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岗位视角下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

2024-03-31 04:23彭铭超黄丽刘田丰
高教学刊 2024年37期
关键词:新技术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彭铭超 黄丽 刘田丰

摘  要:2019年,我国“双高计划”正式启动,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将强化能力标准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省域视角,结合人才需求调研,对接职業能力标准,清晰界定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据此制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和实习标准。按照企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共同制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充分调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研发和编写一体化课程教材,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职业岗位能力;产教融合;新技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1-0071-05

Abstract: By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high-level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 for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will strengthen the basic role of ability standard in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rovinces, combined with talent demand survey, docking vocational ability standards, clearly defining the positio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accordingly formulating teaching standards, core curriculum standards, training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internship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job tasks and vocational ability of enterprises, jointly formulat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big data and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group, teaching content and vocational post ability,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docking, fully mobilize the industry, enterprises, vocational college experts and other forces, jointly develop and compile integrated curriculum materials, timely introduce new technology, new process and new norms into teaching content, which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practical teaching.

Keywords: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vocational post ability;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practical teaching

我国“双高计划”出台后,确立了高职院校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总体方向。通过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对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能,实现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的产业需求。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进行了系统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将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揭示了全新的经济业态,行业新技术、企业新需求促使专业全面升级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数智化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迫切。2022年,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更新了职业面向、拓展了能力要求、更新了课程体系,增列了实习场景、接续专业、职业类证书等。2022年5月施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原来的“产教结合”,一字之差背后蕴含着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改革的载体”。直面产教融合中的堵点问题,提出了“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

“双高”专业群应随时洞察区域产业发展动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专业群课程体系重构,应对标各专业教学国家标准,结合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区域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需求相对接,体现能力本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将学习体系与项目体系相融合,并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相互关联而建构能够实现跨界、协调、互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以作者所在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为案例,对大数据会计专业群如何面对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的挑战,主动对接行业发展和企业诉求,做好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有机融合实践探索,以提供一条能推广、 可复制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路径。

一  大數据与会计专业群组群逻辑

构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的核心思想是依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主动适应企业对智能技术升级改造,为当地经济智能制造提供财务性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专业给区域智能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支持,金融是给当地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支持,通过三个专业给企业提供精通业务的财务管理人才,助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组群逻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  专业层面逻辑:专业基础联系紧密,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螺旋上升

群内三个专业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原则组建。

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基础是紧密联系又互相递进的,拥有高度共享的校企合作单位。共享课程、共享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协同发展,整体上满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但又各有侧重,重点聚焦中小制造企业、商业服务、企业价值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等供应链不同环节的核心业务领域。在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又增加了各自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及活动,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螺旋上升的专业群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二)  岗位、业务层面逻辑:职业岗位相关,职业发展同枝

专业群内各专业具有高度的职业岗位相关性,职业发展路径相似度高。本专业群在建设上主要侧重以下职业岗位:一是基于财经服务产业,培养独立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财经从业人员;二是培养服务于萍乡地区的工业产业集群在内的相关产业的财经管理人员。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的建设架构基于业务,归于决策。通过对萍乡市工业产业集群中产值较高的行业进行调研,结合行业专家的指导,对行业岗位群进行分类,如专门业务类岗位群,业财融合应用岗位群,智能业财管理岗位群大数据建设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包括数据搜集、数据甄别、数据分析和数据运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在组群中提供的是基础财务数据,实现的是数据搜集功能,就业岗位群主要为会计核算岗、成本会计岗、数据管理岗和业务财务岗等,核心技能是核算与管理、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税务管理与税务风险防控。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特色专业,是基于产业集群内等企业提供相关的借贷投资服务,就业岗位群主要为资金融通岗、理财顾问岗等,核心技能是资金融通与风险控制,因此,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中小制造企业及金融企业培养熟悉财务业务及金融业务,擅长资金融通及风险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专业群支撑专业,对应现代物流服务业,为萍乡工业产业集群输送财务型管理人才。物流这一前驱作用促成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相互独立而又协同统一的供应链。就业岗位群主要为供应链管理岗、物流规划岗、仓配主管岗、运输调度岗和货代操作岗等,主要培养第三方物流运作、智慧物流项目建设和运维、供应链项目运营等技术技能人才。

