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能否提升农户社会资本?*
——以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为例

2024-02-20 08:07田卓亚齐振宏杨彩艳杨兴杰汪熙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稻虾种养资本

田卓亚,齐振宏,杨彩艳,杨兴杰,汪熙琮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双水双绿研究院 武汉 430070;2.湖北省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武汉 430070;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长沙 410004)

生态种养被认为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农业技术,连续3 年(2015—2017 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大力推进稻田种养结合,将稻田生态种养作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1]。稻虾生态种养作为典型的生态种养技术,充分利用了生态耦合共生原理,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并种植水稻(Oryza sativa),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近几年,该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呈“井喷式”发展[2]。随着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其功能也正由单一化逐渐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经济、生态方面,社会功能也日益凸显。然而,现有文献仅从稳定国家粮食产出、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出发肯定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尚少有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该技术的社会功能进行客观的评价[3-4]。一方面,社会资本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也是社会功能重要的表现形式,因而社会资本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社会功能评价的重要着眼点[5]。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证实了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6-7],但忽视了社会资本根植于人情网络之中,相较于传统农业技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使农户突破了原有的业缘和地缘关系,可能会助推农户社会资本提升[8]。因此,探究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影响成了亟待研究的问题。深入系统地探究二者间的关系,不仅直接关乎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社会功能的评价,而且对提升农户社会资本,从而满足农户生活需求,保障农户经济利益,构建稳定和谐的农村社会结构,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已有的直接探究技术采纳行为和社会资本之间关系的文献并不多见,但是学者们就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 一是关于社会资本在农户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农户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减贫[9-10]、提高创业绩效[11]、提升健康水平[12]、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13]、改善农业生产绩效[14]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是关于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与收入平等、家庭财富、农户年龄息息相关。具体而言,收入平等、家庭财富均与农户社会资本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社会收入平等且家庭富裕的情形下,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会更高[15-16]。相应地,农户年龄越大,对外的社会交往就越少,对应的社会资本水平越低[17]。除此之外,数字经济、农地流转、合作社参与均是促进农户社会资本提升的重要因素。其中,周闯等[18]认为数字经济中的互联网能打破原有的时空局限,既拓宽了沟通交流的渠道,也扩大了社会交流范围,从而有利于劳动者社会资本积累。耿鹏鹏等[19]在研究中表明农地流转交易的达成并非简单的经济利益权衡,而是通过强化村社关系与社会认同,积累社会资本的过程。此外,张连刚等在[20]合作社的社会功能研究中指出加入合作社确实能够提升农户社会资本,且加入示范社对农户社会资本提升的效果更明显。

已有研究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方法借鉴,但仍存在可拓展的空间: 一是相当一部分文献虽已经指出社会资本与某些因素相关,但是仅仅停留在相关关系层面,尚未明确二者间的影响机制或路径;二是虽有文献已经明确了社会资本提升的影响因素,但是缺乏对社会资本各个维度的深入探究,因此无法识别该因素对社会资本不同维度提升效应的异质性。三是纵观已有研究,从技术采纳角度探究农户社会资本提升的文献尚不多见。然稻虾生态种养作为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生态种养技术,除经济和生态功能外,其社会功能也逐渐显现。除了稳粮增收、促进农业现代化外,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应是该技术社会功能评价的重要落脚点。

基于此,本文利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9 个县(区、市) 1039 份农户调研数据,从社会资本着手,同时从社会资本总量和分维水平出发,考察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并探究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影响路径。以期为提升农户社会资本,认识和评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促进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参考和数据支撑。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1.1 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Putnam[21]将社会资本定义为“能够通过协调行为提高经济效率的网络、信任和规范”,该定义在经济学界得到了较高的认可。但是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社会资本多被可操作性地定义为“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22]。此外,社会资本也被认为是相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言的一种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21]。基于此,本文将社会资本理解为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一种资本形式,是农户在生产行为过程中获取的,并通过社会网络体现价值和发挥作用[20]。由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是基于社会网络的过程,因此本文聚焦于社会网络,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社会网络地位、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3 个维度[23]。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的社会资本水平涉及社会资本总量水平和社会资本分维水平,其中社会资本分维水平指的是社会网络地位、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分别对应的水平。

