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68例

2024-03-08 03:09崔二旗
中医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注射用阿奇

崔二旗

(温县中医院,河南 温县 454850)

小儿支气管肺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感染最为常见[1]。该病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鼻塞、流鼻涕等[2]。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片等检查来确定[3]。现阶段,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以解痉、平喘、祛痰、镇咳、抗感染为主,虽能获得一定疗效,但是疾病复发率相对较高,且易引发不良反应[4]。中医学将小儿支气管肺炎归为“肺炎喘嗽”范畴,认为其主要表现为热、痰、煽、喘、咳,病情由外及内、由浅入深,治疗应以止咳平喘、祛邪宣肺、润燥化痰、散寒解表、清热疏风为主[5-6]。小青龙汤由桂枝、芍药、麻黄等中药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7]。2018年10月—2022年10月,笔者采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68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温县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3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5~13岁,平均(8.86±2.48)岁;病程1~7 d,平均(4.56±0.41) d;轻度28例,中度32例,重度8例。对照组68例,其中男34例,女33例;年龄5~12岁,平均(9.02±2.52)岁;病程1~6 d,平均(4.51±0.46) d;轻度26例,中度34例,重度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8]中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①存在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②存在相应的体征表现,如胸闷、焦虑、呼吸急促、疲劳、发绀等;③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或有核左移现象;④胸部X线片或CT显示支气管炎征象,如支气管壁增厚、肺实变、病灶阴影等;⑤常规细菌培养或病原学检查结果提示致病菌存在。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辨证为痰热壅肺证。症见:壮热烦躁,喉中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扇动,或口唇青紫,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并经临床各项检查确诊者;②年龄5~13岁者;③患儿依从性良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者;④患儿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和方法,自愿参加并签署同意书。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哮喘、肺结核疾病者;④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酸氨溴索注射液(由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H20103255,2 mL∶15 mg),每次1安瓿,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由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H20013333,1.2 g/瓶),每次30 mg/k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7 d。

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由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H20051466,2 mL∶0.1 g),按10 mg/(kg·d)剂量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5 d。

治疗组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芍药、五味子、桂枝、苦杏仁、半夏、浙贝母、陈皮、麻黄各5 g,甘草12 g,细辛6 g,石膏15 g。加减:喉中有痰鸣,加射干10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痰多,加陈皮10 g、茯苓10 g;黄痰,加瓜蒌10 g、贝母10 g;咳嗽未止,加桑白皮10 g、桔梗10 g;畏寒肢冷,加炙附子10 g;气虚,加黄芪20 g、党参20 g;严重喘息,加厚朴10 g、杏仁10 g。1剂/d,水煎药汁至400 mL,早晚饭后分服。连续治疗7 d。

两组均观察7 d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①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②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IL-17水平。③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asy One NDD肺功能仪(由德国百瑞公司生产)测定患儿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计算FEV1/FVC。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相关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血常规及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均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降低,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血常规及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9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患儿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咳嗽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对比

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2。

表2 两组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对比

8.3 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6、IL-8、IL-17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IL-17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3。

表3 两组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患儿治疗前后TNF-α、IL-6、IL-8、IL-17水平对比

8.4 两组治疗前后FVC、FEV1、FEV1/FVC对比

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4。

表4 两组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患儿治疗前后FVC、FEV1、FEV1/FVC对比

9 讨 论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对其病因和病机的认识有所不同。西医学认为,支气管肺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等。中医学认为,支气管肺炎属“咳嗽”“喘证”范畴,多因外感风邪、痰热内蕴导致[11]。在治疗原则上,中西医都主张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给予对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同时对症治疗,缓解症状。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12]。阿奇霉素的优势在于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吸收较好,且对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3]。然而,该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会引起过敏、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14]。

中医治疗支气管肺炎注重清热解毒和宣肺化痰。小青龙汤加减方中石膏味辛甘,性寒,入肺胃二经,具有清肺热、退高热之效,主治实热证,为方中君药,因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机是肺热[15]。麻黄辛温,宣肺平喘,散外寒;苦杏仁苦辛温润,降气止咳,滋润养肺[16]。两者配伍使用,一宣一降,使肺气宣通,止咳平喘,共为臣药。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17];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18];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19-20];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调和营卫,通阳散寒;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的作用;芍药养血敛阴,柔肝,解痉。以上药物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补脾益气,调和药性[21]。诸药合用,共奏温肺化饮、辛温解表、化痰平喘、散寒解表之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咳嗽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1),说明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提高疗效,加速疾病痊愈,缩短住院时间。

炎症指标用于评估机体内炎症程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IL-8、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降低炎症反应。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小青龙汤加减方中桂枝成分桂皮醛可抑制前列腺素E2生成,抑制炎症表达[22];麻黄具有抑制过敏递质释放的作用[23];甘草具有抗炎功能[24];细辛对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25]。上述药物联合使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小儿支气管肺炎往往会引起呼吸系统的损害和功能障碍。肺功能是评估呼吸系统健康和功能的重要指标,肺功能的改善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改善肺功能,原因可能与小青龙汤加减方解表散寒和温肺化饮的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证有较好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加速疾病痊愈,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注射用阿奇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阿奇,出发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