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肺利鼻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2024-01-13 12:37叶晓红康宗辉尤孙文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氯雷组胺变应性

叶晓红,康宗辉,叶 飞,尤孙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变应性鼻炎(AR)即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后,由IgE 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是一种慢性鼻病,目前已成为呼吸道主要慢性炎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为10%~20%[1],国内地区不同,AR的流行病学数据差异较大,在9.6%~23.9%[2]。发病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大量应用抗生素以及药物或者花粉过敏史是其危险因素[3]。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是AR典型症状,可伴有有眼部症状;其中部分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可伴有肺部症状[4]。具有季节性强,反复发作的特点,且缠绵难愈。治疗主张采用环境、药物、免疫、健康教育四位一体的防治结合模式[5],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临床以长期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西医临床常用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减充血剂、抗胆碱能药等,见效快,但副作用明显,停药易复发,长期用药易引起药物性鼻炎[6]。中医治疗针对个体不同辨证论治,具体包括鼻部滴药、针刺、穴位注射或埋线、艾灸、刮痧、推拿及中药内服、穴位敷贴等均有一定疗效,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发作频率[7]。认为肺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犯肺为其发病关键,肺虚感寒为常见证候[8]。笔者自拟温肺利鼻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AR患者62 例,总结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IgE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3 例AR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病例采集于2020年9 月—2022 年 6 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氯雷他定治疗)61 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43.53±9.25)岁;平均病程(6.27±1.15)年。观察组(温肺利鼻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62 例,男性患者37 例、女性患者25 例;平均年龄(44.29±9.42)岁;平均病程(6.41±1.23)年。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9];2)中医辨证为肺虚感寒型[10];3)18 岁≤年龄≤70 岁;4)患者知情且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其他类型鼻炎患者;2)合并慢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的患者;3)合并实质脏器功能不全者;4)妊娠、哺乳期女性;5)存在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者;6)对治疗用药及成分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氯雷他定胶囊(山东淄博新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65)10 mg 日1 次口服;观察组另行加中药温肺利鼻汤治疗,方由麻黄10 g、干姜10 g、桂枝6 g、附子5 g、细辛5 g、苍耳子12 g、辛夷12 g、黄芪10 g、核桃仁10 g、蝉蜕10 g、乌梅10 g、甘草6 g;日1 剂,水煎取汁300 mL许,分2 次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用药4 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 年,兰州)》[11]评定。

2.3 观察指标 1)主要症状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对主要症状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按无(0 分)、轻度(3 分)、中度(6 分)、重度(9 分)进行评估。2)血清IgE水平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采取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ELISA检测血清IgE水平。3)生活质量评价:采用RQLQ量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12]于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评价鼻部症状、眼部症状、睡眠、日常活动、非鼻 / 眼症状、行为问题以及情感反应等7 个方面28 个问题,根据困扰程度计0~6 分,分数越高示生活质量越低。

3 结果

3.1 温肺利鼻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AR患者的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温肺利鼻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AR患者主要症状的改善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温肺利鼻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AR患者血清IgE的影响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比较

3.4 温肺利鼻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AR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变应性鼻炎(AR)是临床常见病,由过敏原诱导鼻腔局部产生特异性IgE,与IgE受体结合致敏;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时,活化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增加,表现鼻痒、喷嚏、流清涕等速发相反应症状;组胺等炎性介质可通过诱导血管内皮和上皮细胞等分泌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等,募集和活化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Th2 细胞等,使炎性介质进一步释放,鼻黏膜水肿,出现迟发相反应症状鼻塞。抗组胺药可以直接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明显缓解鼻部症状,能有效控制轻度和大部分中-重度AR[13]。氯雷他定是临床治疗AR应用最广泛的第二代抗组胺药,能够竞争性抑制组胺 H1 受体,发挥抗过敏作用,缓解AR有关症状,但单独应用疗效局限[14]。中医药可应用于AR的发作期和缓解期,既有助于控制急性期症状,也可以预防缓解期的复发;能发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5]。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肺气虚弱是其发病根本,《灵枢·本神》有云“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肺气虚,卫表难固,寒邪侵袭,从皮毛、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气不利,寒邪困束,津液凝滞则见鼻塞;寒邪入肺络,肺气逆乱,玄窍闭塞,气不旁流,上冲鼻窍,故见喷嚏;寒闭腠理,经络壅塞,肺不能宣化津液,津液停聚于鼻窍,则多涕。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言:“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由肺经受寒而成也”。治当温肺散寒、益卫固表、利鼻通窍。自拟温肺利鼻汤方中麻黄主入肺经,开皮毛之郁闭,宣肺降逆气,开腠理,散寒邪;干姜温肺散寒化饮;桂枝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助卫实表;附子辛甘温煦,温经通络,走而不守,与麻黄、细辛等合用治疗阳虚外感风寒之证;细辛芳香透达,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通鼻窍;苍耳子发散风寒、利鼻通窍;辛夷外除风寒邪气,内升达清气,宣通鼻窍;黄芪补益肺气、益卫固表;核桃仁温补肺肾;蝉蜕善通鼻窍,宣肺疏风,具有抗过敏作用[16];乌梅收敛肺气,通过调控IL-6、AKT1、TNF、VEGFA等表达发挥抗炎抗过敏等作用,从而治AR[17];甘草调和药性,甘草甜素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促炎因子分泌,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18]。临床应用结果提示,温肺利鼻汤方可提高盐酸氯雷他定治疗AR的疗效,显著改善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等症状,降低血清IgE含量,提供高生活质量;其相关作用机制和预防防复发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探讨。

猜你喜欢
氯雷组胺变应性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祛风止痒方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氯雷他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HACCP在氯雷他定片剂生产质量风险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