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本源学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2024-01-23 17:27索静楠余豪如马丽丽赵杰刚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本源个体护理人员

索静楠 余豪如 马丽丽 赵杰刚

健康本源学理论由美国医学社会学家Antonovsky于 1979年出版《健康、压力与应对》一书中首次提出[1]。该理论是指一种学术方向,研究健康的起源和与健康相关的可利用资源,与传统病理模型相反,健康本源学关注点由疾病预防转为健康促进,关注在同样环境下,心理健康的人群保持更高幸福感的原因,并探究哪些因素维持及发展个体健康[2]。国外对健康本源学理论进行了较充分的探索,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达2399篇[3],城市规划、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均有涉及。将其用于指导护理实践的经验表明,以该理论作为健康促进的指导理论,有利于患者预测并理解压力源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在面对压力源时准确识别可利用的资源,并有效管理压力,采取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本文将健康本源学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护理人员了解和应用该理论提供参考。

1 健康本源学理论概述

1.1 健康本源学理论的核心构件及其定义

健康本源学理论的核心模型为有益健康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构件为心理一致感(SOC)和一般抗性资源(GRRs)[4]。

1.1.1SOC SOC被定义为个体有一种普遍、持久、动态的信心感程度。其信心感使个体认为其内部和外部环境是可预测的,并很有可能使事情像预期般的顺利进行[5]。SOC包含3个维度[3,6]:(1)意义感:个体认为应对压力具有挑战性,同时又值得为之投入;(2)可理解感:个体对压力源的性质有清晰的认知,认为其引起的环境变化是结构化、可预测、可解释;(3)可控制感:个体能够发现并调动资源来应对压力[7]。当个体有较强的SOC时更擅于利用资源以成功管理压力,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1.1.2一般抗性资源 应对压力源的资源被称为GRRs[4],主要分为3类[3]:(1)生理、生化、心理、文化和社会层面的资源;(2)与他人紧密连接形成的资源;(3)个人与社会制度形成的资源。GRRs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感、社会支持、物质、知识与智力、宗教心理与艺术等。

1.2 健康本源学理论内涵

Antonovsky通过建立有益健康模型,描述了健康本源学理论主要内涵,本文根据健康本源学全球工作组于2016年出版的《健康本源学手册》[8]提炼模型要点。该模型认为个人成长模式、社会角色及一些特殊因素逐步建立个体可用的GRRs,GRRs能够为个体提供有意义、连续的生活体验,并塑造个体SOC,高水平SOC可调动个体对GRRs的支配,促进个体在健康-非健康连续体上朝着健康端移动;个人成长模式、社会角色及一些特殊因素也可产生压力源,压力源影响人们可支配的GRRs,同时被调动的GRRs可以克服个体所面对的压力源;并制造紧张状态,GRRs与个体紧张状态的相互作用控制个体行为,成功的管理加强了个体SOC水平并促进健康,而不成功的管理对个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健康本源学理论相关评估工具

健康本源学理论中可操作的概念为SOC,其评估工具源于Antonovsky编制的生活取向量表,包括SOC-29和SOC-13[4]。SOC-29为Antonovsky于1987年发表,该量表包含可理解感、可控制感、意义感3个维度,共29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计分法,分值越高表明SOC水平越高。SOC-29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95[9]。SOC-13是SOC-29的简化版,共13个条目,包蕾萍等[10]于2006年对SOC-13进行了汉化,同时通过信效度检验发现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76,内部一致性较高。周厚余等[11]于2006年对SOC-13在中国大陆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认为总体适用。由此可见,SOC-13虽然条目较少,但与SOC-29信效度基本一致,并已在德国[12]、西班牙[13]、韩国[14]等国家的各类人群中得到验证,因此,SOC-13的使用更为广泛。除上述两版主要使用的评估工具外,已有十余种不同版本量表出现,针对群体有儿童、家庭、学校等[15]。

3 健康本源学理论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我国有关该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SOC这一核心构件,仅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抽离于理论的操作性定义,测量了脑卒中[16-17]、癌症[18]、康复期患者[19]、护士[20]等人群的SOC,并分析了SOC的相关变量,通过时间观疗法[21]、正念冥想联合绘画减压法[22]、正向激励干预[23]等积极心理学范畴的干预措施提高了不同患者人群的SOC。但国内暂未发现以健康本源学理论作为指导,促进患者健康的相关研究。

