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博弈视角下崩岗开发治理的多主体协同策略优化研究

2024-01-09 02:27黄炎和林金石蒋芳市
现代农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均衡点意愿效益

呼 倩,黄炎和,林金石,蒋芳市,季 翔,2*

(1.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园,福建 福州 350002;2.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

崩岗是指山坡土石体在水力和重力综合作用下向临空面崩塌和冲刷的土壤侵蚀现象,素有“生态溃疡”之称[1],是影响我国南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难题之一。崩岗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7 个省(自治区)的农村地区,造成淤塞河湖库、压埋农田、切割地形,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2]。并且由于土地产权的限制与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地方政府开展崩岗治理工作的难度较大。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因此,协同治理崩岗侵蚀是打造和美乡村的必经之路。

目前,关于崩岗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治理模式设计[3-4]和崩岗治理成效评价[5-6]等方面。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封育治理、生态治理和开发治理为主的3 种崩岗治理模式[7-8]。其中,开发治理通过改造地形从源头阻止了崩岗侵蚀,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目前综合效益高且一劳永逸的治理模式[9-10]。这种治理模式一般需要地方政府牵头、引入社会资本、村集体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不同主体间容易产生利益分配的冲突和矛盾,从而使崩岗治理工作进程缓慢。因此,崩岗开发治理工作的关键是解决不同主体间的冲突和矛盾。

在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中,虽然不同主体均希望生态安全、环境优美,但各主体对治理的目标并不相同:地方政府在关注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前提下,也注重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企业看重经济效益多于社会效益;村集体则更强调自身损害的减少和经济利益的增加[11-13]。演化博弈论在研究多主体参与生态治理决策响应逻辑方面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应用[14-24],比如:Hu D 等[14]通过引入“奖惩联动”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出上级政府制定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有助于上下游地方政府共同采取保护策略;刘新民等[15]基于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不同情景下中央和地方两级环保部门奖惩政策在碳减排中的影响;邹国良等[16]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 模式中构建了地方政府激励规制与消极规制状态下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三者行为策略的选择。可见,演化博弈论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多主体间的冲突和矛盾,进而获取不同主体的决策响应逻辑。另外,系统动力学模型则为不同主体的决策演化提供了仿真技术,进一步探究不同主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比如李云燕等[17]通过仿真得出中央政府补偿政策的实施对地方政府联防联控的执行决策产生直接影响,杨光明等[22]通过仿真发现罚金相比补贴更能促进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策略,柏明国等[25]仿真后认为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对雾霾协同治理的意愿在不断提高,同时提高雾霾治理效率有利于加快协同治理进程。因此,可尝试应用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模型,解决崩岗开发治理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

鉴于此,本文基于对福建省安溪县典型的崩岗开发治理实例的调研,梳理崩岗开发治理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构建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其进行演化仿真,探讨各主体初始意愿和不同收益参数对实现崩岗协同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主导的崩岗开发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进一步推进南方花岗岩区的生态治理,实现建设和美乡村的新要求。

1 崩岗开发治理模式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1.1 问题描述

崩岗侵蚀是一种具有较强负外部性的 “公共问题”,但由于受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崩岗所处的村集体很难独立开展开发治理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和干预,以及社会资本(企业)的参与。然而,在治理工作中,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各主体的行为策略发生变化,从而阻碍治理进程。通过演化博弈仿真,可以厘清不同主体在崩岗开发治理过程中的行为策略演化,为崩岗的协同治理提供参考和支撑。

1.2 基本假设

在模型构建前,需要根据安溪县开发治理典型区域的现实情况,做出以下合理假设。

H1: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和崩岗治理的主导者,根据财政状况选择是否制定企业入驻奖励金、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来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即政府的策略有引导和不引导,概率分别为x 和1-x。不论地方政府是否采取引导策略,都需要向村集体支付征地补偿费用Dg,以及对该区域的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Bg;待企业入驻后地方政府可获得土地出让金Le、企业经营所得税Te,同时地方政府做这项工作可向国家申请资金支持Sg,且Sg一般小于Dg+Bg。如果地方政府选择引导,则还需要支付企业入驻奖励金、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Re;同时,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会带动区域的综合发展,从而为其带来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附加效益Eg。如果地方政府选择不引导,即地方政府不向企业支付入驻奖励金、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Re,但同时也会损失掉开发区建成带来的附加效益Eg。

H2: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主体,待地方政府将崩岗侵蚀区平整开发为工业用地后,可选择的策略有投资和不投资,概率分别为y 和1-y。如果企业选择投资,则投入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费用Le,厂房的建设、运营等费用Be和经营所得税Te;收益除了正常的经营收益Ie外,还可能获得入驻奖励金、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Re。相反,如果企业不投资,则不会在崩岗开发治理中得到收益,但是,这笔资金仍可以得到其他投资收益Ve。

