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有效诊断措施

2024-04-08 01:53赵登峰青海省门源县苏吉滩乡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虫卵驱虫

文|赵登峰(青海省门源县苏吉滩乡畜牧兽医站)

近年来,养殖业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很多地区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养殖产业更是支柱产业。养殖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各种疫病会影响养殖效益。牛羊消化道寄生虫病是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寄生虫的入侵会影响牛羊消化道功能,从而影响牛羊正常的生长发育。为了更好地控制消化道寄生虫病,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做好该病预防与治疗,将消化道寄生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笔者就牛羊养殖过程中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展开分析。

一、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1.流行病学。消化道线虫有很多种类,不同线虫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受地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地区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在一些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养殖牛羊,牛羊感染食道口线虫的概率更高。如果是在气候高寒的地区养殖,牛羊感染夏伯特线虫的概率也会相对提高。虽然消化道线虫有不同的类型,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消化道线虫,其虫卵都会经由粪便排出,这些虫卵在特定环境中会迅速、大量地繁殖和传播,从而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影响周边人群的正常生活。如果在较为寒冷的环境中,虫卵繁殖与传播会受到显著影响,严重时会中断繁殖。因此,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牛羊及其排出的粪便,春秋季节较为高发,必须严加防范。

2.临床症状。牛羊感染消化道寄生虫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度较高,所以在牛羊染病初期并不易被发觉,这也是导致牛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主要因素。当养殖人员发现牛羊感染消化道寄生虫后,大部分牛羊的病情已进入中后期,这时牛羊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采食量明显下降,患病牛羊的精神会变得较为沉郁,被毛变得粗糙、干燥,患病牛羊越来越消瘦。除此之外,一些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的牛羊还会出现贫血症状,会排出水样粪便。大部分牛羊在感染后,颈部、胸部等位置可以观察到水肿,体温明显升高,腹泻症状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患病后期牛羊通常会因脱水而死亡。

二、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诊断

寄生虫会通过牛羊粪便排出,该病的诊断需要采集牛羊粪便,粪样收集数量控制在30克左右,将收集好的粪便样品放置到专用的采集盒中,如果当天不能完成镜检需要将样品放到冰箱中保存。在收集虫卵时可以选择饱和食盐水浮集法或水洗沉淀法。饱和食盐水浮集法是将粪便与饱和盐水共同放入烧杯中,通常粪便的数量控制在5~10克,饱和盐水控制在10~20毫升。将粪便研碎后放置10分钟左右,之后对粪便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残渣部分。过滤后的液体要静置5分钟,这时虫卵会浮在表面,将汁液放置到载玻片上就可以观察。水洗沉淀法主要是使用清水对粪便进行过滤。首先需要取出待检粪便,粪便数量控制在5克以内,加入清水后对粪便进行碾压,碾压完成后再次加入清水,此时需要使用60目粪筛对粪便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放置10分钟,只提取沉淀物,其余液体全部倒掉,之后在沉淀物中加入清水,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反复操作,当上层液体变成透明无杂质状态时即可取沉淀物用于观察。显微镜下一般可观察到捻转血矛线虫虫卵、夏伯特线虫虫卵、乳突类圆线虫虫卵、食道口线虫虫卵、蛔虫虫卵、毛圆线虫虫卵等。

三、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用于牛羊消化道寄生虫治疗的药物主要有3种类型,一种是苯并咪唑类,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主要有阿苯达唑、奥芬达唑等。第二种常用的类型是左旋咪唑类,最后一种类型是大环内酯类,应用频率较高的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在寄生虫病治疗过程中,需要交替使用药物,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这些寄生虫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养殖人员要根据牛羊症状对感染类型进行初步判断,要及时对虫卵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寄生虫类型。染病牛羊要及时进行隔离,避免引起更大范围的传播。该病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治疗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牛羊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的具体防控措施

