校企共同设置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同时,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让企业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拓宽了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发展渠道,也有助于优化教学团队建设、促使教师的研究教学方向的转型,倒逼教师适应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变化。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3:企业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与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四)探索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关系

学校硬件设施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学校的学习场所、设施设备,是学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专业发展的设施条件,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硬件条件,既包括学校层面的,又包括专业层面的;既包括校内的实验实训设施,又包括校外的实践实训基地。专业发展的设施条件,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与载体,也是学生获取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实践学习环境[12],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和机会,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实践项目,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五)探索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与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的关系

与其他专业大类相比,旅游类专业因其对客服务的特殊性,导致其在校内设置生产型实验实训设施相对困难,设置虚拟仿真型实验实训设施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训实践活动的开展更依赖于教师团队的引导,因此对专业师资团队的要求更高。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互动,使得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更加顺畅、高效,也更能帮助学校进行学习、实训、实习设施设备的建设与升级。同时,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不同的硬件设施、实践场景和教学资源,可以激发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5: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与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六)探索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与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的关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关系学校的其他空间与设备的建设配套,为硬件保障建设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实际需要和教学目标来决定硬件保障项目的投入,确保硬件建设与课程设置紧密对接,并从顶层设计上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与信息化建设步伐等政策的科学性[2]。反之,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也直接帮助各类课程提高教学效果,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课程体系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更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因而,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硬件保障建设是为了提供更丰富、更实际的实践教学场景与设施。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卓越发展。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6: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与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综上所述,探究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同时,研究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与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与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与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的关系。根据以上假设,初步构建高职旅游类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并注重探索校企协同设置课程体系、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程度,如图1 所示。

图1 高职旅游类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图

三、研究设计过程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问卷填写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为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各过程中学生的评价[11]。

关于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评价,本研究结合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校企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从网络课程、思政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四个维度进行考察,设置4 个题项。关于校企共同参与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从专业教师专业能力、专业教师对学生课堂日常行为、道德素养的指导、专业教师课程教学能力、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知名度、专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五个维度进行研究,设置5 个题项。关于校企共同进行硬件保障建设,从教室、实训室、实践场所的硬件设施与智慧化程度三个维度设置3 个题项。关于校企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习岗位安排、实习实践过程管理、参与企业质量三个维度设置3 个题项。

(二)调查与描述性统计

1.问卷检验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11],以调查浙江省某旅游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数据收集采用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991 份。其中,大一学生问卷占比40.87%,大二学生问卷占比31.69%,大三学生问卷占比27.45%。利用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问卷可靠性统计分析KMO 值为0.953,变量的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的p 值小于0.01,表明问卷可信度非常高,数据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存在因子结构,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1)运用主成分提取法,提取到4 个主成分,得到4 个变量15 个题项总体累计方差解释率83.183%,说明各个题项间有较强的解释力,问卷效度良好[5],如表2 所示。

表1 KMO和Bartlett检验表

表2 总方差解释表

2.信度分析

选取内部一致性系数与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两个指标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均大于0.7,CR 值远高于0.6,题项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5]。

表3 内部一致性系数与组合信度表

四、理论模型检验

为验证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建立实践能力影响因素模型,运用AMOS25.0 软件绘制初始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构建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数据导入AMOS25.0 软件,针对假设结构模型进行拟合,经过反复调试,估计模型参数。最终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 为0.043,小于临界值0.08;规范拟合指数NFI 为0.985,大于临界值0.9;增量拟合指数IFI 为0.990,大于临界值0.9;比较拟合指数CFI 为0.990,大于临界值0.9;除此之外,RFI 和TLI 的值也均大于临界值0.9。总的来说,各个拟合指数均在合理范围内,结构模型适配好,拟合效度检验通过[13]。

图2 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实证模型图

从检验结果表可知,如表4 所示,所有变量的路径系数均为正数[5]。根据图2 的相关路径系数可知,在课程体系设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路径上,路径系数为0.31,且在0.001 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1),说明课程体系设置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假设1 成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36,且在0.001 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1)[14],说明教师教学团队建设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假设2 成立。在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之间的关系上,路径系数达到0.76,且在0.001 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1),说明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正关系,故假设3 成立。硬件保障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3,且在0.001 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1),说明硬件保障建设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假设4 成立。在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与硬件保障建设之间的关系上,路径系数达到0.77,且在0.00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1),说明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与硬件保障建设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正关系,故假设5 成立。在课程体系设置与硬件保障建设之间的关系上,路径系数达到0.71,且在0.001 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001),说明课程体系设置与硬件保障建设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正关系,故假设6 成立。以上实证结果显示,课程体系设置、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硬件保障建设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因素,且课程体系设置、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硬件保障建设两两之间都有正向相关关系[5]。

