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程化沟通的引导式健康教育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2024-02-05 05:05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血粘度流程化有氧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指动脉壁上沉着含脂肪、胆固醇等黄色物质,促使动脉管腔狭窄、弹性降低。AS发生的原因为高血压,而一旦出现AS现象反过来也会引发继发性高血压事件。流程化沟通是以流程为指导方向的沟通方式,可确保护患关系的有序性、双向性,可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但其对粥样硬化程度的改善效果欠佳。有研究显示,有氧运动训练可充分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使血管得以良好舒张及收缩,进而降低血压水平,改善粥样硬化程度[1]。为此,本文将基于流程化沟通的引导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AS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2023年8月本科诊治的127例老年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符合AS和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60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神经或精神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感染者;中途退出者。根据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其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61~75岁,平均(67.82±3.75)岁;病程2~9年,平均(5.45±1.01)年。观察组: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60~76岁,平均(68.23±3.27)岁;病程1~10年,平均(5.62±1.39)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于流程化沟通的引导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接触:采取合适称呼向患者问候,并进行自我介绍,具体讲述活动内容;②询问:着重询问患者自身顾虑和具体需求,并根据已经准备好的健康教育内容以及患者的喜好习惯选择适宜的健康主题,向其加以指导;对阅读困难的患者可采用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向其演示,并及时询问患者家属有无告知患者具体事项;③回答:及时回应患者,解答疑问;在对患者干预之前通过健康手册、PPT等方式来讲述日常的自我管理知识(疾病知识、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正确用药、监测血压),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提问的形式让患者了解到自身测量血压的频次,培养节律性教育意向和自我导向能力;应用视频学习的方式将疾病自我管理技巧和知识录制成视频,每周定期播放,鼓励患者相互交流、表达出自身感悟;④离开:责任护士离开前采用文明礼貌用语告知患者。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运动方式选择爬8级楼梯和步行100 m运动,运动时间选择在16:00~18:00,每次锻炼30 min,3次/周;根据患者体能检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选择慢跑,45 min/次,5~6次/周。将芬兰Polar S810遥测心率表佩戴于手腕上且在运动时要保证患者的心率处于靶心率范围内。在运动前后进行10 min准备和整理活动,在运动时告知患者勿要突然发力和过度弯腰,维持自然呼吸,运动后监测患者血压和运动执行情况。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后评定临床效果。

1.3观察指标 血压:采用电子血压仪检测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采用飞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ACAP)。血液流变学: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动态分析仪(厦门海菲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MEN-C100A型)检测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

2 结果

2.1血压控制对比 两组干预后DBP、SBP水平较干预前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血压水平控制对比

2.2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比 干预后两组IMT、ACAP水平较干预前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IMT及ACAP水平对比

2.3两组血液流变学对比 干预后两组高切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有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3 讨论

AS合并高血压常在脑部动脉和冠状动脉重要血管部位发生,病变发生后会造成血管壁厚度增加、管腔内间隙变得狭窄,易使胆固醇和脂肪等物质堆积,从而引起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3]。该类患者多数护理措施仅局限于住院期间,对出院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理化有氧运动锻炼关注较少,易发生较多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因此,给予患者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对改善老年患者血压水平、血流变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流程化沟通的引导式健康教育方案是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其重点,帮助患者积极主动地了解自身病情,并鼓励其参与到自我管理工作中,增强患者被尊重、被呵护、被关爱的一种直观感受。流程化沟通是以流程为导向的沟通形式,一般由责任护士以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的流程进行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沟通,使护患之间的交流具有双向性,更加规范化。该方式主要体现了换位思考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仅增进护患之间关系,还可促进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进而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有助于增加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领悟和合作程度[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DBP、SBP、IMT、ACAP、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经基于流程化沟通的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流变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究其原因:有氧运动通过爬楼梯和行走方式锻炼,可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减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迷走神经功能,动脉血管阻力得以有效控制,进而扩张外周血管,有助于使血压水平下降。有氧运动锻炼可使血液内游离的脂肪酸进入细胞,提升肝脏、肌肉等组织的肝脂酶活性,有助于减少脂肪合成,降低血管壁内脂肪物质沉积,进而提高血液流动速度,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水平。

综上所述,将基于流程化沟通的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应用于老年AS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显著降低其血压水平和颈动脉硬化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猜你喜欢
血粘度流程化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指导对高血压病合并糖耐量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