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量及播种期筛选试验初报

2024-03-05 02:31朱平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油菜籽昆山市试验田

朱平平

(昆山市周市镇农村工作局,昆山 215314)

目前,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拥有高标准农田800 hm2,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多为60 周岁以上,农业生产模式以集体农场规模经营为主,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当地农村的大多数青壮年进厂务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的人力成本高。

油菜采用传统移栽种植模式费工费时,故多年来,昆山市农田以稻麦轮作机械化种植为主,油菜仅作为轮作休耕和培肥土壤的主要农作物进行种植,即在11月中下旬小麦播种结束后进行粗放式的油菜直播,在翌年花期后作为绿肥直接旋耕还田,这就导致油菜利用率低、经济价值不高。然而,9随着市场对食用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低芥酸菜籽油作为优质植物油,深受消费者喜爱,油菜因此成为增加植物油脂供应的首选作物。同时,油菜能提供高质量饲用植物蛋白,如早春菜薹蔬用,不仅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市场价格高。此外,观赏油菜花是近年来深受市民喜爱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可实现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因此,大面积种植油菜并进行多功能开发可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笔者着眼于昆山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紧缺、农田多年稻麦轮作的现状,为充分提高油菜种植效益,提高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努力研究探索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稻油轮作种植相关技术[1-2],以期实现油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其中,笔者于2022年10月在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开展了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量及播种期筛选试验,以期探明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对直播油菜生长发育、油菜籽产量的影响[3],从而为直播油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油菜品种为抗寒性强、高产的春油菜品种‘沣油737’(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18)。试验地位于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试验地田块平整,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前茬作物为水稻(品种为‘宁香粳9号’,2022年10月18日收割结束,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73 kg),水稻收割时秸秆全量还田,机械旋耕施肥,平整田块,施肥开沟后采用人工机动喷雾器进行油菜播种。

1.2 试验设计

1.2.1 播种期试验

播种期试验设置10月20日、10月27日、11月3日、11月10日4个处理,各处理区面积为120 m2,重复3 次。各处理每667 m2播种量均为300 g。各处理基肥每667 m2施45%复合肥45 kg、硼肥1 kg;3 叶期施苗肥,每667 m2施尿素12.5 kg;2月中下旬施薹肥,每667 m2施尿素12.5 kg。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播种期试验的处理设计

1.2.2 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试验设置每667 m2播种量分别为200、250、300、400、450 g 5 个处理,各处理区面积为120 m2,重复3 次。各处理播种期均为10月27日。各处理基肥每667 m2施45%复合肥45 kg、硼肥1 kg;3 叶期施苗肥,每667 m2施尿素12.5 kg;2月中下旬施薹肥,每667 m2施尿素12.5 kg。具体试验设计见表2。

表2 播种量试验的处理设计

1.3 栽培管理

在油菜播种期,昆山市遭遇了连续干旱天气,田间墒情差,为增加土壤湿润度,促进油菜种子发芽,试验田进行了漫灌并及时进行排水,最终实现了油菜早出苗(例如,早播地块在播种后5 d 见苗)。由于漫灌处理恰当,田间墒情好,在促进油菜种子发芽的同时,试验田的杂草发生数量较大,故在播种后15 d 内,试验田根据田间墒情及气温开展了化学除草,每667 m2使用精异丙甲草胺65 mL 进行封田除草处理;在入冬前,试验田使用烯草酮和草除灵再次进行除草处理。在油菜开花期,试验田使用多菌灵、咪鲜胺、吡蚜酮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2 次。

1.4 调查项目及方法

在油菜籽收割前1周,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面积为0.25 m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油菜植株调查农艺性状;在收割时,进行实割测产(按油菜籽水分为11%进行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期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播种期对直播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较大影响。在播种量相同的条件下,10月中下旬早播的油菜出苗早、出苗率和整齐度较高,每667 m2种植株数为3.56 万~3.91 万株,越冬期叶片数为6.4~7.1 片,植株抗寒性强(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1月昆山市经历2 次寒流,干旱且低温持续时间长,10月中下旬播种的油菜由于齐苗早、叶片厚、植株长势好,只有少部分植株出现卷叶,且菜心部分几乎未受冻害影响,恢复快,而11月10日播种的油菜出现了大面积的严重冻害致死现象),产量表现均优于11月中上旬迟播的油菜(10月20日、10月27日播种的油菜,每667 m2油菜籽实际产量分别为209、203 kg),表明油菜适当早播,可获得较高的油菜籽产量。昆山市11月气温低,导致11月上旬播种的油菜种子发芽迟、出苗率下降、幼苗生长缓慢、齐苗晚、整齐度不高,每667 m2种植株数为1.49 万~2.14 万株,越冬期叶片数为3.2~4.1 片,植株抗寒性差,出现了植株细弱、叶片发黄、僵苗等现象,产量表现也较差,表现为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下降,产量明显降低(11月3日、11月10日播种的油菜,每667 m2油菜籽实际产量分别为113、78 kg)。

表3 不同播种期处理的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2.2 播种量试验结果

由表4可知,播种量对直播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也有较大影响。在播种期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每667 m2种植株数相应增加,每667 m2种植株数最高达7.84万株。在每667 m2种植株数为3.26万~3.91万株时,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油菜种植表现相近,株高为132~139 cm,茎基部茎粗为1.14~1.24 cm,单株分枝数为4.2~4.8 个,油菜籽每667 m2实际产量为206~213 kg;在每667 m2种植株数超过4万株后,油菜的基茎粗变细、单株分枝数和油菜籽产量下降,其中,每667 m2播种量为400 g 的处理和每667 m2播种量为500 g 的处理,每667 m2油菜籽实际产量分别为176、148 kg。以上结果表明,每667 m2播种量为200~300 g 的处理油菜种植表现较好,可取得较高的油菜籽产量。

表4 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分析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处理的油菜种植表现,在昆山市农田种植早熟水稻品种[ 如‘宁香粳9 号’(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00027)、‘常农粳1 2’(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80011)、‘南粳3908’(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80012)等]、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前提下,为做好水稻品种布局与油菜茬口的顺利衔接,应尽早进行油菜播种,且应选种发芽势好、抗寒性强、株型紧凑、株高适宜、抗病、抗倒的油菜品种,并在适宜播种量的条件下,要落实好油菜各生育期的田间管理措施,即可获得较多的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从而实现丰产丰收。在本试验条件下,昆山市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下旬,每667 m2播种量宜为250~300 g。值得注意的是,昆山市10月中下旬易遇干旱天气,此期播种的油菜可通过灌“跑马水”来促苗早发,进而获得壮苗,实现安全过冬。在昆山市11月上中旬播种的油菜,易遭遇寒潮影响,发生大面积冻害,出现僵苗不发等现象,导致产量急剧下降。因此,结合本地水稻茬口综合考虑,昆山市油菜最迟播种时间不宜超过11月上旬。

猜你喜欢
油菜籽昆山市试验田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昆山市安全学校运行初见成效
昆山市坚持共建共享 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油菜籽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筒仓中油菜籽堆高安全域的研究
众说港大深圳医院“试验田”
油菜籽中硫苷提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思埠康尔 微商+直销的试验田
最高法巡回法庭实实在在搞改革——司法改革“试验田”精耕一年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