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玫根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2024-02-26 10:04查苏娜苏日娜齐和日玛彭斯格热希萨仁高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4年2期
关键词:刺玫胸腺脾脏

查苏娜,苏日娜,齐和日玛,彭斯格热希,萨仁高娃

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 010110

刺玫根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davuricaPall.)的干燥根,别名山刺玫根,野玫瑰根,刺莓果根等。山刺玫广泛生长于我国东北地区,其花、果实、根均入药使用。刺玫根药材标准收载于吉林省药品标准中,其味苦、涩,性平,具有止血、抗菌作用,用于治疗月经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膀胱炎和肾炎[1]。在蒙医学中,刺玫根的蒙药名为“哲日力各·扎木尔因温都苏”,其功效为祛协日、镇赫依、消食,用于赫依协日症、巴达干协日症、胃协日症、脉病、咳嗽、清肝毒等[2]。据研究报道,刺玫根含有内酯、鞣质、多糖、总苷、黄酮、酚类、生物碱类、蛋白质、蒽醌等成分[3-5],具有抗氧化[4,6]、降糖[6]、抗菌[7]、血管舒张[8]等药理作用。Han等[9]报道了刺玫根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其他关于刺玫根多糖的研究甚少。

近年来,多糖作为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0],大量研究证明多糖具有免疫调节[11]、抗肿瘤[12]、抗病毒[13]、抗氧化[14]、降血糖[15]等多种活性。中药多糖作为天然免疫调节剂,功效明确,副作用少,对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以及肠道菌群等具有调节作用[16]。我国东北地区有丰富的野生山刺玫资源,其医药和功能性食品方面的研发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刺玫根入药较多,但相关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较少。本文对刺玫根多糖进行提取、纯化以及结构解析,同时对环磷酰胺(CTX)法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今后的刺玫根多糖的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级KM属小鼠,雄性,48只,体质量18~22 g,购置于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为110324220104171893/SCXK(京)2019-0010。饲养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 ℃,相对湿度40%~70%,12 h明暗交替,小鼠可自由摄食饮水。

1.2 药物与试剂

刺玫根棌集自大兴安岭,由内蒙古医科大学蒙药重点实验室包勒朝鲁教授鉴定为山刺玫(RosadavuricaPall.)的根。香菇多糖片(规格10 mg/片,批号:2203010,国药准字:H42022727,湖北广仁药业有限公司);环磷酰胺(规格200 mg/瓶,批号:22041525,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小鼠免疫球蛋白A(IgA,批号:34375734)、小鼠免疫球蛋白G(IgG,批号:32353771)、小鼠免疫球蛋白M(IgM,批号:34367262)、小鼠白介素-2(IL-2,批号:36397998)、小鼠白介素-6(IL-6,批号:3841924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批号:30331257)、γ干扰素(IFN-γ,批号:30331673)ELISA试剂盒(武汉新启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3 仪器与设备

FA2004N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Waters 515高效液相色谱、2410示差检测器(美国沃特世科技有限公司);TU-191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IRAffinity-1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株式公司);ICS5000离子色谱仪(美国赛默飞科技有限公司);涡旋混匀器(德国艾卡仪器设备有限公司);MEX-7222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广电工业株式公司);SpectraMax-i3x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美国分子仪器有限公司)。

1.4 刺玫根多糖的提取与分析

1.4.1 多糖提取与纯化

提取:称取干燥的刺玫根适量,粉碎成粗粉,按料液比1∶20 g/mL,温度80 ℃,煎煮120 min,离心,取上清液在60 ℃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之后缓慢加入4倍量的无水乙醇并不断搅拌,4 ℃静置过夜,抽滤,浓缩,冷冻干燥,得到刺玫根粗多糖。

Sevage法脱蛋白:称取2.0 g粗多糖,配制成1%的粗多糖溶液,加入1/4体积比的Sevage试剂(氯仿∶正丁醇=4∶1)混匀,磁力旋转20 min,分液漏斗内静置30 min,去下层蛋白液,上层多糖溶液重复此步骤至无明显蛋白层,流水透析48 h,蒸馏水透析24 h,旋转蒸发仪浓缩,冷冻干燥,以BCA法测量样品总蛋白含量。

三氯乙酸(TCA)法脱蛋白:称取2.0 g粗多糖,配制成 1%的粗多糖溶液,加入10%TCA(6.0 g TCA溶于60 mL蒸馏水),磁力旋转20 min,分液漏斗内静置30 min,倒去蛋白层,流水透析48 h,浓缩,冷冻干燥,以BCA法测量样品总蛋白含量。

