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进路、现实意义与科学内涵

2024-03-07 08:38贺城谢地
中国西部 2024年1期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新发展理念

贺城 谢地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经济发展总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认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此,需要基于新发展理念进行多维度分析来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新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4)01-0001-10

〔作者〕 贺 城 讲师 沈阳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 110016

谢 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中组部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沈阳 11003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科体系建构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18ZDA0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家庭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20CSH034);沈阳药科大学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支持计划“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研究”(ZQN2021024)。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发展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促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理论界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已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内涵、特征、目标、路径以及如何衡量等。一方面,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来看,张军扩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支撑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2。赵剑波等(2019)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认为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3。张占斌等(2022)分析和概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策措施,从发展目标、方式、内容、结构和要素来阐释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4。另一方面,就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和实现路径而言,金碚(2018)认为发展质量评判的标准最终追求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高培勇(2019)阐述了高质量发展追求的目标,秉持的发展理念,面对的经济运行矛盾,贯穿的宏观经济主线,实施的宏观调控手段等〔6。刘志彪(2018)从评价标准、历史背景、实现手段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发展的区别,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要素、重点问题及其解决思路〔7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历史性、革命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8。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经济建设,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拔高。同时,从解决“有没有”到转向“好不好”,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与新征程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都要求我们,既要回答好生产关系范畴内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更要回答好生产力范畴内具体怎么依靠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引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鉴于此,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在阐述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成果基础上,重点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来展开分析。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同时批判吸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借鉴和吸纳人类文明中有关发展的优秀成果,推动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这些宝贵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和继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1.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9。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要对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引以为戒,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经济理论〔10,包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强国”的战略目标,“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等等〔11。这些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次飞跃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要抓住机遇,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建设小康社会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台阶式”的发展思想,指明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办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特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12-13,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厘清了人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江泽民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14,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勾勒新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上述经济发展的理论保证了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了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15-16。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4.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的系统化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新境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包括: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根本目的;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全面扩大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等〔17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8。同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1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厘清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重大意义以及推动的方向、路线,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

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有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逐步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等软约束、硬约束的压力相伴而生。同时,尽管在经济发展中将“蛋糕”做大,但距离做好“蛋糕”仍有较大差距,并且在把已经做大的“蛋糕”切好、分好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事实表明,传统上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而新的发展动力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21。这三个“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深刻阐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进而言之,需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的演进,站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目的和当前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挑战等多个维度来深入阐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

1.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保持着年均9.5%的增速。持续高速增长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发展。客观来看,2022年,我国的GDP总量已超过120万亿元,在这样的经济体量下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已殊为不易。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角色的转变,原有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人口红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红利都在不同程度地削弱,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开始出现,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22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如果解决不好发展的动力问题,那么想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难以做到的。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成功实现了到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以此为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绝不意味发展速度不再重要。恰恰相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和充足的发展动力来支撑。根据刘伟等(2021)的测算,如果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左右、汇率保持基本不变的前提条件下,要实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中国的人均GDP到2035年和2050年分别应达到2.7万美元和7.5万美元〔23。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12741美元。如果以2022年为基年测算的话,保持同样的假设条件,意味着到2035年和到2050年我国年均实际增速分别需要保持在4%、4.5%以上。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学者测算,“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速可能下滑至5.5%左右,2026-2035年可能进一步下降到4.2%左右〔24。因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提供动力支撑,推动经济增长由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以“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阿喀琉斯之踵”问题,从“有速度”的经济增长转向兼顾速度与质量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2.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必然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是我们国家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5。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构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目的。一方面,就发展不平衡来看,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就发展不协调来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还未做到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仍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就发展不充分来看,在产业结构和资本构成方面,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比,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和资本有机构成偏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仍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需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另一方面,我国供求不平衡、供需错配的现象仍然存在。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达成,越来越多的居民跨越階层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逐步升级的特点。但从供给端来看,我国供给的商品多而不精、品牌大而不强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在高端商品和服务方面并未形成竞争优势和赛道优势。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人民的这种“美好生活需要”既需要经济保持继续增长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发展方式在做大“蛋糕”,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上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在面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在做好“蛋糕”以及切好、分好“蛋糕”方面所能起到的效果就难以凸显。

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变化〔26。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更突出表现了人民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产品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以往的发展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在关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所能够提供给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仍不够强。在这个意义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构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成高效多样的供给体系,提供优质、多样的商品和服务,进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总之,平衡供给与需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必然都要回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上来。