表4 假设检验结果表

第一,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一影响要素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路径系数为0.36,明显大于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在旅游类高职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指导者和推动者。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保障教学质量,提供更具专业水平的教学指导,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对学生日常生活、道德层面的教导以及社会服务能力与知名度、兼职教师的指导能力是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行业背景,与学生的联系更密切,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并持续发展教学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即,专兼职教师团队的合理构建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指导,从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二影响要素是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路径系数为0.31,旅游行业的快速变化和复杂性要求学生具备灵活应对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而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的设置使课程更贴近实际需求,提供学生实践机会,促进资源共享,从而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更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能够满足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然而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虽然可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相符,但由于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多方利益的平衡和协商,教学内容难以完全贴近实际情况,此时更需要专兼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来贴合学生的实践需求。

第三,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对学生实践能力也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其路径系数最小。学生开展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学校、企业提供的教室、场地、设备等多方面的保障,校企完善硬件投入[5],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基础条件,达到学生提升操作技能的效果。同时,校企共同建设的实践场所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行业需求,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职业环境。但是,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虽然可以提供更好的实践场所和设施,但硬件保障的影响具有局限性。硬件设施的提供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条件,但针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仅有硬件设施是不足的,还需教师的指导和课程设置的支持。因此,硬件保障建设相对于教师团队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来说,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较小。

第四,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两两之间都有正向的双向影响。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之间影响是最高的,说明双方互相依赖性最高。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高水平的教学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为教师团队提供更好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7]。这两者相辅相成,优秀的教学团队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来支持,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也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来实现其价值。因此,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校企协同课程体系设置之间的影响排名第二,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意味着企业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内容设计中,从业务实践和行业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学习内容。而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则保障了教学质量,提供了更具专业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两者相互促进,校企协同设置的课程可以为教师团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而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能更好地支持校企协同设置的课程,展现教学质量和实践效果。最后,是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与硬件保障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使课程内容更贴合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的学习体验。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场所和设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条件。这两者也是双向促进关系,优质的课程内容需要有良好的实践场所和硬件设施来支撑,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也需要有实践性强的课程来发挥其作用。因此,校企协同参与课程体系设置和校企协同投入硬件保障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对策建议

根据模型分析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大小与重要性程度,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根据结果我们已知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最关键的措施。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尤其是在当前旅游类高职教育大幅度扩招的背景下,不仅要提高师生比,而且要创新或改革人才晋升机制、科学合理地设计师资团队的职称比例、技能结构,重点鼓励师资团队实施“三教改革”,大力推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学绩效与学生满意度。此外,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应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和企业实习指导老师队伍,提升其专业教学技能与实践指导能力,专兼职教师之间也要加大互相学习、互相指导的频率。

第二,主动对接行业标准、强化专业标准体系,重构基于行业岗位群与能力束的课程体系,丰富线上线下教学体系。各个高职旅游类专业应紧跟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新形势,加强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强专业标准体系建设,同步加强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岗位标准或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无缝对接,加快联合旅游行业龙头企业或旅游行业协会研发景区运营与管理、旅游策划与定制、乡村民宿运营、智慧旅游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职业技能证书(X 证书)。此外,应根据行业岗位群、能力束,结合各个高职院校的实际,重新构建与各地行业岗位群相匹配的旅游类专业群及其相应的能力束、知识树,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

第三,改善环境条件,加大办学投入力度,有效促进产教融合。文化和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载体。与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类、土木建筑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大类不同,旅游类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相对偏软,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强化虚拟仿真实训设施或基于VR/AR 技术的实训基地建设,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实现校园旅游目的地管理,将校园打造成生产性实训基地,亦可联合行业企业打造真正的产教融合基地。同时,如何创新设计旅游类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需要持续关注及投入,也是未来旅游类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或亟待突破的瓶颈之一。

第四,整合多方资源,建设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实践、实习环节的协同育人。各个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应加强校校、校企、校政与校协的合作,共同制作优质教学资源,结合行业职业技能证书的研发与推广,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与基于资源库的优质资源认证及交易机制。同时,各个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应尽快摒弃领地思维,加强校际学分互认,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逐步释放工作压力,调整工作节奏与工作重心。实践教学机制设置时可加大企业参与空间,可适当扩大企业话语权,在学校的监督机制下让学生可以参加更全面的实习实训活动。

第五,塑造工匠精神,传播中国服务之美,增强责任担当感。学校育人环境或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鉴于旅游行业对客服务的特殊性与行业岗位的强互动性特征,导致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劳动教育、思想品德及工匠精神的塑造更为重要。因此,各个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在充分发挥文化价值传播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要求教师全面立德树人,开展三全育人,有效推进高职课程思政改革,完善并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在笃定踏实、专业敬业的氛围中将学生培养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传播中国服务之美。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校企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