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创新策略

2024-01-25 09:38夏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互联网+教学内容

■夏冰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开始建立了“互联网+教育”形式,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也受到了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教学不再只局限于课堂,学生能直接从网络中获取知识;教师不再是课堂主体,而是更重视引导。这一举措,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补充,不仅创新了教师授课模式,还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强化了教学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从实际研究情况来看,关于专业翻译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多,围绕网络环境展开教学策略分析的也比较常见,但由于“互联网+教育”发展时间不长,还处在持续探索和进化阶段,因此有必要继续围绕互联网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策略进行探究。

一、“互联网+”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理念

(一)重视应用互联网与建购主义有机结合

进入互联网时代,面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问题,要实现对互联网的有效应用,还需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展开学习指导,即主动进行知识意义构建,形成真实情境,加强社会沟通,落实知识创新,整体概括为选择、搜索、情境、交流、写作、创新、意义建构[1]。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重点集中在情境建设、选择与搜索、创新与意义构建、交流与转换四个方面,其中,情境建设意味着创造真实、生动的语境,以模拟实际翻译场景。例如使用真实的互联网文本、多媒体资源或模拟实际交流场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境,提高其在翻译中的应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迅速准确地选择和搜索信息的能力。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地使用在线工具、翻译资源以及相关数据库,以获取准确的背景信息,为翻译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强调创新思维和意义构建,学生被鼓励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以更好地表达源语言的含义,并确保目标语言的翻译在不失忠实性的同时更贴近目标文化,实现跨文化的有效交流。此外,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在翻译中的交流和转换能力,即有效地传达翻译意图,与他人协作,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进行文本的转换。学生需要通过与同伴、教师或在线社区的互动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能。

(二)坚持有效学习

进行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有效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更关注教师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最近几年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很容易使教师处在边缘化位置,学生学习有效性难以实现。因此,有学者提出应该关注学习效用,即教学活动必须能实现教学目标。在互联网北京下展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可以展现自身翻译技能的舞台,但也不能过度夸大学生的自由度,特别是在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必须理性应用[2]。要实现有效学习,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双主体原则,使讲授和学生活动结合在一起,不但要实现教学活动氛围浓烈、种类多样的目标,还要基于英语文本展开教学设计,理性使用互联网,实现在学中用、用中学。

(三)组织开展交互活动

在互联网背景下,交互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可以直接借助各类技术手段实施网络交互,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引导学生参与交互活动,在提升翻译技能的同时,达到一定人文性教育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交互活动并非只在学生之间进行,还要重视在师生间开展。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能够带领学生开展更高层次的翻译活动,同时,能够避免学生在翻译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偏离主题,以便将互联网上的信息与技术,更好地渗透其中,帮助学生筛选优质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借助互联网展开翻译交互活动,就是教学创新策略过程当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互联网+”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一)基于网络学习平台,提升学习目的性

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目的性。然而,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需要结合在线资源,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任务,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达到翻译教学的预期目标。一是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教程、在线课程、电子书籍、模拟翻译项目等。这种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广泛的学习选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网络学习平台通常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内容推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水平选择合适的课程或资源,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针对性[3]。三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获得实时反馈和评估,这种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发现和纠正翻译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从而更有效地提升翻译水平。四是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与全球范围内其他学生、教师或专业人士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这种跨地域的合作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需求和技巧。

(二)促进师生合理互动,强化跨文化交际

在利用“互联网+”推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和资源,以促进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师生互动,同时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一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在线讨论区或社交媒体上进行互动,这种实时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分享见解,而教师则可以及时回答疑问、提供反馈。这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更紧密互动,使学习变得更加亲密和实时。二是基于在线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远程辅导和指导。这种形式的沟通使学生更容易获取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制于时间和地点,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三是互联网工具使得学生可以远程合作,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共同完成翻译项目。这种团队合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翻译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4]。四是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例如在线会话、虚拟文化交流项目等。这种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

(三)借助网络学习资源,展开创新性教学

在英语翻转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所以不管是教学还是学习都会受到互联网影响,必须基于有关变化适时调整。而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内容的组织,自动生成翻译教学方案。在这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中直接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控文章内容、情感基调,甚至能对教学内容以外的信息进行甄别。教师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从而更精准地把握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基调,甚至能够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之外的相关信息。这种便捷性和自动化带来的效益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也使得教育者更具深度和广度地掌握翻译领域的前沿动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实用的知识体验。