H3:村集体作为受崩岗侵蚀直接影响的主体和崩岗所在土地的产权人,当地方政府开展崩岗开发治理工作时,村集体可选择的策略有配合或不配合,概率分别为z 和1-z。如果选择配合,村集体能够获得土地及其地上物的征收补偿金Dg,同时也失去了农田、茶园等原土地的经营收入If,搬迁安置也需要额外的费用Mf。如果村集体选择不配合,不仅会继续面临崩岗侵蚀带来的各项损失Hf,也会面临地方政府的生态惩罚Pf,最终选择配合。各参数的含义见表1。

表1 崩岗开发治理主体收益支付参数及其含义

1.3 模型构建

基于以上基本假设和主体间关系的梳理,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村集体在崩岗开发治理中实施不同策略行为下的利益分配矩阵,即支付矩阵(见表2)。

表2 崩岗开发治理三方博弈支付矩阵

地方政府采取引导和不引导策略的期望收益分别是Ug1和Ug2,平均期望收益是Ug:

企业采取投资和不投资策略的期望收益分别是Ue1和Ue2,平均期望收益是Ue:

村集体采取配合和不配合策略的期望收益分别是Uf1和Uf2,平均期望收益是Uf:

2 崩岗开发治理三方博弈稳定性分析

2.1 复制动态系统的雅可比矩阵

联立式(1)、式(2)、式(3),得到地方政府、企业和村集体在崩岗开发治理的复制动态系统,如式(4)。

然后,令Fg(x)=0,Fe(y)=0,Ff(z)=0,得到8 个纯策略组合(记为均衡点):E1(0,0,0),E2(1,0,0),E3(0,1,0),E4(0,0,1),E5(1,1,0),E6(1,0,1),E7(0,1,1),E8(1,1,1)。并非所有均衡点都可以实现多主体的利益协同,首先需要判断其稳定性。根据Friedman[26]关于演化稳定策略的理论,均衡点的稳定性可由复制动态系统的雅可比矩阵进行判断。

式(4)求导得到该系统的雅可比矩阵,如式(5)。

2.2 均衡点稳定性分析

在式(5)中,雅可比矩阵的对角线即为均衡点对应的特征值,分别记为λ1、λ2和λ3,特征值的正负性是判断均衡点稳定性的依据[26]。以均衡点E3(0,1,0)为例,将x=0、y=1、z=0 代入式(5),则均衡点E3(0,1,0)的特征值分别为λ1=Eg-Re,λ2=Be-Ie+Le+Te+Ve,λ3=Pf+Hf。只有当λ1、λ2和λ3均为负值时,均衡点E3(0,1,0)才为稳定点,否则为不稳定点。同理将崩岗开发治理模式中利益主体演化博弈的8 个纯策略均衡点分别带入式(5),得到各均衡点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具体如表3 所示。

表3 均衡点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

通过对8 个纯策略均衡点的稳定性初步判断发现:由于Pf+Hf>0 不满足稳定点的特征值条件,因此E1(0,0,0)、E2(1,0,0)、E3(1,1,0)和E5(0,1,1)均属于不稳定点;同时,E4(0,0,1)和E6(1,0,1)的特征值λ1=0 也不满足稳定点特征值为负的条件,因此也不属于稳定点。

当Eg≤Re时,即地方政府在崩岗开发治理时采取利好政策引导企业投资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小于引导成本,复制动态系统的雅可比矩阵仅存在一个均衡点E7(0,1,1)。该点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均为负,即地方政府不引导、企业投资、村集体配合的策略组合为复制动态系统的演化稳定点。但是,在该状态下,企业投资的速度缓慢,开发区空置,地方政府将在很长时间内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不利于多主体协同的崩岗开发治理。

当Eg≥Re时,即地方政府在崩岗开发治理时采取利好政策引导企业投资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大于引导成本,复制动态系统的雅可比矩阵仅存在一个均衡点E8(1,1,1)。该点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均为负,即地方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集体配合的策略组合为复制动态系统的演化稳定点。该状态下,地方政府、企业与村集体的收益都大于成本,在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变好的同时实现了多主体共赢,即为多主体协同的崩岗开发治理最佳状态。

3 崩岗开发治理主体意愿的数值仿真分析

基于上文的演化博弈分析,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各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运用Matlab 工具对崩岗开发治理中地方政府、企业和村集体的策略演化过程进行仿真。鉴于部分指标仅对某一主体的收益产生影响,如企业经营收益、经营投入、村集体原土地经营收入等,故选取数值波动较大且对三方主体利益关系产生直接影响的指标展开讨论。具体包含: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x、y、z,利好政策Re,引导带来的附加效益Eg,其他投资收益Ve,崩岗侵蚀的财产损失Hf及村集体不配合的生态惩罚金Pf等6 项。

