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战役的新时代启示

2024-01-16 08:51刘明昊
科学导报 2023年95期
关键词:启示新时代

刘明昊

关键词:中国红军;漳州战役;新时代;启示

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已有90周年,重拾历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我们发掘漳州战役的时代价值,可以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走好新征程。漳州战役是一场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东路军阻击国民党军进攻的战役,当时国民党军队驻守龙岩、漳州地区。虽然战役以成功结束,但是由于当时博古、李德等“左”倾主义导向使得中央红军不是进行游击战争,而是攻打中心城市,这样一来毛泽东的正确道路被否定,导致土地革命斗争走了许多弯路。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结束后,我军物资匮乏,面对国民党军的封锁,我们必须有突破性进展。于是在1932年3月初,毛泽东发觉国军巩固了对赣江流域大中城市的防御,但安徽、江浙、福建的兵力相对较薄弱。在苏区中央局举行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敌人薄弱地区,建立苏区,发展革命事业。但苏区中央局一开始拒绝了毛泽东的提议,坚持沿用旧思路优先攻取中心城市。此后,苏区中央局决定尽快迁移福建,进攻福建西部的国军和广东军,巩固闽西,筹备资金。毛泽东率东路军抵达长汀后,鉴于闽西地区敌我情况和漳州易攻难守的地形特点,致电苏区中央局,建议东路军先攻占龙岩,夺取漳州,消灭国民党军第49师。苏区中央局此时支持了毛泽东的提议。随后,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身份,率领东路军执行夺取漳州的任务[1]。此战役成功挽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命运;验证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确证了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宣示了中央苏区红军革命的彻底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2]”百年党史不断验证,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针对教条主义思想提出的经典论断,该论断见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3]。这是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而得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重要论断,其实质是实事求是。当时红军受“左”倾主义的影响,革命蜿蜒曲折。而在1932年的漳州战役中,红军还是受到教条主义影响,即便攻取漳州,在群众筹款方面仍“自以为是”,但毛泽东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去白区筹款,必须“一网散开,精密调查”。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

红军筹款是漳州战役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红军与国民党军作斗争,白区严禁食盐、医药等重要物资流通。我军的命运迫在眉睫,因此攻取漳州,筹集物资是重要之举。在漳州筹款的过程中,红军贯彻和执行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整个筹款工作是在认识到漳州经济状况和阶级状况之下进行的。由于漳州有着复杂的阶级成分,包括地主土豪、穷苦农民、军阀资本家,以及还有许多华侨同胞、中小商人和民族资本家,这样的阶级结构必然会有一定的特殊性,红军一开始的筹款政策受到了教条主义影响而出现了偏差。出现这些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内化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毛泽东在发现红军搞“一刀切”时,立马提出道歉和合理解决,这正体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我军我党矢志不渝的原则。

漳州战役的宝贵经验启示我们在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客观、准确地认识事情本身和事实的真相,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4]”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坚持实事求是、不懈探索真理。

如今的新时代,中国正大踏步迈向新征程,面对着各种风险与挑战。不论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还是西方针对中国的各种封锁等,我国在迎接挑战中也证明了实事求是的真理性。中国疫情防控在全球疫情大流行大考中得了满分,如期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成也让世界大为震惊。这些成就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样也得益于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上,我们依然需要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把革命先烈缔造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改革,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新方向。

纵观党的革命史,我们的胜利,都是创新思维的胜利,创新智慧的作用。毛泽东在漳州战役中的独特思维保证了红军的胜利,这是一种突破固化思维的军事策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革新的意识。

毛泽东在这场战役中的军事“妙招”发挥了两次创新性作用。

第一次是红军在第三次反“围剿”后,由于王明“左”倾的路线导致攻打赣州连续失败,在江口会议上,毛泽东义正词严地抵制再打赣州。毛泽东在会议上分析说:“赣州是座有骨头没有肉的孤城,不必再去啃啦,这包袱让给老蒋吧!”此时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突破固化思维,创新性地提出:“红军要发展,最好的办法是向江西东北地区发展,建立稳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5]”

第二次是他带领红一军团进入闽西地区,根据对敌情的分析发现镇守漳州的是号称“闽西王”的福建军阀张贞,其部队人员过去基本是土匪,因此常被人戲称“战无不胜的‘豆腐军’”。于是经苏区中央局同意,毛主席抓住机会先把敌人最薄弱的漳州打下来。

