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报税系统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2024-01-06 15:03梅杰
支点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

梅杰

【摘要】当前,很多高校财会类专业会开设税务相关的实训课程。以电子报税系统课程为例,该课程以税法为基础,利用税务实训云平台进行纳税申报。该实践课具有内容丰富、更新频繁以及价值引领等特点,如何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掌握中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财务核算工作中的涉税业务能力是教师教学实践的重点。本文结合纳税申报实际教学情况,分析电子报税教学模式现状,探究如何优化纳税申报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養具有财税创新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电子报税系统 课程教学 纳税申报

电子报税是一门综合实训课程,也是财会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主要培养学生对税法的理解以及运用现代电子报税系统进行纳税申报技能,增进对现代税控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当前,税务相关的软件平台已经开始在企业、高校投入运营,但税务实训平台软件的应用还不够广泛[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财会税务类专业对学生的电子化操作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纳税申报就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由此,开设电子报税系统实验课程对于高校具有重要意义。纳税申报能够让学生系统、全面地理解并掌握企业实际纳税申报流程和税局端征收流程,从而将税法理论教学与申报纳税实践教学二者有机结合,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各税种的报税技能,掌握现代报税系统软件的运用,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税务技能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一、电子报税实践教学分析

(一)课程简述

《电子报税系统实验》作为财会专业的课程,与《税法》《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相关课程相衔接。在学习该实验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税法》《税务会计》等,且对电脑操作也具备一定的基础。本课程主要通过涉税业务案例进行手工和实验平台模拟操作,也是一门紧跟税法改革的课程。课程根据案例分为手工实验与税务平台实验。手工实验包括手工采集发票,手工填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附表和主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消费税纳税申报表、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以及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同时在税务实训平台模拟各税种的申报。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税法的理解,提高税务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财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模式分析

税务实训平台的应用对于电子报税实践教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学生理解税局端与企业端之间系统角色构成以及职能分配,通过依托现代化的网络操作平台,实现纳税人与税务机关间的无纸化信息交换。该课程以企业纳税实务工作为基础,以税务实训平台为载体,以服务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来驱动教学过程而设置。教学过程整体思路是由学生初步理解纳税工作的基本流程,计算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进行网上纳税申报表的填写,进行税款缴纳,评估纳税风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及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包括本期销售及进项明细、税额抵减以及减免税明细表以及主表;个人所得税申报主要包括综合所得申报、分类所得申报、非居民所得申报等;消费税申报主要包括烟类及酒类应税消费品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查账汇算清缴,涉及收入成本明细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弥补亏损明细表、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等。

在实训平台界面,税务实训平台分为税局端和企业端,其中局端人员由教师来担任,教师负责教学管理和模拟税务局,而企业端由学生来扮演,每个学号对应一个企业,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训任务。学生通过税务实训模拟平台,进行基础信息的填写,以及填制申报表、税款缴纳。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网上申报,模拟纳税实务岗位的真实工作情景,从而进行任务驱动教学,由教师进行理论讲授和直观演示,再由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最后归纳总结。

一方面,教师着重讲解税法条例,较为枯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缩短了后续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先前所学的税法知识储备不够且易淡忘,也会影响实践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只是大致理解基本税款计算步骤,当换新税种进行学习时,学生还是不能独立分析案例,缺乏独立填写纳税申报表的能力,难以快速适应财会类岗位的就业需要。另一方面,新税法也在不断更新,税收法规的时效性强,这就会存在教学内容以及实训软件可能会滞后于现行法规的问题。且部分教学案例不够完善,涉税业务不全面,难以满足培养学生专业化的纳税申报技能。同时,教学内容并没有覆盖到所有的税法内容。例如,缺少关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其他税种的计算与纳税申报。除此之外,教学案例不够深入,比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教学案例中,没有涉及到一般项目或者即征即退的加计抵减的业务,也没有涉及到出口免税等涉税业务[2]。

