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童谣魅力,实现课程价值

2024-03-01 06:34钟晓明王军
江西教育C 2024年2期
关键词:童谣核心素养

钟晓明 王军

摘   要:童谣依托于广阔的农村地域,孕育于广阔的农村生活,彰显出浓郁的风土人情。农村学校教师可以依托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收集、整理与创新农村童谣,形成体系化的校本资源,蓄积课程创编和资源运用的有效经验,助推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本文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寻童谣的内涵中生发劳动意识,在把握童谣意蕴中强化审美体验,在理解童谣主题中绽放“创新之花”,在关联童谣信息中历练探究意识。

关键词:童谣   课程价值   核心素养

在语文课程的体裁样式中,童谣以其浅显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韵律和生动活泼的内在意蕴,深受学生的喜爱,是滋养学生生命意识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虽然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闭塞,但是拥有广阔的地域特色资源,有着城市无可比拟的灵气。很多童谣都依托于广阔的农村地域,孕育于广阔的农村生活,彰显出浓郁的风土人情。因此,教师要积极收集、整理与创新农村童谣,构建体系化的校本资源,蓄积课程创编和资源运用的有效经验,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品析关联,在探寻童谣内涵中生发劳动意识

劳动是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基本意识和生存素养。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做合一”理念,这给劳动课程与语文学习的巧妙融合提供了支撑。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劳动意识,可以说,劳动伴随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标签。因此,农村学校的童谣课程就不能将劳动这一主题排除在外。教师可以以“劳动”为主题进行童谣汇编,传递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理念,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在思维,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探寻童谣丰富的内涵,帮助学生形成劳动意识,养成劳动品质和习惯。

例如,在教学“劳动”主题单元时,笔者收集了一首《拍大麦》的童谣:“两筐麦三筐麦,哗啦呼啦拍大麦。如果拍得少,让你吃个饱;如果拍得多,田里如山摞。”这是一首以农村收割大麦为内容的童谣,旨在展现农村大麦收获的喜悦场景和丰收景象,是农村劳动生活最为真实、鲜活的写照。对于这首童谣的教学,笔者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方面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童谣表达的意思,感受童谣的音韵之美和节奏之美,对童谣形成初步的认知体验;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在泥土和麦穗所营造的氛围中,与农民伯伯一起,感受农村收获季节的繁忙与热闹。

在广袤的田野中,学生能在体悟童谣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洞察童谣折射出来的深刻哲理:只有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换取丰收的硕果。在真实场景的冲击下,学生对童谣所描述的画面就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思考。如借助“如山摞”的比喻、夸张修辞手法,学生能感受大麦数量之多。最后,笔者组织学生结合童謠的理解以及身处的具体环境,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凸显农忙、劳动、幸福等关键词,真正将“劳动创造幸福”的意识镌刻在学生的脑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课程建构的角度收集和整理童谣,从多层面关注童谣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在这一案例中,笔者既没有将机械地理解大意作为核心目标,也没有以语用训练为目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而是从课程建设的高度,紧扣童谣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探寻童谣的价值。这样既能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内核感受童谣所传递的精神内涵,又能让学生从真实生活环境的外围层面,增强劳动意识,实现全面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二、感知创造,在把握童谣意蕴中强化审美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课程教学,并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目标定位,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文化自信”“语言发展”“思维提升”和“审美创造”等不同的维度。其中,“审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童谣作为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文体,展现出了丰富的价值意蕴,是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不同维度出发,彰显童谣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农村很多家庭都以养蚕为生,“蚕宝宝”具有胖嘟嘟、软绵绵的形象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于是,笔者就在“昆虫”童谣校本专辑中收录了一篇关于“蚕宝宝”的童谣:“小小蚕,白胖胖。吃桑叶,造白房。银丝绸,做衣裳。穿在身,很漂亮!”这是一首极具画面感和表现力的经典童谣,从色彩和形态的角度描绘了“蚕宝宝”的外形、食物和作用。学生在聆听这首童谣时,能迅速将文字符号与“蚕宝宝”的形象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了文字与画面的有效整合。基于这样的认知,在组织学生诵读学习这首童谣时,笔者将教学分为“感知美”和“创造美”两个板块:一是深化理解,感知童谣之美。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事物,往往能触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首先,笔者将童谣描写的事物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组织学生走进蚕农家中,与可爱的“蚕宝宝”来一场“亲密接触”,让学生观察“蚕宝宝”的样貌、动作和活动。其次,在学生形成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之后,笔者再次出示这首童谣,引导学生紧扣童谣文字,在理解和还原的基础上,认识画面的形态和色彩搭配之美。最后,组织学生展开想象,当人们穿上由“蚕宝宝”吐出的丝而制成的衣服后会有什么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这首童谣所生发出来的独特美感。二是迁移表达,创造生活之美。语文课程的本质定位是“关于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意味着教师可以在诵读理解、激发情感的基础上,为学生打开迁移表达的通道,让学生将自己获得的感受进行表达。依照这样的观点来审视这篇童谣,就不难发现,这种类型的童谣不仅语言浅近易懂,而且描述的事物也与农村学生的真实经历密切相关。于是,笔者在学生深入诵读、广泛积累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迁移方法的平台,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并模仿童谣的方法和语言特点,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

