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融通,创魅力课堂

2024-03-29 20:47王光佑
今古传奇·少年文学 2024年2期

名师推介

王光佑,二级教授、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特级正高级教师、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四川省初中毕业水平考试质量评估专家、四川省省级培训专家、四川省作协会员、泸州市高中语文智库专家。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怎样才能让学生顺顺当当地“入门”“上路”,独立地“探索”和“实践”呢?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厚障壁”,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设出魅力四射的生命课堂,学生思维活跃,激情澎湃,甘之如饴,自然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奇效。

与生活融通,品厚重韵味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而言,最令学生头疼的是散文文本。因为散文的确太“散”了,总给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感觉。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联系学生生活,引生活的源头活水浇灌散文阅读的沃土,则能四两拨千斤,瞬间拨云见日,让人豁然开朗。

例如,2016级绵阳“二诊”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张晓风的《火中取莲》,对于第6题“本文读来有一种‘厚重之感,请结合全文简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份‘厚重的”,不少学生甚是茫然,不知从何下手。讲评时,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什么是‘厚重之感呢?”

生:一脸茫然,一个个把头埋得很低,生怕老师点自己回答问题。

师:微笑着指指自己身上穿的冬衣,启发道:“大家看看,我这冬衣和夏天穿的衬衫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哄堂大笑,异口同声地说:“厚!”

师:“这‘厚表现在什么地方啊?”

生A:“多了夹层,里边还有羽绒……”

师:“说得好!之所以说这冬衣厚,是因为它里面比衬衫多了几层,夹层里还填充有羽绒和棉花等东西。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火中取莲》这篇文章的‘厚的呢?”

生B:一拍大腿,脱口而出:“内容!老师是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作者先从孙超的前三代说起,写了孙超奶奶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的泰然自若,然后写了孙超童年的不幸遭遇和成人后的執着追求。”

师:“说得好,这是从什么维度来写的呢?”

生C:“时间,这是纵向开掘。”

师:“真棒!既然这是从时间的维度来写,从纵向开掘,那同学们看看,文中有没有从别的维度来凸显底蕴之‘厚呢?”

生D:“空间!”

师:“哪儿是空间呢?”

生D:“既然老师反复强调时间这个维度,难道与时间相对的不是空间吗?我再找找看。”

生E:“第16自然段写了外国的莫里哀和莫扎特,可不可以看成是从中国写到外国,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从空间维度进行横向开掘?”

师:面带微笑,带头鼓掌:“孺子可教也!现在时间和空间都顾及了,但还差一个点,咋办呢?”(不少学生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师:“我们刚才咀嚼了题干中的‘厚,不是还有一个‘重字没咂摸吗?同学们想想看,对一件冬衣来说,夹层里有填充物,厚实了,拿起来就感觉有重量。但对一篇文章来说,是不是仅仅因为写的东西多就给人以‘重的感觉啊?”

生F:“不是,还应该打动人,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的文章才能给人以厚重感!”

师:“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人,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呀?”

生G:“老师不是说赏析诗文绕不开主题吗?我觉得应该从主题的角度思考,只有主题深刻的文章,才能给人以厚重之感!这篇文章通过孙超的人生经历,揭示了只有历经大悲苦、大磨难、大创伤,才能收获人生智慧和闪耀着沉静内敛的人性光华的人生哲理,因而给人以厚重之感。”

我竖起大拇指,教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急于“贴标签”,将参考答案拱手相送,而是沉下心来,带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咬文嚼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巧妙激活学生思维。如此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巧妙融通,不仅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咂摸出蕴含在语言文字深处的鲜活美味,而且条分缕析,由表及里,让学生想有路子、做有法子,让原本死寂的课堂瞬间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不竭的活力,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之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都很有帮助。

