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岭镇冬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2024-03-28 09:52葛文静冉艳宏李田田
种业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冬油菜角果天水市

韩 瑜,葛文静,冉艳宏,王 云,李田田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

天水市秦岭镇地处秦州城区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多川少,沟壑遍布,平均海拔1 800 m,属温带半湿润气候。秦岭镇人均耕地0.19 hm2,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菜为主,农业收入是当地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甘蓝型油菜具有高产、高油、宜机收的优点,在丰产性、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当地传统的白菜型油菜[1-5]。2020 年向天水市秦岭镇引进4 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考察其产量、生育期和越冬率,筛选表现优异的品种,旨在为当地筛选出高产、多抗、越冬率高的冬油菜品种,以增加当地农户种植效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0 年在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白集寨村(105°46′E、34°27′N)进行,该地海拔1 810 m,年平均气温8.5 ℃,年平均无霜期151 d,年平均日照时间1 703.2 h,年平均降水量695.7 mm,降雨集中在每年7—9 月,9 月最多。试验地为山旱地,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前茬作物为小麦。

试验材料为4 个冬油菜品种(表1),其中甘杂1号为对照。

表1 供试冬油菜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长5 m,宽3 m,10 行区,小区面积15 m2。7 月21 日拖拉机翻地,8 月10 日机旋一遍,8 月13 日施入农家肥89 955 kg/hm2、二铵(含P2O542%)300 kg/hm2、尿素(含N 46%)222 kg/hm2,然后机旋压肥、平地。8 月16 日开沟条播,出苗后间苗、定苗,留苗株距10~15 cm,密度23.98 万株/hm2。其他管理同当地田间管理。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农艺性状及产量 成熟期,连续取样10 株,使用米尺测量冬油菜株高、分枝部位、角果长度、主花序有效长度等,调查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总角果数、角果粒数,称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计算结角密度。全区收获计产。

1.3.2 生育期及越冬率 调查不同冬油菜品种出苗期、五叶期、返青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和收获期。冬前划定试验地10 m2的区域,调查植株数量,返青后对同一区域的植株数量进行统计,重复3 个区域,计算越冬率。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SPSS 16.0 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LSD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冬油菜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株高最高的冬油菜品种为天油14 号,为159 cm,最低的为天油16 号,为142 cm;分枝部位最高的品种为天油14 号,为75.9 cm,最低的为天油16 号,为51.9 cm;一次分枝数最多的品种为天油16 号,为7.3 个,一次分枝数最少的品种为天油14号,为6.1 个;二次分枝数最多的品种为对照,为3.1个,二次分枝数最少的品种为平甘1 号,为0.1 个;主花序有效长度最长的品种为平甘1 号,为63.4 cm,最短的品种为天油14 号,为50.5 cm;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最多的品种为平甘1 号,为62.4 个,最少的品种为对照,为57.2 个;单株有效总角果数最多的品种为对照,为242.9 个,最少的品种为天油14 号,为184.8 个;结角密度最大的品种为对照,为1.40 个/cm,最少的品种为平甘1 号,为0.98 个/cm;角果长度最长的品种为平甘1 号,为6.4 cm,最短的品种为对照,为5.8 cm;角果粒数最多的品种为对照,为24.8 个,最少的品种为天油14 号,为18.0 个;千粒质量最大的品种为对照,为4.5 g,最小的品种为天油14 号,为4.1 g;单株产量最大的品种为对照,为21.23 g,最少的品种为天油14号,为10.32 g。

表2 不同冬油菜品种农艺性状

2.2 不同冬油菜品种产量分析

由表3 可以看出,不同冬油菜品种产量表现为甘杂1 号>天油14 号>平甘1 号>天油16 号。对照产量最高,为5 163.4 kg/hm2;天油14 号次之,为4 232.5 kg/hm2,较对照减产18.0%;平甘1 号产量为4 145.4 kg/hm2,居第3 位,较对照减产19.7%;天油16 号产量为4 139.3 kg/hm2,较对照减产19.8%,居第4 位。因此,在大田生产上对照甘杂1 号是首选,天油14 号、平甘1 号、天油16 号均处在高产水平,在当地可以推广种植。

表3 不同冬油菜品种产量

2.3 不同冬油菜品种生育期和越冬率分析

由表4 可以看出,4 个冬油菜品种生育期在325~327 d,其中,天油14 号生育期最短、成熟最早;其次是天油16 号,生育期是326 d;对照和平甘1 号生育期相同,均为327 d。参试冬油菜品种越冬率在75%~82%,其中,对照越冬率最高,达到82%,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天油14 号次之,越冬率为80%;平甘1 号越冬率为78%;天油16 号越冬率最低,为75%。

表4 不同冬油菜品种生育期及越冬率

3 结论

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海拔较高,耕地以山坡丘陵为主,气候较冷凉,年平均降雨量超过690 mm,大多数农作物病虫害较少。冬油菜能否安全越冬和能否达到高产水平是鉴定适宜品种的重要指标[6-10]。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参加筛选试验的4 个冬油菜品种中,甘杂1号产量最高,为5 163.4 kg/hm2,丰产性好,长势强,越冬率高,抗冻性较强,是秦岭镇同类型生态区的首选冬油菜品种,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其次是天油14 号。

猜你喜欢
冬油菜角果天水市
冬油菜返青后这样管
重庆拟增种冬油菜40万亩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