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离子导入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

2024-03-07 07:12谢木凤王行利黎池芸杜红玲许辉娟谭成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2期
关键词:压缩性腰椎离子

谢木凤 王行利 黎池芸 杜红玲 许辉娟 范 银 谭成燕 吴 语

(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重庆 405400)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疾病,年轻患者多因遭受巨大暴力所致,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在遭受轻微暴力下也可引发[1]。疼痛是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见临床症状,可导致患者俯仰难卧、夜寐不安,增加压疮、便秘、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是恢复疾病的重点[2]。通过西医保守药物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副作用较大,依从性较差[3]。中药外敷、红外线照射、按摩等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疼痛反应,但存在敷药时间较长、药物温度不能控制、需长时间变换体位、过敏反应较多等缺点,因此需探索更加有效及依从性好的中医治疗方式[4]。中药离子导入在缓解各种骨伤骨病引起的疼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有效地将药物导入与针灸、推拿融为一体,快速有效地缓解骨伤患者的疼痛症状[5]。中药离子导入技术在骨科领域中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腰椎骨折患者的应用中却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中药离子导入对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标准[6];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痛”“骨瘘”诊断标准[7],证属气滞血瘀证。纳入标准: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不合并脊神经症状;年龄≥18 岁;治疗依从性较好;意识清晰,理解能力正常;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中采用的中药成分过敏者;合并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韧带撕裂者;治疗部位有金属物者。剔除标准:未完成疗程治疗者;发生与试验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需接受其他治疗者;研究者认为继续进行试验可能会对受试者造成损害者;患者发生死亡。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2 月至2023 年4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10 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38例:年龄44~93岁,平均(66.98±10.43)岁;平均病程(2.32±0.46)d;骨折程度为单节段50 例,多节段5 例,受伤椎体为L131 例,L216例,L39例,L42例。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36例;年龄37~98岁,平均(70.31±10.21)岁;平均病程(2.67±0.52)d;骨折程度为单节段51 例,多节段4 例,受伤椎体为L138 例,L26 例,L310 例,L45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包括补钙、补充维生素D 以及口服双磷酸盐类药物,对于椎体压迫严重,影响站立、行走等正常活动的患者需要微创椎体成形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常规治疗,包括:体位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功能锻炼,应用本院调配的便秘贴(组成:大黄30 g,玄明粉30 g,生地黄30 g,当归30 g,枳实30 g,陈皮15 g,木香15 g,槟榔15 g,桃仁15 g,红花15 g)于天枢穴进行穴位贴敷,骨折48 h 后无禁忌证者腹部给予小茴香中药封包(组成:小茴香200 g,海盐100 g)以预防便秘,无禁忌证者给予肢体气压治疗以预防血栓。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骨折48 h 后,辅助患者采取俯卧位,并稍微垫高腹部后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治疗过程中尽量保持体位的稳定,避免身体扭曲对腰椎的进一步压缩,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将2 块8 层纱布口罩(纱布面积超出电极板)浸入中药液(由伸筋草30 g,延胡索20 g,红花15 g,制川乌10 g,制草乌10 g,桃仁10 g,川芎10 g,桂枝10 g,羌活10 g,木香10 g,乳香10 g,没药10 g 煎制成的汤剂)中煮沸约5 min,待药液温度下降至38~42 ℃后捞出,拧至不滴水为宜,放在受伤腰椎两侧旁开约2 cm,在纱布上放置电极板,2 个电极板相隔4 cm,外用卫生垫覆盖,用松紧搭扣固定,启动输出,调节电流强度,至有感觉为宜,强度一般为11~20 mA,温度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节,一般40~50 ℃,每日治疗2 次,每次40 min,7 d 为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连续治疗14 d。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瘙痒、皮疹、水泡、烫伤等轻度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停止治疗并观察严重程度,有必要者进行对症治疗,待症状好转后再行完成治疗,若不能继续完成治疗方案的患者应按照剔除标准不纳入本研究结果。