1.定期驱虫。由于寄生虫病在感染初期不易被发现,为了能及时发现患病牛羊,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定期对所有牛羊进行驱虫,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寄生虫病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是养殖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也是减少养殖场经济损失,降低寄生虫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养殖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疾病防控意识,通过定期培训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在驱虫过程中,可以选择喷洒药物的方式,该方法主要是将驱虫药物直接喷洒到牛羊体表,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概率。季节性因素会影响药物喷洒的驱虫效果,为了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要尽量在春秋季节进行药物喷洒驱虫。驱虫药物的选择要科学、合理,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感染情况合理选择,从而找到更具针对性的药物,提高驱虫效果。在使用驱虫药物时,还要保证药物用量、用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为避免对牛羊造成影响,还需提前准备解毒药。驱虫药主要是针对寄生虫的成虫,成虫虫体崩解的同时会释放大量虫卵,为了避免二次感染,需在一周后再进行驱虫。除了喷洒药物驱虫外,消化道寄生虫病还需清理牛羊肠道,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孕期阶段的牛羊不能进行驱虫。

2.做好疫苗接种与检疫工作。为了降低牛羊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需要重视养殖过程中的疫苗接种与检疫工作,从而给牛羊生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牛羊抵抗能力会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养殖人员要及时关注牛羊免疫功能的变化,通过接种疫苗、调整饲养管理方案等方式及时提高牛羊免疫力。目前,很多养殖人员对疫苗接种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疫苗的作用,为了提高疾病防控水平,需要加大对寄生虫病、疫苗接种等概念和作用的宣传,让更多的养殖人员具备疫苗接种意识。相关部门要做好疾病宣传与技术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来带动养殖人员的学习自主性,积极举办疾病防控相关讲座、知识竞赛等各项活动,让更多的人员能掌握科学的疾病防控方法,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

在扩大养殖规模时,养殖场通常会选择从外地引进牛羊,这也是引发疾病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避免疾病出现跨区域传播,要尽量减少引进,掌握自繁自育的方法。必须引进时,要严格执行检疫流程,对要引进的牛羊进行全面健康检测,在引进前、落地后分别进行一次检测,检测合格后还需隔离饲养一段时间,隔离结束后再次进行检测,全部检测合格后才能与其他牛羊混在一起饲养。妊娠期牛羊要重点关注,降低寄生虫给母体带来的影响。为了降低疾病的感染概率,妊娠期牛羊尽量单独饲养,生产完成后,牛羊的幼崽也要单独饲养。

3.做好养殖管理工作。在实际养殖管理过程中,养殖环境与疾病发生率息息相关,只有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养殖场在建设牛舍或羊舍时,需要考虑通风与温度调节等工作,要安装通风、温度调控设备,给牛羊提供更加舒适的生长环境。养殖人员要定期给圈舍通风,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牛羊产生的粪污、吃剩的饲料等都要及时清理。同时要保证每个圈舍都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另外要定期对养殖场、圈舍进行消毒与灭虫工作,在消毒或灭虫时,要将牛羊群驱赶到安全区域,避免药剂对牛羊造成损害。消毒剂的选择要遵循绿色无害的原则,另外,需要交替使用,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微量元素及中药添加剂,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牛羊抵抗力。饲养时要根据牛羊的生长阶段制定不同的饲养方案,满足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潮湿的环境中寄生虫的数量相对更多,在放牧时要注意避开潮湿的环境。

五、结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牛羊肉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这一因素带动了牛羊养殖产业的发展。但在养殖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疾病,必须重视疾病的防控,才能提高养殖效益。寄生虫病在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血液、排泄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非常容易出现群体感染。要做好寄生虫病宣传工作,让养殖人员重视该病的防治,定期给牛羊接种疫苗。要不断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经验,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在推动牛羊养殖产业发展的同时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虫卵驱虫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香榧驱虫述古今
鸭体内三种寄生虫病及诊治
猪场防暑与驱虫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寄生虫病
山羊定期驱虫与用药
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探讨