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康复锻炼运动模型对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4-03-16 10:01于亚洁陆燕群祝熠晨王胜朱振康闵重函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康复疼痛

于亚洁 陆燕群* 祝熠晨 王胜 朱振康 闵重函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伤科常见病之一。报道称,>45 岁LDH 患者发病率>60%,呈年轻化,且治疗周期长,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负担[1-2]。LDH 主要病因为患者腰部肌肉长期受压,致核心肌群功能下降甚至丧失。LDH 治疗周期长,易复发,传统手术治疗能达到稳定和纠正腰椎畸形作用,但同时,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能否与手术治疗相配合对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及自我效能有重要意义。加强围手术期对患者的沟通及术后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为患者制定全面科学的康复训练模型可与手术有效配合[3],其中康复锻炼扮演重要角色。因传统住院康复治疗不能很好满足患者需求,故患者自我康复锻炼尤为重要[4-5]。因此,尝试将“互联网+”医疗模式与康复锻炼运动模型结合的方式,利用模型以语音和视频指导方式对患者宣教,提高疗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充分调动患者依从性[6]。本研究通过初步探究“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康复锻炼运动模型对改善LDH 患者治疗效果及自我效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12 月嘉兴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160 例LDH 患者。纳入标准:(1)症状:腰痛,放射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如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者;(2)体征:坐骨神经受压,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腰椎侧突、肌力下降者;(3)影像学检查:有明显椎间盘突出,可显示椎板和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者。(4)年龄30~50 周岁。排除标准:(1)孕妇或哺乳期患者;(2)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肿瘤患者;(3)活动障碍者。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1)评估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不能坚持者;(2)评估过程中不配合治疗者;(3)脱落打卡时间限制为3 d。将160 例患者按照随机分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打卡小程序视频锻炼)和对照组(传统住院期间宣教单),每组各80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腰背肌等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再次指导,要求患者按健康宣教方法居家锻炼。观察组: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将患者加入“互联网+”康复运动模型,患者每天平台打卡坚持锻炼。患者通过互联网进入小程序,首页问卷调查:是否处于LDH 急性期,是→建议卧床休息,暂停锻炼;否→选择模式:a 疼痛发作期,b 疼痛缓解期,c 日常锻炼期。疼痛发作期(VAS8~10)康复为复健动作,包括卷腹,侧卷腹。疼痛缓解期(VAS4~7)康复为绷带拱桥,蹬车。日常锻炼期(VAS1~3)康复为侧卧抬膝,拉伸。

1.3 建立模型 以潘德健康促进模型和慢性病照护模型等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围绕腰背肌功能评价、自我管理计划、运动与锻炼等方面制定LDH 患者“互联网+”康复运动模型的具体组成部分和实施策略要点,结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LDH 患者“互联网+”康复运动模型。

1.4 使用平台 平台以小程序端为应用,以上述特点为核心的运动康复模型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通过病友中心、康复中心、护理中心等为运营管理。提供用户中心、资源中心、信息中心基础服务,对患者实行运动规律分析和运动轨迹分析。

1.5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时间为2 次/d,10 min/次,延续3个月,均在治疗前、治疗后评价VAS 得分、Oswestry 腰痛指数,记录疼痛缓解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定治疗效果:1~3 为轻度,4~7 为中度,8~10 为重度。治愈:0分;显效:疼痛程度下降2 个级别;有效:疼痛程度下降1个级别;无效。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该指数侧重腰腿痛患者的自我功能障碍情况。包括疼痛的强度、生活自理、提物等10 个方面情况,每个问题6 个选项,每个问题的最高得分为5 分。VAS 相较传统量表分析,保留了传统相似性外,同时提高测量质量。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具有简单性,可以更好满足日常临床决策及预估生存情况[7-8]。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160)

2.2 两组LDH 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 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LDH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LDH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评分比较[(±s),分]

?

2.3 两组LDH 患者治疗前后VAS 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LDH患者治疗前后VAS比较[(±s),分]

表3 两组LDH患者治疗前后VAS比较[(±s),分]

?

3 讨论

LDH 是一种常见病,患者通过长期锻炼可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9]。理想的康复治疗手段是为患者建立一套专门的多阶段、多细节康复运动模型,起一个同质化的康复功能锻炼宣教,并具备简便易懂特点,以便患者及家属掌握并锻炼;同时,康复锻炼运动模型需以大量临床样本为基础,结合专业医生知识,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达到良好临床疗效[10-12]。但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及医院空间发展难度较大,医疗领域远程解决方案的需求也随之突出[13]。为更好将“互联网+”的医疗模式与康复锻炼运动模式结合,作者开发并测试了“互联网+”康复锻炼运动模型,解除患者和医生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线上交流,基于云计算构建的三层服务模型,构建技术门槛低、交互功能好、适应个性化管理的健康管理平台。利用小程序监督LDH 患者进行运动康复锻炼,有效分析出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增加患者使用感。管理平台内含交互功能,定期线上问诊医生,有效节约患者的时间与出行成本,信息化一站式的服务提高满意度,同时优化医疗资源,减轻了医护人员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不足[14-15]。

本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重要发现。首先,确定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模型的必要性。先前的研究表明,在院期间的康复护理对于缓解术后疼痛及提高自我效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进行核心肌群锻炼及开展多元化康复护理等[16-17]。本资料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VAS 及Oswestry 问卷表得分均较治疗前取得好转,证实一套全面康复模型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促进术后康复,进而提高生存质量。在未来临床中,制定先进康复治疗模型及进行多元化、多层序贯护理服务,与患者术后疼痛、康复治疗、生存质量有关。更好地提升康复模型科学性,有助于改善手术预后。其次,观察组Oswestry 问卷表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康复锻炼运动模型和“互联网+”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能够实现以“跨空间”的目的,即患者于家中便可针对性进行多样的康复训练计划,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结局[18];同时因“互联网+”的特点以及凭借小平台其特有的打卡模式,增加依从性,并且具有多媒体特点,能帮助患者更好理解和掌握运动康复模型[19],从而能够更好锻炼核心肌群,促进早日康复,提升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对此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不仅如此,在临床环境中,“互联网+”的应用还与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加快医院病床周转速度,有助于医院控制过度医疗的发生[20];同时“互联网+”模式下的康复锻炼运动模型拥有可以反复观看与训练的功能,因此也能够有效降低未来腰痛的复发概率。

作者使用了以潘德健康促进模型和慢性病照护模型理论为指导,具有控制和管理与健康促进行为相关因素,控制相关变量对改善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通过测试模型可以进一步预测和确定生活质量和健康促进行为[21]。考虑这一点,作者增加了腰背肌功能评价、自我管理计划、运动与锻炼等方面因素,帮助操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带来的优势更好地全面参与和帮助患者的康复阶段。

综上所述,康复锻炼运动模型和“互联网+”医疗模式的结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互联网+康复疼痛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