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圆子

2024-04-05 16:03陈思苇
江西教育·职教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肥东县圆子姜末

陈思苇

“咕噜咕噜”,这是做豆腐圆子的声音,也是我脑海中关于年的难忘记忆。

豆腐圆子是江淮之间的特色菜,尤其在我们肥东县北边三镇的年夜饭上,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这道菜,比大鱼大肉还金贵。刚出锅的豆腐圆子,往桌子正中间一摆,热气腾腾,晶莹透亮,色香味俱全,看起来养眼,吃起来鲜美,想起来那又是美滋滋的,它象征着家庭和睦、团团圆圆。

近年来,豆腐圆子因进入“包公家宴”菜谱而闻名。宋代名臣包拯因清正廉明享誉天下,人称“包公”“包青天”。包公故里肥东县为倡导节约风气,减少铺张浪费现象,推出了“包公家宴”系列菜谱,其中菜谱里的“清白圆满”就是豆腐圆子。菜出锅时,加上香葱作点缀,看起来清清白白、赏心悦目,吃进嘴里细嫩软和,非常美味。

本地还有两种圆子,即挂面圆和糯米圆,它们虽然风味独特,但质地不够松软,吃起来有嚼劲却略硌牙,老年人咬不动。它们经过油炸后颜色偏深,颜值与豆腐圆子就没法比了。

豆腐圆子备料简单,做起来却有些复杂。主料是新鲜豆腐和鲜肉,配料是常见的生姜、小葱和淀粉。先从清水里捞起一两块豆腐块放进白布,随后挤出豆腐里的水分,用力反复挤压揉捏,让豆腐变成细碎的渣子。接着把洗干净的生姜切成片,用菜刀剁成姜末,再把小葱切成葱碎,分别放到盘子里备用。然后把过水的新鲜五花肉切成块状,用菜刀剁成肉泥,放到盆子里备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将碎肉末、姜末和蔥撒在豆腐上,并按照自家的口味适当放一点儿油、盐、辣椒和其他调味品,用筷子搅拌均匀。最后是做圆子,用手抓起一把搅和好的料,分量要适中,双手合掌搓成圆团,放到铺好淀粉的竹匾里用力摇晃,一阵“咕噜咕噜”的响声之后,豆腐圆子就做成了。

这最后一道工序可是个技术活,若一不小心把圆子抛到地上,那就前功尽弃了,要耐心沉稳,用力也要均匀,摇晃的幅度不能过大。记得小时候,别的我做不了,只能旁观,但看奶奶摇动竹匾的动作很简单,忍不住要上手试试,哪知道动作过于粗鲁,没摇两下就蹦出几个圆子。奶奶对我说:无论做什么,都要掌握技术,也要有耐心。失败不可怕,只要敢于尝试,善于总结,就肯定能成功。此后,我小心翼翼起来,慢慢地学会了做豆腐圆子。现在看来,奶奶的话不仅适用于做豆腐圆子,对我的学习也有启发。

蒸圆子是很有讲究的。先在盘子里铺上一张完整的千张,再将雪白娇嫩的圆子次第摆上锅,一会儿香味就从锅盖的缝隙里钻出来。因为有千张的隔离,圆子熟了不会粘在盘子上,能保持完美的形状。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因为每到年前,大伯、二伯、小姑、大姑一大家子人都会来到我家,他们分工有序,各显神通,一起和爷爷奶奶忙活着做豆腐圆子,那场面很是热闹。

“咕噜咕噜”,随着竹匾的摇动,豆腐圆子做成了,也代表着一家人团圆了。

在我的记忆里,平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人很难团聚。但每到春节,父母回来了,吃上豆腐圆子就是我们合家团圆的见证。因此,每当准备食材的时候,爷爷奶奶的精神特别足,心情异常愉悦,见到邻居或熟人也都笑逐颜开地主动打招呼。我想,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需要陪伴,春节聚在一起,就是幸福指数最高的时刻了,怎能不开心呢?

如今,我在学校里很难吃上豆腐圆子了。但我周末做兼职时,在饭店里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我知道,一盘豆腐圆子是在外漂泊打工的父母对家的一份牵挂,也能引发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绵绵思念。

中国人对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对团聚有着极大的执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早点回家过年吧,一家人一起吃豆腐圆子。▲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  指导老师:黄发科)

(插图:云壹)

猜你喜欢
肥东县圆子姜末
寒假读好书 书香伴成长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姜 末
姜末
关于肥东县“党建+ 电商扶贫”的思考
清明圆子
老寒胃吃姜末煎鸡蛋
老寒胃吃姜末煎鸡蛋
小圆子姐姐的好玩事件
小圆子姐姐的好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