1.2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总量水平的影响

社会资本是可以通过外界的干预被生成或者构建的[24]。农户社会资本的提升,不能仅靠农户自发地积累,还需要学术界就该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20]。社会资本理论指出农户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交往、合作、生产要素互动等行为,可以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本[20]。且农户的社会资本在农户使用过程中具有不断增加的特性[25]。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农户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社会资本投资进而促进社会资本提升的过程。

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对比传统的水稻单作农户,小龙虾养殖环节生产要素、人员的互动和交换是农户社会资本水平提升的重要来源。具体而言,稻虾生态种养全过程中,产前环节稻虾户因需进行稻田改造、采购虾苗、购买生物农药、小龙虾专用肥和饲料等生产资料,会与挖掘服务提供方、虾苗供应商、小龙虾专用农资店等主体建立联系并进行频繁的沟通和互动。产中环节,农户在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中可能面临一定的技术障碍,此时政府的技术培训、农户间的技术交流不仅为稻虾生态种养户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信息,也促进了政府农技人员与农户、农户与农户间的互动和交流。产后销售环节,除了水稻经纪人外,稻虾户还需与小龙虾经纪人、小龙虾餐饮经营者、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保持密切互动,以实现小龙虾经济价值的转化。由此,对比水稻单作农户,稻虾生态种养农户将会与更多的主体互动,信息的交流更为频繁,社会交往范围也更广,因而会积累更高水平的社会资本。

1.3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分维水平的影响

1.3.1 对农户社会网络地位的影响

社会网络地位指个体靠近社会网络桥梁位置的程度,位置越好农户可能获取的社会资本就越多[22]。一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水稻单作,稻虾生态种养过程中小龙虾养殖的机械化程度低。尤其是在小龙虾捕捞期间,频繁捕捞和交易导致用工较为分散,因而短期雇佣是弥补自有劳动力不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短期雇佣的不经济,所以基于业缘的换工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农户有机会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人际关系由原有的“水稻圈”向“小龙虾圈”或者“稻虾圈”迈进。另一方面小龙虾的高经济价值可能会催生农户的“重虾轻稻”倾向,在精心管护小龙虾的同时可能会在水稻生产环节更多地购买外包服务以解放自有劳动力投入到小龙虾养殖,该过程也会帮助农户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并从原来的“生产圈”向“外包服务圈”拓展。

1.3.2 对农户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

社会网络规模指农户进行社交的人数规模,该规模越大农户获取社会资本的机会就越多[26]。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前,单一的水稻生产经营过程相对封闭,农户因农业生产而结识的社交主体有限,社交范围也相对狭窄。而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小龙虾养殖、管护、销售等过程复杂而分散,且涉及多方主体。除原有水稻生产过程中结识的社交对象外,农户还会与农业技术专家、小龙虾收购经纪人、餐饮经营者,以及小龙虾饲料、专用肥、药品等厂家建立新的、稳定的人际交往关系。由此,农户与更多不同社会地位、职业的个体建立了联系,社交范围和对象得以扩展,社会网络被进一步打开。

1.3.3 对农户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的影响

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指不同农户之间就农业生产进行信息共享的频繁程度[23]。区别于水稻单作农户从事水稻种植可能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经验,稻虾生态种养作为新兴的农业技术,农户对该技术的认知和应用可能存在诸多盲区[27]。因此,农户在采纳该技术前需要大量搜寻和积累技术信息,从政府推广、亲友邻里推荐等渠道获取相关技术信息,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以便提高技术认知,进而做出理性的采纳决策[28]。在采纳该技术后,为优化稻虾生态种养生产要素配置以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同村内的采纳模范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积极交流,以寻求技术采纳经验。在上述过程中,因为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所以农户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分享者。此种信息获取和分享构成的农户信息交换贯穿于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的全过程,为农户提高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进而提升社会资本水平提供了可能。

