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2024-04-03 06:46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3期
关键词:准确度节段灵敏度

梁 崟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 3001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以下简称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及生命的重要疾病,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狭窄是CHD的发生基础,早期诊断冠脉狭窄对改善CHD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最重要的检测方法及诊断“金标准”,同时还可以通过球囊扩张、植入支架等方法进行治疗,但CAG属于有创操作且对设备、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2-3]。64排螺旋CT由于具有无创、应用方便、可重复性检查、费用低等一系列优点,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4]。本研究应用64排128 层螺旋CT(64-SCT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并与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其在老年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50 例。其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龄(75.38±6.64) 岁。

纳入标准:年龄≥60 岁;有典型的CHD症状及体征,如胸闷、心绞痛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且均接受64-SCTA和CAG检查;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有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史;伴有各种影响检查的心率失常,如心房颤动、频发房性和室性早搏等;造影剂过敏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无法接受64-SCTA和CAG检查者。

1.2 研究方法

1.2.1 64-SCTA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螺旋CT,患者检查前禁食4~6 h,如果患者静息心率>70 次/min,则在检查前1 h口服美托洛尔控制心率。肘静脉建立留置针,患者取平卧位,扫描范围设置为气管隆嵴到心脏膈面。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电流600mA,扫描层厚0.8mm,层间距0.4 mm。应用碘克沙醇作为造影剂,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检查完成后的数据由Syngo vi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使用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技术进行观察。

1.2.2 CAG检查法

采用飞利浦血管造影机。患者取平卧位,穿刺血管为桡动脉,成功置入血管鞘后使用碘造影剂进行造影。对不同体位左侧及右侧冠状动脉影像进行仔细观察,对于病变部位至少取两个互相垂直的投照体位,记录狭窄程度,以狭窄最重处为准。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每位患者以下十个冠状动脉节段: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及中远段、对角支、左回旋支近段及中远段、钝缘支、右冠分支、右冠近端及中远段。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狭窄程度≥50%判断为阳性,狭窄程度<50%判断为阴性,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64-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500 个冠状动脉节段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82%,94.35%和70.80%(见表1)。

表1 64-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2.2 去除钙化因素后64-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在500 个冠状动脉节段中,由于血管钙化影响诊断的节段为68 个,占13.60%(68/500)。进一步对去除钙化因素(68个节段)后对剩余的432节段进行分析,64-SCT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09%,97.33%和84.09%,其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778,13.828,P<0.05),特异度较前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9,P>0.05)(见表2)。

表2 去除钙化因素后64-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3 讨 论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本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严重时会发生冠状动脉闭塞、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5-6]。因此,临床上特别重视冠状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冠心病患者虽然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但是影像学检查在该病的诊断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严重程度[7-8]。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公认的“金标准”,但是该检查存在较大的不足,如检查为侵入性检查,对患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部分患者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9];其次,检查需要住院且费用较高,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技术。多层螺旋CT结合了螺旋CT扫描与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可以有效显示患者冠状动脉形态、结构以及病变情况[10]。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CAG所不具有的重要优点,即几乎为无创检查,患者痛感轻、依从性好,检查费用低廉,可较好地应用于冠脉病变的筛查[11]。本研究所用64排螺旋CT具有较大的纵轴覆盖面,可一次性对64排通道信息进行采集并同时生成128层图像。另一方面,64排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较强大,可对冠状动脉的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图像进行任意重建,从而更为精确地观察冠脉病变[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500 个冠状动脉节段,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82%,94.35%和70.80%。将钙化因素的影响去除后,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09%,97.33%和84.09%,其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外报道[14]一致。这一结果说明64-SCT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具有良好的排除性诊断检查价值。不过64-SCTA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观察血流方向,难以观察闭塞或细小病变等;其次,本研究也显示在64-SCTA检查中,钙化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判断的重要因素,是引起假阴性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对于血管壁钙化严重的老年患者仍建议进一步行CAG检查,以避免漏诊或误诊。

猜你喜欢
准确度节段灵敏度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
对电子天平的误差及保证其称量准确度的探讨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