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小班化 可做大文章

2024-03-29 20:47吴永刚
今古传奇·少年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班化辅导师生

吴永刚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学校生源萎缩,被迫进入小班化教学模式。偏远地区的乡村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大量流向教育资源较好的城镇,农村学校学生人数锐减,开始探索新的教育出路。面对充满未知的挑战,农村学校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发掘自身潜能,在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上作出大文章。

就现实因素而言,农村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资金严重不足,硬件设施落后。农村学校,特别是小班化教学的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少,公用经费本就明显不足,再加上正式教师严重缺乏,大部分公用经费被用于聘请临时教师,学校经费维持日常开支已不容易,更别说用于硬件设施的改造。有人说,中国最美的房子是学校。但部分农村学校没有安全的校舍,没有平整的操场,没有完备的体育器材,没有设备齐全的功能室。不是他们不想改善办学条件,而是实在没有足够的资金予以投入。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落后。由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一些农村学校无法引进优质教师,也留不住优秀教师,很多杰出人才流向了条件好、资源好的城镇学校,留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尽管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无法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求。再加上师生年龄相差太大,代沟已然变成了鸿沟,师生沟通不畅,教学质量就很难跟得上,学生和家长对此常有不满,师生矛盾时有发生。

优质生源流失,管理难度加大。在农村,经济状况较好、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基本上都在城镇购房置业,然后将孩子转到当地教育资源较好的学校。留在农村的大多是经济条件较差、父母无暇照顾子女、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就是所谓的“双差生”——经济条件差,学习习惯差。此外,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家长没有能力将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的孩子送到特殊学校读书,只能让他们在附近的农村学校就读,无形中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农村学校增加了不小的压力。我现在任教的农村小学只有不到100个学生,其中有3个肢体残疾的学生、2个智力残疾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花费更多精力,常常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长此以往,教育教学工作会陷入恶性循环——教师身心俱疲,学生学习兴趣索然。

尽管客观存在的劣势无法改变,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自身优势,积极转变思路,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谱写美丽乐章。

利用充足的空间,创造校园新格局。很多农村学校全校才几十个学生,一个班才几个或十来个学生,可以说是地广人稀,我们就有足够的空间布置校园和教室,打造自己的特色。我所任教的学校利用充足的校园空间修建了“读心亭”,让学生静心读书,修身养性;开辟童趣花园、苗圃园地,让学生亲近自然;建设学农基地,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本领。空余教室可以改造成读书屋、音乐室、绘画室、书法室、舞蹈室、雕塑室等,教室里可以布置阅读角、才艺展示角、班级风采园地、教师寄语园地、学生特长展示园地等。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开辟自己的小办公室,实现师生近距离接触、全方位了解、深层次融合。师生在同一个空间工作学习,一定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相长中奏响教育的动人乐章。

利用充足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少是劣势,也是优势,教师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关心、辅导每个学生的学习。具体而言,他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在课堂分层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授课之余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课堂问答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后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讲解、修改都可以及时完成,学生少,时间相对充裕,效果自然明显。在多次教师常规工作检查中,我发现我校教师在学生作业批改辅导上是一大亮点,他们做到了学生作业批改率达100%,学生作业辅导率达100%,学生作业订正率达100%。正是因为我校教师利用自己的长处,发挥做事不怕吃苦、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我们在师资弱、生源差的情况下依然能在每年的全区小学教学质量评比中屡获佳绩,惊喜不断,得到学生家长高度评价。

利用相对充足的师资,增强管理效能。教师数量已经确定,学生数量少,师生比例自然较高,这会给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帶来极大便利。我校每班有十来个学生、两三名教师,每名教师平均带三五个学生,我经常打趣这是带研究生。在学生管理上,我们采取承包责任制,每名教师负责几个学生的生活起居、学习辅导、心理咨询、家校联系等,几乎涉及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方方面面。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教师每学期对自己负责的每个学生家访不少于3次,谈心不少于10次,学习辅导若干次。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多年来,我校很少出现家校矛盾,我们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家长高度认同,我校多次被评为“家校联系先进单位”。我校没有出现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事例,学生在这里健康成长,个个积极乐观、阳光开朗、诚实友善;我校没有出现一起师生违法违纪的案件,多次被评为“文明单位”,这里充满了文明和谐、遵纪守法的气息。

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模式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结果,也许会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现实,它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只要我们积极应对,科学决策,精细管理,巧妙布局,加大投入,乐于奉献,不忘初心,承担起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一定能为农村教育点亮一盏盏闪耀的明灯。农村教育的天地广袤无垠,小班虽小,同样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李希萌)

猜你喜欢
小班化辅导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