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4-03-15 01:58合肥市包河区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孵化器科技成果安徽省

文/张 晴(合肥市包河区科学技术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引爆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一、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科技经济融合的关键环节,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壮大,促进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022 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5272 家,同比增长34.3%;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7800 家,同比增长56.6%。深空探测实验室设立运行,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等设施获批建设,认知智能、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实验室入选全国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为183 家、138 家、251 家。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7 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40%左右。

虽然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仍较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

二、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交易数量较少

安徽省拥有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 个,居全国前列,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2022年,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7 件,远低于上海市的81.2 件、江苏省的50.4 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912.63 亿元,较上海市的4003.51 亿元、江苏省的3888.58 亿元还有较大差距,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数量较少。

2.孵化平台建设不足,特色平台不多

安徽省省级以上孵化器138 家、众创空间251家,仅为江苏省的1/7。全省孵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孵化载体专业特色不明显,中试基地等共性平台少,缺乏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完整生态,院校毕业项目缺乏加速器支撑,金融等要素支撑能力弱,未能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区”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产业链。

3.市场培育程度不够,服务能力较弱

安徽省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规模较小、数量偏少,目前全省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272家,仅为上海市的69.4%、江苏省的34.7%、浙江省的42.4%,差距较大。另外,安徽省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也相对较少,科技服务市场体系不完备、服务能力有限、专业化水平有待增强。技术转移人才缺乏,全省持证技术经纪人仅1800余人,一些有潜力的创新成果难以挖掘应用。

4.科创科普结合不强,创新氛围不浓

安徽省科普资源丰富,但管理分散、整合不够,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领域专业性较强,群众性科普面较窄,创新氛围不浓。同时,科技创新与科普宣传差异化互补不够,如科普示范单位、科普基地的评定多为同一类型的科普文化场馆,产业园区及产业链龙头企业的科普场地较少,科技创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促进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对策建议

1.强化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

组建新型研发平台,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鼓励科研机构直接开展技术转移活动,参考斯坦福OTL(技术许可办公室)模式,开展技术成果专利运营、成果转化投资。强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一批新能源、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重点“链主”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发挥“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作用,推动研发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对接。加强对外合作,依托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度对接上海技术交易所和中国技术交易所,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2.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孵化体系

以“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为引领,丰富金融、中试等要素,打造特色产业园区,聚焦重点企业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配套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完善孵化体系,打造特色明显的专业孵化器,引导部分在产业链中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科技企业,培育创业苗圃、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构建完整的孵化链和产业链。

3.加强主体培育,提升专业服务

持续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产品的政策资金扶持,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从技术交易、孵化、中试到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和产业化,进行全链条扶持。借鉴北京、上海、江苏做法,与省内高校院所合作筹建技术转移学院,专注技术人才培养。建议省级层面出台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其引进人才和加强自身发展,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4.加强科普宣传,强化科创氛围

拓展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展览展示馆等科技创新基地的科普功能,定期面向社会开放。鼓励量子、空天信息等产业代表性企业联合学校开发科普知识学习相关产品,加强青少年科学普及。将科普宣传纳入“三新”产品应用场景建设,打造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特色场景,提升人民群众科技体验感。优化科普阵地建设,更加侧重科研院所、特色科技企业展馆等科普阵地建设。

猜你喜欢
孵化器科技成果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