与生活融通,赏谋篇之妙

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不少人急功近利,两眼只盯着考题和答案,而对考题和答案之外的东西弃若敝屣,至于命题者“考什么”“为什么考”和“这样考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则无暇顾及。师生都眼巴巴地盯着参考答案,哪怕这个答案并不十分合情合理,甚至还有一些牵强附会,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烂泥潭,部分教师还是千方百计、生拉硬拽地将学生往“泥潭”里赶……细究之下,这胶柱鼓瑟、循规蹈矩之风大都源自课堂脱离师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一旦与生活相背离,我们的教学就有可能因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而陷入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的“烂泥潭”。反之,倘若将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那么,课堂将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活力。

比如在讲评李清明《牛铃叮当》时,不少学生总是游离于文本之外,机械地“贴标签”,或是生硬地往参考答案的方向上靠拢,给人一种“水不沾油,油不沾水”的隔阂感。我引导学生抛开试题和答案,认真阅读文本,理顺作者的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进而自主提炼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主题思想:

“《牛铃叮当》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呢?”见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我接着说,“换句话说,就是这篇文章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主题的?”

生A:“先写水牛是水乡农家的命根子,再写了水牛天生能游泳,温驯、勇敢,农人靠牛精耕细作,还写了水牛老了被杀和人们的愧疚。”

生B:“我觉得这样太啰唆,应该抓住第9段开头‘现在的水乡来思考,显然这是告诉我们,之前是写靠水牛精耕细作的时代,即农耕年代;后面写的是非农耕年代,即农耕文明消失的时代;最后一段是总写,卒章显志,升华中心!”

师:“精彩!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关键词来思考,分析得比较合理,问题又来啦——作者为啥要这样构思呢?”

生B:“‘现在的水乡和倒数第二段开头的‘如今,都表明作者意在今昔对比,通过对比表达对往昔农耕文明的怀念和对农耕文明逐渐消亡的惆怅。”

师:“说得太棒啦!既然如此,谁能说说,这篇文章的标题《牛铃叮当》可不可以换成《牛铃》或《叮当牛铃》?为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生C:“这也太玄乎了吧,作者本来就是这样写的,难道还有什么玄妙的说法?”(师笑而不语)

生D:“不行!《牛铃》或《叮当牛铃》的重心落在了‘牛铃,而‘牛铃叮当的重心却是‘牛铃叮当,这‘牛铃叮当听起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有学生窃笑)

师:“很好,你能在文中找个句子或短语来形容你感觉出来的这种美吗?大家也帮他找找?”

生E:“最后一段,‘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有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师鼓掌:“对,就是这两句,你能从中提取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吗?”

生E:“悦耳与悠扬。”

师:“在作者心里,这种‘悦耳与悠扬‘牛铃叮当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生F:“绝响。”

师:“什么是‘绝响?换句话说,这里的‘绝响之‘绝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生G:“‘绝响之‘绝是断的意思,就是到这里就没有啦,断绝了。”

生H:“‘绝响之‘绝是否还突出这种声音在作者心里的那种奇妙的美感呢?这里的‘绝还有奇妙、极致的意思,蕴含着作者对‘牛铃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师:“难道作者仅仅是怀念和赞美‘牛铃?这里的‘牛铃有没有别的象征意义呢?”

生I:“这里的‘牛铃应该是作者抒情的一个载体,它象征农耕年代乡村淳朴的民风和诗意的生活。”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I:“第10自然段写‘老规矩被挑战,其实是象征乡村淳厚朴实的民风的消失,末段‘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有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中的‘牧童牛笛‘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骀荡和风的吹拂,再加上牛铃叮叮当当的悦耳悠扬,大家说,农耕时代这种如诗如画的生活场景美不美呢?”(教室里掌声不断)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分析,我们不仅咂摸出了这牛铃叮当的悦耳悠扬,咂摸出农耕年代淳厚朴实的乡土人情,还咂摸出作者内心饱含的对往昔农耕文明的一往情深、眷念与赞美,惆怅与失落油然而生。濃浓的书卷气和馨香的语文味儿扑面而来,令人情不自禁,喜不自胜——这就是语言之美、文学之美,这才是享受语文之真正乐趣。”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心急火燎地教学生求取答案,而是故意放慢脚步,带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切实感悟文章布局谋篇之巧妙,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匠心,通过咀嚼标题中的“叮当”等看似寻常的关键点,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心平气和地与作者和文本展开多重对话,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悟、体验和思辨,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与生活融通,悟细节大美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少人习惯对名师课例和教学参考书亦步亦趋,对别人没有关注的内容视而不见,根本不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些细节,大而化之,从而与“隐藏”的美好失之交臂,长此以往,思维固化,钝化了学生发现美的灵性,并以此奴化他们鲜活的思想,泯灭其鲜明的个性。其实,哪怕是文中司空见惯的寻常细节,只要我们愿意联系生活实际去开动脑筋,也能窥一斑见全豹,发现小细节之大美好。