三、“互联网+”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局限性

(一)现有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现阶段,针对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标准明确,但高校普遍应用的教材单一薄弱,比如缺少对翻译系统基础理论方法的介绍,整体实践活动设计较少,缺乏交互性。课后训练也基本局限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基本以课堂和教材词汇与语法进行习题检测,整体性翻译训练比较短缺,导致人才培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6]。由于内容比较薄弱,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所用方法也比较单一,创新性不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考,很难激发对英语翻译的热情。此外,教材编创本身比较系统、繁杂,很难每年都进行创新。然而社会发展迅速,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就极易导致教学内容难以满足现实人才需求,对此部分教师只好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分析,整理出适合的内容,精力和时间消耗较大,教学成效也不够显著。

(二)网络教学研究缺乏针对性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下,基于“互联网+教育”展开高校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个性化,使学生基于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以提升学习效果。但从现实状况来看,关于高校英语翻译网络教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教学优势上,针对教学发展与整合中产生的部分不良现象分析不多。相应地,有关解决对策的分析也比较有限,导致“互联网+英语翻译教学”的效用没有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四、“互联网+”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策略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开展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丰富高校翻译教学活动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翻译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翻译情境。基于此,以下就将探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翻译活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向,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其翻译能力。

(一)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习氛围营造,通过头脑风暴、自由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课前合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进行单元背景知识讲解,建立教学情境,并根据背景内容和单元知识附上一篇相关文章[7]。然后再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以进行翻译实践、话题探讨、课件制作等,再将讨论过程录制为视频,或者基于所划分的小组,利用微信群组等进行线上讨论。对于讨论结果,可以通过课件、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在小组之间相互分享学习心得、总结翻译技巧和思路,并提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等。完成之后,教师再继续组织学生翻译一篇难度较高的文本,针对学生翻译状况进行面对面点评,当其在遇到困难时鼓励其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搜索并做出准确判断,实现知识巩固。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开展完全的线上引导,如在教学前基于教学重难点录制教学视频,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一般视频不宜过长,5~10 分钟最佳,然后把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要求学生登录平台展开学习,在这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自学内容,并将产生的疑问以留言的形式加以反馈。教师则通过查看留言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同时适时介入,展开点评指导,结束后再继续将作业上传至平台,要求学生登录平台进行巩固。

(二)建立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建立一个全面且高效的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至关重要。这一资源库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内容整理与分类、多媒体资源采集到在线课程设计,再到教学案例分享和学生作品展示,都需要系统性规划。一是资源库的成功建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整理和分类,将资源按照主题、难度级别、学科等方面进行科学分类,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他们需要的资源,采用标签系统,使整个资源库更具有层次感和易用性。二是多媒体资源采集作为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视频、音频、图片、互动模拟等各类教学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以及版权合法性,以保证学生能够访问到高质量、可信赖的信息[8]。三是通过开发在线课程,不仅可以提供独立的完整课程,还可以设计模块化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入教学技术工具,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作品展示是另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资源库可以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和参考,也为其他学生创造了学习的平台和动力。

(三)建立英语翻译教学平台模块

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提供在线课程以及促进师生互动,这一平台将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灵活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能够借助平台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创新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9]。具体可以尝试将其划分出多个功能模块,如管理模块,重点对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进度等展开管理;课程概况模块,对英语翻译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方法与综合考评等进行整合;教学模块,将教学内容与任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打破时空限制;工具资源模块,重点提供相关英语翻译学习软件(见附表1),帮助学生打破思维桎梏,简化翻译过程,提升翻译质量和速度,学会自主学习;交流社区模块,重点给师生提供相互讨论的空间,实现知识提问和解答;课程资源模块,打破单一的教材内容限制,给学生增加学习所需的各类资料;单元测验模块,基于学习内容设置测验小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内容,实现知识巩固。

附表1 英语翻译类软件基本统计

五、结语

在教学体制的逐步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互联网环境下,部分院校还存在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模式研究不充分等问题。对此,高校要在坚持以互联网教学为前提,重视有效学习和交互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明确“互联网+英语翻译教学”在提升学习目的性、加强师生互动和展开创新性教学方面的正向影响,通过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立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和建立英语翻译教学平台模块等措施,持续推进英语翻译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互联网+教学内容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