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大变局 三昧文史思

2024-03-22 00:13何大猷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三昧千古大变局

余生何幸,能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庆幸欢欣之时,常冥思苦想,是何变局?为何百年未有?正苦于见识浅薄,思而不得,恰逢知名学者来宣讲,正是此专题。他引用权威,条分缕析,我却听得云遮雾罩,疑窦丛生。总觉得多是强设概念,任性结论,似是而非。但他是知名学者,且所述内容又非个人研究成果,甚至是庞大团队的成就。我只能叹息自己不懂大局,不明奥义,终是盛世之一蝼蚁而已。

正自惶惑,又闻著名作家曾纪鑫再版了《千古大变局》。顿时心生想法,一是从自身经验想,百年大变局,尚听得云里雾里,这千古大变局,还能读得明白吗?二是从作者角度想,别个学者讲百年大变局都不甚了了,千古大变局又如何写深写透?再则,写文章也如同做学问,要小题大做,题目小,文章才能写深写透;题目大了,就容易肤浅空泛。陈寅恪讲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要讲一天,这才是学问。再看千古大变局,这是多大的题目啊!

但我对曾纪鑫是钦佩的,早年就拜读过他的《千秋家国梦》《拨动历史的转盘》等大作,感服于他的学识文采,将其著作视为我心中的经典。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千古大变局》会任意打扮这个“小姑娘”吗?

拿到《千古大变局》时,我已退休又沉疴。读书如吃饭,我已不能狼吞虎咽,何况精品美馔,更该细嚼慢咽,好生品尝。半个月来,边读边思,亦惊亦叹。拜读两遍,不禁掩卷拍案道:“《千古大变局》,三昧文史思。”

在书中,曾纪鑫将文学、历史、思想诸领域的素养才华综合运用,打了一套“组合拳”,也可以说是把这三个领域的矿藏熔于一炉,炼出真金。

十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和走向的人物,我在各种文化艺术载体上,从小到老,听闻见识,不过多是脸谱化、概念化、标签化、立场化、类型化。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却让他们鲜活起来。他们的人生历程、喜怒哀樂、胜败沉浮,对历史及后世的影响,在书中娓娓道来。我们不只走近他们身边,还走进他们的生活,更走进他们的内心。读者恍如与之同行,激起灵魂共鸣。

文学即人学。作者以他文化历史散文的丰沛笔力,使其不仅有刻画小说人物的生动效果,又因其非虚构叙事,而更有真实震撼的魅力。

我不是历史学者,不能判断作者是否对历史有任意或刻意的“打扮”。但是,此书依靠各时期、各方面、各类型的史料及考古发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不预设立场,不先置观点,客观、平和、公允。叙伟杰而不为尊者讳,写枭雄而不为涤其污。度时度境,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可解可信。

这样的讲述、判断、品议,符合历史和人性的逻辑,我想如果这些历史人物读了这本书,也会视作者为知音,感念他真实、准确、深刻的理解与评说。

欣赏文学之美,见识史学之真,可谓两全其美。而《千古大变局》最根本、最核心、最具意义的,是建立在这二者之上的思想价值。其对历史变革、社会进步等现象的思考,对人类文明进步标志的判断,不是启蒙,却超越了启蒙。历史是一面风月宝鉴,善恶美丑,是非得失,鉴照你我,也鉴照古今。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本书也证明哲人此言不虚。

《千古大变局》文、史、思三宗融会,俱臻高境。当我辈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有此书面世,以其文史思三昧真火,可引人开悟。说大变局,百年也罢,千古也好,总是要真的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思考而呐喊。要写好大变局,不仅要有大学问、真思想,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这几方面,本书作者可谓得而兼备,备而兼高乎!

何大猷 1962年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79年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在华师二附中任教,1988年考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1991年分配到湖北省交通厅工作,1993年调入湖北省文联今古传奇杂志社,曾任今古传奇传媒集团公司总编辑。

(责任编辑 丁怡1596371626@qq.com)

猜你喜欢
三昧千古大变局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思州千古梦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一·秋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荏苒时光
放翁“诗中三昧”浅论
尘埃未定的大变局
冬日偶感
千古一役 长平之战 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