分级沉淀:称取1.0 g刺玫根脱蛋白粉,溶在150 mL蒸馏水溶解,分别用30%、40%、50%、60%比例的乙醇分级沉淀,离心,取沉淀,透析,进行GPC分析。得到60%乙醇沉淀物为200 mg,命名为刺玫根多糖(RDRP),用于结构鉴定及药理实验。

1.4.2 总糖含量测定

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测定。以无水葡萄糖为标准品配置0.08 mg/mL的溶液,摇匀,得标准品溶液。分别吸取0、10、20、30、40、50 mL葡萄糖标准品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容量瓶。从各容量瓶分别取2 mL溶液倒入试管,加5%苯酚溶液1 mL,浓硫酸5 mL,摇匀,90 ℃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在49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葡萄糖浓度为X,吸光度为Y,绘制标准曲线。“1.4.1”所制得的多糖用双蒸水溶解至50 mL容量瓶,得多糖样品溶液。准确吸取2 mL,测定吸光度,根据葡萄糖标准曲线,求出多糖溶液浓度,计算刺玫根多糖中总糖含量。

1.4.3 分子量的测定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器(HPGPC)法对脱蛋白山刺玫多糖进行分子量测定,具体方法参照Mu[17]等报道的步骤和色谱条件。

1.4.4 红外光谱测定

精密称取样品2.0 mg和溴化钾200 mg,压制成片,置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扫描,扫描波段为400~4 000 cm-1。

1.4.5 单糖组成

取多糖样品5 mg,置于安瓿瓶中,加入3 mol/L三氟乙酸(TFA)2 mL,120 ℃水解3 h。准确吸取酸水解溶液转移至管中,氮吹干,加入5 mL水涡旋混匀,吸取100 μL加入900 μL去离子水,离心(12 000 r/min,5 min),取上清进行离子色谱分析。同时精密称取11种单糖标准品(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果糖、核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各5 mg置于安瓿瓶中,按照以上的方法处理得到混合标准溶液,根据绝对定量方法,测定不同单糖质量,计算出摩尔比。

色谱条件:Dionex CarbopacTMPA10柱(4 mm×250 mm,4 μm),检测器为电化学检测器,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5 μL;流动相A为H2O;B为500 mmol/L NaOH和50 mmol/L NaOAC缓冲液;C为20 mmol/L NaOH;流速调节为1.0 mL/min;洗脱梯度为0~30 min:100%C;30~30.1 min:50%A和50%C;30.1~46.0 min:30%B和70%A。

1.5 刺玫根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评价

1.5.1 分组与造模

取KM小鼠48只,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模型对照组(model group,Mod)、阳性对照组(positive group,Pos)、刺玫根多糖高剂量(RDRP high dose,RDRP-H)、中剂量(RDRP medium dose,RDRP-M)、低剂量组(RDRP low dose,RDRP-L),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d),其他组小鼠均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d),连续3 d造模,第4 d开始给药14 d。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用纯净水1 mL/(kg·d)灌胃,阳性对照组以香菇多糖片50 mg/(kg·d)灌胃,RDRP高剂量组以400 mg/(kg·d)、中剂量组以200 mg/(kg·d)、低剂量组以100 mg/(kg·d)剂量灌胃,灌胃体积为10 mL/(kg·d)。

1.5.2 脏器指数的测定

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不禁水,称取各组小鼠体质量后,小鼠眼内采血,处死小鼠,取脾脏和胸腺,清除周围脂肪或其他组织,滤纸擦去表面残留血液和水分,称量,计算脏器指数,计算方式为:脾脏指数(mg/g)=脾脏质量(mg)/体质量(g);胸腺指数(mg/g)=胸腺质量(mg)/体质量(g)

1.5.3 组织病理学观察

取各组脾脏组织用固定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脾脏和胸腺病理变化。

1.5.4 外周血细胞测定

小鼠眼内眦静脉采血于抗凝管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1.5.5 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眼眶取血,室温静置30 min,离心(4 000 r/min,10 min,4 ℃),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法,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操作步骤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变化和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IL-6含量水平变化。

1.5.6 脾脏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取出脾脏,在生理盐水中将血液冲洗干净,去除其他蛋白组织,将脾脏放入冻存管,液氮中速冻,转移至-80 ℃的冰箱保存备用。剪碎脾脏,研磨,加入10倍体积的RIPA裂解液,用匀浆器匀浆。离心(12 000 r/min,5 min,4 ℃),取上清,使用BCA蛋白浓度试剂盒测定浓度。配置SDS-PAGE凝胶,上样,电泳,转模,封闭,孵育一抗,孵育二抗,显色,通过TANONGIS软件读取相关条带灰度值。

