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以启智,文以化人

2024-01-05 00:44王夫成
关键词:经典阅读世说新语

王夫成

摘  要:一本薄薄的《世说新语》,一座厚重的文化大山。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阅读这部“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这部作品是成语典故的宝藏,可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文化修养;是民族语言的范本,可咀嚼绝妙好词,领略母语风采;是文学欣赏的源泉,可积累审美经验,提升鉴赏水平;是磨砺眼光的硎石,可锻炼思辨能力,培养批判精神。

关键词:经典阅读;《世说新语》;汉语魅力;审美眼光;批判精神

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世说新语》与《文心雕龙》《文选》《红楼梦》等一道,成为“文都南京”标志性IP。对于这部“奇书”(季羡林语)、“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这座 “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傅雷语),这部“一生唯一的枕边之物”(朱光潜语),一时难以尽说。本文只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结合近年来笔者开设《〈世说新语〉精读》校本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阅读《世说新语》对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成语典故的宝藏: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文化修养

喜马拉雅听书App上的宁家宇《白话〈世说新语〉》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中华成语的巨大输出基地,中国哲学的第二座高峰。将中国历史上最智慧、最热情、最有人性、最具个性的人,最富于创造力和艺术精神的时代,浓缩于一本段子集。”称《世说新语》是“中华成语的巨大输出基地”,名副其实。《世说新语》中的成语典故有两类。一是由书中人物立身行事和隽言妙语概括提炼而得。这类成语典故有多少?暂时没有看到研究专家确切的统计数据。不过,王能宪在其《〈世说新语〉研究》一书中,一口气列举近百个《世说新语》“自产”成语。[1]《世说新语》中另一类成语是它引用的前代成语。据范子烨在《小说书袋子》的统计,《世说新语》引用两汉以前的成语典故总次数为325次,涉及典籍共36种。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史记》(59次)、《诗经》(40次)、《论语》(37次)、《庄子》(35次)、《礼记》和《左传》(各19次)。[2]《世说新语》由1130篇散体文字构成,纯字数仅6万多字,平摊下来每段不到70字。如此众多的成语高频次出现在一本“段子集”里,阅读的感觉可用《世说新语》“言语”第91则来形容:“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成语典故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是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接触成语,便是触碰文化;掌握成语,便是积淀智慧。中学生读《世说新语》,了解这些成语典故产生的语境和初始用法,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和精准运用,而且能在故事主人公舌吐珠玑的濡染中涵养语感,提升文化品格和语言素养。

成语与典故的界限不很分明。成语可能源自某人或某事,但不管当初如何产生,成语可直接使用。如《世说新语》中的“云兴霞蔚”“一往情深”“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等。典故一般包含一段故事或传说,要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必须知晓它的来龙去脉。比如《世说新语》中的“新亭对泣”“何必见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不可一日无此君”等。典故分为“事典”和“语典”,前面列举的四个典故中,前两个为“事典”,后两个为“语典”。《世说新语》自成书1500余年来,为历代文人所赏爱,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士人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最喜欢引用的《世说新语》典故有张翰的“鲈脍莼羹”、王子猷的“雪夜访戴”及谢安的“东山再起”;杜甫好化《世说新语》成语典故入诗,如盐融水,不着痕迹;黄庭坚作诗追求“无一字无来处”,更是“离《庄子》《世说》一步不得”(南宋沈作喆语);辛弃疾嗜典成癖,萧艾在其《〈世说〉探幽》中说:“予读辛稼轩词,觉其用《世说》语特多。初步统计一下,达五十处。”[3]有些大家用典,往往不是直用,而是化用;不用本初之义,往往自翻新意,甚至反其意而用之。要想对文豪们的作品有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必须先弄明白这些典故的出处和内涵。

《世说新语》不仅为诗人词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语言智慧,而且为后世戏剧和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和源源不断的启发。据齐慧源在《古代剧作对〈世说新语〉素材的艺术再造》的统计,从宋元南戏、元明清杂剧到明清传奇,取材于《世说新语》的剧目有60余种。[4]《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红楼梦》第25回有一段文字:

闻得吃了米汤,省了人事,别人未开口,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贾惜春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度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 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

寶钗这番戏谑调笑是由黛玉的一声“阿弥陀佛”引出,却能攀缘而上去此就彼,由远而近,含蕴深广,幽默诙谐。刘伟生认为曹雪芹的创作灵感“得益于《世说新语·言语》中庾亮所言佛祖渡人‘疲于津梁的名言”。[5]我们再看《红楼梦》第50回中的一段描写:

贾母笑着,搀了凤姐的手,仍旧上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

对于这段文字,叶晨辉在《宝琴踏雪寻梅与〈晋书·王恭传〉》一文中说这个场面“可能是受《晋书·王恭传》的启迪”,萧艾在其《〈世说〉探幽》中则认为,《晋书·王恭传》中“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 孟昶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6],是从《世说新语》中的“赏誉”“企羡”直接抄来,所以,“与其说曹雪芹是受了《晋书》的启迪,不如说是《世说新语》对《红楼梦》产生了影响”[7]。

寻索后世文学与《世说新语》关涉之处,通过二者的比较,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还可以看出艺术家如何继承与创新,这无论是对审美鉴赏还是文学创作,都极具启发意义。

二、民族语言的范本:咀嚼绝妙好词,领略母语风采

《世说新语》“言语”第93则写道:“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整饰音辞”,即语言表达注重修饰润色。其实,“好整饰音辞”的岂止道壹道人,可以说,整个魏晋名士都注重谈吐风雅有文采。“言语”第88则写道:“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岩石、沟壑、草木这些寻常景物,一经“整饰”,立刻有了诗情画意。

再如《世说新语》“言语”第80则:

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李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

文字所记不过是一件穷愁潦倒而屈身求仕的糗事。如果直接用大白話说出来,便俗不可耐。殷浩的婉曲之问体现了他的体贴与尊重,李弘度的用典和打比方既为自己找了一件遮羞的外衣,又展示了个人文采,精准地表达了个人诉求。施恩者消弭了倨傲之态,接受者削弱了求告之耻。“整饰音辞”的时风和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读《世说新语》,你会不时为魏晋人物满腹锦绣、吐嘱隽雅而叹服。绝妙好辞,哲思睿语,琳琅满目,俯拾皆是。这些人文素养极高的士人,在展示个人才情和懿范的同时,也把汉语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刘伟生在其《〈世说新语〉艺术研究》中将《世说新语》“语言之美”归纳为“清逸美”“简省美”“自然美”“隽永美”“谐趣美”“事典美”“骈对美”等九个方面[8],这些“语言之美”代表着汉民族语言独特的美学风格和独具的语言智慧。

《世说新语》篇幅最短的是“赏誉”第56则,全文只“世目周侯:嶷如断山”8个字。嶷,形容山高特立;断山,指悬崖峭壁。“嶷如断山”4个字勾画出周侯的清高正直,不容轻慢。“品藻”第35则:“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问者的嚣张写在脸上,答者的自信充盈于内心。一问一答,桓殷二人性格和神情毕现,跃然纸上。再如“言语”第57则:“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简文帝的矜持虚伪,顾悦的乖巧逢迎,也在这一问一答中表露无遗。

这种品评人物的方法叫作“皮里阳秋”,表面上全无评价,骨子里都有褒贬,作者貌似只是“实录”,并不站出来发表议论,却于不偏不倚的叙述中,不露声色地表达个人的态度。书中“管宁割席”“庾公不卖凶马”“谢安与诸人泛海”,均用此等臧否之法。

写景只稍加点染,写人重传达内心,叙事求简约洗练,笔墨简洁,意味隽永,这些正是母语特色。对此,日本高僧竺禅师叹道:“片言以核理,只词以状事。体简而意渊,语微而旨远。”[9]

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意思是情感追求真诚,表达注重修辞。他还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他认为,没文采不会流传得开、流传得久。《世说新语》语言虽不求奢华,却也“好整饰音辞”,修辞技巧上十分高超,手法也丰富多样:比喻,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言语”第5则)、“北人看书,如显处望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文学”第25则);对比,如“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文学”第89则)“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容止”第14则);夸张,如“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言语”第95则)。满卷珠玑,处处罗绮,含英咀华,齿颊生香。

《世说新语》中使用不少摹声状物的联绵词,或双声,或叠韵,或叠音,使文章自带一种雍容气度和摇曳之美。尤其是叠音词的大量使用,如“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赏誉”第2则)“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赏誉”第15则)“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容止”第5则)读来悦耳动听,美不胜收。下面一段文字,出自《世说新语》“赏誉”第20则:

有问秀才:“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乂。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裴回,悬鼓之待槌,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此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对比、对仗、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融议论于描述,化抽象为具象,辞藻富赡,意象雅致,雍容典丽,平和庄重,代表着那个时代最高的语言艺术水准,是我们学习、运用语言的绝佳范本和至高标准。阅读这段文字,自豪之感也油然而生:生长于中华大地,继承着华夏文明,能直接阅读欣赏如此美妙的母语,我们何其有幸!

