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4-03-03 10:35叶继生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儒雅传统美德思想

叶继生

摘 要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依托儒雅文化,构建儒雅课堂,通过教学环境创新,彰显雅士追求;教学内容改革,重构教育内涵 ;教学方法改革,展现儒家风范的路径,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成长、改变、提升,成为能坚守“仁、义、智、勇”价值观念,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成就卓越的自己。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儒雅课堂 传统美德 教学环境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将儒雅课堂的构建作为核心,秉承“和、活、实、新”的理念,践行“仁、义、智、勇”的价值观念,将培养学问渊博、温文尔雅的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课堂教学精神意蕴,让学生的学习走向卓越。

一、教学环境创新,彰显雅士追求

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儒家精神的熏陶和雅士思想的感染,让学生理解文人雅士的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1.以优秀传统文化改善课堂物质环境

学生在班级中学习和成长,班级外在物质环境的设计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彰显儒雅课堂的效果,在课堂物质环境的布置中,教师可以尝试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优化物质环境设计,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儒雅教育效果。例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熏陶,在教室的宣传板上,我们就可以将“上善若水”作为主题进行绘画,形成“教化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教育氛围;在学校墙壁上,可以按照“明德”“笃学”“儒雅”的核心思想,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作为墙面布置的素材,加深学生对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内核的理解,让儒雅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种子。

2.以先进的思想丰富学生精神环境

课堂精神环境的构建是强化儒雅教育效果的基础,而课堂教学活动中精神环境的形成与教师的熏陶存在直接的关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个人行为举止向学生传递儒雅的观念和精神,能通过儒雅名师的带动起到积极的精神熏陶作用。因此,学校应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让教师主动阅读儒学经典,了解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现儒雅教师风采,从而带动学生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高雅的价值追求。

儒雅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儒雅学子的新课堂。儒雅课堂的构建力求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的精神意蕴,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内涵的高素质人才。新时期在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精准定位儒雅课堂的教学要求,从多角度探索儒雅课堂的教学改革,从而在课堂上践行儒雅的价值观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传承,以高质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应用促进教学活动的创新,让学生的学习从优秀迈向卓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改革,重构教育内涵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环节,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渗透儒雅教育思想和理念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践行儒学思想,重新解构儒雅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从而彰显儒雅教育的价值和作用。

1.解读传统美德教育

儒雅课堂的构建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饱学之人、温文尔雅之士,希望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弘扬儒家传统美德,彰显明德精神,渗透使命教育。在儒雅课堂中,明德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大学》中有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论述,这为品德教育的开展指明方向。在构建儒雅课堂的过程中,从传统美德教育的视角,可以将明德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选择多种传统美德教育素材渗透教育活动,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知书达理、学识渊博、举止高雅的人。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将“崇德、敬业、求实、创新”作为校训,将人文教育环境的构建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实践探索。而在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传统美德的挖掘和渗透作为重要的方向,从传统美德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角度也做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具体而言,学校重视引导教师传承“仁爱孝悌”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谦和礼让,真诚有信”的综合素质,并且以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载体,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2.挖掘笃学慎行的行为准则教育

儒雅课堂的构建主要是希望学生能从优秀走向卓越,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在构建儒雅课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儒雅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正心笃志、崇德弘毅”是人格修养教育的重点,也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革新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向。我国历来有笃学的传统理念,在《论语》中就有关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论述,认为应该广泛地学习并笃定自己的志向,常常思考寻求仁德的发展。而《礼记·中庸》中则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思想,也为人的学习和成长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构建儒雅课程的过程中,要系统解读儒雅课堂的内涵,从笃学慎行的视角重新定位行为准则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教育的模式。

学生是课堂中独立的个体,对于学生而言,课堂的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道德启蒙的过程、行为养成的过程,因此,课堂内容的筛选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方向。所以,在儒雅课堂的建构过程中,学校应从传统行为习惯教育核心思想和理念的角度确定笃学慎行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方向和培养方向,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通过教学内容的变革,使教育活动向育人回归,为学生创造卓越学习和卓越发展的良好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同步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助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展现儒家风范

教学活动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感悟和学习体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构建儒学课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全面促进课堂教学活动改革的过程中,只有渗透儒学思想,构建新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一体化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儒雅课堂教学效果,使儒雅文化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灵。

1.“三循”课堂:循真、循规、循学

儒雅课堂讲究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需循循善诱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照儒雅课堂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追求教育的本真思想,循循善诱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多点拨和提示学生学习课程内容,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基于儒雅教育的思想,构建“三循”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核心的思想,紧随学生思想和学习态度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向,并改变直接传授课程知识的方式,让学生能在主动思考和探究中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2.“三清”课堂:意图清、问题清、思路清

儒雅课堂在建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扎实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度,并且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学会创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向。教师在构建儒雅课堂的过程中,应准确定位儒雅教育的意图,能主动解析儒雅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然后厘清儒雅课堂教学的思路,从而构建比较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儒雅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師应该注重教学指导过程中儒雅思想的渗透和应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真正引领和带动学生成长。

综上所述,儒雅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儒雅学子的新课堂,儒雅课堂的构建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的精神意蕴,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内涵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精准定位儒雅课堂的教学要求,从多角度探索儒雅课堂的教学改革,从而在课堂上践行儒雅的价值观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传承,以高质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应用促进教学活动的创新,让学生的学习从优秀走向卓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儒雅传统美德思想
Magnetic-field-controlled spin valve and spin memory based on single-molecule magnets
身边的传统美德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净心繪歲月 儒雅君子風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唐文宗恭俭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