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党竞选策略与选情分析

2024-01-24 09:44翁明源林小月
统一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意代表蓝绿柯文

□ 翁明源 林小月

2024 年台湾“二合一”选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1 月24 日,各方候选人最终敲定,各党派和参选人招数尽出,力图夯实和拓展选民支持,争取最终的胜利。台湾民众党作为台湾第三大党,2024 年选举是其面临的第二次全台层面重大考验。2020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区域民意代表和不分区民意代表选举,台湾民众党仅获得5 个不分区民意代表席次,如何扩大选举成绩,特别是如何将柯文哲的个人魅力及约20%支持率转化为对整个政党发展更为有利的票数及席次,是台湾民众党避免“泡沫化”最重要课题。

一、台湾民众党竞选策略

文宣与组织是竞选活动最主要选举行为,文宣和组织通常也是候选人竞选团队人数最多两个部门。在台湾,文宣和组织被形象地称为“空战”和“陆战”。然而,无论“空战”还是“陆战”,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战略方向,那就是选举主轴,这是胜选目标下所有竞选活动的核心。

(一)选举主轴:相信美好台湾/Keep Promise

台湾民众党2024 年选举主轴是“相信 美好台湾/Keep Promise”。涵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以积极中性的“相信美好台湾”为中文口号,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既暗含了支持柯文哲就是“相信美好台湾”的意图,又凸显了“相信”这一在台湾政治中最为紧缺却又极其重要的要素,显示出台湾民众党的诚意。二是以“Keep Promise”为英文注解,与中文口号既有对应也有扩展。对应在于同样强调“相信”,强调“Keep Promise(信守诺言)”;扩展则在于“Keep Promise”可以简称“KP”,等同于柯文哲“柯P”雅号。事实上,台湾民众党竞选团队直接以“KP”作为团队主标识。

选择这一主轴有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就选举逻辑而言,参与竞选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精准选民细分,找到最可能支持自己的选民群体。长期以来,柯文哲和台湾民众党自诩为“超越蓝绿”的“白色力量”。中间选民及蓝绿边缘选民是台湾民众党首要吸引力量,因此其选举主轴必须脱离蓝绿争斗而找到大部分台湾民众共同认可的价值。在台湾民众党竞选网站首页竞选主轴之下注解中,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也不愿意再被蓝绿意识形态绑架,如果你认同我的理念,请支持我,请加入改变的行列”,表明超越蓝绿的选举逻辑是台湾民众党的首要考虑。其次从现实逻辑看,找到主要支持者普遍认同的议题才能够得到目标群体选票支持,台湾民众党认为是“相信”。在其看来,民进党或者国民党都曾是执政党,但都无一例外地辜负了选民的“相信”,不仅没有实现选前的“promise”,欺骗了选民,反而阻碍了台湾发展,让台湾变得不“美好”。第三从历史逻辑看,承接蒋渭水“民本政治、台湾自治”思想。台湾民众党名称源自1927 年蒋渭水推动成立的同名政党,也是台湾第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党。台湾民众党以“相信美好台湾”表达了支持“以民为本”的思想,同时竞选网站首页“把‘国家’还给你”也含有“台湾自治”意涵。一方面有将台湾视作“国家”的“台独”嫌疑,以此争取“偏绿”选民支持;另一方面意指政治被民进党操纵,选择民众党才能“还政于民”,为民做主。

从柯文哲和台湾民众党选举主轴可以看出2024年选举两大战略意图。一是以超越蓝绿的政治口号为台湾选民提供一个“第三条路”选择,但同时也以中性较不具攻击性话语留下了与国民党或者民进党可能合作的空间。二是以“信守承诺”实质内涵吸引选民支持,同时也向岛外各方展示自己政治行为的高度稳定性,赢得其他势力信任或避免遭遇其他势力阻挠。

