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村:打造“最美乡愁”基层样本

2024-01-11 13:52杨超
农家书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桂南文旅生态

杨超

青山连绵长,翠竹听溪流;民宿环田绕,远近乡贤归。这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绿肺”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街道的一个传统客家小村落——桂南村。

近年来,中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多渠道推动乡村资源活化、要素融通,为这个质朴的村落注入“百万千工程”的无限生机与活力,走出了一条“人才引领、文旅驱动”的乡村振兴道路。这里是聚集了50多名包括海归博士、设计师等在内的高学历“新村民”的“人才村”,成为游客纷至的打卡点。总书记提出的“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正在这里生动呈现。桂南村,已然成为大湾区都市人追逐的“诗和远方”,成为“最美乡愁”的基层样本。

以“平台化”赋能乡村资源禀赋

穿过村里百年历史的樟树林,走在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太和桥上,耳边萦绕着清脆的溪水声,仿佛置身于一片“世外桃源”。过去,这里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个别零散的创业主体从事文旅产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生态资源优势无处释放。

如何在岁月的变迁中推陈出新,让这片传统乡土在“留住乡愁”的同时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步子?2022年11月,一家由村股联社全资控股的村集体文旅公司——中山市桂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通过广泛开展资源摸底与走访调研等,公司深入挖掘桂南村特色资源,科学合理统筹,因地制宜规划,编制了桂南村文旅发展方案,确立了“村集体文旅公司+OTA平台+自投业态”的文旅驱动乡村振兴模式与方向,为桂南村的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二次赋能”。一批来自天南地北的高知人才慕名前来,在此创立了超过20个“新农人”创业项目,涉及生态农业、民宿餐饮、露营基地、自然教育等多个领域,以旗溪自然村为中心向桂南村全域辐射。中山市首个乡村振兴创业就业基地“旗溪创谷”应运而生。

旗溪创谷整体面积约2万平方米,通过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租金补贴、创业项目资助等多元化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更多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进一步推动当地建设“生态”“乡村”“创业”三驱并重的文旅创新创业基地。目前,“旗溪创谷”已吸引25家机构入驻,年收入总和将不低于500万元,带动村内适龄劳动力就业率高于95%。

怀揣着创业梦纷至沓来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乡村建设青年联盟——旗溪生态社区,并草拟了“旗溪生态社区经营公约”,包括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采用生态农业的方式来保护土壤和环境等。社区成立以来,牵头举办市集、工作坊和讲座200多场,筹划各类型自然教育活动380多项。

以“品牌化”激活乡村文化基因

在充分挖掘整合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后,桂南村着力打响系列品牌,持续盘活资源,以“生态+”的模式唤醒“文化基因”,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生态+文旅”,打造“国字号”金漆招牌。2022年以来,五桂山街道以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在桂南村投入资金3300多万元,开展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近30个。通过强抓设施与服务提升工作,不断完善基础配套与服务设施,有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资源保护利用。2023年7月,桂南村成功评定为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

“生态+民宿”,打开乡村游“留客密码”。走入桂南旗溪105号,一幢由老旧民居改造的精致院落矗立于田野间,“原野之上”四个字随之映入眼帘,山野、稻田、竹林、溪水……这是一家邀山之景、取水之象的艺术品牌民宿。桂南村以民宿为载体,衍生出各类农耕文化体验项目,让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回归乡野,体验开垦犁地、插秧、除虫培育,感受自然与生命的美好,让土地的生态价值得到极大提升,带火了“周末游”,把“流量”变为“留量”。2023年,桂南村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8%。

“生态+艺术”,打通乡村文化“示范路”。2022年12月,“再·乡村”旗溪乡村儿童艺术双年展在桂南村成功举办,展出学生作品40000余件,吸引了5万余名市民群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关心乡村儿童美育工作的研究者前来观展,作品还受邀到广州、成都参与展出。桂南学校20多年来致力于发展乡村儿童美术教育事业,一个全国性的公益计划——“乡村美术老师千人种子计划”在萌发,拟用2年时间培训1000名乡村美术老师。桂南村沿袭着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与风俗習惯,孕育出独特的客家山歌文化——白口莲山歌。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口莲山歌在五桂山街道拥有2个传承基地以及100多平方米的非遗展示馆。生态艺术村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前来桂南村调研的团队络绎不绝,“桂南样本”正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路径示范。

以“产业化”擘画乡村发展蓝图

如何把生态资源做成一条产业链?

桂南村决定把研学作为产业振兴的一大抓手,通过划分村内三大自然片区,实行错位互补的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大力发展乡村研学旅行项目,推出中山市首个地方性公共品牌——“桂南学村”。“桂南学村”以打造“湾区研学旅行第一村”为目标,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艺术、科学、人文、人才等乡村资源,通过校地共建、市场共拓、内容共创的模式,大力推进研学产业发展。一所村屋,过去租金1000元/月无人问津,现在涨到了300%还“无房可租”。

在桂南研学旅行地图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莫过于桂南旗溪生态农场的“芳香产业”。北宋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记载:“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中山古称香山,而这个“香”,是因境内诸山之首五桂山奇花异卉繁多、香飘四溢而得名。专门从事生态农业的旗溪香草生活农场主理人郝冠辉花费了2—3年时间做样地测试,才逐步发现在盛产沉香的五桂山适合种植香料作物。于是,农场夏天就播种香茅、洛神花、姜黄,冬天种植洋甘菊、羽衣甘蓝和甜菜根。经过多年探索,在65亩园区内规模化栽培出野姜花、柠檬香茅、洛神花等品类,并研发出覆盖香草茶、冲调粉类、个人洗护、家庭清洁等多个品类的40余种香草加工产品,推动农产品从种养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产物利用无害化,实现生态有机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团建课程“三产”融合,逐步构建起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

桂南村先后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等称号。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桂南村徐徐展开。秀毕业不断坚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桂南文旅生态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生态养生”娱晚年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桂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及传承研究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桂南采茶戏中“茶腔”的艺术魅力探讨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桂南采茶戏文化发展的创新策略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