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铸牢西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成效

2024-03-20 06:31代俊代芮周雪罗春秋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口述史凉山州

代俊 代芮 周雪 罗春秋

[摘要]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经济和国防建设,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三线建设不仅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从多途径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以多民族聚居的凉山州冕宁县沙坝地区为例,阐述三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成效,包括:党的领导在政治上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命运联结;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经济基础;文化交融推动了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加深;教育的发展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人才保障;社会发展不断增强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稳固性。三线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彼此成就、相互促进的关系,三线建设在新的文明体系中达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方式,在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三线建设;凉山州;沙坝地区;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G122;K27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63(2024)01-0090-10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4.01.0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启动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是逐步将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的一次战略大调整,客观上改善了我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三线建设可以视作我国“第一次西部大开发”。[1]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地区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在这个地区世代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族群,三线建设不仅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全面铸牢了西南地区民族共同体。

收稿日期:2023-02-21

基金项目:2022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重大项目“三线建设与西南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SC22EZD055);2022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三线建设与四川彝族文化的变迁研究”(YZWH2204)。

作者简介:代俊,教授,E-mail: 815609693@qq.com。

一、三线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关系

三线建设战略的提出,除了与当时中国的工业布局有关,更重要的是三线建设的战略是在强大外敌威胁下做出的应对之策。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中国急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重大的国防基础项目本应布局在工业化基础较好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但毛泽东主席认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固然好,却难以应对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核打击等军事手段,如果将关乎国家命脉的重工业全部部署到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一旦爆发战争,对中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愈发严峻,苏联和美国都在对中国发难,又因东北地区离苏联很近,东南沿海处于美军的航空压制之下,只有广阔的西部地区,两国的军事力量都难以精准打击。因此,毛泽东拍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短时间内将东部的一些工业企业搬迁到三线地区,为可能到来的“战争”随时做好准备[2]。基于此,西南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成为了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少数民族分布多样化的西南地区,各民族大团结的政策被一以贯之地执行和强调,积极推动着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有序展开[3]。

因为三线建设在民族地区的开展,数十万三线建设者从全国各地迁入西南民族地区,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民族凝聚力不断地提升。工业文明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民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对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更为强烈,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荣誉感得到极大的提升。三线建设通过发展教育和人员迁移为民族地区储备了大量的建设人才,推动了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变革和跨越式发展。同时,民族地区也广泛动员各民族、各阶层群众积极加入支援三线建设的浩大队伍中,当时活跃在三线建设“龙头”攀枝花的“凉山州民兵团”和“西昌民兵团”就是典型的例子。各民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为国家建设贡献着一份力量,都在积极地推动并支持着三线建设,因此,三线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彼此成就、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三线建设铸牢了沙坝地区民族共同体

凉山州冕宁县沙坝地区位于冕宁县的南部,面积达330平方公里,后经历史变迁,演变为今天的沙坝镇及泽远乡。沙坝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乐土,是一个汉、彝、藏、回多民族聚居区。沙坝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广袤的土地上,有开阔的平坝和36条正沟,72条岔沟。又因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光照长,最适合各种农作物的栽培,世世代代的沙坝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沙坝农耕文明。但因其地理位置偏远,旧时的沙坝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也比较陈旧,工业文明发展基本呈空白。1970年,泽远公社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被选定为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场地,昔日边远封闭的峡谷变成了如今“热气腾腾”的航天基地。

凉山州冕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近一半。沙坝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了少数民族分布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少数民族有些喜踞山而居,有些喜临沟临水而居,多选择地势呈立体形態分布的地区生活。加之清康熙年间持续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族多样性的分布,因此沙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的典型代表。从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呈犬牙交错式的分布格局,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和文化是纯粹单一的,人与人之间都是靠一种隐蔽的、默认的共同观念来连接,这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层内涵,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拥有的共同历史、物质基础、价值追求、身份认同、精神家园的基础上建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沙坝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错杂居,往来密切,通过三线建设时期的社会融合和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牢固。