1.4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根据数字评价量表(NRS)[8]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 以及治疗14 d 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从静息时和活动时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2)腰椎活动度评分。根据腰椎关节的前屈后伸的活动程度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 以及治疗14 d 后的腰椎活动度评分。1~2 分:腰椎前屈增加60°~90°,后伸增加20°~30°。2~4 分:腰椎前屈增加10°~60°,后伸增加5°~20°。5~6 分:腰椎前屈增加0°~10°,后伸增加0°~5°。3)疼痛控制率。根据腰椎疼痛控制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静息痛控制有效率和活动痛控制有效率。疼痛控制有效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前评分)]×100%。4)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6-7]制定疗效标准。治愈:改善率≥95%。显效:≤70%改善率<95%。有效:≤30%改善率<70%。无效:改善率<3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无序二分类资料或多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3、7、14 d 后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 <0.05。下同。

组 别试验组(n=55)对照组(n=55)活动痛7.09±0.97 5.69±0.61*△3.43±0.34*△2.32±0.44*△7.12±0.76 7.00±0.72*6.36±0.52*5.14±1.02*时间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静息痛5.20±0.51 3.49±0.69*△1.44±0.26*△0.38±0.09*△5.05±0.45 4.87±0.77*4.18±0.35*3.11±0.12*

2.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3、7、14 d 后的腰椎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评分比较(分,±s)

组 别试验组对照组n 55 55治疗前5.17±0.55 5.21±0.68治疗3 d后4.57±0.66*△4.87±0.73*治疗7 d后3.44±0.49*△4.14±0.53*治疗14 d后1.89±0.37*△3.08±0.46*

2.3 两组疼痛控制有效率比较 见表3。治疗时间越长,静息痛和活动痛的疼痛控制率越高,且试验组静息痛和活动痛的疼痛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疼痛控制有效率比较(%,±s)

表3 两组疼痛控制有效率比较(%,±s)

组 别试验组(n=55)对照组(n=55)时间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出院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治疗14 d后静息痛31.65±6.54 73.66±11.02*△99.62±0.34*△96.84±1.42*△5.63±1.19 17.14±2.43*41.33±9.46*62.65±8.39*活动痛19.78±3.27 53.17±9.48*△72.39±11.36*△76.08±10.22*△1.39±0.23 10.03±1.25*29.41±4.51*46.80±7.51*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治疗14 d 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5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瘙痒、皮疹、水泡、烫伤等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多属气滞血瘀证,中医认为其局部肿胀、剧烈疼痛多因气血瘀滞所致,通则不痛,治疗应以疏经活络、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为主[9]。中药离子导入作为中医辨证施治与局部对症处理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中药、直流电及穴位刺激的多重作用[10]。中药离子导入应用浸有中草药液的电极板,放置于受伤腰椎两侧,通过药物离子透入仪输出的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透入穴位,使损伤的椎体受到药物和电刺激的双重治疗效应。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了中药离子导入的有效作用。本研究中采用的中药液由制川乌、制草乌、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伸筋草、桂枝、羌活、木香、乳香、没药共12 种中药煎制而成,制川乌、制草乌、伸筋草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抗炎镇痛的功效[11],延胡索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加上川芎、桃仁、红花等具有疏风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效的药材,通过离子导入的电泳作用和电趋向性,使药物粒子经充分活化后刺激相应的穴道以发挥药物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证药物的作用效果,提高治疗效果。相关研究中将中药离子导入技术应用于中风后偏瘫、腰椎间盘突出、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90%[12-13],证明了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首要目的是解决疼痛、矫正脊柱畸形、保持躯干的平衡[14-15]。本研究对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疼痛情况以及腰椎活动度进行连续观察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3、7、14 d 后的疼痛评分以及腰椎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离子导入能更快且迅速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强腰椎活动功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表明其安全性也较好。Fu 等[16]研究认为,电刺激作用改善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增强运动神经元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射,以增强腰椎的活动能力,改善腰椎的活动度,同时电极板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因子、前列腺素在受损椎体周围的作用而产生的疼痛反应。中药离子导入中的电刺激作用可发挥出同样的效果,且增强了药物的渗透作用,促进药物向细胞内的转运,使止痛效果、腰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较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更具优势[17]。同时相关研究还发现[18],中药离子导入技术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单的优势,提高了药物利用率,减少了用药总量,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证实了本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中药离子导入可以显著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腰椎活动功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且为单中心研究,研究普遍性受限,后期需进行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压缩性腰椎离子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钢渣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特性
铝离子电池未来展望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