根据福建省安溪县典型崩岗开发治理实例的调研进行赋值,设置开发治理三方利益主体收益参数为Ie=10,Re=1.5,Le=0.6,Be=3,Te=3.7,Ve=3,Eg=2,Hf=0.3,Pf=0.1;并按照低、中、高3 个等级设置地方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和村集体配合的初始意愿,即x,y,z∈Ω(0.2,0.5,0.8)。

3.1 初始意愿对崩岗开发治理关系演化的影响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村集体初始意愿不同时崩岗开发治理策略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具体结果如图1。由图1 可知,当三方的初始意愿分别为0.2、0.5 和0.8时,虽然最终都趋向于(1,1,1),但x、y 向1 收敛的速度逐渐增加,z 向1 收敛的速度则逐渐放缓。这说明,在面临崩岗侵蚀带来的损害时,即便地方政府采取利好政策引导的意愿不高,村集体也愿意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崩岗开发治理。而地方政府和企业虽然起初采取引导和投资的意愿较低,但是考虑到崩岗开发治理带来的综合效益时,参与意愿显著增强,最终达到了地方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集体配合的策略组合,从而实现协同治理。

图1 初始意愿x,y,z 同时变化的演化结果图

3.2 利好政策的影响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3 个主体的初始意愿均为0.5),取利好政策Re∈Ω(0.5,1.5,2.5),对不同利好政策Re变化时各主体崩岗开发治理策略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具体结果如图2。

图2 利好政策Re 变化的演化结果图

从图2 可知,利好政策Re对x 和y 的影响显著,对z 不显著;当利好政策Re由0.5 增加至1.5 时,x 和y 均向1 收敛,但x 的收敛速度减缓,而y 的收敛速度增加;当利好政策Re增加至2.5 时,x 和y 均向0收敛,且y 先向1 收敛后拐向0,最终趋向于(0,0,1)。这说明:(1)地方政府的引导意愿对利好政策的变化敏感,虽然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崩岗开发治理中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也需要考虑治理成本对财政的压力。因此较大力度的利好政策会降低地方政府的引导意愿。(2)以盈利为导向的企业对利益较敏感,在经营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利好政策力度越大,投资成本越低,因此投资意愿也越强;但是如果地方政府不采取利好政策的引导,企业的投资成本会增加,投资意愿也会减弱。

3.3 附加效益的影响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3 个主体的初始意愿均为0.5),选取地方引导带来的附加效益Eg∈Ω(1,2,3),对附加效益Eg变化时各主体崩岗开发治理策略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具体结果如图3。

图3 附加效益Eg 变化的演化结果图

由图3 可知,附加效益Eg对x 和y 的影响显著,对z 不显著;当附加效益Eg较低为1 时,x 和y 均向0 收敛,且y 先向1 收敛 后拐 向0,最终趋向于(0,0,1);当附加效益Eg增加至2 和3 时,x 和y 均收敛于1,且Eg越大收敛速度越快。这说明:(1)在崩岗开发治理中,企业快速入驻后,成熟的开发区带来的附加效益显著影响地方政府的引导意愿。因为在开发治理中,地方政府在前期的规划设计、征拆迁、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投入巨大,只有企业投资后,成熟的开发区显著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等正向发展,地方政府采取利好政策引导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否则会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不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引导的积极性。(2)企业的投资意愿也随地方政府引导意愿的变化而同向变化,企业投资意愿随地方政府引导意愿降低而降低,随地方政府引导意愿增强而增强。

3.4 其他投资收益的影响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3 个主体的初始意愿均为0.5),选取企业不投资崩岗开发治理时其他投资收益Ve∈Ω(1,2,3),对其他投资收益Ve变化时各主体崩岗开发治理策略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具体结果如图4。

图4 其他投资收益Ve 变化的演化结果图

由图4 可知,企业其他投资收益Ve对x 和y 的影响显著,对z 不显著;当投资收益Ve由2 增加至3时,x 和y 均向1 收敛,且收敛速度均有所减缓;当投资收益Ve增加至4 时,x 向1 收敛的速度大幅下降,而y 则收敛于0。这说明:(1)企业对投资收益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企业投资崩岗开发治理所获的净收益大于不投资时的其他投资收益,则企业欣然选择投资,如果企业投资崩岗开发区的净收益小于其他投资收益,则企业不会入驻崩岗开发区。(2)企业对崩岗开发区的投资意愿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引导意愿,因而地方政府要综合考虑崩岗开发治理带来的生态、社会效益,继续优化引导政策去吸引企业投资崩岗治理。