3.1 健康本源学理论在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

慢性病患者在院外往往需独自面对因疾病自我管理而产生的压力,并难以获取资源以有效应对压力,将健康本源学理论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帮助患者发掘并调动资源以管理压力,从而提升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24]。国外研究主要将其应用于癌症[25-27]、糖尿病[28]、精神分裂症[29-30]、腹膜透析[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1]等患者中。Krug等[26]对25例Ⅳ期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发现在日常护理中,部分护理措施可针对性提高患者的SOC。(1)护士对医学术语的解释、治疗安排的协调、疾病知识的讲解等增加患者的可理解感;(2)为患者正常生活提供支持、尊重患者对安宁疗护的认可、对化疗意义的阐述等增加其意义感;(3)为患者提供预见性的应对措施、提供资源应对疾病带来的症状负担提高其可控制感。提示护理人员可依据健康本源学理论,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帮助患者清晰的认知所面临的压力源以及由其引起的环境变化,发掘现有或潜在的资源以应对压力,促进身心健康。Meldgaard等[28]以健康本源学理论为指导,对患有糖尿病但心理健康的患者家庭进行半结构访谈,并以SOC概念为框架进行分析,探索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1)认为疾病是可控的;(2)有高度社会支持;(3)对疾病带来的困难能在家庭中轻松的进行开放式交流,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积极性、促进心理健康。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对某一疾病群体中部分心理健康的患者及其家庭进行质性研究,分析患者保持身心健康的有益因素,以帮助其他患者共同学习,达到该群体健康促进的目的。Uzdil等[7]基于该理论,以SOC的3个维度为干预目标并针对性的制定访谈内容,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8次一对一沟通交流,以解决每位患者在疾病治疗与生活方面面临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患者SOC及自我效能感,有效控制透析相关并发症。提示护理人员以健康本源学理论为指导,制定提高SOC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增强患者疾病应对能力。

3.2 健康本源学理论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Segal-Engelchin等[32]研究以健康本源学理论为指导,组织参与者绘制当前与疫情有关的压力源,绘图以展示其所拥有的个人和社会资源,并将其压力源和应对资源整合于一张图中在小组进行阐述,有效帮助参与者识别其面临的压力源及可用的应对资源,增强参与者的压力应对能力。提示社区护理人员将该理论作为指导,通过绘画或团体活动等有趣且易于接受的方式,促进社区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有效识别其面临的压力源,帮助寻找内外部可利用资源,成功管理压力,帮助个体保持连续的健康状态。有益健康模型认为压力源无处不在,需要识别能够保护个体不受压力源负面影响的因素。Wilchek-Aviad等[33]基于该理念构建促进健康模型,该模型由两个变量组成:控制点和生命意义感;并对191名老年人和200名中青年进行现状调查,探讨该模型与人群自杀倾向的关系,发现内控制点及对生命意义的感知有助于该人群对抗病理因素、提升自我效能感并降低自杀倾向。

3.3 其他

将健康本源学理论应用于重症[34]、耳鸣[35]、孕妇[36]等其他人群中。Erlandsson等[35]采用叙事探究法对深受耳鸣困扰的患者进行了非结构化访谈,引导患者讲述其与耳鸣有关的生活经历,通过叙述将部分生活经历形成有意义的、连续的生活体验,增强患者可理解感和意义感;引导患者讲述寻找缓解症状的方法,发掘促进健康的优势资源,增强患者的可控制感。Muggleton等[36]针对孕妇发展了一项基于SOC 3个维度的分娩教育项目,通过纵向研究发现该教育方案加强了女性对生育的理解,使其选择合适的生育准备方式,有助于建立应对生育挑战的信念感和意义感,提高了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孕妇生育健康和心理健康。提示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早期根据健康本源学理论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成为疾病管理的主体,能够自行预测、了解病情变化及其带来的环境变化,认为疾病是可控的,并积极寻找资源以应对可能遇到的压力源,促进患者健康。

4 展望

4.1 提高理论关注度,探究多形式研究方法

目前国外对该理论的研究类型涉及较广,涵盖质性研究、量性研究以及干预性研究,而我国虽已有学者关注健康本源学理论,其中最近一篇文章发表于2023年,并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3],但尚未将其应用于健康促进。未来可基于该理论,对心理健康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的量性或质性研究,探索保持健康的因素,并用以促进同类患者身心健康;以健康本源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性研究,将SOC的3个维度融入护理目标,对各类疾病不同时期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SOC,如疾病早期提高患者的可理解感,帮助患者认知疾病及生活变化,更好地预测、理解压力源;疾病后期提高患者可控制感,帮助患者发掘可用来应对压力的资源,增强患者压力应对能力,提升患者健康。

4.2 结合健康本源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对SOC的研究内容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证实个体SOC水平得到提高的相关干预性研究,但这些干预带来的改变能够持续多久暂未有人指出,未来可开展纵向研究,在干预完成后的不同时间段对研究对象SOC水平进行测量,以探究SOC的变化趋势和稳定性。此外,国内既往提升SOC水平的干预措施多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未建立对该理论的整体理解,缺乏从健康本源学视角出发的干预措施,未来研究可从有益健康模型入手,整合关键要素,提高SOC水平的干预模型,并加以应用和验证,增强患者压力应对能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3 开发GRRs相关评估工具

GRRs作为健康本源学理论中另一核心构件,暂无量表可以测量,未来可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开发GRRs相关评估工具,以直观体现个体所识别的用以促进健康的资源,预测其应对压力的能力和心理健康发展趋势,激发患者的潜在资源。

5 小结

护理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临床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汲取新发展的健康相关理论。健康本源学理论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理论框架应用性较强,适用于不同人群,有助于护理人员制定不同阶段患者的护理计划,引导患者发掘可用资源以应对压力,采取健康行为,使患者保持连续的健康状态。国内对该理论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在深入理解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多形式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促进患者健康。

猜你喜欢
本源个体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