红军进入漳州地区后,毛泽东与林聂研究了攻打漳州的作战方案。毛泽东又一次创新性地建议分两步进攻,先打外围,再打内城。正是这个先打外线的策略奠定了其后的胜利。1932年4月19日林聂按照作战计划发起进攻,最终实现了漳州战役的重大胜利。

从毛泽东两次突破陈规深刻启示了我们广大党员在实现新时代中国梦的实践中要具有创新思维,这是成功的关键。“创无止境,新有灵犀”。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创新。新时代社会进步需要创新。新时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需要创新。在这个发展的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明辨形势、抓住时机,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全面把握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的概念不是新提出的,中国自古就讲究“新”字。“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这些传统文化中早已将“新”渗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要秉持破陈出新的意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同样需要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作风,将创新发展置于首位。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重视创新对民族国家和人民的作用,端正态度,大胆创新,专心致志当好“改革家”,把握好新时代发展新机遇。

“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中科学把握深刻复杂变化发展环境,不断探索的重要经验。在这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面对过许多风险挑战,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机遇,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挑战,他们争夺机遇、开辟新局,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勇往直前,才铸就了今天的世界新发展格局。

党的历史经验启示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里,无惧风雨、破浪前行。漳州战役是中央红军在执行外线作战任务情况下所进行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正确选择战役进攻方向,于被动战局中争取主动并取得胜利的杰出典范[6]。他将中国红军的被动局面转为主动局面,开创新局,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红军在被国民党军队全面围剿的绝境中并没有鲁莽行事,而是辩证看待危机,审时度势把漳州作为突破口,及时抓住主要矛盾,实现了绝境重生的重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在变局中开拓新局,在危机中孕育新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希望,也为中国革命道路注入了新活力。可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在逆境中向生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期,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无情的屠杀,中国共产党面对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局面,进行南昌起义,毛泽东则在井冈山提出了一条新路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漳州战役作为第三次和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为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城市战斗经验。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不能逃避危机,而是要敢于迎战,危机到来的同时必然会带来机遇,这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我们要有在危机中孕新机的科学认识,也要有把握机遇,开创新局的魄力。

研究历史是为了步入美好未来。要想开创新的局面,就需要通过总结党的历史,来持续强化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绝非易事。要积极应对前路中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以唯物史观看待过去制胜法宝。我们学习漳州战役精神,就是要引导全党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7]。

1927年9月,毛泽东强调:“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的“连”在建党百年来,不单单是军队里的连队,更多的是我们群众的基层组织,我们党的成长与成功得益于党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重视基层、基础的工作[8]。

漳州战役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反“围剿”斗争取胜的一场经典战役。毛泽东在“四·一二”政变爆发后,根据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作出支部建在连上的重大创造,自此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之前因为党仅仅将组织建设在团上,使得军队涣散,无法正确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面对敌方的突击,不是束手无策,就是有些官兵甚至出现被策反的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惨痛教训。在此之后,毛泽东将党组织建在连上,实现了党管军队,同时在队伍中积极发展党员,大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样更加密切了党和士兵群众的联系。漳州战役前夕由于党内“左”倾主义的影响,无法正确开展军事任务,但毛泽东积极引导中国红军步入正轨,依据科学施策的方式方法,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中国红军。在战争中进行的“外线包围,打击敌人弱点”等战略决策,由基层党组织及时传至连队,有力保障了军事行动的迅速开展,也为实现战役胜利提供了科学方法。这种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启示着我们党要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巩固完善战斗堡垒,从而抵御各种风险挑战。

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先进队伍,才能为伟大事业提供强有的力保障,使之真正实现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面对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更要重视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战斗力需要通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来发挥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力量源泉。历史验证了:党的堡垒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党的生命力以及成败,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时期,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以及需求变得日益复杂,这为党支部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新问题、新挑战,因此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显得更加重要[9]。另外,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切实把“四个全面”战略推及基层,使党和人民事业获得不竭动力和力量。

回顾历史,学习经验,践于当下,启示未来。新时代的再长征再出发,要求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深入党史研讨,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学说,才能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漳州战役作为红军长征之前的重要一环,第一次实现城市战争的胜利,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宝贵财富和精神力量。历史上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如今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不断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未来中国共产党一定还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王龙腾.中共临时中央与中央苏区重大事件研究(1931-1935)[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21.

[2]肖貴清,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549.

[3]沙健孙.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60.

[4]徐昕.自我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245.

[5]朱家柏,刘良.瑞金风云录(六)[J].党史汇,2009(09):56-59.

[6]金立昕.决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82.

[7]刘晓川.中国共产党“赶考”的精神品格及基本经验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8]苗贵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9.

[9]王岩.批判与引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647.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启示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