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堂领导力研究

2024-04-07 12:45周淦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5期
关键词:领导力数学教师问卷

周淦梅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落地施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堂质量的提高,不只是依赖于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与充分发挥,还需要教师有效提升课堂领导力。在查找文献过程中,发现关于领导力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本科、高中、初中等学段的校长、管理人员,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领导力这一方面研究的较少。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自然学科,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才能帮助小学生夯实未来数学学习与开展数学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某省某市城区四所小学230名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教师119名,女性教师111名,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4.12±2.37)岁。从230名调查对象中,抽取23名作为访谈对象,其中男性教师12名,女性教师11名,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4.12±2.37)岁。参与调查的教师包含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以及小学一级教师,并且包含部分具有相关教育学硕士以上学历的优秀教师,分布在小学1到6年级。

(二)研究工具

1.调查问卷。因无现成的量表直接用于本次调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本研究自行编制了调查问卷。通过试调查、访谈,调整和修改调查问卷,确保调查问卷的科学性。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析出5个因子,可分别概括为课堂前瞻能力、课堂氛围及环境构建能力、课堂教学活动感召力、课堂教学活动控制力、课堂教学影响力。

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Cronbach’s α信度系数大于0.80,为0.93,提示调查问卷的内部稳定性和一致性良好。同时,还分别分析了5个维度的一致性系数,结果显示均大于0.60,提示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良好。本研究采用SPSS中的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分析效度,KMO值为0.93,提示结构效度良好。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显著性概率sig为0.00,小于0.01,呈现显著水平,提示调查问卷的数据相关性较高,可以进行因子分析[1]。

2.访谈提纲。为弥补问卷调查存在的不足,增加了访谈研究法。本研究以教师自愿为前提,采用半结构化式的访谈,以更为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明确访谈目的与形式基础上,设计访谈提纲和问题,访谈项目主要包括个人教育背景和教学从业经历、对教师领导力的认识及其在5个维度的课堂领导力表现、影响课堂领导力发挥的因素、提升教师课堂领导力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发放,共发放230份,回收230份,审核后,认为回收的230份调查问卷均为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达到研究标准。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领导力调查总体情况

使用SPSS 26.0软件对回收的23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可知,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2.43,均值为3.62,标准差为0.80。从上述数值来看,样本数据高度,均值能够较好地反映整体情况。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认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领导力整体处于中上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堂领导力水平在各维度上的表现情况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平均值高于3的有4项,可见,教师课堂领导力处于中等偏上,但整体均值却不高,且课堂前瞻能力低于3,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控制力和课堂教学影响力均值刚刚过3,提示教师的课堂领导力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也侧面反映出教师的课堂领导力还有待提升。

表1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领导力水平在各维度上的统计结果(n=230)

四、讨论与建议

论文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领导力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问题分析探究出具体可行的优化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领导力欠缺的原因

1.课堂前瞻能力欠缺的原因。首先是教学观转变不够彻底。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传递知识的“教书匠”[2]。有的小学数学教师未能及时转变自身的课程观和知识观,导致教学观也没能及时转变。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前瞻力方面难以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同时,对于最新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也会因此降低。其次是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还有待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指各类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资料来源,或对课程和教学有助益的物、人等,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的资源[3]。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用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重点是备教材和教具,课堂难以成为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场所;而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学生为本位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的是培养完整人。

2.课堂氛围及环境构建能力欠佳的原因。课堂氛围及环境构建能力构建更多地依赖教师个人的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在此方面的能力整体较高,但教学情境创设偏弱。主要原因如下:有的教师是新手教师,正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有的教师本身缺少强烈的主动自我发展的意愿;还有的教师教育信念和自我效能感不强,逐渐产生职业倦怠等,降低了教师提升课堂氛围及环境构建能力的主观能动性[4]。

3.课堂教学活动感召力不足的原因。该维度中,“学生是否喜欢上数学课”和“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理解充分”两个问题的得分为3.77和3.61,与最大值5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学活动感召力与教师的师德存在密切的关系。小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崇拜心理,学生对于师德较好的教师更愿意“亲其师,信其道”[5]。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师德素养有待提高,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未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甚至言语刻薄,极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影响师生关系的构建,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感召力降低[6]。现实中的课堂,由于教师备课时间较少,课堂的趣味性难以保障,易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降低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无法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这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感召力。