3.赢得国际间的竞争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演进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外国资本的“引进来”有效地缓解了我国资本短缺的现状、激发了我国的比较优势,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前沿的技术创新、先进的管理经验及高素质人才对于我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建成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衬衫换飞机”的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建立在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的基础上。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为1.3,我国已经正式迈入“老龄社会”。同时,尽管地方政府依靠廉价的土地成本来招商引资,加快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锦标赛”模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概而言之,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转型、人口红利的消退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逐渐失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部分中低端的产业已经并且正在向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转移。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引领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国家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只有抓住机遇,培育出新的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升级的国家,才能成功跨入发达经济体的行列。反之,则容易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沼之中。在发挥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好地利用好国际大市场,提高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面对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和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通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谋求生成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函数,使我国经济焕发新的发展活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激发新的发展潜力,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构建起国际大循环的竞争优势。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衡量的标准相对简单,生产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是评判的主要标准,一般可以用GDP增速或人均GDP增速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水平〔27。一般而言,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为长期的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28。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是对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29。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而言,在不同领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不同主体的要求也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30。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概括是进一步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根本遵循。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31。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是建立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是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高度抽象的发展思想契合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并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和基本遵循。需要强调的是,新发展理念虽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并不能简单将其界定为经济领域的一种发展理念,而是涵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

1.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点所在〔32。事实上,只有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前所述,现阶段,我国经济体量想要保持稳定的增长必须在内部涌现出新的动力源泉。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3,这些是劳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技术如能被人合理地控制、运用到生产中,会显著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提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科技进步最终会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条件能力的提高。同时,过往的人类发展历史表明,科技的创新和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也是一个国家崛起和强盛的标志。

总之,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而科技发展进步的源泉在于创新,创新的根源在于人才。我国创新能力与经济体量相比仍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受制于人,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从而推动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未充分形成。换言之,想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首先要做到创新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必须进一步改革人才的培养和服务机制,完善人力资本和人力财富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问题。最终形成以科学的发展带动技术的革新,以技术的变革倒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并非专指科技创新,还应包括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等。这种广义上的创新也将为科技提供相应的制度、体制、机制保障,从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支撑。

2.协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和尺度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协调成为内生特点”是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和尺度。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是阻碍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协调发展理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仅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来看,1978年2.56与2021年的2.50【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计算。】,似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不大,但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已经从1978年的209元增加到2021年的28481元。同时,不仅传统上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南方和北方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也日渐显现。此外,我国还存在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不协调问题。

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唯有依靠协调发展本身。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上注意协调好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有效率配置资源的同时更加重视资源的公平配置,特别是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资源要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实现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动态平衡,克服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保证经济社会有计划地发展。另一方面,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好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产业的合理布局、空间的治理完善来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平衡发展,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挖掘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从而缩小中部、西部、东北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通过促进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更重视推进市民化的进程,畅通城乡间各类生产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3.绿色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并且构成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之策,绿色循环发展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作为地方政府、企业、居民等各个主体普遍遵循的规则和要求。在“双碳”目标下,应把绿色GDP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之内,支持环保节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促进简单劳动更多被复杂劳动代替,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推动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加快推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开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近代以来的历史也证明,只有顺应、融入、利用经济全球化才能充分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更好地实现自立自强。一方面,要在开放中倒逼我国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提升能力和安全性,推动相应的法律、咨询、金融、风控等方面满足与国际对接的要求,提高我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推动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充分利用我国巨大的市场资源优势吸引更为优质的企业、更雄厚的资本、更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等各类优质资源,以进一步优化我国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配置,以开放发展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

5.共享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理念在内容上体现着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机统一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为了人民需要,围绕人民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归根结底,经济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基础,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理念必须以更为公平的制度设计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创造财富的活力,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建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地,从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和原则来看,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中求进、扎实推进,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量变”中推动收入分配渐趋公平的“质变”,在最广大人民“共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文化产品。

概括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點、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并不是孤立地发生作用,而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政府可通过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市和乡村居民生活水平趋同。同时,还应加大教育投入,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教育水平差异,这既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也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提高和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涌现,对于整个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8,28-29.

〔2〕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管理世界,2019,(07).

〔3〕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1).

〔4〕张占斌,毕照卿.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22,(04).

〔5〕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04).

〔6〕高培勇.理解、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学动态,2019,(08).

〔7〕刘志彪.理解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点问题[J].学术月刊,2018,(07).

〔8〕〔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67,167-170.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10〕谢地,贺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需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01).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44,240-243.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6,138,144,154,274,314,372-377.

〔1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8.

〔15〕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3-625.

〔16〕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18-619.

〔18〕〔19〕〔21〕〔25〕〔3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238,237-238,9,238.

〔22〕蔡(日方).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01).

〔23〕刘伟,陈彦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间的经济发展:任务、挑战与应对方略[J].中国社会科学,2021,(03).

〔24〕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12).

〔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27〕逄锦聚,林岗,杨瑞龙,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谈[J].经济学动态,2019,(07).

〔28〕黄群慧.新发展理念: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J].经济学动态,2022,(08).

〔29〕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学术月刊,2018,(03).

〔3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97.

〔32〕张宇,谢地,任保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16-220.

〔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责任编辑 肖华堂)

猜你喜欢
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新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下大气力破难题、补短板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