基于专业群内在统一关系组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三个专业组群协同发展,不仅是对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对中小制造企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领域的从业人员的多岗位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群建设新要求,培养会审一体化、先进制造业财务型管理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如图2所示。

二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对应产业链上一个或者多个岗位,形成专业群与岗位的点对点对接,毕业生能够精准对接特定的岗位,专业群可以认定为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系统,专业群中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资源可以整合起来使用,培养复合型人才。关于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学者们已有相应研究并获得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暂未研究,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基础共享、核心分离、上层互选原则,研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各专业之间的共性与特性、课程设置的共性与差异性,构建层级分明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在对江西区域经济新兴工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所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调研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筛选典型工作任务,映射职业职能要求,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

(一)  调研岗位群及典型岗位,确定培养目标

以由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三个专业组成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为例,根据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调研以及专家的指导,了解江西区域经济工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所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变化,对现阶段及未来智慧型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总结,深入分析专业群课程的共性和差异性,梳理相关岗位及职业能力标准,明确专业课程之间的依赖性,从中提炼出培养智慧型财经管理人才必需具备的知识、技能、技术和素质,确定培养目标。

(二)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岗位职业能力

针对产业链中典型的工作岗位分析,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并逐层分解,对职业能力进行对标,根据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职业技能要求。

(三)  归纳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领域课程

通过岗位技能分析,确立培养职业能力目标,进而实施课程开发,如,以企业财务大数据分析岗位业务为主线,典型工作任务为数据收集、财务分析等,归纳行动领域为“收集基础数据、数据整理分类、选择财务分析和预测工具、财务分析工具应用、评价财务指标、提出财务管理的改进意见”,再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领域课程: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和大数据财务分析。

(四)  课程体系构建

对应相应的教学项目进行课程的设置,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图4),制定“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平台共享,核心独立,高层互选,顶层综合”的功能模式。

1)平台共享:梳理群内专业知识,建设专业群内知识逻辑相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满足各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基本操作技能与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的需要,为专业岗位工作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核心独立:基于职业成长路径,以工作过程与能力为导向,运用课程开发理论重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结合行业特点、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自主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各选择1门重要职业模块课程进行建设,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职业核心技能。

3)高层互选:将专业群岗位的综合实践能力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和企业联合开发与岗位对接的课程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必备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可自主选择本专业群的各类选修课程、多模块融合重构课程、“1+X”证书课程等,形成专业融合的课程体系。

4)顶层综合:校企合作开发群内跨专业的综合项目课程。

三  结束语

通过对岗位能力分析,重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注重人才培养与培训服务一体化,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江西省区域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凌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路徑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4):146-148.

[2] 明小波,刘毅,肖红波,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类专业群构建逻辑及公共课程体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3(36):1-5.

[3] 廖明菊,赵静,余金凤.高职水利专业群“多方融合、资源融通、精神融入”校企合作育人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3(36):34-37.

[4] 陈剑峰,黄华明,黄淑燕,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3,3(24):60-63,69.

[5] 罗琴,谢元成.专业群“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3(51):37-40.

[6] 易星,吴昊.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3,32(6):64-70.

[7] 李依璘,周文,唐贤华,等.服务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的工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商论,2024(1):125-128.

[8] 疏剑,张信群,金本能.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路径[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4):52-56,69.

[9] 王丽娟,王妍,张欣.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高职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3,31(6):39-42.

[10] 谈志勇.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3(12):153-156.

[11] 胡重毅.校企合作机制下的数智财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3):68-70.

[12] 张建,徐娟.新时代适应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的高职专业群组群逻辑与建设路径分析[J].云南化工,2023,50(12):194-202.

[13] 杨艳君.课程思政背景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南方金属,2023(6):59-61.

[14] 付炎,李丹凤.深耕内涵建设构筑育才高地[N].运城日报,2023-12-13(004).

猜你喜欢
新技术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