4.课堂教学活动控制力不完善的原因。教师课堂活动控制力维度上的均值为3.13,提示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控制力方面的能力还不强。通过访谈发现,年轻教师由于受到经验和能力的制约,课堂教学活动控制力要弱于教学年限长的教师。小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对其影响较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的影响作用会增强。在学习中,学生会倾向从同伴处寻求帮助,影响教师的课堂控制力。而且,现代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准则。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教龄短的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经验不够丰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经常会出现决断力不够和控制力不强的情况。

5.课堂教学影响力欠缺的原因。从“学生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能顺利理解并应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影响较大”“学生课后喜欢提出新的数学问题”的均值分别为2.94,3.11,2.72,总维度均值为3.08,提示教师的课堂教学影响力还比较薄弱。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影响力中,主要包括职务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包括品格、知识、能力、情感四方面因素,对学生能起到吸引、感染、导向、效仿等作用;职务性影响力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职务性影响力强,而非权力性影响力相对偏弱,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制约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时,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能够便捷地通过各种智能终端获取各类知识,如果有疑问,能通过网络搜索答疑释惑,这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也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导致其职务性影响力降低。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领导力的建议

1.教师要重构教育观,强化课堂教学领导力意识。根据分布式领导理论,领导职能是由组织成员共同承担的,领导的权力和责任可以分布到学校所有成员的身上。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自身课堂教学领导力的提升,必须勤于学习、终身学习,以开放的思维,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充分审视自身课堂领导者的新身份,不断强化课堂领导意识。

2.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起着引导教学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领导力影响比较大。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行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准则。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开放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只有从“如何教”转化成学生“如何学”,以生为本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才能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达成培养“完整人”的目标。

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模式开展教学。网络信息时代,教育也越来越现代化,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能够在教与学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流程进行重建,使之更适合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与趋势。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课程资源,并将其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起宽领域、多方位的数学学科课堂,打造生动、高效的课程,提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力。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还可提前将教学任务上传到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答疑释惑,通过在线互动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组成学习小组,或者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3.教师要提高综合修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构建中,教师的自身修养情况起到了更为关键的影响,教师必须提高综合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范”。教师要提升人文素养,因为根据道德领导理论的观点,领导者在学习组织中,需要运用“身份权威”和“道德权威”进行领导。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未来国之栋梁的重任,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会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塑造并在课堂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具备高尚的品德,做到言传身教;以饱满的教育热情投入工作,“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关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善意的感情和语言解决问题,赢得学生的尊重;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形成和谐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师的课堂领导力。小学生主观上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却对自己的缺点认识不足。教师要灵活运用言语性评价和非言语性评价,以生为本对学生学习效果积极地进行评价,这会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

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做到“学高为师”,才能真正博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教师专业知识是其专业素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余时间,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这些措施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开拓思维和视野。“每日三省吾身”,反思自我,反思课堂教学情况,持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领导力。

4.加强外部支持体系建设。一是学校领导者需要与教师分享政策制定权,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重塑其作为决策者的组织能力。二是学校要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让教师学习领导力相关的理论、发展策略及技能。三是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与学校管理者对话的平台,学校也要主动与教师进行日常沟通和互动,倾听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要创建知识共享的学习社区,引导教师开展互帮互助的学习和提升,使教师在发展教学专长的同时,也能提高课堂领导技能。

教育部门要以教师为本,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课堂领导力培训,充分重视小学教师课堂领导力的作用。立足实际优化培训模式,进一步扩大教师课堂领导力培训的力度、质量和覆盖面。深入调查研究各学校的校长领导力、教师的课堂领导力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并将培训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定期邀请专家和学者,组织开展教师课堂领导力相关的社会性专项教育培训活动、教师职后培训讲座、交流会等。培训的形式应当灵活多元,线上线下可同步进行,方便不能到现场参加的教师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专业的教师培训平台,实施线上和线下的同步培训,确保培训的效果与质量。

结语

提升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教学中凭借其技能“硬实力”和人文“软实力”表现出的课堂领导力。对于小学教师课堂领导力方面的研究很少,小学教师课堂领导力的研究空间巨大。本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了在外部支持下,教师要通过学习、改进、优化、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推动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领导力数学教师问卷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领导力愿望清单
问卷网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问卷大调查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