(一)党的领导加强了沙坝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命运联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4]从红军长征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彝族地区播下了红色的种子,形成了维护党的领导和民族统一的优良传统。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通过“彝海结盟”,大规模地宣传党的政策,解放弱势群众,实现民族团结、平等互助,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也铸成了民族团结的根基[5]。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分布在凉山州,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凉山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当地人民生活贫困。1964年下半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攀西地区的三线建设重点项目中,成昆铁路的367公里路段在凉山州境内,三线建设的历史就此在凉山大地上拉开了序幕,支援三线建设的任务光荣地落在了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的肩上。

三线建设开始以后,三线项目和企业招收少数民族职工,并择优提干、入党,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领导。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民族地区的人民团结和睦,携手用勤劳和智慧创建了美好的新家园。地处今天的泽远乡二半山区的麻叶林村,东距泽远乡政府约2公里,西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约1公里,卫星基地专用公路贯穿了全村。麻叶林村是彝、汉杂居的民族村落,其中彝族人口占一多半。因该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限制,资源匮乏,始终制约着村庄的发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始建设以后,“爱场护场”工作成为村两委及全村人民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麻叶林村两委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维护发射场区的社会治安环境,加强场区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基地部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而麻叶林村重中之重的工作是群众的安全疏散,每当有卫星发射任务,无论白天夜晚,村两委都要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村民疏散到安全地带。卫星发射任务大多在凌晨进行,为确保每次安全疏散任务的完成,即使遇到冬夏气候恶劣的时节,村民们也默默忍受,毫无怨言,积极配合政府的安排。同时三线建设也逐步改变了麻叶林村落后的面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田园丰收产量增加;教育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明新生活,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纳入规划,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从心里称赞党和政府的政策好。[6]49-53至今仍居住在冕宁县泽远镇的彝族人解觉日哈①回忆到:“西昌建设卫星发射中心时,老百姓对‘爱场护场的事情很关

①解觉日哈,男,彝族,1948年10月1日生,凉山州冕宁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8年参与三线建设,1971年担任公社支部书记,1996年合乡后担任泽远乡乡长且为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

心,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安排,推动着三线建设进程的发展,并为自己为国家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而感到光荣。”根据凉山州冕宁县泽远镇卫星发射保障任务纪实中的记录,当时重大的三线建设项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重大任务时,镇党委书记总会进行战前动员,由村民组成的民兵团“战士”们佩戴着红袖章精神抖擞地出发,他们像钢钉一样“铆”在铁路旁,守护着目标。“凉山的干部群众和民兵为保障卫星发射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副主席张震等领导同志在视察凉山时,曾这样高度评价[6]44。在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水乳交融,齐心协力将建设好国家的航天事业作为共同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1973年,根据西昌卫星基地的建设需要,从泽远、成功、沙坝等公社征用土地2563亩,搬迁居民528户、16000多人,其中泽远公社为基地所在地,后又涉及2.5公里二次搬迁,所征用土地和搬迁人口最多。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何况当时当地人均耕地不到1亩,但为了国家宇航事业的需要,在党和国家的一声令下中,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为了国家舍小家,不提任何要求,背井离乡,携家带口搬迁和分散安置到县内的其他公社。迁居的人民不仅有世代居住于此的汉族,还有众多的彝族同胞。[7]143-148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三线建设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各族群众都以国家利益为重,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沙坝地区民族共同體的构建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线建设为沙坝地区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在备战条件下的工业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的影响。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在三线时期接收了更多投资的地区在改革开放后会有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能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效益。[8]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评价,三线建设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9]没有当初的三线建设,就没有现在西南、西北的工业基础。现在的沙坝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究其根源得益于三线建设时期打下的工业发展基础。三线建设中,当地人民在物资供应、粮食配送、交通运输、住房安排、服务网点、劳动力调遣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大量设备及基础设施的投入,填补了沙坝当地工业发展的空白,促使沙坝地区以农业发展为主逐步转向工农业并重,带动了沙坝地区经济的纵深发展。

