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籼粳杂交稻品种在杭州地区的种植表现

2024-03-05 02:31苘娜娜毛光锋张靓诸沙沙阮倩茜谢陈瑜张丹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籼粳分蘖力杂交稻

苘娜娜 毛光锋 张靓 诸沙沙 阮倩茜 谢陈瑜 张丹

(1 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植保植检中心),杭州 310016;2杭州市萧山区农(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 311203;3 杭州巨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杭州 311200;4 杭州钱农种子有限公司,杭州 311203)

籼粳杂交稻品种因具有株叶形态好、优质、高产等优势[1-2],在浙江省杭州市的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避免盲目引种与推广,笔者特于2022年引进了9个籼粳杂交稻品种,以‘甬优1540’为对照,分析比较了9个籼粳杂交稻品种在杭州市的种植表现,以期筛选出适宜在杭州市种植的籼粳杂交稻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共10 个,分别为‘甬优31’‘甬优69’‘甬优7823’‘春优83’‘春优167’‘春优801’‘秀优4913’‘申诚优913’‘浙科优1号’‘甬优1540’,其中‘甬优1540’为杭州市双季晚稻主栽品种。品种相关信息见表1。

表1 参试籼粳杂交稻品种相关信息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南三村的一家庭农场,前茬作物为小麦。试验田土壤种类为泥质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1 个品种为1 个处理,共10 个处理。试验为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处理区面积为393.6 m2(长为96.0 m,宽为4.1 m),随机排列,各处理区四周设保护行。

1.4 种植经过

播种移栽:参试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采用机械移栽、连片种植的栽培模式。播种前,水稻种子用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500 倍液增氧浸种48 h,沥干水分后室温催芽1 d 至露白,然后于5月15日采用流水线育秧方式将种子播种于秧盘。叠盘育秧2 d、秧苗立针后,秧盘铺放至专用秧田。5月24日,大田翻耕整地,且在翻耕前每667 m2施茂施控释肥(N∶P∶K=26%∶10%∶15%,质量分数)30 kg 作基肥。6月6日进行机插,每处理区每个品种种植12行,行株距为30 cm×18 cm,每丛栽2~3 苗。

水分管理:待机插秧苗活棵返青后,大田进行浅水灌溉促分蘖;当田间达到预期在田苗数时,大田进行适时排水搁田;在水稻生长后期,大田应保持干湿交替;在水稻收割前两周,大田排水,以防收割机陷泥。

肥料运筹:大田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6月14日每667 m2施尿素7.5 kg、氯化钾7.5 kg 作分蘖肥;7月24日每667 m2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作穗肥。

病虫草害防治:6月3日每667 m2施60%丁草胺乳油150 mL 除草;8月15日每667 m2施32.5%苯甲嘧菌酯30 mL、40%三环唑50 mL、10%三氟苯嘧啶16 mL、12% 甲维虫螨腈50 mL 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9月25日每667 m2施10%三氟苯嘧啶16 mL 防治稻飞虱。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试验期间,记载各参试品种的播种期、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计算全生育期。在成熟期,每处理区随机调查3 个点,每点调查10 丛,计算各丛的有效穗数,换算成每667 m2有效穗数,然后取有效穗数接近每667 m2统计值的3 丛,调查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等指标;同时,各处理统一机收,计算实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

由表2可知,‘甬优7823’的全生育期短于对照‘甬优1540’,全生育期为159 d。‘甬优69’的全生育期与对照‘甬优1540’相同,均为165 d。其他7个品种的全生育期均比对照‘甬优1540’长。其中,‘浙科优1号’的全生育期为179 d,比对照‘甬优1540’长14 d;‘春优83’的全生育期为178 d,比对照‘甬优1540’长13 d;‘春优801’的全生育期为176 d,比对照‘甬优1540’长11 d;‘申诚优913’的全生育期为175 d,比对照‘甬优1540’长10 d。

2.2 农艺性状

由表3 可知,各参试品种的每667 m2高峰苗数为23.63 万~28.21 万苗,其中‘秀优4913’的每667 m2高峰苗数最多。各参试品种的成穗率均低于对照‘甬优1540’。‘甬优31’‘甬优69’的每667 m2有效穗数较多,分别为15.64 万穗和15.08 万穗。仅‘春优167’的植株矮于对照‘甬优1540’,株高为113.9 cm,其他品种的株高均高于对照‘甬优1540’,‘甬优7823’的植株最高,株高为127.1 cm。‘浙科优1号’的穗长最长,为24.3 cm,‘甬优69’ 的穗长最短,为18.8 cm。

