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功能手机软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分析

2024-01-17 09:58林乐乐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微信实验组

林乐乐,叶 丹

(福州工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适当的身体活动会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幸福感。[1]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明显下降,从而使肥胖率升高和体质下降。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体育锻炼,需要大学生自身、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从人际、自身、学校政策、校园组织、社会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2]随着移动网络普及、智能手机技术进步,智能手机APP得到迅猛发展,出现大量的新APP,其功能得到不断完善。[3]运动类APP提供各类健身指导视频、帮助辅助跑步、制定锻炼计划、骑行等功能,提供一种方便、成本低廉介入手段给大学生进行锻炼。在校大学生是智能手机用户群体,对手机操作、网络使用较熟悉,手机运动APP是一种应用于大学生的移动APP,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应用。[4]通过对体育APP的干预与大学生健身行为的相关性研究,有助于开发人员对APP产品进行改进,从而有助于APP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干预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三种不同的手机应用软件为基础,研究了大学生的运动行为。

手机运动APP是为记录用户运动锻炼数据、协助用户锻炼运动计划的完成而设计的。[5]常见的运动APP包括咕咚、Nike+Running、乐动力等。运动APP通过使用手机内置的GPS模块及运动传感器,能精确地记录运动时间、距离、运动量、运动轨迹等各项数据,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使用者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运动量。在移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运动数据通过手机运动APP共享给分享社区。通过手机运动APP,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共享自己的健身记录、健身情况等。移动、咕咚、微信、悦跑圈、QQ等移动APP都提供了培训方案,用户可以根据APP来规划自己的训练方案。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体育APP在高校体育活动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对C省大学城四所高校随机发放1010份问卷,回收92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09%。

1.2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20.0软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1.3 实验法

1.3.1实验体育锻炼大学生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C省大学城四所高校大学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相关要求,从中选出920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且从未使用过微信运动、悦动圈、QQ运动APP的同学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1.3.2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APP下载和学习,实验实施,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进行试验之前,先与受试者进行交流,说明整个过程、整个流程,并签订《运动APP实验知情协议书》,并要求受试者严格遵守实验的相关规定。研究小组保证对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实验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保密。共招募到920名志愿者参加实验,本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对照组230人,实验组共690人,分为悦动圈组、微信运动组、QQ运动组。同时,控制对照组和实验组男女比例、学科分布和年级分布基本相同。邀请实验组组员下载微信运动、“载悦动圈”“QQ运动APP”,向他们讲解运动APP的功能、使用方法。实验组的成员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了体育APP,控制组未采用体育APP。在结束实验前,对对照组、实验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运动APP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锻炼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对照组、实验组成员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得出微信运动、悦动圈、QQ运动APP等运动项目的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正面引导。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对比表[N(%)]

由表1可知,对照组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主要集中在0次,共有157人,占68.26%,每周锻炼1-2次的人数为73人,占31.74%。在实验组中,锻炼频率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其中,悦动圈组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集中在0次的共有29人,占12.61%;每周锻炼1-2次的人数为94人,占40.87%;每周锻炼3-4次的人数为69人,占39.56%;每周锻炼5次以上的人数为16人,占6.96%。微信运动组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集中在0次的共有32人,占13.91%;每周锻炼1-2次的人数为88人,占38.26%;每周锻炼3-4次的人数为97人,占42.17%;每周锻炼5次以上的人数为13人,占5.66%。QQ运动组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集中在0次的共有35人,占15.22%;每周锻炼1-2次的人数为83人,占36.09%;每周锻炼3-4次的人数为101人,占43.91%;每周锻炼5次以上的人数为11人,占4.78%。这表明微信运动、悦动圈、QQ运动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均有提高。其中悦动圈提高最大,其次是微信运动、QQ运动。微信运动、悦动圈、QQ运动APP的使用促进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APP的打卡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体育参与,体育APP丰富的内容供应提升了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及运动锻炼参与意识。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对比表[N(%)]

表2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对比表。由表2可知,在对照组中,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大学生运动时长没有明显改变,大多数时候都在三十分钟之内。在实验小组里,悦动圈组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有48人,占20.87%;其中98名学生运动时间为31-60分钟,占42.61%;锻炼时间超过60分钟的占36.52%,人数是84人。微信运动组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有58人,占25.22%;锻炼时间在31-60分钟的有92人,占40.00%;锻炼时间在61分钟以上的有80人,占34.78%。QQ运动组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有67人,占29.13%;锻炼时间在31-60分钟的有85人,占36.96%;锻炼时间在61分钟以上的有78人,占33.91%。其中在61分钟以上的悦动圈占比最大,其次是微信运动、QQ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APP运动记录功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产生运动激励功能。运动APP可记录用户改变的每一步,无论用户是跑步、健走,还是健身、骑行等,都会提供不同模式运动记录,会自动生成个人运动报告。运动APP使用户对自己锻炼过程清晰量化,增加用户运动参与获得感,激励用户通过更长时间锻炼,丰富自己的运动记录。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锻炼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使用结束实验后的调查问卷数据,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在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效果的差异性,分析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造成的影响。