3.5 崩岗侵蚀造成财产损失的影响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3 个主体的初始意愿均为0.5),选取崩岗侵蚀的财产损失Hf∈Ω(0.1,0.3,0.5),对不同崩岗侵蚀的财产损失Hf时各主体崩岗开发治理策略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具体结果如图5。

图5 崩岗侵蚀的财产损失Hf 变化的演化结果图

由图5 可知,崩岗侵蚀的财产损失Hf对x 和y的影响不显著;随着Hf的增加,z 向1 收敛的速度加快。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崩岗侵蚀对村集体造成的损害越大,为了避免继续遭受损失,村集体配合开发治理的意愿越强,仿真结果与村集体为崩岗侵蚀直接影响对象的实际相吻合。

3.6 生态惩罚金的影响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3 个主体的初始意愿均为0.5),选取地方政府对村集体的生态惩罚金Pf∈Ω(0.1,0.3,0.5),对不同生态惩罚金Pf时各主体崩岗开发治理策略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具体结果如图6。

图6 生态惩罚金Pf 变化的演化结果图

由图6 可知,生态惩罚金Pf对x 和y 的影响不显著;随着Pf的增加,z 向1 收敛的速度加快。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村集体受到的生态惩罚力度越大,村集体配合的速度也会越快。可见,除了通过增加征收补偿金来促使村集体配合开发治理,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于达成村集体配合治理的目的也是有效的。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以崩岗开发治理中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为主体构建三方合作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并以福建省典型的崩岗开发治理案例为基础数据,通过Matlab 软件仿真探讨三方主体初始意愿和不同收益参数对各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影响。在各方有限理性的假设下,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演化博弈均衡点分析可知,E7(0,1,1)和E8(1,1,1)均为稳定的均衡点,但E7(0,1,1)时地方政府财政负担重、不利于崩岗开发治理多主体协同;E8(1,1,1)为最优策略组合,即地方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集体配合,可实现多主体协同的崩岗开发治理。为了实现该状态,地方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带来的附加效益要大于引导成本,否则,地方政府的利好政策也会减少甚至选择不引导。

(2)地方政府的引导意愿主要受利好政策和附加效益的影响,而企业投资崩岗开发治理的意愿主要受地方政府引导意愿、利好政策力度及不投资崩岗开发治理时其他投资收益的影响。利好政策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崩岗开发治理重要的成本之一,当Re∈[0.5,2)时(小于地方政府附加效益的60%),地方政府愿意引导,企业也愿意投资;而当Re>2 且Eg

(3)村集体配合崩岗开发治理的意愿受崩岗侵蚀造成的损失影响外,地方政府对村集体不配合的生态惩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集体配合。但是,为了更和谐地实现协同治理,地方政府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正向激励村集体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而不是被动配合。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促进崩岗开发治理多主体协同的相关优化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筑巢引凤机制。崩岗开发治理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主体的利益偏好都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政府应该在充分了解企业利益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设计开发区的定位及配套设施,从而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结合自身可承担的引导成本制定一套互惠互利的利好政策,如奖退结合、项目扶持、人才引进奖励等,同时严格把控企业资质,以切实转化生产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

(2)制定奖惩结合的治理机制。一方面,村集体作为崩岗所在地的产权人,可以不配合地方政府的开发治理,但是会继续面临崩岗侵蚀的损害,且这种损害会日益严重;如果村集体配合,则又会面临短期甚至长期失去生计来源、社会保障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崩岗开发治理前期的征拆迁补偿中,单纯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都存在片面的情况。因此,地方政府应与时俱进,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严格履行补偿规定、杜绝先征后补、多征少补等情况出现,多渠道帮助解决村民就业、住房问题,切实考虑村集体的根本需求,以解后顾之忧;同时,辅以适当的惩罚措施,如严惩聚众闹事、破坏生态等行为,从而提高村集体的生态治理意识和积极性,使之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的治理工作。

(3)加强对生态治理的重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崩岗开发治理除了能够治理水土流失,还能够产生缓解工业用地紧张、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吸引外资、拉动就业、提升当地综合发展水平等附加效益,因此为了将这种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多主体参与、多措并举。一方面要优化考核目标,改变唯税收论,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居民幸福指数提高指标考核与崩岗开发治理效益挂钩;另一方面要加大舆论宣传,形成崩岗治理的内生动力,同时充分发挥媒体宣传监督的效力,展现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就与典型。

猜你喜欢
均衡点意愿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交易成本理论在油田企业小修业务自营和外包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三级供应链投资模型的评价管理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均衡点移动的直观图示及其例析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不确定条件下n人非合作博弈均衡点集的通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