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优化对策

2024-04-06 17:34
学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人文中职融合

唐 琼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北海 536000)

在中职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扮演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角色。而人文教育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这两者合二为一,既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又能加强其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将数学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成为中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让数学更有“温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观念中,数学是一门严谨并且严肃的学科,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严肃,造成课堂枯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数学与人文教育融合,可赋予数学更多的情感和故事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能够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通过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将数学与日常生活、人类文化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触及数学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可通过数学与艺术的结合,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增加对数学的热爱。

同时,人文教育的融入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数学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智慧。数学不仅有加减乘除、函数、方程等知识,广义的数学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的运用场合和运用方式[1]。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素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和意义。通过融入人文教育,学生可从文化、历史、伦理等角度来理解数学,从而使数学教育更全面和立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在数学方面有较高的能力,还具备了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更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最后,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态度。数学是一门精确的学科,但往往给人一种冷酷与理性的感觉。而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情感智慧和人文关怀,可使学生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将这样的人文关怀融入数学教育,可使学生更重视团队合作、互助精神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弥补职业素养的不足,实现专业与职业的统一

所谓的“专业能力”,主要指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则是指技术操作以外的能力,如协调能力、配合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职业操守等,人文学科可通过拓宽学生知识眼界、组织团队性任务、融入社会关怀等方式弥补学生职业能力的不足。传统上,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术,对职业能力则给予较少重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要求的增加,仅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将数学和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融合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数学作为一门智力训练的科学,可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数学,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将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到职业生涯中,能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力量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因此,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在职业领域更具竞争力。

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融合能够促进专业与职业的统一。在传统教育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往往被割裂开来,导致学生难以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融合数学和人文教育,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在工程技术领域,学生除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计算和推理能力,这些能力正是数学和人文教育所培养的核心内容。因此,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需求的统一,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二、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结合学生专业,穿插定制化的人文教育内容

不同专业面临着不同的就业方向,拥有着不同课程,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融合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要看到专业的差异性。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引入数学课程中的计算实例与酒店业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如通过方程来模拟住店人数与节假日的关系;通过建模了解酒店管理与服务对酒店业绩的影响等,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职业中的应用。针对机械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可在数学教学中加入与机械专业相关的内容。在数学应用领域,可增加与机械原理、力学、工程设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将数学理论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结合,可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让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并发展出更广阔的职业发展路径。

通过引入与人文教育相关的案例、问题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数学课程中穿插一些人文教育的内容,如数学在历史上的发展、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数学思维在管理中的意义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可将真实的社会问题融入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数学的分析和解决来思考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同时,可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还可推行定制化人文教育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开设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人文教育课程,针对旅游、文秘等专业,可开设人文科学导论、人文素养与职业发展学;针对土木专业可开设古建筑美学欣赏等人文课程。通过定制化的课程设置,可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加他们对人文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打造一支横跨数学与人文学科的教师团队

在中职教育中,数学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打造一支横跨数学与人文学科的教师团队,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体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数学和人文学科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维度,传统教育将其视为相互独立的领域,在学科教学中也是互不相干,毫无交集,这就造成数学教师不关注人文,人文教师不懂数学的情况。因此,想要实现数学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必须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要加强数学与人文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数学教师的人文性,在人文学科教学中融入数学元素。

教师团队应该提供跨学科的培训和合作机会,使数学和人文学科教师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并共同探讨如何将两个学科融合在教学中[3]。例如,可组织教师团队的会议和研讨会,让数学和人文学科教师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此外,还可推动教师之间的合作项目,如共同开设跨学科课程或班会,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还可开展共同授课形式,一节课让两个教师共同完成。为了打造横跨数学与人文学科的教师团队,学校可在教师招聘时特别注重招聘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具有多元化的教育背景和知识,能够在课堂上展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拥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还可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参与,例如策划跨学科的研学旅行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机会。

(三)开展教学实践,促进数学与人文的统一

为了实现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结合数学课题研究项目,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该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可提出一个关于社区设计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一起讨论并设计社区的布局和规划,该布局与规划要体现交通、采光、医疗、生活等人文性元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比如面积计算和比例关系等,来完成任务。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数学项目,来提升学生的知识深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日程安排软件,来帮助某养老院合理安排老人运动时间。在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制订项目计划,共同解决问题,并展示他们的成果。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调查了解老人的运动规律和作息习惯;一部分学生需要搜集健康与运动相关的文献,合理计算运动时间。通过这样的项目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该教学模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线上融合平台

互联网的普及扩充了教育内容,完善了教育形式,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中职数学教师通过建立线上融合平台,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频繁的线上活动将数学和人文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4]。在线上平台上,学生可在互动交流中感受到数学与人文的融合,并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实践。

线上融合平台可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课程和教材,包含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统计与概率等。同时,为了增强数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可提供互动式的数学学习工具和游戏,包括数学建模、数独、数学竞赛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线上融合平台还可集成人文教育资源,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通过与数学课程的有机结合,可设计交叉学科的学习任务和项目,如通过统计和分析实现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通过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探索地球科学等,这样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线上融合平台还可增设个性化学习功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还可提供在线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应用能力,可设计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跨界专题,如数学与艺术的创作、数学与历史的剪纸等。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艺术创作和人文领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五)优化考核机制,实现数学知识和人文元素并重

首先,需要优化中职数学的考核机制。传统的中职数学教育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和应用技巧的训练,对于人文元素的关注较少,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可借鉴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路,将数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将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多个维度纳入考核范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考核当中可要求学生设计蕴含人文知识的数学题目,考查学生对人文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次,设计实践型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和人文理念的运用能力。传统的考核大多是看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实践型的考核当中,要求学生完成某种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考核。针对会计专业,可要求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去体验会计职业,完成蕴含数学知识的会计工作。以工作的完成度作为考核指标,来考查学生的数学和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最后,注重考核数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中职数学教师不仅需要精通数学知识和教学技巧,还需要了解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的理念,有能力将人文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考核的方式可分为自评、学生评价、同事评价、教学效果等四种方式。因此,学校可加强对中职数学教师的培训,注重其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之,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加快二者融合,可实现学生“专业”与“职业”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了实现中职数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中职学校既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又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优化,既要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韵律,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人文中职融合
人文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