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L-90的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症状对比分析

2024-03-21 09:16杨天宇黄凯欣李夏颖程丹丹
重庆医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躯体精神病成人

胡 冰,洪 素,杨天宇,黄凯欣,李夏颖,程丹丹,况 利△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重庆 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精神科,重庆 401331)

抑郁症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疾病,以情绪低落、缺乏精力、悲伤、失眠、无法享受生活等为特点,影响思想、情绪和身体健康[1],是造成精神和身体残疾的主要原因[2]。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3],而青春期是抑郁症发作的风险期,复发率高,治疗效果较成人差[4],是青少年和年轻人致残的首要原因[5]。青少年和成人的抑郁症症状表现有很大不同[3,5-6],但用于定义成人和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中允许烦躁情绪作为儿童/青少年的核心诊断症状。本研究基于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比较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以期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特点,对临床上早期发现及干预青少年抑郁症的进一步发生、发展提出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以“抑郁情绪”就诊的4 0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2~65岁;(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53分;(3)文化程度为小学毕业及以上。排除标准:(1)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癫痫病或颅脑创伤史;(2)既往有药物或物质滥用史;(3)智力障碍。根据年龄分为青少年组(12~<25岁,n=2 439)[7]和成人组(25~65岁,n=1 657)[6],平均年龄(25.45±12.03)岁。本研究通过重庆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号:20222201)。

1.2 方法

1.2.1SDS

共20个项目,其中精神性情感症状2个项目,躯体性障碍8个项目,精神运动性障碍2个项目,抑郁性心理障碍8个项目,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3分为轻度抑郁,63~<73分为中度抑郁,≥73为重度抑郁[8]。

1.2.2SCL-90

共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包括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每个因子反映测试者某方面症状痛苦情况,总分≥2分为阳性[9]。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民族、居住地、籍贯、家族史及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2.2 不同程度抑郁人群两组症状比较

将一般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控制,即民族(汉族)、居住地(城镇)、籍贯(市内)及有无家族史(无家族史),控制变量后共纳入1 622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抑郁程度再分为轻度抑郁(401例,其中青少年组194例、成人组207例)、中度抑郁(534例,其中青少年组315例、成人组219例)、重度抑郁(687例,其中青少年组481例、成人组206例)。青少年组抑郁症状更重,主要表现在消极观念、强迫症状、敌对和人际关系及精神病性症状,成人组则在睡眠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消极观念方面,青少年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容易想到死亡的事情”更明显(P<0.05)。从躯体症状来看,重度抑郁人群中青少年组较成人组表现出更明显的“头痛”“呼吸有困难”(P<0.05)。从强迫症状来看,青少年组“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更明显(P<0.05)。从敌对和人际关系来看,青少年“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大叫或摔东西”“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你”“容易哭泣”更明显(P<0.05)。精神病性症状方面,青少年组“感到有人在监视你、谈论你”“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更明显(P<0.05)。一般症状方面,成人组“难以入睡”“醒得太早”“睡的不稳不深”更明显(P<0.05),见表2~4。

表2 轻度抑郁人群两组症状比较[M(Q1,Q3),分]

表3 中度抑郁人群两组症状比较[M(Q1,Q3),分]

表4 重度抑郁人群两组症状比较[M(Q1,Q3),分]

3 讨 论

本研究基于SCL-90对有抑郁情绪的门诊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统计分析,该量表对测试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内容全面,能反映就诊者当前的精神健康状态,被广泛用于因情绪问题就诊的患者。分析一般情况对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和成人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与文献[10-12]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症状整体较成人更严重,主要表现在消极观念、强迫症状、敌对和人际关系及精神病性症状。与成人比较,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绝望、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想到死亡的事情等表现。抑郁症的青少年对负面情绪的感知增强,认为自己周围的环境比其他人更消极,且有可能表现出更多的自伤行为[13-14]与自杀意念[15-17],因此早期识别青少年患者的消极情绪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8-20]。我国青少年最常见的压力应对方式为逃避型应对[21],在人际关系的应对上,青少年表现出极大的不自信与消极应对[22],有必要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这一人群的应对能力。

青少年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尤其表现在“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与仪态的端正”,抑郁症状会增加别人对自己期望过高的感觉,以及满足这种感觉的需要[23-24]。有研究显示,对外貌的过度关注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12,23]。精神病性症状,如幻听、被控制感等在青少年比成人更常见。有研究显示,亚临床精神病性症状在青少年比成人更常见,且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抑郁症症状更严重,预后更差[19,25-26]。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表现出很容易烦躁、激动、易怒,早发性的行为问题,是日后患抑郁症的较大风险[27-28],早期烦躁的减少与抑郁症青少年的更好预后密切相关[29]。

重度抑郁的青少年表现出更明显的躯体症状,这与2022年的一项研究[30]结果相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经历了大量的生理、心理变化,既往研究表明抑郁症状表现为躯体症状的方式可能因发育年龄而异[31],尽管差异很小[32]。本研究结果支持躯体症状作为青少年抑郁的潜在标志物,照顾者、学校工作人员等通常是最先发现青少年躯体症状的人[33],严重的躯体症状可能意味着情绪问题,是青少年的求救信号,应适当增加关注、照顾和服务。

成人在睡眠方面的症状表现更为严重,如入睡困难、早醒、易惊醒。睡眠量减少会增加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34-36],但年龄越大,就寝时间会越早,睡眠潜伏期更短[37],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成年人睡眠与抑郁症的关系[38]。

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应该尽可能地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家长、学校应该做好配合,可以定期与青少年沟通,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一些消极情绪重点关注,必要时可以定期做一些筛查,对筛查出来的青少年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进一步关心、关注,适度给予心理治疗。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抑郁青少年和成人症状存在的多方面差异,而全面认识这些差异有利于临床早期评估及干预青少年抑郁。不足之处在于研究对象仅来自一家医院的门诊患者,缺乏代表性。此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SCL-90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结果,缺乏一定的代表性,未来应联合其他量表,不断改进,并尽可能增加纵向研究,以探讨早期干预青少年抑郁对预后的影响。

猜你喜欢
躯体精神病成人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成人不自在
现在干什么?
都有精神病
搬家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