(二)文宣策略:坚持中间,两向拓展

柯文哲是2014 年以来唯一网络声量持续稳居前三政治人物,两次当选台北市市长也得益于精妙的文宣策略。2024 年选举其文宣策略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是坚持中间,塑造“不蓝不绿”个人形象。台湾民众党自我宣传为代表台湾最广大民众的中间力量,竭力表现出同民进党及国民党不同的形象特质。候选人个人形象上,柯文哲避免贴上“蓝绿”标签。针对赖清德“台独”色彩以及民进党贪腐弊案,柯文哲大力宣传守护和平以及勤俭廉政个人形象,展示自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延续双城论坛等对维护两岸和平的贡献,强调自己每天7点半上班、执政期间还掉570 亿元新台币债务、没有贪污等勤俭廉政事实情况。针对侯友宜出身强力部门、脱离民众的官僚气质和国民党的“老旧古板”形象,柯文哲广泛参与网络社交媒体与网民亲切互动。不仅以每天4 到5 支短片的频率正面回答民意关切的问题,还化身卡通人物进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游戏、动漫当中与年轻人互动。

二是两向拓展,阐述“忽蓝忽绿”政策主张。立足中间立场赢得中间选民支持的同时,台湾民众党还向蓝绿两头拓展争取“浅蓝”和“浅绿”选民。一方面,针对“浅蓝”选民,柯文哲始终以“两岸和平交流”为基调,不仅积极推动两岸务实交流,还多次提出“两岸一家亲”“五个互相”等;提议建设金厦大桥,恢复“两会”(海协会、台湾海基会)机制,货贸与服贸谈判,反对“去中国化”等。相比国民党,台湾民众党甚至在两岸论述上更能得到蓝营选民认可。另一方面,针对“浅绿”选民,台湾民众党在防务、外事等领域积极配合美国的主张。6 月27 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罗杰斯等人窜访台湾,台湾民众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邱臣远明确表达了持续深化对美防务合作、军购采购进度,以及构建不对称战力诉求。同时,针对两岸紧张局势,柯文哲、黄珊珊等多次反对大陆涉台军事行动,及所谓“阻碍岛内农产品输陆”等。

三是战略模糊,保持“可蓝可绿”政治姿态。当前社会撕裂愈发严重的台湾社会,清晰表明自己偏蓝或偏绿政治态度可能会很快失去其他政治态度选民,因此柯文哲的策略就是不清晰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既不反对“独立”也不支持统一,通过偏蓝偏绿交替出现甚至自相矛盾的政治言论,避免被对手贴上固定标签,同时跳出意识形态的蓝绿分野,更强调如何解决台湾民众的切身难题。特别是5 月宣布参选以来,柯文哲及台湾民众党竞选团队在政策宣传中尽力避免在统“独”议题上表态。柯文哲竞选网站政策框架中,竞选政策分为“人安”“产安”“国安”三大板块。“国安”板块仅仅分为“‘国家’体制”“财政划分”“专业治理”和“数位转型”4 个部分,很少涉及两岸或对外关系内容。

(三)组织策略:深入基层,收编蓝绿

缺乏在地经营组织基础是柯文哲及其台湾民众党在全台性选举中的最大短板,为此,柯文哲多措并举加紧建立组织力量。

一是推动党员深入基层,奠定组织基础。组织的关键是基层,民众党自2018 年成立以来就推动党员广泛参与各层级公职人员选举,目前已经在县市议员、市镇民代表、村里长等层级赢得了数十个席次,初步奠定了组织基础。2024 年选举,台湾民众党继续深入基层,巩固拓展基层力量。先是柯文哲以身作则,针对当前影响力有所不足的中南部勤走地方基层,拜访宫庙社区,走访产业界;其后要求台湾民众党前任和现任不分区民意代表必须投入区域民意代表选举中,增加政党能见度,拓展基层实力。

二是收编蓝绿边缘势力,组建“无党联盟”。“招降纳叛”现有地方势力是发展组织力量最有效方式。一方面,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党内利益分配过程中难以面面俱到,从而产生边缘势力并逐渐脱离;另一方面,台湾社会不满蓝绿的民意基础在壮大并催生出了众多“第三势力”。这些政治人物或政治势力熟稔地方议题、熟悉地方政治生态,能够给台湾民众党壮大自身力量提供充足养料。因此,早在初任台北市市长时,柯文哲就对各方势力来者不拒,先后纳入原“时代力量”黄国昌、原亲民党黄珊珊、原民进党周榆修、原新党邓家基、原国民党陈福海、原“台联党”苏进强、郭台铭系统高虹安、新光集团吴欣盈等。2024年选举,柯文哲先后拜会并拉拢“无党团结联盟”“时代力量”等多个政党及无党籍地方议员或村里长组建“无党联盟”,希望借助现有这些政治势力壮大自身组织力量。

