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及难点

2024-03-15 05:49窦婧怡
参花(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长号吐音协奏曲

里姆斯基创作的这首《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在长号演奏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许多长号演奏者都会在学习过程中练习这部作品。《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一共有三个乐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整首乐曲风格大气磅礴,节奏性强,和声传统但不拘泥于形式,在乐队伴奏下这一风格尤为明显。通过对作品《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进行理论研究,而后投入演奏实践,提升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进而达到提高自身演奏技巧和演奏能力的目的,是研究和讨论这首作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笔者将从谱面入手,进行部分乐曲的旋律分析,主要探討和研究作品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难点,并结合笔者本人的实践经验分析并阐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及其作品《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概述

(一)作曲家概述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著名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作曲家,1844年3月18日出生于诺夫戈罗德省齐赫文市的一个贵族家庭,俄罗斯著名的创作小组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他同时也是五人强力集团中最具有影响力和创作实力的作曲家,尤其是在交响作品创作上贡献极大,他的作品在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中极具代表性,所创作的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配器极为出众,因此,里姆斯基也冠有“配器之王”的称号。他还创作了两部极具异国风情的交响音乐作品,分别是《西班牙随想曲》和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

(二)作品《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概述

《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是里姆斯基于1877年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协奏曲。除了这首器乐协奏曲,里姆斯基还创作了《升c小调钢琴协奏曲》和《单簧管与乐队协奏曲》,也是其仅有的三首器乐协奏曲。《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是里姆斯基创作的第一首乐队协奏曲,创作初衷是单纯地为乐队提供一首器乐协奏曲,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首作品了解器乐协奏曲演奏技术。里姆斯基在个人自传《我的音乐生活》中提到,“我写这些作品主要是为了给无聊的音乐会写一些独奏曲,我也希望自己借此机会学习一些技术。”所以,这部作品其实在里姆斯基的职业创作生涯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作品,但这并不影响《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在长号古典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及难点分析

(一)第一乐章演奏技巧及难点分析

《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第一乐章为降B大调的复三部曲式(如表1),4/4拍。第一乐章有明显的俄罗斯民族音乐恢宏大气的特点,充满了俄罗斯音乐辉煌明亮的旋律色彩,旋律特点以短促、集中为主。在与交响乐团伴奏的配合下也展现了里姆斯基作为配器大师的特点。

第一乐章的开头是恢宏的管弦乐团伴奏的进入,紧接着是长号短促的三连音,代表演奏正式开始。开篇的三连音便是强而有力的跳音演奏,奠定了第一乐章的整体风格。

与此同时,这一乐章还具有一定的军乐演奏色彩。尤其是在旋律上,要保持稳定的Allegro vivace节奏,以具有行进色彩的四拍子为主。第一乐章的节奏型变化不多,两个乐段的节奏几乎是相同的。节奏上与交响乐团的伴奏也是里应外合,相互对应。而这一节奏特点,通过研究里姆斯基生平可知,行进特点的节奏创作与其作为海军准尉的军队生涯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经历为他之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

第一乐章在演奏中的重点之一是强调音符的力量感。而针对这一点,开篇时如何演奏清晰显得至关重要。一部作品开头演奏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之后的演奏发挥得如何。好的开篇对于演奏者来说也很大程度地加大了后续作品演奏的自信。

开头的三连音快而短促,并且演奏力度较强,即使在演奏速度较快的前提下,也强调开头三连音的音符必须要演奏清晰。不能因力度和速度而忽略了音符的准确性。演奏者在演奏这类音符时,需要与把位灵活而准确的配合,才能保证每个音符和音头的清晰流畅。同时,这部分也是第一乐章演奏的难点,要想演奏好,吐音的练习十分重要。只有掌握好第一乐章开头的演奏,而后演奏的完成度才会大大提升。

除了强调第一乐章吐音演奏的重要性,在演奏的过程中,气息应用的稳定性也十分重要,演奏者首先要把握好演奏的力度,即使是演奏缺少“连贯性”的吐音,也必须保持气息的平稳输出,这一点与演奏者日常基本功的训练息息相关。长音演奏是练习气息应用最简单的办法,有了强大和稳定的气息支撑才能有把握演奏出这一乐章所要呈现的辉煌大气的情感表达和旋律。由此可见,将音符演奏清晰是第一乐章的演奏重点,将吐音这一演奏技巧把握好也十分重要。在初次练习的过程中,可先进行慢速练习,直至把握住了每个音符的准确性,对谱子有足够的熟练程度时,再进一步加快演奏速度,才能在演奏吐音时与把位完美地配合。

(二)第二乐章演奏技巧及难点分析

第二乐章为降G大调,如歌的行板,6/8拍(如表2)。这一乐章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都与第一乐章有着鲜明的对比,节奏、调性和风格皆如此。如果说第一乐章具有俄罗斯音乐辉煌大气的旋律风格,那么第二乐章便是与第一乐章完全对立的旋律风格。音乐从强而有力的进行曲转换为俄罗斯传统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体现了传统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之间调性的对比。

第二乐章的旋律演奏也不再以吐音为主,而是集中的大连线旋律,更加需要足够的气息支撑。同时,这一乐章的力度表情记号是更弱一点的弱,即使是弱的演奏力度,也要保证演奏的音色和声音足够结实,不能因为弱的演奏力度而显得有气无力。既要做到结实的音色,又要保持较弱的力度,因此,充足的气息支撑就显得格外重要。