无论是童谣校本教材的编选,还是基于童谣资源的教学引导,学生都能借助童谣这一载体,实现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对学生的美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提炼元素,在理解童谣主题中绽放“创新之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语文课程的特质而言,创新的契机既巧妙地蕴藏在每一篇课文的理解中,也蕴藏在每一篇习作的表达中,更蕴藏在每一篇童谣的诵读中。因此,在开发童谣校本资源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留心那些具有鲜明创新元素的童谣,通过诵读理解,助力学生走进童谣世界,发展学生的表达素养和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校园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笔者所在地区文化馆创作了《学校操场》这首儿歌:“学校的操场,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春天,操场是绿的。小草探出了头,给操场添了几分生机。夏天,操场是翠绿的。树叶跳起了舞,给孩子们的笑声伴舞。秋天,操场是金黄的。黄色的落叶伴随着桂花的香味,装点着操场。冬天,操场是雪白的。白色的雪花飘落,操场就成为孩子们的乐园。”这首童谣的创新之处体现了两点:一是童谣内容描述了当下真实的校园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二是作者巧妙地借助一年四季不同的色彩为切入点,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创造性地展现了校园环境。因此,在组织学生诵读这一篇童谣时,笔者就紧扣这两个创新点,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创新特质。首先,从内容维度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童谣内容,将其与真实的校园环境进行融合,感受作者選择景物和构思的创新性;其次,从表达手法的维度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蓄积智慧的表达手法,感受这种手法的表现力。只有从童谣中感受到创新的价值和魅力,学生才能真正化创新为动力,实现整体素养的不断发展。

四、开展活动,在关联童谣信息中历练探究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事实上,生命个体的探究状态是充实人生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流传着丰富的童谣,其中不乏一些极具探究性、创造性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童谣进行诵读、理解与感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铸造学生的探究品质,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我国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蓄积了丰富而多元的传统习俗。新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列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语文课程教学要努力挖掘文本资源中的文化因子,以积极体验、巧妙渗透等方式,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文本中,助力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生长。在教学中,笔者紧扣传统习俗,设置了专题单元,编排了众多经典的童谣,如“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童谣展现了春节的一系列民风民俗,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由于时代的变迁,这首童谣描绘的很多场景和习俗与学生当下的生活距离较远,这就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理解童谣的意思、想象描述的画面、感知其内在的文化印记造成了较大的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课程的建构和教学将何去何从呢?对此,笔者没有停留在最原始的认知层面上,而要搭建积极探究的平台,组织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走进童谣的世界。比如,围绕这首童谣,布置了三个探究价值点:第一,这些过年习俗具体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获取信息资源;第二,与家长联系,借助过年契机,让学生与家长一起经历童谣中提到的习俗,让学生以积极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习俗中蕴藏的风土人情,并在班级中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参与体验的感受;第三,让学生借助线上平台,与其他地域的学生一起诵读童谣,相互交流和分享不同区域的相关习俗,积极推动童谣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童谣中的文化意蕴,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面对时代变迁所形成的认知隔阂,为学生开设了收集整理资源、积极体验感知和多元交流分享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理解童谣,形成情感共鸣的平台,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孕育了丰富而多元的童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都蕴藏在小小的童谣世界中,值得学生在理解品味、吸收内化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循童谣文体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开发童谣课程,并在多维诵读、积极体验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助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莉珊,屠莉娅.新型阅读空间:从端坐阅读走向多模态阅读[J].上海教育,2021(16):32-33.

[2]蔡静.童谣阅读空间:从“输入”到“输出”[J].小学教学研究,2023(2):65-66,69.◆(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塔山中心小学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经济开发区小学)

猜你喜欢
童谣核心素养
童谣琅琅,滋养童年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咿呀声中的童谣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