交通发展是沙坝地区的经济获得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三线建设以前当地交通非常闭塞,建设后情况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从以前的“毛路”到宽敞的公路,给当地经济建设、物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连通了当地人民与大山外面的世界的交流。作为冕宁县泽远人的任志文①回忆道:“成昆线通车以后,老百姓出行,坐火车就方便得多了。山上那些彝族老乡,慢慢就下来到汉区居住和生活,出行也更方便了。”成昆线通车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当地交通的改善,促进了农产品供销,带动了当地农业和人民消费方式的发展,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往来。

先民们不甘封闭,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强烈愿望,使得西昌成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如今,丝绸之路上马帮的铃声虽早已远去,但寂静的山谷中却创立了一座现代化的航

①任志文,男,汉族,1946年生,冕宁县泽远人,中共党员。1966年冕宁高中毕业,1972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冕宁县成功希望小学校长,漫水湾小学教导主任。2003年退休后加入冕宁县沙坝文化遗产编委会,参与编著《沙坝》系列丛书。

天基地。凉山彝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航天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凉山多层次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这三方面也被视为凉山旅游资源的“三驾马车”[10],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沙坝发射场是高科技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级3A景区,三线建设以后遗留的工业资源变成了触发沙坝旅游业兴起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再次打开了沙坝地区封闭已久的大门,加强了与外界经济互通往来,也逐渐带动了沙坝经济社会的发展。沙坝民族地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必定离不开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冕宁政府主动引资入冕,政企双方均秉持互惠互利理念,营造起了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公平的营商环境[11]。三线建设为当地留下不可替代的工业文化遗产和三线精神遗产,冕宁县还需守护好昔日的成果,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价值,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努力创造未来的辉煌。

(三)文化交融推动了沙坝地区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加深

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在构建民族共同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沙坝自古就是西南各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彝、汉、藏、回各民族人民其乐融融地在此相处和生活,共同创造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沙坝文化。三线建设的开展,为历史积淀丰厚的沙坝文化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和价值。三线建设不仅为沙坝民族地区人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也让他们世代相传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四海人气聚沙坝,民族情义浓且深,沙坝文化底蕴深厚,本有着多元的民俗民风,又因三线建设工程在沙坝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沙坝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12]三线建设期间,沙坝民族文化的交融主要体现在礼制、语言、通婚、风俗等方面。

其一,礼制的变化缩小了民族之间的差距。沙坝的汉族人来自五湖四海,很大一部分是“湖广填四川”迁居而来的客家人,客家人宗族观念特别强且特别讲究宗祠文化,有自己的祠堂,好多大家族至今还保存有自己的族谱、族规,并且现在还有一些客家人在使用方言。婚丧嫁娶都有礼制,婚礼形式是严格依古制“六礼”来办,到1960年代以后,随着外来的军队和工人越来越多,很多礼制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减少了繁文缛节,各个民族间差距也越来越小。凉山彝族人窝姆布哈①口述:自己曾任生产队队长,当生产队中不同民族间的人起了矛盾和冲突,他作为队长在这中间充当的是调解者的作用,对各民族人民进行教育和引导。各民族应团结友好相处,各民族间的礼仪文明都应尊重并遵循。同时他还提到:沙坝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同居,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节日礼俗也逐渐融合,汉族人也会加入到彝族火把节的挚火纪念活动中;彝族也会同汉族一起过中秋节,逐渐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其二,语言融合和汉语普及增强了各民族交流的有效性。沙坝的彝族和藏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随着民族不断融合,现在的少数民族年轻人普遍汉语比本民族语言学得更好。曾任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合校校长的任志文说:“汉族和少数民族合校主要使用汉语教学,低年级基本上会安排彝族的老师,高年级学生慢慢懂得汉语了,都由汉族老师来教授。”从长远角度看,有意识地引导彝族学生懂汉语汉话,当地汉族学生也懂彝语,这更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970年代,驻地部队每个星期都要

①窝姆布哈,男,彝族,1952年出生,四川凉山人,群众。1972—1975年任生产队队长,1972年参加三线建设,参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建设以及周边地区的基础建设。