三、文学欣赏的源泉:积累审美经验,提升鉴赏水平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指出:“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10]魏晋时代,人物品藻风气盛行,其品评的思维方式与美学特点,奠定了后世文艺批评的话语方式与基本结构。李修建在其《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一书中根据《世说新语》及相关研究资料对人物的品评最常用的评语,按其意义分成5组:清、秀、俊、令、润/朗、达、通、畅、爽/虚、疏、旷、远、散/简、绚、要、精/贵、雅、高、卓。李修建提出,魏晋人物品藻中的评语,往往就是以上5组23个字的排列组合,如“清通”“简要”“疏朗”“高雅”等。其中最能代表魏晋士人形象的是“清”“朗”“达”“简”“贵”。[11]这些品题人物词汇新鲜剀切,后人服膺其妙便可直接拿来作为品评文学艺术的术语。比如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等著作中的大量词汇,都源于此。之后又有数不清的文品、赋品、曲品、画品、书品,也都与之一脉相承。刘伟生称《世说新语》为“原域文论场”[12],颇有道理。中国文学欣赏及艺术品鉴重直观感悟、轻逻辑推理。结合《世说新语》精彩的故事情节及鲜明的人物性格,对“清奇”“精神”“超诣”这些玄远飘忽的语汇细细揣摩,必能深刻把握并灵活运用。

除了为中国传统美学提供丰富的美学资源与理论基础外,《世说新语》在文学创作的章法结构、人物刻画等方面也为后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世说新语》“栖逸”第1则可以当作一篇传奇小说来读。开头写阮籍善“啸”,次写他深山访“啸”,真人不“啸”;接着写阮籍长“啸”,真人令其再“啸”;最后写阮籍下山,真人发惊天动地一“啸”。情节跌宕,悬念迭出,精妙绝伦,勾魂摄魄,传达出阮籍乃至整个魏晋时代别具一格的潇洒风神。满篇所见,唯一“啸”字;满耳充盈,唯一“啸”字。“啸”为线索,串联起全篇;“啸”为动力,推动情节山回水转,曲折前行。此即后世所说“一字立骨”“一线串珠”之法。

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中说,《世说新语》全书涉及各类人物(包括刘孝标注)1500余人,书中塑造了众多謦欬犹存、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世说新语》有几种人物塑造方法影响极大。一是“合成法”。在《世说新语》中,一个人的若干故事,是被分散在各个门类中分类描述的。如果把一个人在不同门类中的形象侧面综合起来,就会得到这个人比较完整的形象。这种方法,宁稼雨称之为“合成法”。[13]比如《世说新语》“俭啬”先后记了王戎四件小事:侄子结婚,他只送了一件单衣,后来又索了回去;富贵了,还常和夫人在烛下摆出筹码计算家财,以此为乐;卖李时钻核,怕买去的人得了自家良种;出嫁的女儿向他借了点钱,他总冷面以对,直到女儿还清他脸上才“多云转晴”。四则故事合起来看,王戎的“贪鄙”就“立”起来了。

另一种叫作“水墨法”。前代有人认为《世说新语》所写故事是“七分素材,三分水墨”。所谓“水墨”,即作者在细节方面所进行的合乎情理的虚构和想象。这在史家看来是“大谬不然”,在小说家看来则是一种“神来之笔”。它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正如顾恺之所言“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如仲智批刁“刁为辟易于户侧”(“方正”第27则)、周处“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自新”第1则)等,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清人钱曾评价说:“临川变史家为说家,撮略一代人物于清言之中,使千载而下如闻謦欬,如覩须眉。”

第三种手法是“对比”。前文谈到“对比”,指的是修饰词句增加文采。此处侧重作为人物刻画手法的对比的意义和作用。“容止” 第7则:“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明人吴瑞征说:“白与黑陈,则愈表其洁;薰与莸列,则弥著其馨。白非加皎,而薰不益香也,相形之势然也。” 放在一起,特征凸显,这与法国小说家雨果所提倡的用“美丑对比原则”不谋而合。