表3 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

2.3 产量及产量构成

由表4 可知,‘秀优4913’的每穗实粒数最多,为347.1 粒,比对照‘甬优1540’多112.6 粒;其次为‘甬优7823’,每穗实粒数为334.5 粒,比对照‘甬优1540’多100.0 粒。‘申诚优913’的千粒质量最低,其他品种的千粒质量均高于对照‘甬优1540’,其中‘春优83’‘甬优7823’的千粒质量较高,分别为25.8、25.5 g。各参试品种的结实率均低于对照‘甬优1540’,其中‘甬优31’‘甬优7823’‘春优167’‘秀优4913’‘浙科优1 号’‘甬优1540’的结实率均在90%以上,说明这几个品种在高温条件下具有相对较好的适应性。产量高于对照‘甬优1540’的品种有‘甬优69’‘春优83’‘春优167’‘春优801’‘秀优4913’‘浙科优1 号’。其中,‘春优801’的每667 m2产量最高,为812.7 kg,比对照‘甬优1540’ 增产8.4%;‘秀优4913 号’的每667 m2产量排名第二,为790.9 kg,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5.5%;‘春优167’的每667 m2产量排名第三,为776.0 kg,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3.5%;‘甬优69’的每667 m2产量排名第四,为761.6 kg,比对照‘甬优1540’增产1.6%。‘甬优31’‘甬优7823’‘申诚优913’产量均低于对照‘甬优1540’,但每667 m2产量均在700 kg 以上。

表4 参试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在杭州市作单季晚稻进行种植,均表现为长势好、转色好、丰产性好、穗大粒多、有一定的抗倒性。其中,‘甬优31’表现为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结实率高、转色好、熟相佳、抗倒性好[3-4];‘甬优69’表现为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熟期早、千粒质量高、谷粒为团粒形、结实率一般[3-4];‘甬优7823’表现为长势繁茂、叶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早、千粒质量高、植株偏高[3-4];‘春优83’表现为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剑叶大而宽挺且内卷、叶色深绿、长势繁茂、穗大、粒多、着粒密、千粒质量高、分蘖力中等、结实率一般;‘春优167’表现为株高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适中、分蘖力一般;‘春优801’表现为株型紧凑、穗大、粒多、丰产性较好、植株偏高、分蘖力强、有二次灌浆现象、生长后期有叶尖发红现象[5];‘秀优4913’表现为植株较高、分蘖力强、着粒较密、穗大、粒多、有二次灌浆现象、结实率好、丰产性好;‘申诚优913’表现为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叶色绿、叶下禾、穗大粒多、着粒较密、谷粒为团粒形、结实率一般、千粒质量低;‘浙科优1 号’表现为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偏上、剑叶长且内卷、叶下禾、穗形偏小、谷粒为椭圆形、颖尖秆为黄色、谷壳为黄亮色、结实率高[6]。

由于2022年7月上旬—8月下旬杭州市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高温影响了水稻枝梗发育以及颖花生长,进而影响了水稻穗型。例如,早熟品种在8月下旬开始抽穗扬花,极端高温致使花粉和柱头失活,不能正常受精结实,导致2022年参试的早熟品种普遍穗型偏小,产量减幅较大。同时,高温天气导致水稻二化螟发生时间偏迟,且较难发现,再加上杭州市对水稻二化螟的药剂防治方式为飞防,药液施用量少,遇到高温挥发较多,造成了防治效果不佳,致使水稻生长后期二化螟发生偏重,对水稻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由于参试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田间表现及适应性不同,结合杭州市近年来籼粳杂交稻的生产实际,今后在实际生产中要依据品种的特征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同时,由于参试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在本试验中的结实率表现差异较大,部分大穗型品种出现了二次灌浆现象(这是对水肥供应敏感的表现),故在水稻生产中,需确保灌浆期的田间水分供应,保证大田干湿交替直至水稻成熟,从而提高结实率[6]。另外,由于高温天气,参试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结实率、产量均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不同品种的抗性表现不同,因此今后需考虑加大对抗性强品种的引试和推广。

猜你喜欢
籼粳分蘖力杂交稻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水稻籼粳性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判别体系的建立
利用SNP标记进行水稻品种籼粳鉴定
Conductive polymer hydrogel-coated nanopipette sensor with tunable size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太湖县2015年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水稻品种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