三是筹组组织动员机构,加强动员能力。组织动员需要有专门机构。一方面,针对本党组织,柯文哲通过给党员的公开信提出党务革新六大做法,精干党内队伍,汇集党内合力。包括全面清查党籍干部、严格把关干部任用、核实申请入党门槛、健全党务防腐机制、强化教育廉政规范、检讨现行助理制度。另一方面,筹组专门组织动员机构实务操作。1 月,柯文哲成立“台湾新故乡智库协会”并任理事长,广纳政治领袖、政务官、学界精英、中小企业老板、青年社团、文化界等50 多位人士,开启了2024 年选举组织战。随后,柯文哲成立了各地区个人后援会、“女力后援会”、“选哲之友会”等竞选组织,为其筹款、造势、拉票等组织动员。此外,柯文哲竞选团队还积极创新动员形式,通过新书发表会、演唱会、记者会等形式开展动员。

二、台湾民众党选情分析

随着“蓝白合”破裂和郭台铭宣布退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重新呈现“三脚督”形态。立法机构选举层面,仍然是“一大”(民进党)、“一中”(国民党)及“一小”(民众党)态势。距离投票日不到30天,台湾民众党选举形势无论是台湾地区领导人层面还是民意代表层面,都还存在较大变数。其中的关键在于“蓝白弃保”是否以及如何实现。

(一)柯文哲选举态势

柯文哲作为近10 年台湾地区声量最具持续力和最少波动政治人物,有着极其稳定的支持群体。进入2023 年以来同样如此,无论是侯友宜参选前支持度接近甚至超过赖清德时期,还是参选后迅速掉落第三一直延续至今阶段,柯文哲的支持率基本稳定保持在15%到30%之间,并长期保持在20%以上。

进入12 月,柯文哲民调受到多个因素影响。一是随着“蓝白合”破裂,柯文哲政治信誉遭受严重损害。“菱传媒”民调显示,柯文哲在蓝白破局后被厌恶感极速飙升,达到56.64%,较10 月大幅成长10.01 个百分点。二是国民党将韩国瑜置于不分区民意代表名单第一位,以及赵少康成为侯友宜副手,推动了“蓝营”选民归队。原本支持柯文哲的“浅蓝”选民大幅减少,柯文哲支持率迅速掉落至第三,甚至在多个民调中低于20%。三是作为新光集团“公主”,吴欣盈担任柯文哲副手并未带来有效助益。不仅在候选人喜好度上,相比萧美琴的44%和赵少康的30%,吴欣盈仅获得14%喜好度;财力支持上,由于未获得家族一致同意,吴欣盈也并没能帮助柯文哲解决财务困难,以至于柯文哲诉苦“其实民众党从头到尾都是濒临破产边缘”。

事实上,结合11 月底各方民调可以发现,台湾民众党支持度已出现重大变化。从整体看,“柯盈配”已经被“侯康配”超越位居第三。从实际数据看,“柯盈配”支持度维持在大约15%-25%,平均21%,与“侯康配”的差距从2 个百分点到16.8 个百分点不等,平均差距9 个百分点。实现翻转难度较大。

(二)台湾民众党民意代表选情

不同于柯文哲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高度稳定性,台湾民众党在民意代表选举层面实力并不突出,不仅在区域民意代表方面没有一席之地,不分区民意代表也仅仅只有5 个席次。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要想避免新党、“台联党”、亲民党、“时代力量”等所谓台湾“第三大党”的泡沫化结局,台湾民众党必须既要摆脱“柯文哲党”标签,更要能够依靠政党自身实力在区域民意代表选举中有所斩获,不分区民意代表实现稳步增长,从而保证成为立法机构关键少数,才能不断彰显价值,赢得稳定支持。