2.2.1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锻炼意识的差异性分析

表3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锻炼态度对比表。由表3可知,通过开展独立样本T检验,在体育态度量表八个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目标态度、行为态度、行为意向、行为认知、情感体验都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行为习惯,P<0.05,以及主观标准、行为控制感具有较弱显著性,P<0.1。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运动态度指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APP等方式可以转变学生的运动态度。大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态度不端正、体育锻炼不积极等问题。大学生缺乏运动意识导致他们不能进行正规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了解、认识运动行为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自身条件,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转变过程,其方式来源于沟通、学习过程。意识是一种行为的基础,它在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体育锻炼在使用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时,运动APP的正向引导可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运动APP中的健身视频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在运动过程中,大学生的体型、精神面貌、身体素质的变化都会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不断增强体育意识。

2.2.2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锻炼习惯的差异性

表4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锻炼习惯对比表。在体育锻炼习惯的锻炼时间、锻炼频次均值中,两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锻炼强度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这表明实验组的运动强度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大,但其运动参与时间相对稳定。可见,实验组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规律性提高显著。体育习惯的形成是在体育锻炼意识变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和改变体育锻炼行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来说较为重要,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就能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帮助。[9]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APP通过其多元功能整合,影响使用者锻炼意识。在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等热门运动社区中,用户间可以分享精彩运动生活,可随时参与讨论。APP通过网络社群,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健康的健身环境,让使用者受到正面运动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运动意识。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锻炼习惯对比表

2.2.3实验组与对照组意志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体育锻炼的最终执行效果是对早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变化是最终实际行动结果,是下次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体育锻炼意识变化的开始。[10]本研究中的体育锻炼效果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意志品质两部分。

表5 对照组与实验组意志品质对比表

表5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意志品质对比表。由表5可知,在意志素质六个方面,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顽强性、坚韧性、自信心和自控力方面都有显著性,P<0.01;目标清晰度和果断性均存在微弱的差异,P<0.05。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意志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使用APP进行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意志素质。意志素质是人们参与各种活动,解决客观实际问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11]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志品质提升作用较强。通过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APP,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案。悦动圈、微信运动、QQ运动APP每天均会进行相应锻炼安排,持续坚持有助于顽强性、坚韧性的提高,对发展与提高意志品质效果较好。

3 运动软件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改善建议

移动健身软件,如微信运动、悦动圈、QQ运动等,都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虽然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并促进他们体育意识的培养,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使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3.1 拓宽服务与扩展功能,丰富软件内容

为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必须扩大服务范围,拓展功能,丰富软件的内容。目前,国内手机应用程序正处于爆炸式增长阶段,在移动端搜索运动这个词会出现大量的应用程序,其主要是通过健身指导、运动记录、社区交流等方式来激发用户对锻炼的热情,但存在功能模块相似、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因此,为了吸引用户,软件运营商需要对数据算法进行优化,以改善移动数据的准确性、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改进软件的功能设置、优化用户体验。同时扩展附加的特性,包括丰富社区内容,适当增加运动锻炼视频,给用户全新体验,增强软件吸引力。

3.2 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体质。体育软件是一种新型的提供体育锻炼服务的产品,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一些问题。有些学生为了尽快达到健康的目的,没有进行科学的锻炼,做了一些过重的锻炼,从而损害了学生的健康状况,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要积极引进体育软件,引导大学生用体育软件进行体育训练,培养正确的体育训练理念。利用运动软件,对学生的各项运动数据和身体素质进行统计,为体育教学提供依据。

3.3 提升体育运动APP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创新体育运动APP内容

为更好将体育运动APP功能发挥出来,要提高体育APP的监测精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功能就是进行数据监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下一步的健身规划做好准备,提高健身效果。体育APP可以对非静态运动如步行、跑步等进行有效的监控,体育运动APP对瑜伽、仰卧起坐等静止类运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体育APP要改进和创新,提高数据的精确度,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3.4 增强体育运动APP的战术指导功能

增加运动APP的战术指导性,这样可以引导更多人使用运动APP,进而提高其利用率。因此,除了现有健身、跑步等指导,体育运动APP要增强竞技类项目战术引导功能,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以便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方便,增加中小学生使用趣味性。从而为学生提供方便,增强学生使用兴趣。

4 结论

随着运动强国政策的实施,人民群众运动能力提高。当前我们面临心理压力过大、身体素质低下的困难,运动应用软件可协助使用者录入体育锻炼数据,有效传授运动的方式、运动常识,帮助用户理解运动的重要性,推动用户身体素质健康成长。本文基于三种不同功能手机软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微信运动、悦动圈、QQ运动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均有提高。其中悦动圈提高最大,其次是微信运动、QQ运动。微信运动、悦动圈、QQ运动APP的使用促进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在运动态度量表维度上,实验组、对照组均值差异均有显著性,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态度指标数据的比较,结果显示:进行“悦动圈”“微信运动”“快乐运动”、QQ运动APP实验对体育锻炼态度提升显著。在体育锻炼习惯的锻炼时间、锻炼频次均值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意志品质指标,发现开展运动APP实验对意志品质提升显著。

(3)为提升运动软件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有效性,须拓宽服务与扩展功能,丰富软件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提高体育APP数据监控的精确度,创新体育运动APP的内容;增强体育运动APP的战术指导功能。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微信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微信
微信
微信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