此外,要演奏出大连线的连贯性,在演奏的过程中气息也不能中断。且因为是大连线的旋律线条,因而在吹奏过程中,几乎不需要运用口型刻意断开每个音符。同时,在变音的准确性上,口型的变化十分重要,在基础练习时,泛音的练习作用也在这一乐章中充分体现出来。

第二乐章的演奏难点主要是之后的华彩片段。华彩的旋律开始逐渐上行,感情色彩也愈加强烈,力度由强到弱,预示着辉煌的第三乐章即将到来。

华彩部分作为过渡至第三乐章的乐段,在演奏风格上有所变化。音域相比第二乐章整体处于较低的位置,同时,强调演奏时力度表情的对比,以及乐段在相同节奏和重复音型下的对比。

华彩部分即使在演奏旋律上节奏相对较自由,但也不能太散漫,依旧需要节奏的统一,速度上体现循序渐进的变化,不能突慢或者突快。

(三)第三乐章演奏技巧及难点分析

第三樂章为降E大调,小快板,进行曲风格的2/4拍(如表3)。第三乐章是整部作品的最后一个乐章,旋律特点像是重新回到了第一乐章,但相比第一乐章更为辉煌,旋律上也相对更丰富、更复杂。

第三乐章的速度更快,吐音和断音的演奏技巧除了华彩片段外几乎贯穿了整个乐章。因此这一乐章的整个旋律特点是庄重的,但又不失轻快。此外,第三乐章也是节奏最为紧凑的一个乐章,十六分音符在快板的速度下演奏,是完整的进行曲式节奏。与第一乐章相比,节奏也更加密集。

第三乐章的整体演奏技巧集中于吐音和断音的演奏上,上行音阶和同音进行的旋律以吐音的演奏技巧贯穿了第三乐章。相比同样是以吐音为主要演奏技巧的第一乐章,第三乐章对于吐音的演奏要求明显更高。同时,在小快板的速度下要快速、清晰地演奏多个十六分音符,强调长号把位与口型的准确配合,才能连贯完整地演奏出第三乐章。

同时,在这一乐章中,一段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的乐段也穿插其中,风格的转变和对比,使得演奏技巧上也有所变化。此处乐段连线的加入不再是单纯的需要快速的单吐演奏,而是需要流畅的软吐来进行演奏。在长号吹奏技巧中,软吐和单吐有所不同。软吐没有单吐听起来有断点,在吹奏时不需要快速地点断音符。而在软吐演奏时,相比单吐的颗粒性音符,软吐的粘连性更强,因此,在演奏时,这一乐段的连贯性也更加明显。

紧接着的一段连续十六分三连音的演奏也是第三乐章的重点。这一乐段有许多相似音符,在演奏时容易忽视音准。并且在快速的演奏过程中,相似音符的把位也难免会有所偏差。因此为了保证每个音符的清晰度和音准性,练习过程中进行慢练极其重要。

第三乐章中大篇幅的华彩片段演奏难度相对并不高,主要考察的是演奏者对琶音的熟练程度,同时需要流畅的演奏下来,不需要过多的换气点。要把握循序渐进的演奏速度,与第二乐章的华彩段落相同,自由节奏下依旧要保持旋律的稳定性,大篇幅十六分音符的琶音演奏,速度相比前一段的华彩部分演奏难度更高,因此在华彩段落的衔接上需要保证自然与流畅。华彩段落后的尾声落在主调降B大调上,华丽而庄重地结束了整首协奏曲。

整首协奏曲包含的基础演奏技巧较多,例如吐音、泛音在作品中的运用,以及需要强大的气息控制,使这首协奏曲具有极高的演奏性和技巧性。要想高水平地完成作品演奏,首先需要进行基本功训练。如果没有足够熟练的基本功的支撑,很难演奏好这部作品,因此需要演奏者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练习。

三、结语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特有的俄罗斯音乐风格在长号作品中极具代表性,整首协奏曲既有军乐的庄重,也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独有的浪漫和自由,华丽但又不失轻快,虽然只有三个乐章,但蕴含的情感极其丰富,并且不同旋律之间的情感表达衔接得十分自然。整首乐曲既展示了长号强而有力的演奏方式,也展示了长号柔和圆润的音色。

参考文献:

[1]王子剑.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长号《bB大调协奏曲》的分析和演奏[D].中央音乐学院,2012.

[2]范杰.长号的吐音及其在音乐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1(20):170-172..

[3]张立鹏.浅析长号演奏中的情感表达[J].音乐时空,2015(19):76.

[4][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我的音乐生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5]雷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的曲式分析与演奏体会[J].黄河之声,2022(03):92-94.

[6]王博.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作品与演奏分析[D].吉林艺术学院,2016.

[7]姜楠.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的演奏风格及方法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2(20):174.

[8]王永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分析及演奏技巧[D].吉林艺术学院,2017.

(作者简介:窦婧怡,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华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器乐演奏及理论)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长号吐音协奏曲
浅谈长号的演奏技巧与素养
吐音在长号演奏中的运用分析
浅谈小号吐音的吹奏技巧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你好,长号
笙的吐音演奏技巧研究
萨克斯演奏中吐音技巧的应用
长号演奏中唇颤音的演奏技巧分析
长号变调键在演奏中的作用、问题与思考
海浪协奏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