1.4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影响的路径

已有研究表明,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和数字经济中的互联网都对农户社会资本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18-20]。对于稻虾生态种养而言,合作社是农户与市场衔接的重要载体[29],土地流转是农户扩大经营规模,获取规模效益的重要手段[30],互联网是农户获取技术信息的重要渠道[31]。因此,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和互联网使用可能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提升农户社会资本的重要路径。

首先,稻虾种养农户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水稻和小龙虾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更好地与大市场对接,通常会考虑加入当地的稻虾合作社。农户加入稻虾合作社后,一方面稻虾合作社内部成员之间的信任、认同和组织参与,蕴含且产生了丰富的社会资本[20]。另一方面,农户加入稻虾合作社后将有更多的机会与稻虾购销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其他的稻虾生态种养经营主体展开联系[32]。即稻虾户加入当地的稻虾合作社后,会有意识地与有利于自己生产经营能力提升或稻虾生态种养经济效益增加的主体进行社会交往,进而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资本。

其次,因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可以实现“水稻+小龙虾”一举两得,所以稻虾生态种养农户倾向于通过转入土地,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本质上,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是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的交融[33]。依据流转双方的关系,土地流转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土地流转。此时,农户的土地流转发生在“熟人社会”中,传统的人情关系、风俗习惯起着重要协调作用,协议精神虽存在但并不流行,相互之间多数以口头合约作为流转关系确立的依据[34]。此种交易的达成,不仅是基于人情信任机制对社会资本的一种利用,同时也对农户社会资本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另一类土地流转则是既不基于地缘也不基于亲缘关系,发生在非熟人社会中。此时,农户双方可能素不相识,但为了维护各自利益,双方的土地流转通过协议、法规等确立下来。由此,原本毫无联系的农户间基于协议和法规形成了一种稳定且较为持久的关系纽带。

最后,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与三农领域深度融合,互联网也上升为农户获取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信息、政府进行稻虾生态种养技术推广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互联网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突破信息传递壁垒[35]。通过互联网,农户不仅能了解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信息,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农资、市场价格等信息,并与农技部门、农资店、收购经纪人等建立联系,跳出原有的同质性社会网络。另一方面,互联网提升了社会网络内部沟通的便捷性,促使社会网络规模扩张和网络强度改善[36],进而会在农户间形成一种没有明确界限的“链式”关系结构[37]。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21 年7—8 月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针对农户2020 年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的实地调查。本文调研区域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4 个方面考虑: 1)地理环境。江汉平原地区气候优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适宜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推广和发展。2)农业发展情况。江汉平原作为我国主要的传统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高,农业生产总量占全国总量的5%~12%。3)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发展程度。湖北省的稻虾生态种养面积和产量均位于全国第一,其中,江汉平原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推广的主要区域,发展规范化程度高,并率先实现了“一水两用,稳粮增收”的目标。4)课题研究需要。根据课题研究目的,调查内容围绕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状况、社会资本水平、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方面展开。

为了更为全面且合理地获取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状况和社会资本情况,在正式调研之前于2021 年6 月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进行了预调研。预调研走访了农业农村局、典型乡镇,并收集了相关背景资料。正式调研时,综合采用了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和固定样本量抽样法。第一阶段,确定县(区、市)。综合考虑稻虾生态种养“两带三圈四区”的发展规划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选取了江汉平原“双水双绿”重点发展圈的9 个县(区、市),包括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市、洪湖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38]。第二阶段,确定乡镇。在选取的9 个县(区、市)中,各抽取4 个乡镇,共36 个乡镇。4 个乡镇的抽取原则为: 各个县(区、市)向调查组推荐1 个稻虾生态种养的经典乡镇,调查组以经典乡镇为参照,按照地理位置(东南西北)另选3 个乡镇,共4 个乡镇。第三阶段,确定村庄。在每个乡镇中按照地理位置随机抽取2 个村庄,共72 个村庄。第四阶段,确定农户。每个村庄抽取约15 个熟悉家庭农业生产的成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访谈,共1080个农户样本。剔除信息缺失过多、前后矛盾和不一致的问卷,最终获取有效问卷1039 份,问卷有效率为96.20%。