1.5.7 统计学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刺玫根多糖提取与分析

2.1.1 提取与纯化

采用水煮醇沉法提取刺玫根粗多糖,提取率为7.3%,得棕褐色絮状物。经过Sevage法和TCA法分别脱蛋白处理,以BCA法测定其总蛋白含量,刺玫根多糖的总蛋白浓度从60.3 μg/mL分别降到10.3 μg/mL和6.0 μg/mL,表明TCA法的脱蛋白效果更有效。经过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分级沉淀,采用GPC法测定各分级醇沉物,得到相对分散度较低小于1.5的60%乙醇沉淀的褐色絮状醇沉物RDRP,进行结构分析和活性评价实验。

2.1.2 多糖总糖含量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总糖含量。葡萄糖为标准品,在0.0~8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6 5X-0.018 3,相关系数R2=0.999 0。刺玫根多糖RDRP中糖含量为91.9%,用Sevage法和TCA法分别脱蛋白纯化后,RDRP中糖含量分别为94.1%和90.2%。由此看来,TCA法脱蛋白效果虽然好,但糖的损失较多,所以Sevage法是山刺玫根多糖的最佳脱蛋白方法。

2.1.3 多糖分子量测定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刺玫根多糖RDRP的分子量。六种不同分子量的葡聚糖为标准品,分子量分别为5.8、11.8、47.3、100、380、788 kDa,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logY=26.5-3.81X+0.236X2-0.005 22X3,相关系数R2=0.999 9。GPC色谱图如图1。显示RDRP由两个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组成,保留时间为14.933 min的峰的重均分子量(Mw)为66.7 kDa,多分散度为1.1,面积为24 043μv*s,占总面积的13.3%。保留时间为17.550 min的峰的重均分子量(Mw)为13.1 kDa,多分散度为1.2,面积为156 434μv*s,占总面积的86.7%。由此看来,RDRP主要由重均分子量为13.1 kDa的多糖组成的。

图1 RDRP的GPC 色谱图

2.1.4 红外光谱检测

刺玫根多糖RDRP的红外光谱图如图2。从红外扫描结果看,3 383 cm-1是糖分子中O-H键的强伸缩振动吸收峰,是糖类的特征峰。2 928 cm-1显示糖分子中C-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1 616 cm-1处的显示糖结合水的吸收峰,1 522 cm-1处的吸收峰可能是C=O键的伸缩振动吸收,1 437 cm-1处显示的弱吸收峰为糖分子中C-H键的变角振动吸收,1 367 cm-1处可能是C-H键的弯曲振动吸收峰,1 157 cm-1显示糖分子环上C-O键的伸缩振动吸收,1 057 cm-1处的峰可能是O-H键的变角振动吸收,1 016 cm-1显示吡喃环醚C-O键的变形振动吸收,762 cm-1处的吸收峰是α-构型吡喃环的对称振动,说明RDRP含有α-构型的中性吡喃多糖。

图2 RDRP的红外光谱图

2.1.5 单糖组成分析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刺玫根多糖RDRP进行分析,色谱图如图3。结果表明,11种单糖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相比较,刺玫根多糖中检测到了5种单糖,即,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其摩尔比为0.207∶0.121∶0.598∶0.040∶0.033。从摩尔比看出,RDRP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其中,葡萄糖占59.8%,阿拉伯糖占20.7%,半乳糖占12.1%。

图3 单糖标准品的混合溶液(a)和RDRP(b)的离子交换色谱图

2.2 刺玫根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影响

2.2.1 刺玫根多糖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从表1可知,模型对照组体质量、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表明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制备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说明其可促进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的发育。

表1 各组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比较

2.2.2 刺玫根多糖对小鼠组织病理的影响

在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病理的变化。从图4中看出,脾脏空白组白髓和红髓分布均匀,而模型组红髓偏多,细胞排列不紧密且出现空泡状。与模型组相比,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白髓显著增多,分布均匀,表明淋巴细胞增多,且界限清晰。

图4 RDRP对小鼠脾脏病理形态影响(HE,×100)

如图5所示,空白对照组胸腺细胞排列整齐,皮质和髓质界限清晰,皮质主要由淋巴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组成,皮质上淋巴细胞排列密集;髓质部分染色较浅,主要由大量的胸腺上皮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构成,髓质区可见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胸腺小体。模型对照组胸腺皮质髓质界限清晰,髓质区可见胸腺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髓质区细胞间隙增大。与模型组相比,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细胞界限清晰,可见胸腺小体。

图5 RDRP对小鼠胸腺病理形态影响(HE,×100)

2.2.3 刺玫根多糖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淋巴细胞数量(lymphocyte,LYM)明显显著降低(P<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C)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刺玫根多糖高剂量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刺玫根多糖RDRP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有升高,但没有显著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其他给药组的淋巴细胞数量均有增高趋势,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有降低的趋势(见表2),提示刺玫根多糖RDRP可能上调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外周血细胞来增强细胞免疫。

