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立高原,风至四海

2024-03-29 20:47若非
今古传奇·少年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学文学社学子

若非

每每说起黔风,心头总会冒出“黔立高原,风至四海”这八个字。它是“黔风”二字的源起,是一个社团的根基与土壤;也是社团在数十年耕耘与跋涉中凝聚出的精神内核,引领着一代代黔风人将文学之风散播开去。

黔风文学社成立于2002年9月,是贵州民族大学内存续至今的两大文學社团之一。

贵州民族大学是贵州校园文学的沃土,孕育和涵养了一批在省内文坛颇具盛名的作家、诗人,其中文学团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岁月漫长,要考证和梳理一个学校的社团史是非常困难的,但得益于指导老师、诗人张野的探访和追寻,一些散佚在光阴中的文学往事还是显露出了冰山一角。

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民族大学诞生了心桥诗社及各类以班级为中心的文学团体。

20世纪90年代则有鼎盛一时的木叶诗社和野草散文诗研究会。千禧年之前,几名学子筹办了《高原诗报》,当今活跃于中国诗坛的秦巴子、伊沙、杨争光、扎西才让、张作梗等,都曾是她的作者,当年编报的学子今天多半已是成熟诗人。21世纪以来,又有了黔风、秋韵、溪山等文学社团。

贵州民族大学2011年60周年校庆之际,“当代贵州文学创作中的民院现象”专题研讨会举办,会上对这片土地的文学传承和精神进行了梳理和辩证。

由此,也许可以说,20多年前,一群心怀文学梦想的学子成立黔风文学社,既是新创,也是萦绕校园的文学精魂的积累沉淀。

黔风文学社成立后,始终坚持以“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本土文化”为办社宗旨,举办了大量的讲座、征文、笔会等活动,为浓郁校园文学氛围、培育校园文学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文学社以“挖掘文学人才、繁荣校园文化”为办刊原则,将社刊《黔风》(曾以《思无邪》等为名出刊)办成了学校文学青年展示才华的舞台、校友以文会友的桥梁,也曾一度成为校内外作家、诗人关注的园地。

经过20多年的耕耘,黔风文学社形成了以“一报(《黔风》报)、一书(“黔风文集”书系)、一奖(黔风文学奖)、两会(樱花诗会、改稿会)”为主,采风、讲座、培训、同题写作等文学活动为辅的具有黔风特质的文化品牌,也书写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编印出版“黔风文集”9册,获集体、个人荣誉100余次……

眼下,黔风文学社已经22岁了,我们知道,20余年不过须臾,更漫长的路,还在继续。愿发端于黔山贵水的文学之风继续吹,一往无前,浩荡四野。

(责任编辑/袁园)

猜你喜欢
校园文学文学社学子
[文学社巡礼] 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默深文学社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杏林组曲·学子赋
“云南省校园文学·昭通学院野草文学周”开幕
至各学校的一封信
今朝学子喜登攀
芍药
二月文学社简介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