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课堂”对话式学习例谈

2024-03-24 06:03李娟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画圆涂色战队

李娟萍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基于儿童立场开展“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将对话式学习嵌入点评学、辨析学、延展学等课堂学习环节,通过主题式自主对话、风暴式多边对话、战队式集群对话、项目式团队对话,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能动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协同学习、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型。

主题式自主对话:设置弹性问题,设计问题清单

主题式自主对话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学生自主参与、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主题式自主对话主要借助前置学习单来落实,教师在设置前置学习单的问题时,要把握学生的已有基础,注重问题的弹性和开放性。前置学习单的弹性问题设计要摒弃单纯考查知识掌握情况的简单的填空题、选择题,通过设置突出能力、内容综合、可操作性强、容量适当的问题,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学习方法。

例如,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需要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究活动掌握圆的特征,学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教师在前置学习单中设计了弹性问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一个圆吗”,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探究哪些工具能画圆、如何画圆,并尝试阐述画圆的方法,以促进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文本对话,形成深度思考。

课堂上,教师结合前置学习单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多层对话,逐步构建三个层次的问题清单,支持后续学习。学生先通过自我对话找出疑问之处,发现知识盲点,形成个人问题清单;然后,通过小组对话,对个人问题清单中不完整的与完整的、浅表的与深刻的等问题的答案做进一步分析、筛选、排列、标记,并分类辨析小组成员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最后,学生在教师、学生、小组的“对话流”中发现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并确定典型问题,生成班级问题清单。三个层次的问题清单引导对话层层深入,不断引发学生产生新问题、新思考。

风暴式多边对话:暴露已有认知,促进认知进阶

问题清单中的已会问题(指学生已有浅层理解的问题)是教师在“三学课堂”中开展“点评学”的关键媒介。教师可以通过前置学习单摸清学生的已会问题,并通过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展开头脑风暴,进行多边对话,帮助学生实现从浅层理解到充分理解的认知进阶。

以《圆的认识》“点评学”环节为例。针对前置学习单中“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一个圆吗”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模具画圆、圆规画圆、用直尺作正多边形画圆、“钉、绳画圆”4种方式展开评价。有的学生提出用硬币做模具画圆,其他学生点评“用硬币做模具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得到想要的圆”;有的学生提出用钉子、绳子画圆,其他学生点评“体育老师就是用这种方法在操场上画圆的,其道理和圆规画圆一样,钉子相当于圆规的针尖,绳长相当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提出用直尺画圆,其他学生点评“直尺只能画正方形、长方形这种直边的图形,画圆要用圆规”。教师针对“用直尺画圆”适时点评:“用直尺可以画出正多边形,边数越多,所画图形就越接近圆。这种画法运用了极限思想,原理如同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

此环节,学生展开头脑风暴,使课堂对话由一问一答变为一问多答、由个人独白变成多边对话,从而深化了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战队式集群对话:组队对抗答辩,加深数学理解

对话式学习不仅能关照个体学习,还能带动群体互动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类经验学习体系。在“三学课堂”上,学生组建学习战队开展审辨式学习,将传统课堂中的少数人对话转变为全班互动的“辨析学”过程。

“辨析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战队之间的对抗答辩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首先,一方战队成员汇报,从不同角度阐述对某个问题的想法,将队员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经历的弯路、所犯的错误,以及认识转变的过程逐一呈现;然后,其他战队就发言战队的汇报内容做要点歸纳、质疑问询和补充完善;最后,发言战队针对其他战队提出的质疑,有逻辑地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反思汲取他人的智慧,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自我认知。

以《探索图形》“辨析学”环节为例。学生辨析的问题是“用27个小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并在大正方体表面涂色,小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有几种类别”。教师邀请两名持不同答案的学生阐释观点,并指导两名学生分别组建战队,进行对抗答辩。战队1首先提出“有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没有面涂色”的观点。战队2质询:大正方体顶点处的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棱中段的小正方体是两面涂色,面中间部分的小正方体是一面涂色,一共只有三种情况。战队1结合“小正方体共有‘3×3×3=27个,顶点处有8个,棱中段有12个,面中间部分有6个,还差1个”展开辨析,提出“大正方体的内部还有1个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来回应上述质询。两个战队在质疑他人与自我质疑中探寻出正确答案——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有四类。

“辨析学”环节,教师要聚焦重要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地方予以指导,对学生有特色的做法予以点评,对某一方的错误观点做友情提醒,确保对话双方“势均力敌”,更好地辨析出正确结论。

项目式团队对话:共探拓展问题,碰撞团队智慧

“三学课堂”教学中的“延展学”指新授课后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的学习环节。该环节以学生认知提升、方法拓展、思维进阶、知识迁移为目标。为此,教师通常会引入一个探究项目,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分享交流中碰撞智慧,生成探究结果。

学习《圆的面积》后,教师布置了“为什么草原上蒙古包的底面一般做成圆形”的探究项目,引导学生分成四个团队,从“圆的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圆形结构的受力能力”“蒙古包所处的环境特点”四个方面制定探究任务并展开自主探究。各团队分工收集、整理信息,分析相关数据。课堂上,教师引导各团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学生整理的汇报材料中既有条理清晰的文字叙述,又有逻辑严谨的计算、证明过程。学生还制作了蒙古包模型作为辅助说明的工具。通过对话交流,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视野不断扩大,最终认识到蒙古包设计成圆形具有内部供暖均匀、空间最大化、承重均匀、抗风性强、便于安装和建造等优势,并形成了调查报告。至此,学生深入理解了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画圆涂色战队
摸鱼战队
圆的启示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超能磁战队
超能磁战队
涂色
涂色
中国蓝战队
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