学习张宪《乡野里的青蒿》时,学生对文中“母亲扔青蒿那年,刚好是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前一年”这一段的丰富意蕴不甚了了。

为引导学生顺利走进文本,我让学生采用“屏蔽法”,先通读全文,然后将这句从文中删除,再仔细比对,看看删掉之后有什么不同:

生A:“删掉的这一句,最后一段青蒿涨价就失去了依托,有了这一句,正好交代青蒿涨价的原因。”

生B:“如果删掉这一句,不仅青蒿的涨价显得突兀,而且作者的感慨‘青蒿如从前一样,站在山岗上,很自然地为所需的人用成了空中楼阁,简单地说,这句话引发了青蒿命运的戏剧性变化,并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师:“说得真好!从结构上分析,比较容易切入,谁从内容上仔细咂摸咂摸?”

生C:“这句话本身就构成了对比,母亲对青蒿弃如敝屣,科学家屠呦呦却致力于青蒿的研究。母亲之所以扔青蒿,是因为青蒿价贱,无人问津,霉烂了,在母亲眼里,青蒿贵时一斤能卖十几块;而在科学家屠呦呦眼里,青蒿却是疟疾克星,治病救人的良药。同样的东西,在不同人眼里,价值真是天壤之别。”

师:“不错,能从句子本身所用的表现手法入手,分析得比较深入。我们能不能从青蒿的命运变化的角度,思考点什么呢?”

生D:“如果把青蒿看成是一个人,这篇文章借青蒿从被砍、被锄、被烧、被扔到涨价这个引人注目的命运变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生E:“作者借物喻人,还说明了一个道理:生活中那些被人们忽视、埋没甚至抛弃的东西,说不定反而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生F:“从青蒿的命运变化中,我读出了生命的顽强、对梦想的执着和对人生的一份淡定。”

师:“顽强和执着都好理解,你是怎么读出淡定的呢?”

生G:“最后一句‘青蒿如从前一样,站在山岗上,很自然地为所需的人用,如果把青蒿看成一个人,他并没有因自己的声名显赫而盲目自大,‘如从前一样,表明他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本色,一直都很谦卑、低调而淡定;‘站在山岗上,表明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恪守本职,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很自然地,表明他的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为所需的人用,表明他乐于奉献。”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不是着急忙慌地将学生往参考答案的“坑”里推,而是不急不躁地引导学生采取“屏蔽法”,联系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思考:因为青蒿价贱,母亲无奈地将它扔掉;而屠呦呦因为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诺贝尔奖之后,青蒿的命运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但不管身价贵贱和命运如何变化,“青蒿如从前一样,站在山岗上,很自然地为所需的人用”……一旦打通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那堵“墙”,学生自然能由表及里地从内容、结构和主题这三个方面去思考“母亲扔青蒿那年,刚好是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前一年”这一闲笔的妙处,如此一来,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他们就能自己“上路”,主动探索,独立实践了,老师的“讲”也就发挥了“不讲”的作用。

总而言之,虽说教无定法,但要想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和‘教”的美好境界,“融通学生生活,创设生命课堂”不失为一条“捷径”,诸君不妨亲自一试。

(责任编辑/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