放几场“坝坝电影”,并组织老百姓观看。卫星信号接通以后,沙坝地区也成为我国最早通电讯的地区之一,当地很多老百姓家里都逐渐添置了电视、收音机这一类的家电,通过经常听收音机,亦或是看电视、看电影,逐渐学会了普通话,使得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普通话的流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

其三,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加速了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在整个沙坝地区,彝族人占大多数,早先汉族和彝族基本没有通婚,但随着西昌卫星基地在此地的建设,部队的驻扎,民风的开化,逐渐出现了彝汉通婚的现象。口述者许忠和①提到:当地民族比较多,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的现象是存在的,并表示没有产生过不好的影响。冕宁县的其他口述者也提到过有这种现象。少数民族对通婚的看法和认识从以前的“姑表三代姻,亲上再加亲”变成了“姑表三代姻,子女形如猴”,[13]大家开始认识到近亲通婚的不健康、不科学。以凉山彝族为例,新中國成立前,凉山彝族大多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严禁与其他民族通婚[14]。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三线建设在凉山冕宁沙坝地区开展以后,沙坝地区的彝族婚俗有了很大改变,逐渐打破了等级内婚的陈规,推动了民俗民风的改革,民族间通婚现象逐渐增多。

其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之前相比变化很大。凉山彝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具体表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彝族服饰喜用自织自染的土布,三线建设后,随着沙坝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当地彝族人民民族生活习俗也随之发展,除了继承朴素美丽的民族服装外,也慢慢接受了方便的汉族服装。彝族饮食善用天然无公害材料所制作的食品配上天然佐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丰富营养,以酒待客表敬意更是彝族好客的传统,很多外来的三线移民也慢慢习惯并悦纳了这种传统。彝族住宅大多选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半山腰的斜坡,农牧兼营,喜分散独居,三线建设后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也相应改善,逐渐选择聚居。三线建设期间,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之下,沙坝地区的彝族人民逐渐向交通方便的平坝迁移,并进行了退耕还林。凉山地势险要、山高路陡,交通极其不便,彝族人民出行主要靠步行或以马代步,随着西昌卫星基地在此地的建设,交通有了很大改善,宽广公路代替了过去的羊肠小道,彝族人民也逐渐改变从前以马代步或用马载物的习惯,采取其他更加便利的交通工具出行,不用再受远行之苦。至此,“山居文化”逐步向“平坝文化”过渡。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少数民族逐渐去掉了自身民族文化中的“糟粕”,窝姆布哈口述中提到过:当地彝族举行丧葬时,会先收取十几二十多万的钱财,有钱人甚至还会杀十几条牛来举办丧葬仪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少腐朽落后的习惯已逐渐被人们抛弃,很多人开始抵制铺张浪费的丧葬风俗。去其糟粕的同时又保留其民族文化的“精华”,另外也借鉴和接受了外来先进文化的一些元素。

(四)教育的发展为沙坝地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人才保障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紧密相关,是推动构建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因素[15]。从沙坝卫星基地建设开始,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军民共建促进了沙坝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三线建设开始以后,当时的驻冕部队对沙坝地区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

①許忠和,男,汉族,1948年生,云南罗平人,群众。1969年入伍为铁道兵,曾参加三线建设,在部队测量班主要从事测量工作,1973年复员后,来到冕宁县泽远镇定居。

