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声

2024-01-03 03:16郎永
北京纪事 2024年1期
关键词:鸽哨声声舞台

郎永

那是从“九门八点一口钟”伴随历史而来的时光之声;那是缭绕于天际,深入于怀中的鸽哨与虫鸣;那是串大街走小巷的吆喝;那是上可登厅堂雅苑下可入公园宅门儿的曲调声声……北京的声音从来就彰显着自由,犹如北京人生活中的洒脱与个性。北京的声音一直都这么张扬,或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或是有板有眼配合巧妙,或是各有所长争奇斗艳。

这是城市的韵白,这是北京的发言,这是北京人的生活演出场!

2024年新年伊始,《北京纪事》以“北京之声”作为焦点策划,迎接新的一年,新的生活,新的篇章。

如果问你北京城的声音是什么?或许100个人有100种答案。那是清晨的鸽哨,是怀中的鸣虫,是亲切的问候,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留念。这座城市中的声音如这座城市的魅力,在千百种变化中张扬着斑斓的生活,炫动着蓬勃的节奏,书写着濃情蜜意。在“听,城市之声”板块中,《长安街上那穿越时空的钟声》《“闷得儿蜜”:最具生活味的北京声音》《年的“37分贝”》等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北京的声音故事,这些故事正如血管中流淌的血液,正如精气神的承载。

一座城市的声音与城市之人的生活、生命、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或许是伴随着一声吆喝而勾起的人间烟火,或许是童趣童言而伴随的城市记忆,这样的声音是足可以看到的。在“观,市井之声”板块中,《老北京一年的吆喝声》《老北京吆喝叫卖必须要“京腔、京韵、京白”吗?》《记忆中的京味儿歌》等文章正展现了这活色生香的市井之气。有人因为声音而传承着城市的记忆,有人又因为声音而迎来了人生与事业、家庭与生活新的轨迹、新的视野……也组成了一座“有血有肉”的城。

北京之声如蒲公英,如城市的名片,同样有着扩散、传播、传承的作用,在这样的脚步中,可以寻到北京人的面孔,北京人的情思与北京城的神韵。这是一条因为声音而传递的北京文化之路,也是因声音而留在世界各地的北京印象!这些与声音有关的故事记录着、讲述着、承载着声音与人、命运与声音的协奏。无疑,这是人生的舞台,也是城市的舞台。在“品,舞台之声”板块中,《北京琴书:老北京人钟情的声音》《唱出北京的声音》《听北京俗曲看北京民俗》《声音艺术:韵与现场》等文章正展现出北京之声的传承之路,它们与文化相伴,与风貌相随,化为北京的明信片,讲述北京的故事。

2024年,仅以这悠扬的“北京之声”,为与《北京纪事》相伴相守的朋友,送去声声祝福、丝丝情谊!

摄影 Pierre Alivon(苏善书)

猜你喜欢
鸽哨声声舞台
鸽哨,蓝天下的北京声音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大鼓声声
大鼓声声
杜鹃声声
神奇的鸽哨
鸽群与鸽哨
知了声声叫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