表1 11 月24 日以来竞选三方民调比较

表2 台湾民众党2024 年区域民意代表提名人名单

台湾民众党区域民意代表选举提名11 人,除民众党不分区民意代表和党内发言人外,多出自国民党。从各自竞争对手看,基本都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双向夹击,想要脱颖而出可能性不大。

台湾民众党想要获得突破,仍然需要寄希望于不分区民意代表选举。不分区民意代表席次取决于政党票比例,或可以认为是政党支持度的转化。2020 年选举,民进党获得11.22%选票,获得5 席不分区民意代表。以台湾民意基金会长期民调为参照,与当时台湾民众党9.3%民调支持度大致相当。2023 年以来,台湾民众党政党支持度一直处于较大波动中,最高曾两次超过国民党位居第二达到22.2%,2019 年以来呈上升趋势,到现在基本保持在15%到20%之间。若以此为依据,台湾民众党2024 年将获得8 至10席不分区民意代表。

(三)民众党的策略选择

基于台湾民众党选举态势,选前最后一个月更为切实的目标是要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层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台湾地区领导人层面,“柯盈配”竞选目标是在尽可能获得更多选票支持,从而带动政党票数量增长基础上谋求“弃侯保柯”的可能。因此,竞选策略重点在于拓展票源,增加支持率。一是政治立场方面,争取绿营选票。由于蓝营选民在韩国瑜与赵少康参选之下逐渐归队,想要争取蓝营选民支持将极为困难。相比之下,由于民进党难以摆脱执政包袱和层出不穷的贪腐弊案,柯文哲可能成为绿营群体和中间选民的替代选择。因此,柯文哲既公开声称自己“内心本质其实是深绿”,会向蔡英文看齐“维持现状”;又猛烈抨击包括赖清德在内民进党新潮流系,以争取反新潮流系民进党支持者的认同。二是年龄方面,抢攻长者票。柯文哲的支持者以青年群体为主,40 岁以下的群体柯文哲几乎是支持率最高候选人。同时,柯文哲由于不同于传统候选人的专业形象和严谨态度,50 岁以上群体支持率仅13%,低于侯友宜。因此,9月6日,柯文哲首场政策记者会首先提出了老人政策,包括65 岁以上长者健保全额补助、取消巴氏量表。此后,又提出推动长照保险、提高长照预算和补贴等政策。三是地区方面,勤跑中南部。虽然在台北市市长的8 年任期中柯文哲已经将自身影响力拓展到全台湾,但是在距离台北市较远的中南部,柯文哲的支持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主要因为中南部主要是民进党支持群体,且以老年人为主,更看重地方组织关系而非选举宣传。为此,深耕中南部勤跑基层也是柯文哲接下来拓展选票重点。

民意代表层面,台湾民众党竞选目标是争取8 席以上不分区民意代表,从而推动立法机构“三党不过半”,台湾民众党成为“关键少数”。首先,区域民意代表台湾民众党提名的11 个选区中,5 个主要面对国民党或民进党一个竞争对手。为此,台湾民众党区域民意代表选举策略是尽可能争取未提名政党的支持以提升当选概率。其中的典型是台中市第一选区蔡壁如,不仅得到了国民党台中市市长卢秀燕鼎力支持,也与台中市其他选区国民党民意代表候选人相互协作。其次,不分区民意代表提名,台湾民众党采取变相增加当选人数方式实现各领域广覆盖,达到积少成多目的。目前,台湾民众党公布了34 人不分区民意代表名单。为了囊括更多人进入不分区民意代表名单并由此推高政党得票率,台湾民众党宣布不分区民意代表采取“两年任期制”。因此,按照至少8 席不分区民意代表当选数,台湾民众党不分区民意代表名单中的前16 将成为“安全名单”。其中不仅有原亲民党的黄珊珊、林国成,也有主张“独立”的黄国昌、陈昭姿等,希望借此获得“蓝”“绿”各方选民支持。

猜你喜欢
民意代表蓝绿柯文
影响活力分布特征的城市蓝绿空间耦合关键因素
——基于上海市长宁区130个样本的研究
利用SWAT模型分析乌江流域蓝绿水时空分布特征*
蓝绿橙渐变色
山寨邀请函
寒冷的子宫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综述
两岸大交流中的台湾民意代表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