(一)税法和电子报税实验同时开设,实现教、学、练一体化

建议高校把税法和电子报税系统实践课程相结合起来,避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结合教学任务,将涉税实务划分为不同模块税种的学习,将实训基本流程细分为计算税费、填写申报表、发送申报表、缴纳税款以及申报作废等步骤,这样能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与实训流程。基于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在结束一个税务技能项目时,可结合纳税实务习题进行复习和巩固,加强学生对纳税申报的综合训练,以及相关税款的计算,实现形成教、学、练一体化发展。此外,电子报税实践教学需要适应税法内容的更新。比如,为减轻企业负担,税务总局于疫情期间出台了相关税收政策公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享受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也从3%降到1%[3]。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课的教学中,需要结合当代经济热点问题与税改动向,将税收政策的变化巧妙融入到实验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我国税法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手工纳税申报与电子纳税申报相结合

电子报税实验教学需要将手工申报纳税环节与电子纳税环节融合。在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学生基本能夠自主完成税额计算,进行手工报表的填写,从而过渡到熟练完成电子纳税申报的操作。通过手工和网上申报技能的综合练习,学生能够在小组分工、企业税务真实场景仿真模拟中真正学习到纳税申报的相关技能,熟悉税务实训平台的操作流程。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纳税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例如,销售明细附表与销项发票的数据关系、进项明细附表与进项发票的数据关系、增值税主表与这些附表之间的数据关系,以及应纳税额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申报过程中申报表的每项数据的由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基于知识与技能的一体化训练,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提高教学效果。

(三)建立科学的期末考核机制

纳税申报课程考核不能仅局限于完成实验报告,还要实现多样化的综合考核。比如,期末可以设置小组纳税实务综合申报实训案例,案例中分布不同税种的综合运用,通过这种组合案例让学生加深对于纳税申报流程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学会不同类别申报表的填制,以更好地适应税务岗位。同时,要建立动态的期末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积累一定的税务知识,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以及高尚的职业素质,也能够促进教学反馈,提升教学效果。

(四)建立翻转课堂与岗课证融通的教学机制

翻转课堂是指灵活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自主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依托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平台进行翻转教学,可将课程资源上传至财税资源云平台,建设特色化的素材教学资源。为了适应大数据以及市场竞争的发展,高校可通过岗课证融通的方式来促进纳税申报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大多就职于会计事务所或中小企业,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审计、会计、出纳、税务等。高校可以构建岗课证赛的教学路径,采用理论授课与实务技能相融合的教学形式,促进“岗课证赛”教学模式发展,即税务就业岗位、税务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税务专业技能竞赛与电子报税教学内容的相互融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税务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考取相关的税务专业技能证书,比如初级会计师、税务师、全国大学生会计技能大赛等,为日后职业规划做准备[4]。

作为中间输送环节的岗课证赛融合机制,能够起到前后承接的关键作用,不仅能够对教学云平台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输送导入,还能对后续实践教学的展开提供进一步的指引,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准备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参加会计商业技能大赛做准备,同时岗课证的融通也能起到检验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的具体情况。

(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由于税法更新速度快,纳税申报实践课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过去的教学思维方式,跳出舒适区,更新知识库,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税法交流项目活动,比如,厦大国际税法与比较税制研究中心(CITACT-XMU)举办的国际税法暑期培训班学习,深入交流国际税收政策制定、财税实务、国际税收协定、转让定价等前沿知识,丰富教师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电子报税系统实验课程是高校会计学的一门专项实践课,对税法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要求较高。为进一步顺应税务政策的更新发展,纳税申报实训的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设计新理念新思路,创新教学应用模式,设立翻转课堂与岗课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学生培养成既掌握财税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关文静.关于模拟报税系统的设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0):276

[2]罗恩益.网上模拟报税在税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04):66-69

[3]李晓路.疫情下企业如何应用增值税优惠政策[J].冶金财会,2020,39(03):38-42

[4]任伟峰,谷文辉,杜献敏.高职会计专业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当代会计,2018(04):65-66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式初探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