表1 是各县(区、市)样本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采纳情况。由表1 可知,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样本农户占比为69.01%;江汉平原地区潜江市的采纳率最高,公安县和监利市紧随其后,其余各县(区、市)的技术采纳率也较高,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农户的比例均超过50%。

表1 江汉平原各县(区、市)样本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情况Table 1 Adoption of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technique of sample farmers in counties (cities) of Jianghan Plain

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1)解释变量: 采纳行为。本文关注的是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其社会资本的影响,因此“采纳行为”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并通过题项“2020年是否采纳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来测量。由于农户是否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为二值变量,所以采用二元赋值法,1 表示采纳该技术,0 表示未采纳该技术。

2)被解释变量: 社会资本。本文参考李文龙等[23]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社会网络地位、社会网络规模和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3 个结构维度并分别进行测量。其中,社会网络地位通过题项“种植水稻、收割稻谷或捕捞小龙虾时愿意帮忙的人数”进行测量[23]。因小龙虾用工分散、雇工成本高,所以基于人情的换工时有发生。社会网络规模通过题项“手机通讯录人数”进行测量[23,39-40]。因中国的社会网络大多基于家庭亲友关系,而通信是人际交往和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采用题项“家庭成员参加村集体选举、文娱等活动较多?”进行测量[23,41],因个人经常参与集体活动,可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熵值法,对3 个结构维度指标进行赋权,以测算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水平。

3)控制变量: 本文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变量,包括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信息获取和采纳环境5 个方面。其中,选取年龄表征个体特征,选取劳动力人数、收入和政治背景表征家庭特征,选取经营规模、合作社参与和土地流转表征经营特征,选取互联网使用表征信息获取,选取邻里采纳表征采纳环境。

4)工具变量: 技术门槛认知。为了保证模型的可识别性,选择方程至少需要1 个有效的工具变量。该工具变量影响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但是不直接影响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经过对多个变量的分析,本文将“技术门槛认知”作为识别变量,并通过题项“稻虾生态种养模式采纳门槛高(专门培训或大额投资)?”进行测量。理论上,农户对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农户的采纳决策,但并不会直接影响其社会资本水平。各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 所示。

表2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相关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2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levant variables affecting social capital of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technique adoption behavior of farmers

2.3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提升效应。但测算提升效应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1)本研究利用的是非实验数据,因此无法直观地将采纳和未采纳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进行比较,进而获取具体的提升效应值。2)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是自选择的结果,会受自身条件、技术属性等因素的干扰。3)在社会资本的研究中,一些不可观测因素易被忽略,例如: 个体动机、能力等。4)已有研究表明了社会资本对农户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故社会资本和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构成反向因果关系。上述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传统的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模型回归结果产生严重的内生性偏差。

基于此,借鉴已有研究[42],本文构建了处理效应模型(treatment effect model,TEM)来分析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提升效应。该模型直接反映了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概率从0 变到1 时,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变化情况,因而能直接估计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平均处理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ATE)。此外,该模型在消除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的选择性偏差时,可以同时考虑可观测和不可观测因素对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和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影响。具体模型构建如下:

首先是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的选择方程:

其次是农户社会资本的结果方程:

式中:S0i和S1i分别表示未采纳和采纳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X0i和X1i表示影响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变量;β0和 β1为待估参数;ε0i和 ε1i为随机误差项,假设二者都服从均值为0 的正态分布。

在上述公式的基础上,可以计算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平均处理效应(ATE),计算方程如下:

最后,由于本文同时存在自选择偏误、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在具体操作中,本文拟采用处理效应模型(treatment effects model,TEM)对应的拓展回归模型(extended regression model,ERM)进行回归。ERM 是一系列模型的总称,是不改变原本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在stata 中通过对原本模型的命令进行调整而生成的。该类模型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解决“内生性并发症”,即可以同时解决多个变量导致的多种内生性问题,对比传统的解决内生性问题的模型,更能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运用TEM对应的ERM,将反向因果、样本选择偏误、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放在同一框架下进行处理,进而能提高实证结果的准确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及农户社会资本水平评价分析

