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油306’在黄山市菜油两用的适宜种植密度筛选试验初报

2024-03-05 02:31朱锋云汪秋女洪剑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菜油菜薹菜籽

朱锋云 汪秋女 洪剑

(1 黄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黄山 245000;2休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黄山 245400)

菜油两用油菜,既可在油菜抽薹期摘取菜薹作为蔬菜食用,又可利用其再生分枝生产油菜籽[1]。‘沣油306’作为早熟双低油菜品种,因其全生育期为210 d,抽薹早,菜薹脆嫩口感好,菜籽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好,适合作为菜油两用油菜进行种植[2]。为提高菜油两用油菜的种植效益,笔者特在安徽省黄山市进行了‘沣油306’的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以期探明‘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菜薹产量和菜籽产量,从而为该品种的后续生产实践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黄山市休宁县渭桥乡资村进行。试验田前茬作物为水稻,水稻每667 m2产量为580 kg。

1.2 试验设计

供试油菜采用机开沟免耕直播方式。试验按播种量不同设处理:(1)每667 m2播种量为75 g。(2)每667 m2播种量为100 g。(3)每667 m2播种量为125 g。(4)每667 m2播种量为150 g。(5)每667 m2播种量为175 g。(6)每667 m2播种量为200 g。(7)每667 m2播种量为225 g。(8)每667 m2播种量为250 g。(9)每667 m2播种量为275 g。(10)每667 m2播种量为300 g。每处理重复3 次,每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排列。

1.3 种植经过

10 个处理除了播种量不同之外,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具体为:2022年10月6日试验田施基肥,每667 m2施45%复合肥(N∶P∶K=15%∶15%∶15%,质量分数)36 kg 和硼砂700 g, 肥料拌匀后全田撒施,随后试验田采用免耕机进行开沟撒播。10月7日试验田清沟、整畦、灌溉,并用乙草胺加草甘膦兑水喷施防除杂草。11月15日试验田施苗肥,每667 m2施尿素5 kg;12月26日试验田施越冬肥,每667 m2施尿素7 kg。2023年1月17日、1月19日分两次采收菜薹,此时植株主茎顶端离子叶节距离为35~50 cm,菜薹采收长度为10~15 cm,保留主茎长度为25~35 cm。1月22日试验田每667 m2施尿素5 kg。3月5日试验田用50%腐霉利加磷酸二氢钾防治油菜菌核病,3月19日40%菌核净进行第2次防治。成熟期采用人工分段收获,5月8日进行收割,各小区单打独收,5月13日脱粒,晒干后计算菜籽产量。

1.4 调查项目及方法

在菜薹采收后,计算菜薹产量和产值。在菜籽成熟后,进行经济性状调查,并在菜籽采收后计算菜籽产量和产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性状

由表1 可知,每667 m2种植株数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播种量呈正相关。比较处理(7)、处理(8)、处理(9)、处理(10)发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每667 m2种植株数的增幅有所变小,说明每667 m2种植株数达到3.3 万株后,受生长空间的限制,种植密度已快达到极限。单株有效角果数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从306.0个逐渐下降到64.8个。各处理间每角粒数没有规律,处理(1)的每角粒数最多,为21.7 粒。

表1 经济性状

2.2 菜薹产量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菜薹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处理(7)的菜薹产量最高,每667 m2菜薹产量为158.41 kg;处理(1)的菜薹产量最低,每667 m2菜薹产量为54.11 kg。以上结果说明,在每667 m2种植株数为3.3 万株时,菜薹产量最高;然而,种植密度再增加,会因种植密度增大造成薹茎变细,从而影响菜薹产量。

表2 产量及效益分析

2.3 菜籽产量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菜籽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理(10)除外]。其中,处理(5)的菜籽产量最高,每667 m2菜籽产量为199.77 kg;处理(9)的菜籽产量最低,每667 m2菜籽产量为168.08 kg。以上结果说明,在每667 m2种植株数为2.6万株时,菜籽产量最高,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菜籽产量。

2.4 总产值

由表2 可知,处理(7)的总产值最高,每667 m2总产值为1 917.29 元,处理(1)的总产值最低,每667 m2总产值为1 377.65 元。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在每667 m2种植株数为3.3 万株时其菜薹产量最高,在每667 m2种植株数超过3.3 万株时,菜薹产量随种植株数的增加而减少,在每667 m2种植株数低于3.3万株时,菜薹产量随种植株数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在每667 m2种植株数为2.6 万株时其菜籽产量最高,在每667 m2种植株数超过2.6 万株时,菜籽产量随种植株数的增加而减少,在每667 m2种植株数低于2.6 万株时,菜籽产量随种植株数的增加而增加;在每667 m2种植株数为3.3 万株时其总产值最高。综合考虑菜薹、菜籽产量及产值等因素,‘沣油306’作菜油两用生产的每667 m2适宜种植密度为2.6 万~3.3 万株。

猜你喜欢
菜油菜薹菜籽
仪征的紫菜薹
仪征的紫菜薹
家乡的蕻菜薹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春天时蔬菜籽头
菜油维持近弱远强格局
高蛋白菜籽粕对成长猪只有益
露地丝瓜—红菜薹高效栽培模式
一担菜油
365个被菜油浸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