重大贡献,主要通过兴建、改建、共建学校,教育投资,送教入校等一系列的措施推动了沙坝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部队通过兴建“希望小学”,将成功小学、泽远小学、胜利学校纳入军民共建单位,还将部队的营房改建为学校。三线建设时期的配套工程给沙坝民族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提升了学校基础设施质量,工程单位为泽远乡成功小学投资23万元,修建一幢480平方米的教学楼,将进校路和运动场改造为混凝土,并提供课桌椅等。[7]145投资2万元为“八一”小学维修教室;为学校教育捐赠学习用品、办公用具、图书;部队送教入校,派高素质的军官担任校外辅导员。[7]146三线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不断地促进沙坝地区教育的一步步发展,同时沙坝地区也逐渐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学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向了国家建设各个领域,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曾任泽远乡成功希望小学校长的任志文回忆:“1994年,国防科工委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起捐款23万,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给学校改名为成功希望小学。我们主要招收泽远乡拉基村、八一村、东方村、屋莫村,麻叶林村的少数民族学生。”从这些村子的名称上可见当地的建设、发展和部队的渊源不浅,三线建设支持着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共同成长成才,而“成功希望小学”的名字也意味着三线建设为沙坝地区带来了教育发展的新曙光。沙坝地区走出了很多个“沙坝第一位”,其中也有“教育界沙坝第一位”,佐证了在三线建设支持下的沙坝教育发展成果尤其显著。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教育界沙坝第一位省劳模陈美瑶①”,陈美瑶老师的一生爱校胜家,爱生如子,一生热爱山区教育事业,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三线建设促进了沙坝地区教育的发展,也使沙坝地区涌现出许多像陈美瑶老师一样的教育人才,这些人才的涌现不断汇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社会发展不断增强沙坝地区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稳固性

三线建设工程驻地部队把冕宁视为第二故乡,为地方建设、发展、改革开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不断地巩固着沙坝地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当修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支先遣部队开进了沙坝山沟,沙坝便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发射基地建设的施工序幕。当地的老百姓情绪之热烈,场面之壮观前所未见,宁静、偏僻的沙坝也从此沸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沉淀,沙坝地区逐渐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脱胎换骨的深刻的时代变革,逐步从落后走向了现代化,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沙坝地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人民思想的解放,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沙坝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思想上的解放,使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减少了心灵的隔阂,往来更加密切;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平等往来,互相尊重;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各民族的人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高。

人民健康,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快乐,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稳固着沙坝地区持续发展的根基。驻冕部队曾大力支持过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部队医院经常开展义诊,救治当地危重病人。当地人民遭受疾病或传染病时,除了公社卫生院医生,还有许多赤脚医生帮助医治,而这些赤脚医生基本上是三线建设期间的驻冕部队帮助本地培训的医生。赤脚医生在公社卫生院的带领下,一方面推

① 陈美瑶,男,1940年生,冕宁沙坝人。1958年西昌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即分配到盐源县瓜别区,曾任教于该区大坡乡、大林乡和洼里小学,任大坡小学校长,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山区的民族教育事业。

行新法接生,另一方面发放预防药,如预防小儿麻痹症、天花等疾病。沙坝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各民族间的互帮互助,阿什老轨①接受口述史访谈时回忆到:“共产党派了两支队伍给我们民族地区,一支队伍是老师,一支队伍是医生,他们从上海调过来,我们称他们为‘阿拉老师和‘阿拉医生。他们不仅是自己看病、教书,还培养了本地医生,本地老师。每个村子都有一个上海阿拉医生给村民看病,这些彝族农民就更加信任共产党,更加拥护共产党了。”

驻地部队把地方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去办,推动了冕宁沙坝地区乡镇环境和条件改善。三线建设开始后,部队帮助沙坝地区建设并完善乡镇基础住房和设施,当地乡镇在政府的带领下逐步开展了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如沙坝西河村两委利用各种形式,做好乡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教育群众讲卫生、爱清洁、保护公共设施,自觉参与环境整治,营造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气氛,进一步推动了乡镇环境和条件的改善。[6]331989年9月4日,沙坝地区突遭暴雨泥石流灾害,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部队在自身受灾严重的情况下,还出动人力物力,为受灾群众清除淤泥,并捐钱捐物,帮助灾民逐步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7]145,157沙坝地区乡镇环境条件的改善离不开部队的支持,同时也得益于三线建设后沙坝地区良好的社会建设基础。

三、“沙坝经验”对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启示

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但三线建设的一系列成果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三线建设铸牢西南地区民族共同体的经验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铸牢民族共同体是系统工程

从凉山冕宁县沙坝地区的三线建设经典案例中可以看到,三线建设期间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五个方面对铸牢沙坝地区民族共同体做出了贡献。其中,政治引领是关键,经济发展是基础,文化的交融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而最终的成果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历史问题,更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问题。三線建设时期沙坝地区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为整个西南地区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参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根基更加稳固,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无论在何时都能彰显旺盛的生命力。