3.1.1 社会资本总量与分维水平分析

由表3 可知,农户社会资本总量水平的均值为0.094,且最大值和最小值间相差较大,表明农户整体社会资本较为欠缺,分布严重不均。从社会资本分维水平看,农户社会网络地位的均值较小,仅为1.062,表明农户与社会网络中的桥梁位置靠近程度低。社会网络规模的均值为135.684,但标准差较大,说明农户总体社会网络规模较大,但不同农户间的网络规模异质性特征明显。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的均值为3.480,且标准差较小,表明农户总体的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较高,不同农户间的社会网络交换频率差距较小。总地来说,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水平差异明显,分维社会资本水平异质性突出,分化程度高。

3.1.2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与社会资本结构分析

由表4 可知,从农户社会资本总量水平看,采纳组的强社会资本型农户占比为36.12%,未采纳组的强社会资本性农户占比为31.06%,表明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农户在社会资本总量水平上优势明显。从社会资本分维水平看,采纳组的社会网络地位、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占优型农户占比分别为18.97%和58.30%,相较于未采纳组而言处于劣势。而采纳组的社会网络规模占优型农户占比为33.89%,高于未采纳组。总体表明,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差异可能会导致农户社会资本结构和水平的双重异质性。

表4 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与社会资本结构分布Table 4 Aadoption behavior of the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techniqu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capital structure of farmers

3.2 工具变量合理性检验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8],故本文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是内生变量。结合TEM,选取技术门槛认知作为工具变量。为保证工具变量选取的合理性,首先采用2SLS (two-stage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回归进行检验,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表明内生变量与工具变量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其次,利用F统计量进行弱工具变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F统计值为12.961,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拒绝弱工具变量的假设,故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因此,本文工具变量的选取是有效的。

3.3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表5 的选择方程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信息获取和采纳环境5 个方面汇报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

表5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决策与社会资本提升影响因素联合估计结果Table 5 Results of joint estim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the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techniqu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capital of farmers

个体特征方面,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不难理解,除资金密集型属性外,稻虾生态种养亦属劳动力密集型农业技术,而农户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劳动能力逐渐降低[43]。

家庭特征方面,劳动力人数、收入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因为稻虾生态种养同属于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农业技术,除劳动力需求外,该技术还需要农户投入一定的初始资本以获取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家庭政治背景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可能的原因是有政治背景的农户可能拥有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对农业的依赖程度低,因而缺乏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动力。

经营特征方面,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合作社有着较强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能力,能有效地起到示范效应。因而能提高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强化农户对新技术的认知,进而有利于促进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44]。相应地,土地流转有利于扩大农户经营规模,而规模农户一般拥有更强的市场思维和绿色理念,因而会对经济和生态效益兼备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表现出较强的采纳兴趣[30]。

信息获取方面,互联网使用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因为互联网能有效地破除信息壁垒,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质量,使农户对稻虾生态种养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兼风险有一个全面认知,进而促进农户的采纳行为[31]。

采纳环境方面,邻里采纳状况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农户的技术采纳决策并非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相反农户会根据其他农户技术采纳决策对自身的适应性,对技术采纳决策做出调整[45]。

3.4 社会资本影响因素分析

表5 的结果方程为采纳和未采纳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水平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个体特征方面,年龄显著负向影响采纳和未采纳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水平。该结论与赵雪雁等[17]的观点一致。因为农户年龄愈大,与外界的交流、沟通越少,因而社会资本总量水平越低。

家庭特征方面,政治背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水平。一般而言,农户的村干部身份会赋予其丰富的人脉资源,并可进一步转化为社会资本。