四、磨砺眼光的硎石:锻炼思辨能力,培养批判精神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14]“向外发现了自然美”,表现出魏晋人对自然和文化艺术的审美自觉;“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则揭示了个体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對思想独立的崇重。我们读《世说新语》时会感到,无论是清议玄谈时抱着“不敢苟同”的态度而做反复折辩,还是面对人生变故时坚持“宁做我”的风范而绝不辱降己志,无不体现着魏晋人物自觉自尊的时代精神。下面,是笔者为开设《〈世说新语〉精读》校本选修课程而设计的一些探究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风流人物的言谈举止和立身行事的辨察分析,磨砺其文化和审美眼光,培养其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案例1】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选自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司马太傅不觉得月边现微云是一种“点缀”,以为那是有人居心不净“滓秽太清”,而苏轼却因云散后明月无可点缀而遗憾。请结合二人的身世遭遇,探究何以有这样的差异。

笔者以为,司马太傅面对“天月明净”阐发人生哲思:人的一生,心上尘杂太多,此念未去,彼念又生,神憔思悴,心镜尘积。倘若能摒弃尘欲、俗务,使心镜毫无蔽翳,也可明净如月、烛照一世而流辉千载。宋哲宗亲政,听信谣诼,致使苏轼被一贬再贬。此诗是苏轼自海南岛遇赦返回时作。云散了,靠什么来反衬明月之皎皎呢?诗句传达苏轼的自信和对邪佞的嘲讽。

【案例2】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世说新语·言语》)

宋代陈善论此云:“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然当时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相彼雨雪,先集维霰。霰即今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可优劣论也。”[15]

余嘉锡云:“二句虽各有谓,而风调自以道韫为优。”[16]

你同意陈善的观点吗?对余嘉锡的说法你有什么认识?

我的看法是,如果仅从“形似”的角度看,陈善的看法不无道理。如果从魏晋时代对神韵境界的追求去思考,你就会对“公大笑乐”会心一笑。谢道韫的诗通过雪如柳絮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洋洋洒洒、抒阔玄远的气势,这与当时诗歌写作乃至整个士大夫阶层,甚至整个魏晋时代追求的神韵境界不谋而合。而这可能就是余嘉锡“风调自以道韫为优”要表达的意思。

【案例3】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晋书·谢安传》)

有人说,“折屐齿”这一细节暴露了谢安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两面性”,这种“矫情”实在有损于谢安的“雅量”。对此,你怎么看?

针对这一说法,《世说新语》研究专家刘强先生的品评可供参考:“即使‘折屐齿真有其事,那也无损于谢安的雅量。因为,谢安毕竟是人不是神。谢安只是代表人类向神表达了这么一层意思:人,虽然渺小,却自有一份优雅与高贵;人虽然不能做到像神那样‘挟泰山以超北海,但人却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案例4】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到官苑华林园游玩,看见林茂水深,对左右侍从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濠濮间想”即庄子享受的那种隐逸闲居之乐。

《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的情节:香菱读完黛玉推荐的王(维)诗,又要黛玉推荐杜(甫)诗,但当众人听到她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深刻解读时,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必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某派畫家群举办联合画展的展厅,张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会心之处不必远”,下联是“会心之人不必近”。

“会心处不必在远”“会心处不必在多”“会心之人不必近”,对此,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

我的看法:同中有异。三个句子都强调“会心”这个前提条件,“会心”即心领神会,物与神交,心与心交。“会心处不必在远”:所谓“境由心造”。《文心雕龙·神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惯于联想和想象,善于小中见大、朴中识味、真中见幻,熟悉的近旁也是美景胜境,寻常的事物也有诗意哲理。“会心处不必在多”:所谓“适可而止”,或谓 “点到为止”。司空图《诗品·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花至半开,月至半圆,酒至微醺。“会心之人不必近”:心有灵犀,千里咫尺;心有阻隔,咫尺千里。是空间上的“天涯若比邻”,也是时间上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参考文献:

[1][9]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178,218.

[2]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89.

[3][6][7]萧艾.《世说》探幽[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19,204,205.

[4][5][8][12]刘伟生.《世说新语》艺术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58,174,216,269.

[10][14]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267,267.

[11]李修建.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4.

[13]宁稼雨.刘义庆与《世说新语》[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158.

[15][16]刘强.《世说新语》会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75,75.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的思考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世说新语》中的名士品格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活动性策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