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里的排市日清村

2024-03-29 11:08钟情
今古传奇·少年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纸鸢小卖部星光

钟情

霓虹闪烁,蓦地勾起昨夜相思,我起身欲行,去往那魂牵梦萦之处。

寻找散落的情思,透过云彩,于绿水青山间显露出一个村落的轮廓。你可别被它现在这副平平无奇的外表所“蒙蔽”,每逢上元佳节,它便洒满星光。

那日恰逢我生辰,只需稍作等待,等那冉冉炊烟漫过孤寂的天空;等那黑夜笼罩村落的每个角落;等那座横跨山间的天桥把星光悄悄引入人间。从星星点点到连成一片、簇成一团,不同于城市的灯红酒绿迷人眼,只是淡淡的橙黄暖人心窝。十五的明月拨开云雾露面,满天繁星晶莹。

原来是上元节点蜡烛的习俗,成就了今夜散落的星光,将烛光错认作星光,这是个美好的误会。

星星不只在上元节那天跌落人间。每逢仲夏之夜,草丛间便少不了捡拾星光的孩童。池塘传来阵阵蛙鸣,为飞舞的萤火虫伴奏,孩子们提着纱袋笑成一片。夜已深,层层窗幔将月光揉碎,床头挂着的纱袋透着荧光,静夜不语,满船清梦压星河。只余池塘内悄然绽放的菡萏与荷叶间荡漾着的晚风醒着,偷窥我的思念。

在风吹麦浪、穗子低垂的时节,沿着田埂奔跑,树影婆娑,摇曳生姿,几片金叶微晃,这是秋姑娘在银杏上留下的杰作。家乡的秋比起城里总是少了几分萧瑟悲凉之感,多了几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欢愉。

忽然忆起儿时上街磨辣椒粉的经历,过程并没有曲折,一切顺遂而透着新奇。记忆里火红的辣椒与金黄的稻田适配度高得出人意料。

佐料铺子临街开设,离村子不近不远,步行二十来分钟即可到达,一路的经历却三言两语难道清。

一路走去,路过天桥下时,正巧远方驶来的大货车从头顶掠过,一瞬间只余呼啸声回荡耳畔。走过三坝湖上的石桥,桥下流水面东,淌向了不知名的远方。虽然名为三坝湖,实际上却是一条大河,这样取名可能是河水太宽太广的缘故。

不一会儿,便上了街,没什么新鲜的,只是轻车熟路地到达目的地。辣椒被磨成红艳的粉末,装回红色的塑料袋里,钩子似的辣椒变了副面孔,不变的是挡不住的辛辣。薄薄的塑料袋毫无抵抗能力,它还是辣红了我的眼睛。不知是辣意勾起了少年躁动的心,还是未知的新路线让人忍不住探索,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我和弟弟决定改道。这个决定使返程变得截然不同。

我们不走方才来时的大道,只是沿岸寻找回家的路,我们不怕迷路,因为路在脚下,家在前方。

果然,湖边大片大片的稻田对岸出现了熟悉的村舍,从绿波到金海,从春夏到深秋,晚风带来未散的稻香,丰收的时节刚刚过去。我们从湖边下到田里时,已是日近黄昏。收割后的稻田向我们敞开着,多么适合奔跑!我们默契地相互瞧了一眼,便朝着家的方向撒着欢奔跑起来,影子在身后拖得老长老长,可别回头望,不然会输的!

临近田边,我们发现自己闯进了从未踏临过的村庄角落,有一泓不知名的湖水坐落前方。

弟弟眼尖,一眼瞧见湖边一个巴掌大小的蚌壳,立马上前拾起,费了好大劲儿才打开,真在柔软的蚌肉里找到了一颗粉嫩的珍珠。他笑着向我分享喜悦,晚霞落入他含笑的眼眸,一时晃住了我的眼的,不知是霞光,他的眸光,还是透亮的珠光。

日日守望田野,稻草人身上又挂了几只麻雀。老屋门前的石墩上还坐着爷爷。他们都在守望,只不过它守着稻田,望着丰收;而他守着土屋,望着儿孙。

“铃铃铃……”放学的铃声响起,荷塘间驻足的蜻蜓霎时四散开来,原来是学堂里的孩子们向这里奔来。小卖部里唠家常的声音止住了,爷爷奶奶们起身向着孩子们走去。两边碰上了,孩子们的口袋里就多出一堆零嘴,不等老人多问上几句,便一溜烟与同伴跑上了山丘放纸鸢。小卖部里收音机正放着戏曲节目,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在黄昏时分的村落悠悠回响。

也不知是扯紧了,还是风急,来不及多想,垂首看去,手中只余风筝线,抬头,纸鸢已同天边的云彩打了照面,来不及失落,又被远山上的古寺与映山红吸引了去。不知不觉天色已晚,還未寻得丛间藏匿的覆盆子,拜一拜双生神树便踏上了归途。殊不知爷爷早已摘下门前的红李,用甘甜清凉的井水浸泡,只待儿孙归来一饱口福。

后来,纸鸢飞向天边,孙儿去了城里,老人们依旧提着老式收音机前往小卖部,咿呀声依旧,却不闻放学的铃声,不见孩子们的身影。原来是村里的小学拆除并去了别处。

老人们已经习惯了等待,更习惯了在这里等待。门前的李子青了又红,山头的映山红开了又谢,多出的几分寂寥却无处排遣。

细雨绵绵,杜鹃花瘦,恰逢清明,回到许久不见的山村,昔日光景重现眼前。排市小镇风光妙哉,一山一湖一古寺,一村一桥一古树,家就在这里,根就扎在这里。晨曦与黄昏同路,这里有最浓的思念,那一户是我的家,这一户是你的家,每逢炊烟升起,就看不见你我之间高高的院墙。

(责任编辑/秦思缘)

猜你喜欢
纸鸢小卖部星光
吃喝玩学,总有一款适合你!
趁着海风放纸鸢
抢生意的馒头
国王的小卖部
行走的星光
忙趁秋风放纸鸢
星光闪耀
春暖花开放纸鸢
山精的免费小卖部
NO.3 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