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精炼渣返回利用工艺探索与实践

2024-01-10 01:33田凤喜石永生戴春艳
山东冶金 2023年6期
关键词:精炼炉造渣钢包

田凤喜,石永生,戴春艳

(山东寿光巨能特钢有限公司,山东 寿光 262711)

1 前言

钢包精炼工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造碱性还原渣,即白渣进行脱氧、脱硫及夹杂物的控制。寿光巨能特钢1#、2#钢包精炼炉自投产以来,一直沿用精炼炉加石灰和萤石的造渣制度,钢包精炼渣只在转炉出钢时作为顶渣料加入,虽然对渣料的加入数量和方法进行改进,但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渣料加入量大、化渣时间长、成渣速度慢等因素,导致精炼过程脱硫、脱氧效率低,成为限制精炼工序提高精炼效果的关键环节。经过实践与摸索,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在20#、35#、45#、55#、40Cr等钢种上试验了液态精炼渣返回精炼钢包应用工艺。该工艺不仅能加快钢包炉造渣、成渣速度,而且能够降低造渣材料的用量,降低了精炼电耗、电极消耗,同时回收部分注余钢水钢铁料消耗也显著降低。经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LF 精炼效果的同时为提高质量和产量奠定了基础。

2 精炼造渣过程的不足

精炼过程中脱氧、脱硫主要决定于钢渣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与炉渣的碱度、(FeO)+(MnO)含量密切相关,降低钢渣的氧化性有利于脱氧和脱硫;其次钢包精炼炉的处理时间对其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钢包精炼炉来说要想实现快速脱硫脱氧的目的,基本措施是:降低渣中(FeO)+(MnO)含量;采用降低脱氧产物活度的造渣制度,即提高钢渣碱度;延长精炼处理时间;加强钢渣界面扩散脱氧速度。

由于现有工艺流程和原材料条件的限制,加之转炉冶炼氧化气氛与精炼处理还原气氛存在差异,为保证精炼快速化渣,增加精炼有效处理时间,只有从提高炉渣碱度、最大限度降低氧化性入手。原有的造渣工艺:转炉出钢加300~400 kg 石灰、200~300 kg预熔精炼渣、100 kg左右萤石,精炼炉钢包就位后石灰∶萤石=4∶1,加入量控制在总渣量10~15 kg/t,精炼扩散脱氧炉前加入碳化硅1 kg/t钢。

该造渣制度的渣料加入量较大,而且在钢包就位时加入,此时钢水温度低、钢液表面结壳情况较多,大量渣料加入后,化渣时间较长,平均化渣时间10~12 min,若遇底吹氩不良时造渣时间还会延长。这样,使得精炼炉工序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前期造渣化渣,影响了精炼其他功能的充分发挥,且存在以下不足:为保证与铸机浇注时间匹配,在相应的处理时间内,白渣时间缩短,白渣率较低;化渣时间长,增加了精炼电耗和电极消耗;造渣材料消耗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加热噪音大,埋弧不好,降低加热效率和钢包耐材消耗,而且易使钢液吸氢、氮,影响钢坯质量,严重时会造成电极折断事故。

3 液态精炼渣返回应用工艺

由于钢包加热炉具有造白渣脱氧、脱硫的功能,经过精炼处理后,钢渣已属于碱性还原白渣,其氧化性较低,渣中(FeO+MnO)<1.0%;且具有一定的碱度(R≥3.0),将浇注后钢包中剩余的液态精炼渣返回精炼折入待处理的钢包中,可以替代部分固体渣料,以便缩短化渣、成渣时间,提高钢渣的白渣效率,且其渣成分、理化指标也符合精炼处理要求。具体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精炼渣返回流程

该返回渣利用工艺为:连铸浇铸完毕钢包内的剩余炉渣和不可避免的少量钢水,将50%液态渣折入渣盘,剩余50%液态精炼渣折入转炉出钢后的钢包中,钢包吊入精炼炉再进行精炼处理。

该造渣工艺的渣料用量如下:液态精炼渣300~500 kg;精炼视渣况补加石灰100~200 kg,萤石0~50 kg;铝线25~50 kg。

与原造渣制度相比较,渣料加入量明显减少。其优点是:液态渣返回利用,无成本。降低了固体造渣材料、脱氧剂用量,降低造渣材料和脱氧剂成本。将转炉带来的氧化渣提前处理成灰白渣或白渣,降低了其氧势;同时节省了化渣、成渣时间。在规定的精炼处理时间内,提高了白渣的成渣率,有效增加白渣保持时间。而且减少了搅拌脱硫或加热提温的时间,提高了钢水处理质量。埋弧效果极佳,提高了加热效率,减少了电弧对钢包衬侵蚀的概率和钢液增氢、增氮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实现炉机匹配,生产节奏趋于合理,便于提高产能。

4 实施后的效果

渣样分析结果对比平均值见表1。

表1 液态渣返回利用前后渣样对比

由表1 可以看出,采用返渣工艺后,钢渣的氧化性进一步降低,碱度有所提高。

精炼渣料消耗对比平均值见表2。

表2 液态渣返回利用后的造渣材料消耗对比 kg

成渣时间、电耗、电极消耗对比见表3。

表3 液态渣返回利用后的成渣时间、电耗、电极消耗对比

采用液态精炼渣返回应用工艺后,精炼初期给电加热的噪音大大降低,约降低20分贝左右;对减少电极振动、提高埋弧加热效率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由于化渣、成渣时间缩短,加快了钢包精炼炉处理的节奏,与铸机浇钢时间匹配更合理,而且也为铸机提高拉速、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用该工艺后,使得精炼的白渣保持时间、搅拌时间、软吹时间相应延长,提高了钢水的纯净度,提高了钢坯质量。

采用精炼渣返回应用工艺后,节约了造渣材料,其中石灰节约量为2.67 kg/t,萤石节约量为1 kg/t,铝线节约量为0.33 kg/t,降低电耗9.5 kW·h/t,钢铁料消耗降低3.5 kg/t。按照该工艺下各优钢钢产量为9.6万t计算,全年效益为259.47万元。

5 结语

采用液态精炼渣返回应用工艺后,精炼埋弧效果较以往加入固体渣料时要好,降低了加热噪音和烟尘量明显减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减轻了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危害。同时,有效的增加了精炼炉的白渣保持时间,对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成本打下良好的基础。该工艺能够适应20#、35#、45#、55#、40Cr 等钢种的精炼处理,可以在其他钢种上推行。采用液态精炼渣返回应用工艺,可以提高精炼工序的成渣速度,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埋弧加热效率和白渣成渣速度,进而提高钢坯质量。该工艺可以大大降低电耗和电极消耗,而且固体渣料加入量也可减少,回收部分浇余钢水,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炉机匹配更趋于合理,为铸机提高拉速、产能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精炼炉造渣钢包
炼钢厂精炼炉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LF精炼炉高效加热工艺分析与应用
昆钢120t转炉石灰石造渣留渣操作工艺生产实践
优化汽车板的磷含量控制
210吨LF精炼炉高效造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提高LF炉精炼钢包使用寿命的方法
浅谈转炉炼钢造渣
吹氮合金化技术在钢包精炼炉冶炼中的运用
100t精炼钢包底吹氩工艺物理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