经营特征方面,经营规模、合作社参与和土地流转均显著正向影响采纳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水平。相较于大规模农户,小农户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较低[46]。因而规模农户在农业上的投入更多,与其他农户的互动也更多。此外,调研中发现,水稻合作社数量少之又少,农村中稻虾合作社占据主导地位。而社员间信任、认同、参与等关系,蕴含着大量的社会资本[18]。相应地,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农户因能实现“一田双收、一水双用”,倾向于转入土地以扩大经营规模。而土地流转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中伴随着社会资本的积累。

信息获取方面,互联网使用显著正向影响采纳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水平。究其原因,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农户需要从互联网或者通过互联网与农技人员联系进而获得相应的技术操作信息,该过程也拓宽了农户社会交往渠道和范围。

采纳环境方面,邻里采纳状况显著负向影响未采纳组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水平。因为未采纳组农户周围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农户越多,农业技术采纳上的异质性就愈加明显,可能会导致农户农业生产交流“不同频”,进而减少与周围农户的互动。

3.5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平均处理效应

社会资本总量水平。基于TEM 估计,在测算未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农户的社会资本总量和分维水平后,进一步测算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平均处理效应。由表6 可知,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总量水平的平均处理效应为0.047,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总量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效应,农户采纳该技术后,对比未采纳时,其社会资本总量水平提升了0.047 个单位。

表6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平均处理效应Table 6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technique adoption behavior on farmers’ social capital

社会网络地位。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网络地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3.595,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即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农户的社会网络地位会降低3.595 个单位。可能的原因是,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虽实现了从“水稻圈”向“稻虾圈”,从“生产圈”向“外包服务圈”的迈进,但本质上并未脱离农业生产这一大型社交圈。因此,农户很难去接触不同交际圈的节点,实现社交圈的真正跨越。

社会网络规模。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网络规模的平均处理效应为114.266,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即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其社会网络规模对比采纳前扩大了114.266个单位。

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的平均处理效应不显著,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网络信息交换频率没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可能的原因是稻虾生态种养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农户对其认知有限,因此农户间的信息交流更多局限于传统农业技术而非稻虾生态种养技术。

3.6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前文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对表6 的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鉴于农户在提供相关数据时,囿于“瞒报”心理导致的数据异常值,本文对被解释变量社会资本进行了左侧缩尾处理,将低于变量1%分位范围的数值替换为1%分位处的数值。在此基础上,同样利用TEM 估计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的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结果如表7 所示,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提升效应与表6 基本保持一致,表明前文的数据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表7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提升效应的稳健性检验结果Table 7 Robust test results of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technique adoption behavior on farmers’social capital

3.7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提升效应的机制分析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主要通过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和互联网使用3 个方面提升农户的社会资本。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能有效提升农户社会资本水平,且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和互联网使用对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农户的社会资本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是否真正促进了农户的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和互联网使用,仍有必要进一步检验。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和数据可得性,本文运用Probit 模型对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与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和互联网使用的关系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8 所示,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合作社参与,提高农户的互联网使用概率,进而为提升农户社会资本提供了实现路径。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与理论预期不相符。可能的原因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是一种风险投资的行为。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可能会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规避风险的稻虾生态种养农户可能并不会在短期内进行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

表8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提升效应的机制分析Table 8 Mechanism 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enhancement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technique adoption behavior of farmers

3.8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提升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社会资本是对社会关系进行投资的结果,与农户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15],与农户年龄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基于收入和年龄对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的社会资本提升效应进行异质性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9 所示,对于低收入的农户而言,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总量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负提升效应。即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其社会资本总量水平反而比采纳前下降了0.086 个单位。对于高收入农户而言,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总量水平提升效应虽不显著,但总体表现为正。因为富裕的农户家庭无需时刻为生计、未来发展问题忧心,因而有更多的财力、精力投入到社会交往中。此外,高收入农户在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前就已具备较高的初始社会资本水平。在采纳过程中,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属性使得高收入农户更易获得采纳绩效优势,激发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社会资本总量水平将大幅提升。相反,低收入农户原本社会资本的初始水平就低,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又容易受经济资本的约束,因而社会资本总量水平提升幅度相对于高收入农户较小。

