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策

2024-04-02 15:19
国资报告 2024年2期
关键词:沈鼓新质留人

“究竟是留不住人才,导致了东北不行?还是东北不行,导致人才留不住?”林垚说,关于这一点各有见解,可能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不过,有一点是大家达成高度共识的。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决定因素。

呼唤外界帮扶

多位受访者表示,要增强对新型人才吸引力,完全靠东北国企自身,甚至靠东北地区,都不太可能。

“之前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国家曾经出台过相关政策,在西部企业工作30年以上,在评选院士、杰青、优青、长江学者等方面会有倾斜。在东北能否探索这样的做法?” 沈鼓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伊洪丽说。

魏国华则提出,希望有关部门针对那些对东北国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较多的高校,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比如高校给相关老师在职称、论文、评优评先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企业试行柔性引进,在经济上进行补贴,我相信一定会受到高校人才的欢迎。”

“如果东北地方政府能向上海等地学习,出台一些所得税减免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李志杰说。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像帮扶新疆、西藏一样,把东北地区当成落后地区来推进政策制定,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中央机关、沿海地区各类优秀人才对东北的支持。

吴碧磊说,国务院国资委在长春组织的一次专业领军企业交流会上,一半以上的企业提到了两个共性问题,一是工资总额,二是人才流失。“这两个问题是息息相关的。虽然不是东北国企独有的,但我们的感触肯定更深刻。我们认为,垄断行业和公益性央企限薪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完全市场竞争的领域,是不是可以适度放松?比如汽车领域,很多地方国企在这方面的空间就比央企要宽松些。”

内因决定外因

尽管对外部支持需求强烈,但相关企业也很清楚,内因决定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沈鼓集团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金娜就表示:“种种外部问题肯定是有的,影响也很大。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通过自身更大的努力,尽可能去抵消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可能我们要做成一件事,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但关键还是要看你想不想做。自己不努力,外部条件再好也不行。”

“企业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着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刘清勇说。企业不只要重视人才数量,更要关注人才质量。

因此,东北国企在解决人才缺口问题方面进行很多思考,尝试了很多办法。

考虑到东北地区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东北国企的一个普遍做法,就是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打造研究高地、人才飞地。比如鞍钢集团在北京建设研究院,中国一重在天津、大连设立研究机构。2023年12月18日,中国一汽在深圳组建了大湾区研发院。

对此,中国一重改革办管理副总监刘远说:“人员身份放在天津、大连,但要按照约定来齐齐哈尔挂职也好、轮岗也好,来总部工作一段时间。同时总部的人也要到外地交流,避免上下游、上下级之间长期割裂。”

“我们去周边不少高校招聘,很多人说,本钢的待遇还可以,但本溪这个城市缺少吸引力。”黄健说,辽宁科技学院之所以能吸引一批博士,就是因为他们学校老师基本住在沈阳市区。

林垚说,攀钢把所属的信息化公司放在成都,对互联网人才的吸引力就是比攀枝花强。目前的技术背景下,很多非运营型总部,完全可以脱离生产基地进行布局。

对此,也有人提出疑问,这与振兴东北的方向是否会背道而驰?

林垚认为,整体看,东北地区与外地人才交流还是不够多。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很发达,很多知识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知道和理解,理解和能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赞成多引进外地人,哪怕人不在东北,只要成果为我所用,就一定有利于推动东北国企培育新质生产力。”

為了解决内部高端人才不足的问题,东北国企加强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项目委托、战略合作等形式,以市场化机制为纽带,进一步调动外部专家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比如,2006年,沈鼓集团携手大连理工大学,组建了沈鼓大工研究院。大连理工有固定的团队专门负责研发沈鼓集团课题,沈鼓集团负责提供课题和经费。伊洪丽说:“这样就解决了项目合作制带来的成果无法沉淀的问题,还能为企业培养人才。”

鞍钢集团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等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等一批专家长期为鞍钢提供技术支持,具体合作通过技术合同形式开展。

中国一汽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科大讯飞、弗吉亚等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和高校建立了38个协同创新实验室,技术创新成果陆续在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整车产品上实现搭载。

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为提升位于东北的总部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相关国企也采取了不少办法。总体来说,就要靠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中国一重科技部管理总监朱琳说:“对于科研人才来说,平台大小、薪酬高低、职务升降、任务轻重,这都是影响他们去留、进退的重要因素。”

朱琳是留法博士后,回国后加入中国一重天津研发中心工作多年。前不久,他来到了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总部担任现职。“我老家就是天津的,为什么我愿意背井离乡?因为职级上有了提升。”

做大蛋糕靠发展,分好蛋糕靠改革。

“前几年我们就是留不住人,这几年企业形势好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增强了。”哈电集团电机公司科技创新部经理范寿孝说。

鞍钢集团管理与信息化部总经理杜民透露,如今鞍钢集团每年退休一万人,为企业推行改革腾出了余地。下一步人员结构、管理模式、薪酬分配都要发生变化。“总体来看,还是要靠发展解决所有矛盾。”杜民说。

事业留人,主要体现在各企业的创新平台打造方面。

朱琳和哈电集团创新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刘新新都提到,科研人员入职之初,相对更看重薪资待遇,但长期也很看重工作的平台是否能让自己更好成长,更好发挥能力。

比如,当前哈电集团拥有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人才。同时,哈电的20多名研发人员陆续参与了位于怀柔的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我们是这个实验室21家合作单位中唯一一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参与之初,一共只有几十人,现在已经超过1000人了。大家都很重视跟行业领军人才共同工作的机会。”刘新新说。

在感情留人方面,各家企业的理解和举措各具特色。

为了让科研人员聚精会神搞研发,中国一汽研发总院的中后台部门把握数字化改造契机,提供“保姆式”服务,解决科研人员普遍比较头疼的行政性事务工作。

为了让引进人才安心落户,哈电集团电机公司为刚入职大学生提供30万元无息贷款,用来安家落户,十年还清本金即可。

金娜说:“经过艰苦努力,我们也从清华、西安交大引进了一批博士硕士,只要进来的,基本扎下根了。因为我們把他们当成心尖、宝贝,所有的条件都尽可能向他们倾斜,让他在这儿也能有名有利。”

“当时我在忙一项工作,连续加班很久。公司领导了解情况之后,主动给我部门领导交代,让小魏休息一周吧。当时我就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从此再安排任何工作我会更加认真负责。”魏国华说。

“感情留人,还是要从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去考虑问题。”多位受访者表示,很多细节上的工作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国资报告》记者在调研中注意到,东北国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贯穿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全过程。

总体来看,当前是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支撑东北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是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主力军,肩负重要历史使命,面临重大机遇,同时也有不少挑战。

地处东北的国资国企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3次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破除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内部障碍,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猜你喜欢
沈鼓新质留人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沈鼓集团签约天津石化120万吨乙烯三机组
沈鼓中标世界最大Lummus工艺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点把点的他留人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沈鼓年产120万吨乙烯三机实现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