(二)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是历史责任

独木难支,各民族唯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推动整个国家的进步与繁荣。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各民族的兴衰荣辱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西南地区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在这里能看到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16]。三线建设在西南地区的开展促使各民族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将共克时艰的力量汇聚到最大程度。由于三线建设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更加稳固,在中华民族强势崛起的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责任仍然没有停止,民族团结和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①阿什老轨,男,彝族,1950年5月20日生,四川普格人,中共党员。1970年随“凉山州民兵团”参加渡口三线建设。曾任中共凉山州委副书记,凉山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三)继续铸牢民族共同体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

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是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三线建设铸牢西南地区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广泛,成效显著,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并逐渐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使各民族人心凝聚,精神相依,形成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发展至今有了更加强大的底气,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调,也是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必经之路。

四、结语

虽然三线建设是在以我国西北和西南为重点的13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展开,但以四川、贵州、云南为主的西南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区域,既有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彝族集中居住地,也有以六盘水为代表的苗族、彝族、穿族、汉族、水族、布依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这些民族地区即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余年后的196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十分落后,三线建设在这些地区的开展不仅改善了民族群众的生活,而且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等方面的观念,促进了文化的融合,由此也增强了各民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认同,在新的文明体系中达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线建设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途径和方式,在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34.

[2] 宋毅军,金雄鹤.党要领导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线建设决策期间毛泽东党建论述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1-5.

[3] 王毅.三线建设助推西南地区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7-04(5).

[4] 人民日报评论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N].人民日报,2022-10-26(9).

[5] 李单晶,任思奇.长征精神助力彝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基本经验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38(6):25-32.

[6] 冕宁县沙坝文化遗产编委会.《沙坝》系列丛书:第6集(逐梦新篇)[Z].准印证:凉新出图2017第74号.

[7] 冕宁县沙坝文化遗产编委会.《沙坝》系列丛书:第5集(传承·发展)[Z].准印证:凉新图(2016)字第19号.

[8] 杨美文.三线建设长期经济效应和影响机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2.

[9] 郑有贵.嵌入式开展三线建设的历史逻辑和转型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22(8):78-87.

[10] 郑崇芝.凉山彝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11] 杨钰黎.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思考和对策——以凉山州冕宁县为例[J].新西部,2021(1):84-86.

[12] 冕宁县沙坝文化遗产编委会.《沙坝》系列丛书:第1集(文化遗产掠影)[Z].准印证:凉新图(2011)字第87号:2.

[13] 冕宁县沙坝文化遗产编委会.《沙坝》系列丛书:第3集(乡土文化)[Z].准印证:凉新图2013年143号:59-60.

[14] 陈明侠.关于民族间通婚问题的探索[J].民族研究,1993(4):18-28.

[15] 张学敏,石泽婷.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及其政策回溯与前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4):5-18+197.

[16] 郭存存.四川三线建设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付丽萍]

Pathways and Effects of Third-Front Construction in Building a Solid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n Southwest China:

A Case Stud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Shaba District Mianning

County of Liangsh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DAI Jun,DAI Rui,ZHOU Xue,LUO Chunqiu

(Panz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 617000,Sichuan)

Abstract: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 has been a significant endeavor in economic and national defense development,with a grand scale,profound influence,and great significance.The Southwest China,as an ethnic minority area,has been a key focus of the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This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not only promoted comprehensiv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but has also fostered a strong sense of 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various means.This paper takes the Shaba district in Mianning County,Liangshan Autonomous Prefecture,where multiple ethnic groups reside,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pathways and effects of the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 in strengthen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sertions: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has strengthened the interconnectednes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has laid an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cultural integration has fasten the emotional ties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has provided talent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social progress has enhanced the stability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s mutually reinforcing and achieving.The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 has effectively solidified the awar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within the new system of civilization.Its continuous efforts in strengthen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still hold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in the pursuit of Chinas great rejuvenation.

Keywords: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 Liangsh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haba district; oral history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口述史凉山州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黄梅香自苦寒来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