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鲥池塘养殖试验

2024-03-22 08:06王一明周建楼
科学养鱼 2024年2期
关键词:养殖池增氧溶氧

王一明,张 炜,周建楼

(1.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江苏 南通 226300;2.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江苏 南通 226300;3.南通市通州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南通 226300)

为了更好地在南通地区推广美洲鲥的养殖,2022年5月开始笔者在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开沙村里沙养殖场开展了美洲鲥池塘养殖试验,至2023 年11 月生产商品美洲鲥15.1 吨,平均亩产1 760千克,亩效益3.04万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设施及材料

1.养殖池塘 本试验的养殖塘口为里沙养殖场8 号,池塘长110 米,宽52 米,面积8.58 亩。池塘水泥护坡,池塘深度4.0 米(主要方便美洲鲥越冬和渡夏)。养殖池上方建有大棚设施,方便冬季美洲鲥越冬。

2.增氧设施 每口池塘配有底增氧和水车增氧的双增氧设施。底增氧采用罗茨机加气盘方式,每口池塘设5千瓦罗茨风机1台,40个气盘均匀分布于池塘,罗茨风机与气盘通过PVC管道及软管相连接。水车式增氧机为1.1 千瓦,每口池塘8台,安装时注意使池塘中形成一个方向的水流。

3.鱼种来源 2022 年5 月23 日,从苏州某鱼苗场购进5 厘米/尾已驯化能吃食配方颗粒饲料的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

4.饲料及营养 本试验采用的饲料为福建某公司生产的加州鲈1~3 号浮性配合饲料。其原料组成为鱼粉、豆粕、虾粉、面粉、鱼油、豆油、大豆磷脂油、矿物氮素、维生素等。蛋白质水平为1、2号料≥53%、3号料≥49%。

5.物联网 在养殖过程中根据美洲鲥的生活习性设置水温、溶氧等技术参数,自动开启增氧设备。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来控制。

6.水源 养殖使用的水源为从开沙岛长江北支的江中抽入沉淀池,经24小时以上沉淀(沉淀池面积为4.3亩)、再用2毫克/升漂白粉处理24小时以上的江水,作为美洲鲥的养殖用水。

二、美洲鲥养殖管理

1.放养前的准备 在美洲鲥放养前进行池塘清整,采用生石灰每亩150千克清塘消毒。放养前1 周进水到1.2 米左右,并使用15 毫克/升经活化后的光合细菌进行水质调节。

2.鱼种放养 2022 年5 月23 日养殖池内放养5厘米左右已驯化能吃食颗粒饲料的美洲鲥5万尾。

3.饲料投喂 根据鱼的大小采用不同蛋白水平及不同规格的浮性配方饲料。刚放养幼鱼采用1 号配方饲料,随着鱼长至7~8 厘米/尾采用2 号配方饲料,当鲥鱼生长至12厘米/尾以上时,采用3 号配方饲料。每天投喂2~3 次,使用1、2 号料时每天3 次,使用3 号料时每天2 次,采用自动投饵机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投喂。日投喂量根据水温、鱼的吃食情况而定,水温适宜时占鱼体重的3%~5%。每次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准。在冬季及夏季水温不适宜美洲鲥生长时,减少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1.5%。

4.水质调控管理 美洲鲥对养殖水质的要求较高,水体透明度控制在40 厘米以上,并根据水体透明度进行添加新水,每次添加量在20%以内。养殖期间,每周泼洒EM 菌原液1 次,用量为30 毫克/升,经活化后全池泼洒。定期改底,高温季节选用30%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常温季节选用生物底改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溶氧水平设置在4 毫克/升,当低于4 毫克/升时水车和罗茨风机的双增氧设施全部开启。高于6 毫克/升时仅开启4 台水车增氧机,保持较高溶氧和一定的水流。

5.养殖水温的控制 根据美洲鲥的生物学特性,其生存适宜温度为8~32℃,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6℃,因此,养殖期间尽可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池塘水温低于18℃(2022 年11 月28 日)时,将大棚塑料薄膜盖上,进入冬季保温越冬阶段。2023年5月开始通风,逐渐拆了覆盖的薄膜。7月水温达29℃时,在大棚上加盖遮阳网,减少太阳对池塘的辐射,同时用地下井水喷淋降低养殖池的水温。

6.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 月和10 月是寄生虫高发季节,用阿维菌素进行防治,每瓶200毫升,用于2~2.5 亩(2 米水深)。7—9 月高温季节是细菌、病毒高发季节可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进行预防,同时在饲料中添加VC、乳酸菌等动保产品,增强鱼体的抵抗力。

三、结果与分析

2023 年10 月,美洲鲥生长至500 克/尾以上时,根据市场需要开始捕捞上市,至11月28日未捕捞上市的鱼,放入越冬暂养池中暂养。至11 月28 日出售和放入暂养池的商品鱼计15 116 千克,捕捞时最大规格657 克/尾、最小402 克/尾,平均规格503 克/尾,平均成活率为60.07%。使用福建某公司生产的加州鲈浮性配合饲料1、2 号料各5吨,3号料17.7 吨,饲料系数1.83。

2023 年美洲鲥市场售价为170 元/千克,产值为128.5 万元;养殖成本89.3 万元,其中:饲料费43.2 万元,鱼种费22.5 万元,水电费4.3 万元,鱼药及动保产品2.5 万元,人员工资10.3 万元,池塘及设施折旧费6.5 万元,利润39.2 万元,平均亩利润3.04万元。

四、小结与讨论

南通通州区开沙岛长江北支段生态环境好、水资源丰富,水温、pH 等指标完全能满足美洲鲥生长发育的需求,但江水水体浑浊含沙量大,不能直接进入养殖池,也不能直接用沙滤池过滤。本试验采用24 小时以上自然沉淀后再用漂白粉1 毫克/升消毒后的江水进入养殖池,较好地解决了长江水浊度高的问题。

美洲鲥养殖周期长,对水体溶氧要求较高,养殖过程中要保证水体溶氧在6 毫克/升以上,需24 小时不间断增氧。本试验使用物联网技术,设置低溶氧警报和自动开启增氧机装置,解决了因低氧或增氧机损坏造成低溶氧出现浮头或死亡的问题。

美洲鲥为温水性鱼,最适生长水温为20~26℃,对高温及低温都异常敏感,本试验采用的池塘面积为8.58 亩,池深4 米。可以根据美洲鲥的生活、生长特性来调节水位高度,在冬季水深可以更好地保温,夏季水深底层水温相对较低,利于美洲鲥安全越冬及渡夏。养殖池大且深,水体量大,水质较为稳定,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但因池塘大,商品鱼分批捕捞相对困难,同时因捕捞造成鱼体受伤,越冬时易生水霉病。

猜你喜欢
养殖池增氧溶氧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物联网监控获得的溶解氧曲线与池塘水质指标的内在关系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