表2 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比较

2.2.4 刺玫根多糖对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浓度的影响

由图6可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说明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但是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图6 RDRP对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影响

2.2.5 刺玫根多糖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IL-6的影响

由图7可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IL-2、IFN-γ、TNF-α、IL-6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均极显著上调了IL-2、IFN-γ、TNF-α、IL-6的含量(P<0.01),各剂量组之间没有差异。这结果提示RDRP可能通过上调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而调节免疫功能,缓解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低下状况。

图7 RDRP对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6、TNF-α的影响

2.2.6 刺玫根多糖对小鼠脾脏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脾脏的NF-κB p65蛋白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且浓度和剂量有依赖趋势。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TLR4、MyD88、TRAF-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的TLR4和TRAF6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刺玫根多糖RDRP低剂量组的MyD88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刺玫根多糖中、高剂量组的MyD88蛋白水平有上升趋势,但统计学意义。综上结果,刺玫根多糖RDRP可能有由调节TLR4/MyD88/TRAF-6信号通路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来提升小鼠免疫功能。

图8 小鼠脾脏中TLR4、MyD88、TRAF6和NF-κB蛋白表达

3 讨论与结论

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受到天然产物研究者的关注。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多糖在药物、食品、保健品、绿色产品等领域上起着重要角色[18]。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技术逐步走向多样化,比如热水提取法、碱提取法、乙醇发酵沉淀法、酶辅助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声辅助酶提取法、亚临界水提取法、超高压提取法、减压/真空提取法等陆续报道[19]。这些方法都有利弊,其中热水提取法虽然提取率不是很高,但经济、无毒、安全、无损害细胞壁等优势而常用在多糖提取中。本研究中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方法,从刺玫根中提取多糖,并用两种方法进行脱蛋白。结果表明,TCA法脱蛋白效果明显,但糖的损失较多,所以Sevage法相比TCA法更适合山刺玫根多糖的脱蛋白。经过乙醇分级沉淀,得到60%醇沉多分散度相对较小的多糖RDRP,其糖含量为94.1%。植物多糖的结构直接影响其生物活性,可采用分子量分布、红外特征吸收峰、单糖组成等来鉴定多糖基本结构[20,21]。本研究中,GPC法测定刺玫根多糖分子量,发现RDRP为重均分子量为13.1 kDa,少含分子量较大(66.7 kDa)的混合多糖。其红外检测结果表明,刺玫根多糖是含有α-构型的中性吡喃多糖。单糖组成分析表明,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组成。但其单糖支链连接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它们共同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胸腺和脾脏是主要的免疫器官,在产生和维持免疫细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2]。作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中心,脾脏是T、B淋巴细胞定居的主要场所,因此脾脏指数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力的高低。环磷酰胺是烷化剂的一种,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但它不仅对癌细胞有各种毒性,对免疫细胞、上皮细胞等快速分裂的细胞也有毒性,常被用于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本研究中,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体质量、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免疫球蛋白浓度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表明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制备成功。并连续刺玫根多糖RDRP干预2周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RDRP组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数量和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为显著升高(P<0.05或P<0.01),说明其可促进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器官的发育。在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胸腺和脾脏病理的变化,结果表明刺玫根多糖RDRP组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改善,说明能提高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ELISA检测发现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说明刺玫根多糖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此外,植物多糖能够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促进相关细胞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3]。本研究中,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均极显著上调了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IL-2、IFN-γ、TNF-α、IL-6的含量(P<0.01),说明刺玫根多糖可能通过上调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调节免疫功能,缓解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低下。

目前,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受到关注。其中TLR下游通路NF-κB的报道最多[24]。本研究中,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刺玫根多糖RDRP高剂量组的TLR4、MyD88、TRAF-6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刺玫根多糖RDRP各剂量组NF-κB p65蛋白有上升趋势。这结果表明,刺玫根多糖可能激活TLR4受体,进而激活MyD88(髓样分化因子88)与IRAK(IL-受体相关激酶)结合去激活TRAF-6(TNF受体相关因子6)和IκB激酶复合体,诱导NF-κB抑制蛋白激酶IκB磷酸化,增加TNF-α、IL-6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16,25]。

综上所述,主要由13.1 kDa重均分子量的多糖组成的刺玫根多糖能够增加免疫器官指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数量,改善免疫器官病理变化,还能够上调免疫相关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缓解CTX所导致的免疫低下,呈展现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并其作用机制与TLR/NF-κB通道有关。本研究结果为刺玫根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价值的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刺玫胸腺脾脏
儿童巨大胸腺增生误诊畸胎瘤1例
野刺玫的悔恨(外三篇)
白刺玫
白刺玫
胸腺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