表9 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提升效应的异质性分析Table 9 Heterogeneity 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enhancement effect of integrated rice-crayfish farming technique adoption behavior

此外,表9 检验结果显示,对于60 岁及以下农户而言,其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有显著的正提升效应。而对于60 岁以上农户而言,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社会资本的提升效应则不显著。原因在于,60 岁以上的农户体力和精力有限,不具备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的生理条件,因此也不可能通过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去提升自身的社会资本。更进一步地,农户年龄越大,对外交往就越少,通常表现出较低的社会资本水平。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一直以来,稻虾生态种养作为典型的生态种养技术,除生态和经济功能外,其社会功能的评价直接关乎该技术发展的持续性和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的长效性。社会资本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和表现形式,因而成为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社会功能研究的重要着眼点。因此,本文基于江汉平原地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探讨稻虾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影响效应和路径,以期为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评价和农户社会资本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结果表明: 1)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能显著提升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该结论在张连刚等[20]的研究中得到部分证实,即在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概率从0 变化到1 的过程中,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会逐渐提升;2)合作社参与和互联网使用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促进农户社会资本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该结论可以在徐旭初等[29]、崔宝玉[32]、马千惠等[35]的研究结论中得以证实。表明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不仅能直接提升农户社会资本水平,而且还能通过促进农户加入合作社、使用互联网对农户社会资本水平起到间接提升作用。3)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效应存在着显著的收入和年龄异质性,该结论可以在赵雪雁等[17]的研究中得到证实。表明除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外,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还与其收入和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

对比已有研究,本文主要是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第一,目前关于社会资本的作用和影响因素的讨论较为丰富,但关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的探讨较为欠缺。本文在明确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农户社会资本提升效应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关注了该技术对农户社会资本的提升路径。第二,学术界对社会资本的探究大多将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视作一个整体,关注其总量水平。而本文在探究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水平影响的过程中,分别考虑了对社会资本总量水平的影响和社会资本各维度水平的影响。第三,已有的关于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研究,基本围绕其生态和经济功能展开,其社会功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对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评价。不可否认的是,本文仍存在些许不足。首先,由于样本区域的限制,本文基于江汉平原地区调研数据所得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稻虾生态种养区仍需要用更大范围的调研数据予以验证。其次,本文仅使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忽视了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多阶段性特征,未能从时间维度考虑稻虾生态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动态影响。未来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农村固定观察点,利用纵向追踪的方法,获得长面板数据,进一步深入探究。

4.2 结论

本文关注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从理论上阐述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农户社会资本的影响,利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1039 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TEM),实证检验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的提升效应和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 1)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十分突出,对农户社会资本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从社会资本总量水平看,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资本水平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其社会资本水平将会提升0.047 个单位,表明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不仅经济、生态效益突出,且社会功能也十分显著;从社会资本分维水平看,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网络地位存在明显的降低效应。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其社会网络地位水平将降低3.595 个单位。相反,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社会网络规模存在显著的扩大效应。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后,其社会网络规模将扩大114.266 个单位。2)从影响路径来看,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主要是通过促进农户合作社参与,提高农户互联网使用概率,进而提升农户社会资本水平。3)从异质性分析看,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对不同收入水平和年龄农户的社会资本提升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对高收入、60 岁及以下农户表现为正的社会资本提升效应,而对低收入、60 岁以上农户的社会资本提升效应则不显著。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要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社会功能。尽管农户在实际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等问题,但不能否认在此过程中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提升、社会网络规模扩大等社会功能。作为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生态种养技术,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经济功能,推动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发挥其提升农户社会资本,进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等社会功能。二是在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社会功能日渐凸显的情况下,要鼓励、推动农户采纳并且持续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一方面,通过在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中的交流、互动、生产要素交换等行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社会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增收属性,能为农户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政府要支持和引导农村的合作社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的覆盖率,为农户提升社会资本水平提供必要的途径。由此,促使农户在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过程中积极与外界交流和联系,不断开阔自身眼界,培养自身的社会关系。

猜你喜欢
稻虾种养资本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资本策局变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第一资本观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