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2024-02-01 16:08王力
银行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金融服务高质量

王力

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同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金融行业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金融发展往往伴随着金融结构的优化,即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比例结构的优化。金融高质量发展包含“金融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两个范畴,是指金融功能不断完善扩充,进而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金融高质量发展就是金融“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二者的有机统一。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也就是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具体表现为金融相关比率的提升。二是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工具多元化、金融资产在居民价值贮藏中的作用提升,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从互补互促转向一定替代关系等。三是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效率的提升,金融发展由金融创新驱动,新的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和金融制度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金融资源,获取更高的收益或降低金融风险。四是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的全球化,使金融活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跨越国界,形成全球范围的金融资源流动,并在全球统一规则下运作。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服务需求与金融中介发展均内生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早期,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占有水平较低,人们无力支付固定的进入成本,或进入的交易单位成本过高,缺乏利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动力,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缺乏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收入和财富达到临界值的人越来越多,足以支付固定的进入成本,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得以发展。金融服务越复杂,进入费用与交易成本也越高。而随着人均收入和财富水平的提高,金融体系会越来越完善,这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金融发展的类型中,需求尾随型金融发展是指金融对实体经济部门金融服务需求做出反应,市场范围持续扩张和产品日益多元化,要求有效地分散风险、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而产生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需求。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则是指金融部门主动通过金融创新,开发新的金融工具等,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要。金融服务贯穿于人民的整个社会生活,覆盖就业创业、家庭消费、结婚生子、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和健康养老等方方面面,人民对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成本可承担性要求不断提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民财富不断增长,对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高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还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也有待提升。因此,必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努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首先,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金融规模提升。推动金融规模合理提升必须提升金融的普惠性与包容性,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通过数字金融维护人民数字权益。一是要做好普惠金融文章,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做深做实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和乡村振兴大文章。二是要做好数字金融文章,金融机构应围绕移动支付、数字信贷、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创新、企业价值提升等领域,在资源运用层面,重点加强数据要素价值的开发;在技术创新层面,深度运用金融科技,全面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在展业模式层面,加快数字化金融业务模式和渠道创新,助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

其次,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金融结构优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協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笔者认为,除了优化融资结构、完善机构体系、强化市场规则、健全法人治理方向外,还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三篇大文章。一是做好科技金融文章,支持政府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等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做好绿色金融文章,要针对企业在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研发能力和定价能力。三是做好养老金融文章,助力银发经济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群体的美好生活需求。

第三,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金融效率提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从大力提高上市公司治理、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等方面作出部署。笔者认为,推动金融效率提升,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从公司治理、组织机构、人才评估等方面加强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一套包括思想激励、组织激励和市场激励在内的多维评价体系,改变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唯经济效益论英雄”的传统观念。

第四,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当前,全球范围金融资源和统一规则面临深度调整,我国要抓住机遇把握趋势,为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方案”,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对外开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要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挥海南自贸港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势。

猜你喜欢
中国式金融服务高质量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中国式民主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